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碧天如水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没有想到,我会和声音打了这么久的交到,好象是阴错阳差的,就这样一路走过来了,声音在我几十年的生命中,一直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回过头去,仿佛能听见许多声音重重叠叠飘荡而来,就象经历岁月沧桑后的照片,一祯一祯,记录了成长的痕迹。

    记忆中最早有意识的塑造声音,是很小的时候。我当时有一本很厚的童话集,差不多有一千两百页,小学三、四年级时我每天都会一读再读那些童话和少年文学作品。其中收录了一篇澳大利亚作家亨利劳森的短篇阿维。阿频纳尔的闹钟。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当我第一次读这篇小说的时候,当我读到那句:一位小姐“在金碧辉煌的大厅中为大家朗诵一个小清道夫的故事,她的朗诵赢得了阵阵掌声”当我读到这句话,有一种被教化被点悟的感觉。在读那句话之前,我是深深的沉浸在那个悲惨的阿维的故事中的,但当我读到这句话的一刹那,我忽然忘记了故事情节,忘记了故事情节,忘记了主人公,忘记了这位朗诵者和大厅中的听众们那剥削阶级的阶级烙印。那个还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忽然间醍醐灌顶地意识到:声音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项修养,是必须去学习去完善去塑造的一项基本功。我当时便羡慕起那位能在大厅中优雅地朗诵的小姐,要知道,那时候的我连举手发言都要发抖,声音小的自己都听不见。我强烈的渴望有朝一日,我也能拥有那样美妙的声音和纯熟的技巧。

    应该是在看到这篇文章——确切的说是这句话——之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去塑造声音了。当然,动机很单纯,只是把它当成对完美修养的一种向往和对能拥有完美声音和朗诵技法的一种渴慕。而当时那么幼小的我,其实是根本不懂得如何去塑造声音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不仅怜惜地微笑了,我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发声。而幼年时代那游走于大半个中国的生活经历,又让我自然不自然的拥有了南腔北调的方言。虽然学校里的老师讲的是普通话,但家里的浙江方言和四川方言却更多的影响了我的音准。大约小学四五年纪的时候,我才基本上达到讲普通话而不带任何方言的程度。而在那时小小的心灵中,一直有那样一位在大厅中朗诵的贵族小姐的身影挥之不去,我想——能拥有那样的教养和修为,多好。

    然而确切地讲,我虽然努力了,但我的声音和朗诵的进步,却一直微乎其微,没有人发现、没有人认可、也根本没有人给我哪怕一丁点的赞许。“珠圆玉润”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我仰视着,凝望着,我那少年的心中充满了渴望与追求。初中时读理智与情感,一本书就那样在一个假期,被我通读一遍,每给字都念出声音。甚至现在,隔了近十年再来回顾,我也惶恐于当年那个声音纤弱,不会用正确的发生方式的女孩子是怎样一字不差的包含感情地朗诵了一本小说。但是,没有人鼓励我,确切的说根本没有人了解我心中的渴望。我把这种对完美声音的渴望隐秘于心底。

    直到读高中,我才稍微可以有点自信。那时候正值十五六岁的花季,男孩子女孩子们都喜欢丰富而饶有兴味的课余活动,于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校园剧社”(这个剧社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继承人了,但当年拍的几部话剧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还组织了“赏菊诗会”我终于可以尝试一下我自我塑造了多年的声音了。但是,剧社中更注重表演的成分,诗社里更看重创作的质量,对声音的要求,都是其次的。也可能有原因是我天分不高,所以一直没有得到特别的褒奖,心中也便始终有那么点似有若无的失落。

    终于有给我鼓励的一次。那是有天上语文课,那天讲关于辛弃疾词的分析,课文是大段的论说,老师叫我读课文,我很平静的读完了。坐下后,语文老师看着我,对我讲:“佳音,你读的真不错。”我那颗幼小而虔诚的心,就那样激动起来,想到了我多年塑造和追求的不舍,忽然被老师的话感动和激励了许久。以至于,现在的我回忆时,还会在心中泛起一种很幸福的感觉,以至于我一直就记住了那篇课文。老师的鼓励对孩子来讲真的很重要。在那之后不久,有一次班级组织排演,广播剧屈原,让我担任婵娟的朗诵。我多珍惜那个机会啊,现在回忆那时小小的心灵中充满着激动与兴奋,那种小孩子的渴望与热切真的很感动人。广播剧排完了,有位朋友跑过来对我说:“你可以去作个优秀的配音演员。”我听了心里又是怎样的幸福与激动啊。小小的一点鼓励,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很有用处。我相当感谢那些给过我鼓励的人,是他们帮助我一点一点向前走去,是他们让我在前进的时候充满了信心与毅力。

    然而,实事求是的讲,我的声音条件是很一般的,也就是个“中人之姿”谈不上好。而多年来的修炼,就只是皮毛,毕竟我那时候连怎样正确呼吸都不懂,怎样发声怎样吐字更是不懂。

    高二时候开始,我学过一段时间美声,这里多少涉及一点点呼吸方法和歌唱方法。可惜,教我唱歌的老师每每又爱又恨的说我:“死丫头,你倒是好好唱啊!”我心里就会无限委屈的想:“我怎么没好好唱呢!”当然,学习美声只是一项业余爱好和涉猎。过了段时间,略学了点皮毛也就停止了,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会了如何气若游丝,和一点点唱法。但终究是没有学好,更谈不上会唱。一是没下苦工夫也不想下苦工夫,二是气力不足,三就是声音条件太一般,不象我大学同学中许多女孩子,她们与生俱来的拥有一副可以唱歌的金嗓子。

    但即使如此,我也没放弃对声音的塑造与追求。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通过努力,提高了一点,然后再提高一点,一点点的向前走。阴差阳错的,实在高考时,竟入了这行,学了四年这个和声音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专业。

    在大学中就不是盲目的摸索了,有了老师、有了社团、有了社会实践。当爱好变成一门必修课,其意义与地位也便与日俱增,而在塑造声音上下的工夫,也成倍的增加了,同时迎来的是更专业与艰苦的训练。

    播音发生学课,上了三年,除了大四没有专业课之外,其他三年,没学期都和声音有联系。这期间有复杂繁难而枯燥的理论课,教我们如何念字发声,如何呼吸吐气;也有比较活泼但依然枯燥的播音课,小课堂只有十来个人,每个同学都要用声音诠释出文字表面和文字下面的东西。对于声音的要求,也更高了,对技巧的训练,也更复杂繁难了。而我身边的同学们,每位都拥有不错的音质,都是身经百战选拔出来的,想要让自己出色一点,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了。

    但说到底,时至今日,我也并没有把播音作为一种职业或一种课程,而是自始至终保持着少年时代的那种自省自修的爱好与素在的心态,去学习与锻炼的。这让我在枯燥而每天必须进行的练声中,多少拥有了一些乐趣与生气。

    老师教我们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给我们讲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功能,教我们如何读准音准、读够调值,教我们两字词、三字词的重音在哪里,新闻稿件怎么读,散文稿件怎么读,诗歌又怎么读。甚至在精读的诗句中,把声音起伏的曲线绘制出来。我现在还想的起,有一位播音老师,把郭小川的诗句写在黑板上,然后用他那饱满而圆润的声音读着:“秋风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的在平滩上挥洒不管怎样,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地下,它也许不合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便会生根发芽”这首诗我很小的时候就熟悉,然而当我第一次听他那珠圆玉润的声音朗诵时,竟感觉出了那么多以前从未感受的诗情,和一种纯粹的审美,这真让我又欣喜又感慨。人的声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