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迫降在明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却说杨涟,熊廷弼随辽东经略袁应泰,以及辽东巡按御史张铨一众抵达了沈阳。原本巡按御史不想参与,但袁应泰觉得沈阳发生的事情自己难辞其咎,为了客观公正,干脆就叫上了张铨一起同往。
众人抵达沈阳知府衙门后,陈辅克和一众文官武将已在衙门口恭迎。见面众人先是一阵寒暄,然后陈辅克带着杨涟和熊廷弼走在前面,袁应泰和张铨跟在后面进了知府衙门大厅。
众人还未落座,杨涟手捧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勅曰,沈阳知府陈辅克,深谙兵事,与诸将合作无间,克敌于沈阳城下,兹加封为右佥副都御史,钦此。”
杨涟笑呵呵走过来,双手将圣旨交给陈辅克,陈辅克连忙向南叩首致谢。
众人落座后品茶,杨涟又向陈辅克问道:“陈大人,我此处还有几道圣旨,需要当面宣旨,不知道贺世贤总兵,陈策总兵何在?”
陈辅克连忙回道:“回杨大人,陈老大人和贺总兵目前还在抚顺,抚顺克复不久,城内城外仍然形势险峻,两位总兵还在清剿余匪,明日童总兵将回师沈阳与驻守的戚将军换防。”
“哦,竟然如此,看来我们恐怕不得不去一趟抚顺了,不知飞白兄意下如何?”
熊廷弼点点头道:“愿与杨兄同去。”
袁应泰见来自朝廷的圣旨已经读完,便张口向陈辅克询问沈阳叛乱的经过。
不提此事还好,一提陈辅克马上一脸愤怒道:“之前我们招募了一些蒙古人协防守城,城内有不少人坚决反对,下官四处安抚协调总算将不满压了下来,怎料三天前,城内蒙古守军突然叛乱,烧毁民房一百四十五间,死伤明军六百一十二人,下官已经下令收押副将朱万良,抚慰受灾百姓,并安抚了朱万良余部,目前暂无危险。”
袁应泰听完,不由得一声长叹道:“我一时失察,差点让无辜百姓命丧贼人刀下,我会自请朝廷降罪,此间责任,皆是我一人所起,我愿一力承担。”
众人听到袁应泰愿意担责,便稍微松了一口气,气氛略微缓和,却不料袁应泰说道:“只是这陈总兵,贺总兵立功心切,置沈阳安危于不顾,又在妖人蛊惑下,执意发兵抚顺。奴酋新丧,老子曰,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如此做派,岂有不罚之理?依我之见,此次攻克抚顺,功过相抵,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杨涟有些傻眼,心道昨日袁应泰可不是对自己这般说法。杨涟抬头看向袁应泰,袁应泰一脸肃然,避而不答。
袁应泰此时心中也是难受,昨天他甚至已经准备好要嘉奖这海外异人,但后来得知支持自己的朱万良已被收押,顿时陷入深深的矛盾中。
去年十月,袁应泰代替熊廷弼接任辽东经略,一直为手下没有信得过的得力武将而发愁。辽东形势极为复杂,大部分武将都是出身于李成梁门下。后来熊廷弼经略辽东时,适逢萨尔浒兵败,空出了很多位置,熊廷弼又大刀阔斧筛掉了一些能力低下,不合口味的武将,同时发掘了一些新的将领走上前台。等袁应泰上任时,一时风平浪静,触手已经很难深入这个辽东武将群体,也无法安插自己的人手。
袁应泰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依赖客军将领,如西北籍贯的宁夏总兵侯世禄,但侯世禄与他并不是同路人。直到后来袁应泰碰到了副将朱万良,因为兵败不得不站在自己麾下,这才是真正死心塌地捏在手中的势力。
只是时机不好,这朱万良竟然聚众赌博,发生营啸,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恰逢城内叛乱,弄不好要替这次事件背锅,这是袁应泰无法接受的。他不可能让自己的人随便就被人当作背锅侠,这样以后还有谁会跟着他这个经略走。
熊廷弼在旁边虽然一直沉默不言,但他曾是辽东经略,见事极快,很快就明白了袁应泰的心思,于是不动神色的朝陈辅克努努嘴。
陈辅克也是官场多年,哪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连忙道:“经略大人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此事非下官所能决定,就下官认为,若不嘉奖抚顺之战的有功之士,恐遭人非议,再者沈阳镇守太监邹泰也在抚顺军中,这捷报恐怕已被他送往京城了,到时候下官就是不想叙功,恐怕也无法面对朝廷的压力。”
陈辅克这话说的不软不硬,仔细一听,似乎又是软中带刺,无一不对着袁应泰。袁应泰此时当着钦差的面,也无法以大欺小,只好哼了一声。
杨涟见状,连忙道:“大来兄,此事还需慎重,再者,若真有大功,也是对大来兄经略辽东的肯定,大来兄何必介怀,张巡按,你说是不是?”
张铨既不是东林党,也并非齐,楚,浙党,对这种涉及党派的争论向来是低头不言,此时见杨涟询问他,便道:“杨大人说的极是,下官也认为先见上一见,再做决定也不迟。”
袁应泰见杨涟也不支持他的意见,心知此事难以裁定,便不再坚持。
众人聊了一会儿,杨涟提议想去南门看看那只巨鸟,此举获得其他三人一致同意。于是众人坐上轿子,很快就到了南门外。刚才入城时,因为急于履行公事,众人都是匆匆一瞥而过,此时到了巨鸟跟前,不由得被着巨鸟庞大的身躯所震撼。
熊廷弼低头抚摸着巨鸟的轮子,又仰头看看巨鸟腹部,一脸惊奇的问向陈辅克道:“当日这巨鸟来时,陈大人可曾见到?”
... -->>
却说杨涟,熊廷弼随辽东经略袁应泰,以及辽东巡按御史张铨一众抵达了沈阳。原本巡按御史不想参与,但袁应泰觉得沈阳发生的事情自己难辞其咎,为了客观公正,干脆就叫上了张铨一起同往。
众人抵达沈阳知府衙门后,陈辅克和一众文官武将已在衙门口恭迎。见面众人先是一阵寒暄,然后陈辅克带着杨涟和熊廷弼走在前面,袁应泰和张铨跟在后面进了知府衙门大厅。
众人还未落座,杨涟手捧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勅曰,沈阳知府陈辅克,深谙兵事,与诸将合作无间,克敌于沈阳城下,兹加封为右佥副都御史,钦此。”
杨涟笑呵呵走过来,双手将圣旨交给陈辅克,陈辅克连忙向南叩首致谢。
众人落座后品茶,杨涟又向陈辅克问道:“陈大人,我此处还有几道圣旨,需要当面宣旨,不知道贺世贤总兵,陈策总兵何在?”
陈辅克连忙回道:“回杨大人,陈老大人和贺总兵目前还在抚顺,抚顺克复不久,城内城外仍然形势险峻,两位总兵还在清剿余匪,明日童总兵将回师沈阳与驻守的戚将军换防。”
“哦,竟然如此,看来我们恐怕不得不去一趟抚顺了,不知飞白兄意下如何?”
熊廷弼点点头道:“愿与杨兄同去。”
袁应泰见来自朝廷的圣旨已经读完,便张口向陈辅克询问沈阳叛乱的经过。
不提此事还好,一提陈辅克马上一脸愤怒道:“之前我们招募了一些蒙古人协防守城,城内有不少人坚决反对,下官四处安抚协调总算将不满压了下来,怎料三天前,城内蒙古守军突然叛乱,烧毁民房一百四十五间,死伤明军六百一十二人,下官已经下令收押副将朱万良,抚慰受灾百姓,并安抚了朱万良余部,目前暂无危险。”
袁应泰听完,不由得一声长叹道:“我一时失察,差点让无辜百姓命丧贼人刀下,我会自请朝廷降罪,此间责任,皆是我一人所起,我愿一力承担。”
众人听到袁应泰愿意担责,便稍微松了一口气,气氛略微缓和,却不料袁应泰说道:“只是这陈总兵,贺总兵立功心切,置沈阳安危于不顾,又在妖人蛊惑下,执意发兵抚顺。奴酋新丧,老子曰,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如此做派,岂有不罚之理?依我之见,此次攻克抚顺,功过相抵,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杨涟有些傻眼,心道昨日袁应泰可不是对自己这般说法。杨涟抬头看向袁应泰,袁应泰一脸肃然,避而不答。
袁应泰此时心中也是难受,昨天他甚至已经准备好要嘉奖这海外异人,但后来得知支持自己的朱万良已被收押,顿时陷入深深的矛盾中。
去年十月,袁应泰代替熊廷弼接任辽东经略,一直为手下没有信得过的得力武将而发愁。辽东形势极为复杂,大部分武将都是出身于李成梁门下。后来熊廷弼经略辽东时,适逢萨尔浒兵败,空出了很多位置,熊廷弼又大刀阔斧筛掉了一些能力低下,不合口味的武将,同时发掘了一些新的将领走上前台。等袁应泰上任时,一时风平浪静,触手已经很难深入这个辽东武将群体,也无法安插自己的人手。
袁应泰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依赖客军将领,如西北籍贯的宁夏总兵侯世禄,但侯世禄与他并不是同路人。直到后来袁应泰碰到了副将朱万良,因为兵败不得不站在自己麾下,这才是真正死心塌地捏在手中的势力。
只是时机不好,这朱万良竟然聚众赌博,发生营啸,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恰逢城内叛乱,弄不好要替这次事件背锅,这是袁应泰无法接受的。他不可能让自己的人随便就被人当作背锅侠,这样以后还有谁会跟着他这个经略走。
熊廷弼在旁边虽然一直沉默不言,但他曾是辽东经略,见事极快,很快就明白了袁应泰的心思,于是不动神色的朝陈辅克努努嘴。
陈辅克也是官场多年,哪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连忙道:“经略大人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此事非下官所能决定,就下官认为,若不嘉奖抚顺之战的有功之士,恐遭人非议,再者沈阳镇守太监邹泰也在抚顺军中,这捷报恐怕已被他送往京城了,到时候下官就是不想叙功,恐怕也无法面对朝廷的压力。”
陈辅克这话说的不软不硬,仔细一听,似乎又是软中带刺,无一不对着袁应泰。袁应泰此时当着钦差的面,也无法以大欺小,只好哼了一声。
杨涟见状,连忙道:“大来兄,此事还需慎重,再者,若真有大功,也是对大来兄经略辽东的肯定,大来兄何必介怀,张巡按,你说是不是?”
张铨既不是东林党,也并非齐,楚,浙党,对这种涉及党派的争论向来是低头不言,此时见杨涟询问他,便道:“杨大人说的极是,下官也认为先见上一见,再做决定也不迟。”
袁应泰见杨涟也不支持他的意见,心知此事难以裁定,便不再坚持。
众人聊了一会儿,杨涟提议想去南门看看那只巨鸟,此举获得其他三人一致同意。于是众人坐上轿子,很快就到了南门外。刚才入城时,因为急于履行公事,众人都是匆匆一瞥而过,此时到了巨鸟跟前,不由得被着巨鸟庞大的身躯所震撼。
熊廷弼低头抚摸着巨鸟的轮子,又仰头看看巨鸟腹部,一脸惊奇的问向陈辅克道:“当日这巨鸟来时,陈大人可曾见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