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影后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个变态,《出诡》中的多重性格的桑宛筠,连夏要用同一张脸,表现三种完全不同的人格,不仅要让导演满意,让原著书迷满意,更要让没有看过原著的影迷满意。
她必须要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三个人是一个人,又怀疑这三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人。
刚拍完《出诡》时,连夏觉得自己做得很好。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连夏觉得自己做得其实没有那么好,一个复杂多变的角色,每一种人格都让自己脸谱化了。
她觉得现在的自己,应该可以给当时的脸谱化,再增加一点别的什么东西。
和桑宛筠这个角色相比,《雉女》中的吕雉,不变态的部分占大多数。
少妇时期,吕雉善良贤惠温柔大方,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人,即使面对无赖又好色吹牛又懒惰的老男人刘邦,她也能安安分分和这个人生儿育女。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女人,在苛刻的环境下,被迫改变,最终将自己逼上了中国历史上“最狠毒女人”的前三甲的“神坛”。
心狠手辣,这大概是连夏最不愿意看到的角色状态。
楚霸王乌江自刎,刘邦称帝,国号为汉,历经磨难的吕雉,终于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王朝开国皇后。
****
“怎么回事儿,你到底会不会拍戏啊!不会拍戏赶紧滚蛋,别从这里耽误时间!”
刘畅第11次NG后,导演吕伟英终于忍无可忍,从凳子上一跃而起,拿着剧本,指着刘畅劈头盖脸的骂。
吕伟英导演脾气一直很好,这是《雉女》剧组开机以来,大家第一次见到导演如此生气,原因确实一个很虚无的理由,在这组镜头中,刘畅扮演的审食其不是导演想要的那种感觉。
这一组镜头其实非常简单,讲的是审食其在皇宫偶然遇到了已经贵为皇后的吕雉。
这个时候,吕雉已经完全失宠于刘邦,刘邦喜欢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宠爱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如意,在戚夫人的怂恿下,这位大汉的开国皇帝甚至起了废后,废储的心思。
吕雉和戚夫人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双方已经撕破脸,即使满朝文武都站在为皇帝生下一子一女的皇后这边,皇帝的心,也不在吕雉身上。
或者说,自从戚夫人出现后,刘邦就再也记不起吕雉这位糟糠妻。
对于已经当上皇帝的刘邦来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就像个笑话,刘邦已经完全忘记昔年也曾爱慕过自己的妻子,也忘记过自己发下的“绝不相负”的誓言,如今的吕雉对刘邦来说,是一个特别碍眼的存在。
当然,对于吕雉来说,刘邦也是一个碍眼的存在,这个女人现在已经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吕后,她无时无刻不再想着“被美色掏空身体的刘邦,怎么还不去死”,两人真的已经全无感情。
和刘邦忘恩负义,喜新厌旧相比,吕雉对刘邦的恨,更像是水滴石穿,日积月累,这种恨更浓烈,更纯粹。
这对掌握大汉王朝的夫妻,如今已是同床异梦,再无感情。
审食其,是这一时期为数不多的,可以让吕后在意的人物,吕后对这个审食其的感情很复杂,第一,她感谢审食其在她最困难时,对她的帮助和扶持,第二,因为刘邦实在是太渣,吕雉将一部分对丈夫这一角色的期待,寄托到了审食其身上,第三,她是皇后,审食其是大臣,他们又是君臣关系,第四,她希望借助审食其,知道朝堂的动向。
对于审食其来说,他对吕雉的感情也同样复杂,心狠手辣的吕雉让他陌生又熟悉,他已经开始害怕眼前这位大汉的皇后,但是同样,他又很同情吕雉的遭遇,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女人曾经经历过什么,当然,他还希望凭借和吕雉良好的关系,在官职更进一步,怜惜,爱慕,恐惧,利用……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在这个大背景下,二人的相遇,看似简单的对话情节背后,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简单地对话中,吕雉要和审食其这对感情错综复杂的君臣,要确定最结实,也是最畸形的同盟关系。
导演希望在这组镜头中,连夏和刘畅都能将这些错综复杂的感情,通过微妙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展示出来。
这是一种以小见大,通过细节展现全局的表演手法,对演员的演技具有相当高的要求。
演员要通过演,将台词中所没有的,导演又想让你表达出的东西,完完全全展示出来,让观众透过你的演技,“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不要说话剧演员出身的刘畅,就是科班出身的连夏,都觉得这个要求很高。
连夏就在酒店房间中,对着镜子,将自己代入到吕后的角色中,一边揣摩人物可能会出现的表情,一边想着那种环境下,人物可能会做出的动作。
连夏想到了曾和自己在《太平盛世》中有过对手戏的,拥有教科书级别演技的李晓兰,在《太平盛世》中,李晓兰完美诠释了女帝武则天,虽然连夏凭借《太平盛世》,拿下金像奖影后,但是连夏很清楚,在“盛世”中,她的表现远不如李晓兰。
还在首电上学那会儿,连夏在老师的建议下,观看了李晓兰代表作之一,《戊戌变法》,在这部影片中,李晓兰饰演了“慈禧太后”一角,“慈禧太后”是影视荧幕作品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历史人物,版本众多,其中不乏演技派,在李晓兰之前,谁是最成功的慈禧太后并没有盖章,因为出名的版本,各有千秋,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年仅三十的李晓兰出演《戊戌变法》后,“最经典的慈禧太后”就此有了答案,一直到现在,电视上播放的历史纪录片讲到慈禧太后时,出现的影像资料,还是李晓兰在《戊戌变法》中的镜头。
后来,在表演课上,连夏将李晓兰在《戊戌变法》中的动作神态完全复制,赢得了全班的掌声,很多演技派演员会拒接经典翻拍片,不仅因为
第一个变态,《出诡》中的多重性格的桑宛筠,连夏要用同一张脸,表现三种完全不同的人格,不仅要让导演满意,让原著书迷满意,更要让没有看过原著的影迷满意。
她必须要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三个人是一个人,又怀疑这三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人。
刚拍完《出诡》时,连夏觉得自己做得很好。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连夏觉得自己做得其实没有那么好,一个复杂多变的角色,每一种人格都让自己脸谱化了。
她觉得现在的自己,应该可以给当时的脸谱化,再增加一点别的什么东西。
和桑宛筠这个角色相比,《雉女》中的吕雉,不变态的部分占大多数。
少妇时期,吕雉善良贤惠温柔大方,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人,即使面对无赖又好色吹牛又懒惰的老男人刘邦,她也能安安分分和这个人生儿育女。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女人,在苛刻的环境下,被迫改变,最终将自己逼上了中国历史上“最狠毒女人”的前三甲的“神坛”。
心狠手辣,这大概是连夏最不愿意看到的角色状态。
楚霸王乌江自刎,刘邦称帝,国号为汉,历经磨难的吕雉,终于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王朝开国皇后。
****
“怎么回事儿,你到底会不会拍戏啊!不会拍戏赶紧滚蛋,别从这里耽误时间!”
刘畅第11次NG后,导演吕伟英终于忍无可忍,从凳子上一跃而起,拿着剧本,指着刘畅劈头盖脸的骂。
吕伟英导演脾气一直很好,这是《雉女》剧组开机以来,大家第一次见到导演如此生气,原因确实一个很虚无的理由,在这组镜头中,刘畅扮演的审食其不是导演想要的那种感觉。
这一组镜头其实非常简单,讲的是审食其在皇宫偶然遇到了已经贵为皇后的吕雉。
这个时候,吕雉已经完全失宠于刘邦,刘邦喜欢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宠爱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如意,在戚夫人的怂恿下,这位大汉的开国皇帝甚至起了废后,废储的心思。
吕雉和戚夫人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双方已经撕破脸,即使满朝文武都站在为皇帝生下一子一女的皇后这边,皇帝的心,也不在吕雉身上。
或者说,自从戚夫人出现后,刘邦就再也记不起吕雉这位糟糠妻。
对于已经当上皇帝的刘邦来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就像个笑话,刘邦已经完全忘记昔年也曾爱慕过自己的妻子,也忘记过自己发下的“绝不相负”的誓言,如今的吕雉对刘邦来说,是一个特别碍眼的存在。
当然,对于吕雉来说,刘邦也是一个碍眼的存在,这个女人现在已经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吕后,她无时无刻不再想着“被美色掏空身体的刘邦,怎么还不去死”,两人真的已经全无感情。
和刘邦忘恩负义,喜新厌旧相比,吕雉对刘邦的恨,更像是水滴石穿,日积月累,这种恨更浓烈,更纯粹。
这对掌握大汉王朝的夫妻,如今已是同床异梦,再无感情。
审食其,是这一时期为数不多的,可以让吕后在意的人物,吕后对这个审食其的感情很复杂,第一,她感谢审食其在她最困难时,对她的帮助和扶持,第二,因为刘邦实在是太渣,吕雉将一部分对丈夫这一角色的期待,寄托到了审食其身上,第三,她是皇后,审食其是大臣,他们又是君臣关系,第四,她希望借助审食其,知道朝堂的动向。
对于审食其来说,他对吕雉的感情也同样复杂,心狠手辣的吕雉让他陌生又熟悉,他已经开始害怕眼前这位大汉的皇后,但是同样,他又很同情吕雉的遭遇,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女人曾经经历过什么,当然,他还希望凭借和吕雉良好的关系,在官职更进一步,怜惜,爱慕,恐惧,利用……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在这个大背景下,二人的相遇,看似简单的对话情节背后,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简单地对话中,吕雉要和审食其这对感情错综复杂的君臣,要确定最结实,也是最畸形的同盟关系。
导演希望在这组镜头中,连夏和刘畅都能将这些错综复杂的感情,通过微妙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展示出来。
这是一种以小见大,通过细节展现全局的表演手法,对演员的演技具有相当高的要求。
演员要通过演,将台词中所没有的,导演又想让你表达出的东西,完完全全展示出来,让观众透过你的演技,“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不要说话剧演员出身的刘畅,就是科班出身的连夏,都觉得这个要求很高。
连夏就在酒店房间中,对着镜子,将自己代入到吕后的角色中,一边揣摩人物可能会出现的表情,一边想着那种环境下,人物可能会做出的动作。
连夏想到了曾和自己在《太平盛世》中有过对手戏的,拥有教科书级别演技的李晓兰,在《太平盛世》中,李晓兰完美诠释了女帝武则天,虽然连夏凭借《太平盛世》,拿下金像奖影后,但是连夏很清楚,在“盛世”中,她的表现远不如李晓兰。
还在首电上学那会儿,连夏在老师的建议下,观看了李晓兰代表作之一,《戊戌变法》,在这部影片中,李晓兰饰演了“慈禧太后”一角,“慈禧太后”是影视荧幕作品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历史人物,版本众多,其中不乏演技派,在李晓兰之前,谁是最成功的慈禧太后并没有盖章,因为出名的版本,各有千秋,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年仅三十的李晓兰出演《戊戌变法》后,“最经典的慈禧太后”就此有了答案,一直到现在,电视上播放的历史纪录片讲到慈禧太后时,出现的影像资料,还是李晓兰在《戊戌变法》中的镜头。
后来,在表演课上,连夏将李晓兰在《戊戌变法》中的动作神态完全复制,赢得了全班的掌声,很多演技派演员会拒接经典翻拍片,不仅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