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德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家非常感兴趣。”
果然,现场记者一阵小小的轰动。
观看网络直播的华夏民众也冷静下来,再次关闭海量弹幕,央视直播平台的弹幕数量已经密密麻麻,完全遮蔽了整个播放界面。
最初只能听见一段对话音频,但紧接着就是视频,果然看到一大片玉米地,收割机,再加上杨顺戴着草帽,一那张汗滴滴的务农脸,现场记者发出善意的哄笑声。
桑尼是时候说道:“最后,再次祝贺杨顺获奖。谢谢大家。”
现场掌声雷鸣,闪光灯不断,好多记者都站起来,还想找桑尼要一份杨顺视频的拷贝,这种有意思的故事,能让新闻变得更加吸引人一点。
好多人都想到了标题,《接到诺奖电话时杨顺正在种地》,或者是《最跨界的生物学家》,《你永远想不到的诺奖电话接听形式》。
看到杨顺戴着农村大草帽,国内这边老百姓就立刻笑场。
“哎哟卧槽,不说穿西装打领带,能不能拾掇正式点再视频呀?”
“就是,在你实验室里摆拍几个帅气的动作也好呀,比化学四煞他们强就行了。”
“笑死老子了,这绝对是史上最接地气的诺奖获得者。”
“你们都笑个鸡儿,杨顺本来就是植物学家出身,他是红农植保专业毕业的!”
“农学家种地不是很正常的吗?嘿我说,农学家都能研发出治疗癌症的药物,你们科班毕业的医学生忏不忏愧?”
“我是农民,我自豪!都别笑我杨专家!”
力挺杨顺的粉丝们反而觉得很自豪,他们就是看不惯那些坐在空调房里,却屁都研究不出来的假冒伪劣科学家,这时候看到杨顺脸上的汗珠,反而更真实,更亲和!
就在央视直播平台被海量弹幕支配,铺天盖地时,抠抠,微信,微薄等多个社交聊天室,以及杨顺种菜APP,全都开始疯狂给用户发弹窗提示。
“华夏29岁科学家杨顺独享本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时间,全国至少上亿人收到这条消息,不管大家对杨顺熟不熟,对诺贝尔奖感不感兴趣,都被迫接受了密集的消息轰炸。
这时候,央视直播平台切换到了主持人模式。
主持人非常激动地介绍杨顺获奖的意义,并且将他的成就用纪录片形式播放出来,另外为了满足那些还不知情的新观众,还将杨顺以前拍摄的两段纪录片循环播放。
全国舆论全部沸腾了,再度被诺贝尔和杨顺刺激到了鸡点。
热搜没用十分钟就更新了头条,杨顺,诺贝尔奖,抗癌,多个关键字全方位覆盖,媒体们恨不得把杨顺夸成民族英雄。
因为他年轻,形象好,积极向上,他在医学上的成就几乎是几十年来无人可比的,华夏老百姓相信,至少在未来的五十年内,华夏医学界都会有一个强势的诺奖科学家带路,让华夏医学科技再上一个大台阶,领先全世界。
无数媒体开始寻找杨顺,但只有消息最灵敏的少数媒体知道杨顺在大寨乡,他们赶紧从最近的地方调动人手,去大寨乡追杨顺,他们必须在明天早上之前,拿到最火热的新闻!
就在外界闹哄哄的时候,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杨顺,还在玩玉米棒子。
面对宣传人员提出的采访要求,他也只是淡淡说道:“采访肯定是有的,但不是现在。”
宣传人员有点小尴尬,陆老在一旁说道:“你们别以为诺奖的成就就比这个小小的玉米高,说不定这个玉米,也能改变全世界。”
大家都惊讶,不敢相信,玉米怎么改变全世界?就这?
杨顺和首长看到玉米全部脱粒完成,用几个蛇皮袋装好,转移到旁边称重。
计算下来,亩产1430.5公斤!
要知道,这只是生长了大约108天的玉米,还没有到足天数的115天,也不是最好的专家实验田,就是一般的农户都能达到的规模,现在市面上主流最好的几个大规模播种的品种,差不多亩产才1100公斤。
这个数字一统计出来,杨德胜这些普通农户,还有罗乡长这些一线领导,全都喜出望外,大呼小叫起来,眼睛差点变成¥,看到的全是钱啊!
一个不懂农业知识的省领导侧过头,问身边的幕僚:“这什么意思?产量很高吗?”
幕僚回答:“很高,全国最高记录是实验田的1537公斤,普通的1100公斤左右。不说实验田,就马路对面其他农民种的玉米,亩产大约700公斤左右,我觉得700都够呛。”
周围几人听到,暗吸一口凉气:“那这片田的产量1430.5公斤是隔壁产量的两倍?”
要是全国农民全部换成这个品种,岂不是玉米产量要翻倍?
家非常感兴趣。”
果然,现场记者一阵小小的轰动。
观看网络直播的华夏民众也冷静下来,再次关闭海量弹幕,央视直播平台的弹幕数量已经密密麻麻,完全遮蔽了整个播放界面。
最初只能听见一段对话音频,但紧接着就是视频,果然看到一大片玉米地,收割机,再加上杨顺戴着草帽,一那张汗滴滴的务农脸,现场记者发出善意的哄笑声。
桑尼是时候说道:“最后,再次祝贺杨顺获奖。谢谢大家。”
现场掌声雷鸣,闪光灯不断,好多记者都站起来,还想找桑尼要一份杨顺视频的拷贝,这种有意思的故事,能让新闻变得更加吸引人一点。
好多人都想到了标题,《接到诺奖电话时杨顺正在种地》,或者是《最跨界的生物学家》,《你永远想不到的诺奖电话接听形式》。
看到杨顺戴着农村大草帽,国内这边老百姓就立刻笑场。
“哎哟卧槽,不说穿西装打领带,能不能拾掇正式点再视频呀?”
“就是,在你实验室里摆拍几个帅气的动作也好呀,比化学四煞他们强就行了。”
“笑死老子了,这绝对是史上最接地气的诺奖获得者。”
“你们都笑个鸡儿,杨顺本来就是植物学家出身,他是红农植保专业毕业的!”
“农学家种地不是很正常的吗?嘿我说,农学家都能研发出治疗癌症的药物,你们科班毕业的医学生忏不忏愧?”
“我是农民,我自豪!都别笑我杨专家!”
力挺杨顺的粉丝们反而觉得很自豪,他们就是看不惯那些坐在空调房里,却屁都研究不出来的假冒伪劣科学家,这时候看到杨顺脸上的汗珠,反而更真实,更亲和!
就在央视直播平台被海量弹幕支配,铺天盖地时,抠抠,微信,微薄等多个社交聊天室,以及杨顺种菜APP,全都开始疯狂给用户发弹窗提示。
“华夏29岁科学家杨顺独享本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时间,全国至少上亿人收到这条消息,不管大家对杨顺熟不熟,对诺贝尔奖感不感兴趣,都被迫接受了密集的消息轰炸。
这时候,央视直播平台切换到了主持人模式。
主持人非常激动地介绍杨顺获奖的意义,并且将他的成就用纪录片形式播放出来,另外为了满足那些还不知情的新观众,还将杨顺以前拍摄的两段纪录片循环播放。
全国舆论全部沸腾了,再度被诺贝尔和杨顺刺激到了鸡点。
热搜没用十分钟就更新了头条,杨顺,诺贝尔奖,抗癌,多个关键字全方位覆盖,媒体们恨不得把杨顺夸成民族英雄。
因为他年轻,形象好,积极向上,他在医学上的成就几乎是几十年来无人可比的,华夏老百姓相信,至少在未来的五十年内,华夏医学界都会有一个强势的诺奖科学家带路,让华夏医学科技再上一个大台阶,领先全世界。
无数媒体开始寻找杨顺,但只有消息最灵敏的少数媒体知道杨顺在大寨乡,他们赶紧从最近的地方调动人手,去大寨乡追杨顺,他们必须在明天早上之前,拿到最火热的新闻!
就在外界闹哄哄的时候,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杨顺,还在玩玉米棒子。
面对宣传人员提出的采访要求,他也只是淡淡说道:“采访肯定是有的,但不是现在。”
宣传人员有点小尴尬,陆老在一旁说道:“你们别以为诺奖的成就就比这个小小的玉米高,说不定这个玉米,也能改变全世界。”
大家都惊讶,不敢相信,玉米怎么改变全世界?就这?
杨顺和首长看到玉米全部脱粒完成,用几个蛇皮袋装好,转移到旁边称重。
计算下来,亩产1430.5公斤!
要知道,这只是生长了大约108天的玉米,还没有到足天数的115天,也不是最好的专家实验田,就是一般的农户都能达到的规模,现在市面上主流最好的几个大规模播种的品种,差不多亩产才1100公斤。
这个数字一统计出来,杨德胜这些普通农户,还有罗乡长这些一线领导,全都喜出望外,大呼小叫起来,眼睛差点变成¥,看到的全是钱啊!
一个不懂农业知识的省领导侧过头,问身边的幕僚:“这什么意思?产量很高吗?”
幕僚回答:“很高,全国最高记录是实验田的1537公斤,普通的1100公斤左右。不说实验田,就马路对面其他农民种的玉米,亩产大约700公斤左右,我觉得700都够呛。”
周围几人听到,暗吸一口凉气:“那这片田的产量1430.5公斤是隔壁产量的两倍?”
要是全国农民全部换成这个品种,岂不是玉米产量要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