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目前国家对学前班教学只有指导性意见,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学前班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以,学前班如何教,全凭小学自己的主张,或教师自己的感觉。虽然学前班能给小学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它的非义务教育性质,学前班的教学成绩不需要计入到整个学校教学成绩里,学校一般来说对这块教育并不重视。
几乎所有的学前班招生宣传中都会说,学校为学前班配备了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事实上,寄居在小学校园中的学前班是很边缘化的。除了设备较简陋,更主要地是,学校不会把优秀教师分配到学前班中。就我见识过,以及听说过的情况来看,学校给学前班配的教师一般是教课教得不好的,或和领导关系不融洽的。校长没法让这些人回家,就正好把他们放到学前班。
也有的学校师资比较紧张,从外面聘一些退休老教师。从概念上讲,退休老教师“经验丰富”。事实上,她们(几乎全是退休女教师)大多数人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并没有多少研究。所谓“经验”,只是当年教小学生的一些方法。而且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小学教师入职门槛较低,许多小学教师文化或教育素养较低,她们的工龄可能有四十年,但并非有四十年的“教育经验”;往往只是把一种工作经验使用了四十年。那些“经验”原本对小学生就不太合适,更不用说用在学龄前儿童身上。
所以,现在的“学前班”,并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学前教育”,它基本上就是小学一年级的缩写本。虽然学前班的课程比一年级的少些,孩子玩耍时间多些,上学和放学时间也比一年级孩子自由些,但总体教育模式和教育价值取向却和一年级一样。
从上课形式来说,孩子们每人有了一张自己的固定课桌,有了上下课,有了作业;从内容上看,学习的一般都是拼音、写字、英语单词、100以内的加减法等。老师总是要求孩子们乖乖地坐在座位上,手放到背后,认真地听课,每天要孩子们在作业本上一遍遍地抄写生字和拼音,并给孩子打出成绩,甚至还要布置家庭作业。老师们的目标是把孩子驯得听话,识一些字,把作业写得整整齐齐的。这让老师们很有成就感,这些“成就”往往也被小学校领导和家长们认可。特别是家长们,觉得孩子在学前班学了认字和写作业,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这些是“赢”吗?
学前班那种死记硬背的、毫无创造性和发现乐趣的学习,即使放到小学高年级学生那里,也够僵硬的,更何况放到学前儿童身上。学前班有上课、有作业、有纪律,却没有智力活动。学前班教学让儿童付出的多半是一些畸形的、消极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那些没有让儿童每天都发现周围世界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地方,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熄灭。”——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致命的。
也就是说,就我国当前“学前班”的整体情况来看,不但不能依孩子们的生理及心理发育情况让他们在智力、习惯、创造力等方面上一个台阶,反而在这些方面形成阻碍。所以,学前班发展到今天,它的存在已变成正常学制教育中的一个“骨质增生”。但这个多余的东西现在却被许多人看作是天使背上的翅膀,以为这样的“多”总比“少”要好,这实在是个错误!
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事实却是孩子的双腿在起跑线上就被捆得开始发麻了。
我把以上内容大略地对亲戚讲了一下,她有些明白,但还是有担心。她说,我也看过一些书,说儿童早期教育很重要,要是启蒙教育没做好,将来孩子的学习会很吃力。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对她说,你说得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确实重要,一个人接受没接受过早期启蒙教育,他的智力水平会有很大差异。启蒙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有人说过,如果你从孩子出生第三天开始教育他,那么你就已经晚了两天。苏霍姆林斯基说“智慧训练开始得离儿童出生的时间越远,这个孩子就越难教育。”他这里说的“智慧训练”是“启蒙教育”的同义语。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学前班学习是“启蒙教育”吗?
良好的启蒙教育在形式上应该是游戏的、无拘无束的、变化丰富的、与生活相关联的。内涵中应该有技能训练、语言发展、想象力激发等一系列智慧启蒙功能。可当下学前班教学,急于让孩子掌握书本知识和考试知识。课桌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封闭性的学习内容束缚了儿童的想象,教学方式违反了儿童天性,无聊的作业消磨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它是一种功利性的、奴役性的学习,它使儿童远离智慧训练,走到“智慧训练”的反面,是反智慧教育的行为,它充其量可以叫做“提前学习”,不能称为“启蒙教育”。
我的亲戚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她可能在思考什么。过了片刻,她说,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分析,我需要慢慢消化一下。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她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不光是听别人说,我自己也亲眼见过一些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他们入学后就是比没上过的强啊……
她确实说出了一种现象,这正是我准备要对她说的。
我说,我理解你这里所说的“强”应该是在认字、计算和考试这些方面,但这样的判断是片面的。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教学模式及价值取向方面。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家长,大家都在手段与目的的问题上被搞晕了、迷失了,表面化地理解一些教育问题,在儿童教育上形成一些畸形而浅薄的价值判断。而学前班教学恰是迎合了这样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拔苗助长地让孩子们在写作业、考试或守纪律方面早早地表现得“训练有素”。可这是“强”吗?
且不说这“训练有素”里包含有多少反教育学行为,留下多少后患,单是孩子们表现出... -->>
目前国家对学前班教学只有指导性意见,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学前班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以,学前班如何教,全凭小学自己的主张,或教师自己的感觉。虽然学前班能给小学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它的非义务教育性质,学前班的教学成绩不需要计入到整个学校教学成绩里,学校一般来说对这块教育并不重视。
几乎所有的学前班招生宣传中都会说,学校为学前班配备了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事实上,寄居在小学校园中的学前班是很边缘化的。除了设备较简陋,更主要地是,学校不会把优秀教师分配到学前班中。就我见识过,以及听说过的情况来看,学校给学前班配的教师一般是教课教得不好的,或和领导关系不融洽的。校长没法让这些人回家,就正好把他们放到学前班。
也有的学校师资比较紧张,从外面聘一些退休老教师。从概念上讲,退休老教师“经验丰富”。事实上,她们(几乎全是退休女教师)大多数人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并没有多少研究。所谓“经验”,只是当年教小学生的一些方法。而且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小学教师入职门槛较低,许多小学教师文化或教育素养较低,她们的工龄可能有四十年,但并非有四十年的“教育经验”;往往只是把一种工作经验使用了四十年。那些“经验”原本对小学生就不太合适,更不用说用在学龄前儿童身上。
所以,现在的“学前班”,并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学前教育”,它基本上就是小学一年级的缩写本。虽然学前班的课程比一年级的少些,孩子玩耍时间多些,上学和放学时间也比一年级孩子自由些,但总体教育模式和教育价值取向却和一年级一样。
从上课形式来说,孩子们每人有了一张自己的固定课桌,有了上下课,有了作业;从内容上看,学习的一般都是拼音、写字、英语单词、100以内的加减法等。老师总是要求孩子们乖乖地坐在座位上,手放到背后,认真地听课,每天要孩子们在作业本上一遍遍地抄写生字和拼音,并给孩子打出成绩,甚至还要布置家庭作业。老师们的目标是把孩子驯得听话,识一些字,把作业写得整整齐齐的。这让老师们很有成就感,这些“成就”往往也被小学校领导和家长们认可。特别是家长们,觉得孩子在学前班学了认字和写作业,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这些是“赢”吗?
学前班那种死记硬背的、毫无创造性和发现乐趣的学习,即使放到小学高年级学生那里,也够僵硬的,更何况放到学前儿童身上。学前班有上课、有作业、有纪律,却没有智力活动。学前班教学让儿童付出的多半是一些畸形的、消极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那些没有让儿童每天都发现周围世界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地方,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熄灭。”——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致命的。
也就是说,就我国当前“学前班”的整体情况来看,不但不能依孩子们的生理及心理发育情况让他们在智力、习惯、创造力等方面上一个台阶,反而在这些方面形成阻碍。所以,学前班发展到今天,它的存在已变成正常学制教育中的一个“骨质增生”。但这个多余的东西现在却被许多人看作是天使背上的翅膀,以为这样的“多”总比“少”要好,这实在是个错误!
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事实却是孩子的双腿在起跑线上就被捆得开始发麻了。
我把以上内容大略地对亲戚讲了一下,她有些明白,但还是有担心。她说,我也看过一些书,说儿童早期教育很重要,要是启蒙教育没做好,将来孩子的学习会很吃力。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对她说,你说得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确实重要,一个人接受没接受过早期启蒙教育,他的智力水平会有很大差异。启蒙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有人说过,如果你从孩子出生第三天开始教育他,那么你就已经晚了两天。苏霍姆林斯基说“智慧训练开始得离儿童出生的时间越远,这个孩子就越难教育。”他这里说的“智慧训练”是“启蒙教育”的同义语。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学前班学习是“启蒙教育”吗?
良好的启蒙教育在形式上应该是游戏的、无拘无束的、变化丰富的、与生活相关联的。内涵中应该有技能训练、语言发展、想象力激发等一系列智慧启蒙功能。可当下学前班教学,急于让孩子掌握书本知识和考试知识。课桌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封闭性的学习内容束缚了儿童的想象,教学方式违反了儿童天性,无聊的作业消磨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它是一种功利性的、奴役性的学习,它使儿童远离智慧训练,走到“智慧训练”的反面,是反智慧教育的行为,它充其量可以叫做“提前学习”,不能称为“启蒙教育”。
我的亲戚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她可能在思考什么。过了片刻,她说,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分析,我需要慢慢消化一下。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她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不光是听别人说,我自己也亲眼见过一些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他们入学后就是比没上过的强啊……
她确实说出了一种现象,这正是我准备要对她说的。
我说,我理解你这里所说的“强”应该是在认字、计算和考试这些方面,但这样的判断是片面的。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教学模式及价值取向方面。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家长,大家都在手段与目的的问题上被搞晕了、迷失了,表面化地理解一些教育问题,在儿童教育上形成一些畸形而浅薄的价值判断。而学前班教学恰是迎合了这样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拔苗助长地让孩子们在写作业、考试或守纪律方面早早地表现得“训练有素”。可这是“强”吗?
且不说这“训练有素”里包含有多少反教育学行为,留下多少后患,单是孩子们表现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