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喷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十分钟后,比赛结束。
主持人苏勤在评审团短暂的讨论后,宣布了这个毫无悬念的结果——法学院代表队胜,冯见雄独享本场最佳辩手,没有之一。
社科院常年四强,最终也没能掀起任何风浪。只是让比赛的打法变得更加没有观赏性、更加谨慎小心而已——相比于冯见雄此前遇到的任何一组对手,社科院队好歹不会在低级错误的分论点上做无谓的抵抗。
不过这场比赛结束后遗留的讨论,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
毕竟,这是一道非常紧抓时事热点的题目。而且相比于两轮之前法学院和新传院那场比赛,本场的热点关注者更多——
正版盗版问题,大学生其实不太关心,因为眼下能够产生版权收益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哪怕在这个问题上口号喊得非常政治正确的人,说实话背地里也都是清一色用盗版的。
但人口问题每个人都能说上一嘴,就业问题更是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去关心的——只有家里有钱有权的二代们,在这事儿上能够免俗。
几个被法学院队最后阶段的猛攻说得心服口服的女生,在那儿窃窃私语:“唉,刚才我还以为讨论‘不用法律控制会不会导致人口爆炸’这个小点的时候,冯见雄的表现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没想到后来说到‘人口老龄化是否会必然带来劳动力和消费短缺’,冯见雄那脑洞才真叫天马行空、又严丝合缝。太帅了,这种人应该去写硬科幻小说嘛,拿个米国人的‘雨果奖’也好啊,咱中国小说家还没拿过‘雨果奖’吧。”
不过正所谓脑残粉招十黑,或许是他们为冯见雄吹得太狠了,也招来了一些“有限反驳”的声音——也就是反驳的点仅限于“冯见雄不可能写小说拿雨果奖”,而不敢波及“冯见雄口才见识不够牛逼”。
冯见雄口才的牛逼程度,用一句诉讼法上的属于来说,如今在这座校园里已经属于“公知常识”了。
所谓“公知常识”,就是不证自明的真理。比如法庭审案的时候,一方说“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如何如何”,那对方律师和法官是绝对不会要求他“证明地球确实绕着太阳转”。
用米国人的惯用句式表述,那就是《独立宣言》第二段的开头:We-hold-these-truths to-be-self-evident……
“好的小说不光要脑洞和硬核推演能力好吧!还要文学性艺术性,剧情的对抗!我承认冯见雄的推演确实扎实,很硬科幻,但是拿小说奖就免了吧。”其中一类典型的反驳者如是发酸。
酸过之后,无论是脑残粉还是黑粉,统统沉浸进了戏肉问题的讨论中:
“不过他刚才最后说的那段推演,还真是以古见今,非常有道理啊。人类为什么会因为老龄化而出现劳动力短缺?古代有这种问题么?明显没有,所以老龄化导致人口不适合工作,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阶段性产物,不一定未来也永远会这样。
我刚才百度了资料,退休这种制度,确实是19世纪后半叶,和全面义务教育差不多时候出现的。最开始的退休制度,是俾斯麦时期的德国,是为了为国征战的退伍将士们准备的,只有荣誉军人立过功,国家才养他一辈子。后来到1880年代末,各国慢慢把退休制度推到工人群体,花了好几十年。
而义务教育的普及,在英美德基本上也是这时候开始的。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前,人类学习工作所需技能的时间分界并不明显,很多人学手艺或者读书都是一辈子不断学习的事情。二次工业革命后为了进一步增加人的‘跨行兼容性’,把‘工匠’培养成‘通用化工人’,才搞了义务教育,从此人类才是先读10几年书、然后干一辈子、最后退休。”
“但是刚才冯见雄提到的这个‘多伦多大学的杰夫辛顿教授’今年刚弄出来的‘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如果真有他说的那么神,未来的技能型从业者只工作十年八年、就发现自己一身本事废了,需要不断重新学习。那不就又返璞归真地回到二次工业革命之前、所有工匠都要终生学习的阶段了么?
加上未来一切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都可以被人工智能消灭,人类的工作本来就是偏向于创意和跨圈联想,强度大大降低,上了年纪的人阅历丰富的话,说不定还真能继续工作。而那些需要身强力壮才能做的事情,交给机器就好了嘛!”
毫无疑问,这些讨论者,都是被冯见雄在辩论赛的最后阶段、动用他领先15年的远见卓识,给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他也正是靠着这些话,把社科院坚守的“老龄化必然带来劳动力和需求萎缩”这个最后的理论据点,连根拔起。
……
“咔嚓,咔嚓”两声,校报的记者学长给法学院代表队队员们照了两张正装的合照。
进入半决赛后,例行每一场都是要被采访的。
虞美琴和史妮可一... -->>
二十分钟后,比赛结束。
主持人苏勤在评审团短暂的讨论后,宣布了这个毫无悬念的结果——法学院代表队胜,冯见雄独享本场最佳辩手,没有之一。
社科院常年四强,最终也没能掀起任何风浪。只是让比赛的打法变得更加没有观赏性、更加谨慎小心而已——相比于冯见雄此前遇到的任何一组对手,社科院队好歹不会在低级错误的分论点上做无谓的抵抗。
不过这场比赛结束后遗留的讨论,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
毕竟,这是一道非常紧抓时事热点的题目。而且相比于两轮之前法学院和新传院那场比赛,本场的热点关注者更多——
正版盗版问题,大学生其实不太关心,因为眼下能够产生版权收益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哪怕在这个问题上口号喊得非常政治正确的人,说实话背地里也都是清一色用盗版的。
但人口问题每个人都能说上一嘴,就业问题更是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去关心的——只有家里有钱有权的二代们,在这事儿上能够免俗。
几个被法学院队最后阶段的猛攻说得心服口服的女生,在那儿窃窃私语:“唉,刚才我还以为讨论‘不用法律控制会不会导致人口爆炸’这个小点的时候,冯见雄的表现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没想到后来说到‘人口老龄化是否会必然带来劳动力和消费短缺’,冯见雄那脑洞才真叫天马行空、又严丝合缝。太帅了,这种人应该去写硬科幻小说嘛,拿个米国人的‘雨果奖’也好啊,咱中国小说家还没拿过‘雨果奖’吧。”
不过正所谓脑残粉招十黑,或许是他们为冯见雄吹得太狠了,也招来了一些“有限反驳”的声音——也就是反驳的点仅限于“冯见雄不可能写小说拿雨果奖”,而不敢波及“冯见雄口才见识不够牛逼”。
冯见雄口才的牛逼程度,用一句诉讼法上的属于来说,如今在这座校园里已经属于“公知常识”了。
所谓“公知常识”,就是不证自明的真理。比如法庭审案的时候,一方说“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如何如何”,那对方律师和法官是绝对不会要求他“证明地球确实绕着太阳转”。
用米国人的惯用句式表述,那就是《独立宣言》第二段的开头:We-hold-these-truths to-be-self-evident……
“好的小说不光要脑洞和硬核推演能力好吧!还要文学性艺术性,剧情的对抗!我承认冯见雄的推演确实扎实,很硬科幻,但是拿小说奖就免了吧。”其中一类典型的反驳者如是发酸。
酸过之后,无论是脑残粉还是黑粉,统统沉浸进了戏肉问题的讨论中:
“不过他刚才最后说的那段推演,还真是以古见今,非常有道理啊。人类为什么会因为老龄化而出现劳动力短缺?古代有这种问题么?明显没有,所以老龄化导致人口不适合工作,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阶段性产物,不一定未来也永远会这样。
我刚才百度了资料,退休这种制度,确实是19世纪后半叶,和全面义务教育差不多时候出现的。最开始的退休制度,是俾斯麦时期的德国,是为了为国征战的退伍将士们准备的,只有荣誉军人立过功,国家才养他一辈子。后来到1880年代末,各国慢慢把退休制度推到工人群体,花了好几十年。
而义务教育的普及,在英美德基本上也是这时候开始的。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前,人类学习工作所需技能的时间分界并不明显,很多人学手艺或者读书都是一辈子不断学习的事情。二次工业革命后为了进一步增加人的‘跨行兼容性’,把‘工匠’培养成‘通用化工人’,才搞了义务教育,从此人类才是先读10几年书、然后干一辈子、最后退休。”
“但是刚才冯见雄提到的这个‘多伦多大学的杰夫辛顿教授’今年刚弄出来的‘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如果真有他说的那么神,未来的技能型从业者只工作十年八年、就发现自己一身本事废了,需要不断重新学习。那不就又返璞归真地回到二次工业革命之前、所有工匠都要终生学习的阶段了么?
加上未来一切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都可以被人工智能消灭,人类的工作本来就是偏向于创意和跨圈联想,强度大大降低,上了年纪的人阅历丰富的话,说不定还真能继续工作。而那些需要身强力壮才能做的事情,交给机器就好了嘛!”
毫无疑问,这些讨论者,都是被冯见雄在辩论赛的最后阶段、动用他领先15年的远见卓识,给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他也正是靠着这些话,把社科院坚守的“老龄化必然带来劳动力和需求萎缩”这个最后的理论据点,连根拔起。
……
“咔嚓,咔嚓”两声,校报的记者学长给法学院代表队队员们照了两张正装的合照。
进入半决赛后,例行每一场都是要被采访的。
虞美琴和史妮可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