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国崛起1644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对近在咫尺的俄满侵略军不管不顾,谨守自家地盘,倒也颇为符合大明现今的国策。
毕竟国内才刚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乱,好不容易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老百姓还真不愿意轻启战端,何况还是深入漠北作战。
就连大明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明军没有骑兵优势,一旦脱离了城池的庇护,贸然深入漠北地区,最多只能发挥出一半的战斗力。
这也是俄满联军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
按兵不动,对大明没什么损失,而且蒙古地区打得越惨烈,反而为大明今后占领整个漠北,扫清了不少障碍。
只不过这样一来,却坑苦了如今的准葛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
占了当年明朝与满清大战的便宜,这些年巴图尔珲台吉,通过收编与吞并昔日的蒙古八旗部落,在蒙古诸部中一家独大,光是战兵就有十来万,人口总数也超过了六十万之巨。
这样规模的蒙古部族,根本不虚已经日落西山的满清政权,就算是大明军队进入漠北,巴图尔珲台吉也有能力与之周旋。
所以,意气风发的巴图尔珲台吉,面对满清招揽之时,十分干脆地回绝了对方。
然而,白捡的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吃下的,巴图尔珲台吉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加上又不肯归附满清,终于彻底惹恼了满清。
可以说如今的准葛尔部,是除了大明之外,满清最痛恨的一个蒙古部族了。
虽然满清国力大降,兵不过二十万,而且还得同时兼顾蒙古其它地区,真正能威胁到准葛尔部的,估计也就只有十来万军队,算是与巴图尔珲台吉的兵力相当。
但好在满清有盟友,沙皇俄国在1626年左右的疆域,便与大明西北的准葛尔部接壤,所以沙俄根本无需从西伯利亚派兵,而是直接从沙俄中部重镇托木斯克,派遣了六万大军进入准葛尔部。
加上沙俄在西伯利亚的三万大军,整个俄满联军在总兵力上,达到了三十万之巨,而光是对付巴图尔珲台吉的,就有近十七万大军,由此可见,巴图尔珲台吉在漠北的地位。
在另一个时空中,巴图尔珲台吉的儿子葛尔丹造反,迫使康熙御驾亲征,那是因为背后有沙俄人支持,而如今,沙俄却在背后捅刀子,巴图尔珲台吉为了保住现有地位,不得不另寻盟友。
然而,唯一有能力对付俄满联军的大明王朝,却对此视而不见。
之前国防部实施军制改革,巴图尔珲台吉就受地方军阀篡撵,差点坏了李鸿飞的好事,如今巴图尔珲台吉有难,大明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没办法,巴图尔珲台吉只能一边抵抗,一边三番五次遣使前往北京,向大明王朝求救。
为此,巴图尔珲台吉愿意承认大明宗主国地位,并将自己那刚满七岁的第六子葛尔丹,派往京城做质子。
说实话,李鸿飞在看完这些条件后,心里曾有过一丝动摇,准葛尔部如今在蒙古诸部中的领袖地位,只要巴图尔珲台吉能臣服,大明染指漠北一事,基本算是板上钉钉了。
可李鸿飞心里很清楚,他要的不知是这些,他不需要蒙古出现国家形式的政权,准葛尔部永远只能是一个部族,而非大明的藩属国。
再者,别看巴图尔珲台吉说的声泪俱下,事实上他的部队,到目前为止并未损失太多,一旦大明这时候参与进来,巴图尔珲台吉很有可能采取保存实力的举措。
准葛尔部如今就是漠北第一部族,等到战争结束,整个漠北都得重新洗牌,拥有十万大军的准葛尔部,未必会甘愿听从明朝的调遣。
葛尔丹今后可能是一位著名领导者,但现在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屁孩,即使巴图尔珲台吉舍弃他这个儿子,也未必不可能。
对于少数民族,李鸿飞更倾向于后世的各民族自治。
而仅仅一个自治区的军队数量,却相当于大明野战军总量的三分之一,这是李鸿飞不能允许的。
所以李鸿飞只能继续等待,等准葛尔部实力大减,等其他中小型部族,主动投靠大明,只有这样,将来漠北实施民族自治后,各部族才会实力均衡。
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情况下,大家也就自然而然地,愿意听从朝廷的调遣了..........
李鸿飞的算盘打的精细,事件的走向,也慢慢朝着他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哪怕巴图尔珲台吉再如何保存实力,当俄满联军收拾完周边的零散部落之后,终于开始集中兵力,对准葛尔部展开了围剿。
三方基本都是骑兵,巴图尔珲台吉就算想逃,也很难彻底逃脱。
在明朝迟迟不肯答复的情况下,巴图尔珲台吉只能选择与俄满联军继续周旋下去。
其实事到如今,巴图尔珲台吉又怎么会不明白大明的心思,可真要让他放弃手上的权利,他又怎么会甘心?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把,不就是十六万敌军吗?
只要能将俄满联军击败,他准葛尔部就是整个蒙古草原的救世主,到时候不仅绝了大明染指漠北的心思,说不定还能开疆扩土,一统整个漠北。
即使最不济,军队打光了,巴图尔珲台吉也能投靠大明寻求保护,反正这也是大明希望看到的。
政治博弈,实际上就相当于一场豪赌。
赢,则一夜暴富,输,则倾家荡产。
巴图尔珲台吉的本钱就是手上的十万大军,无论俄满联军,还是大明王朝,其目的都是要让他倾家荡产,所以这时候,巴图尔珲台吉只能选择放手一搏。
至少,巴图尔珲台吉还有一条后路可走,那就是明朝。
只有无法翻盘的巴图尔珲台吉,才是明朝所需要的。
心态转变过来后,巴图尔珲台吉也是发狠了,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开始游说其它不愿遭受俄满联军迫害,又没有加入大明阵营的蒙古诸部。
一番招揽之下,... -->>
大明对近在咫尺的俄满侵略军不管不顾,谨守自家地盘,倒也颇为符合大明现今的国策。
毕竟国内才刚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乱,好不容易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老百姓还真不愿意轻启战端,何况还是深入漠北作战。
就连大明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明军没有骑兵优势,一旦脱离了城池的庇护,贸然深入漠北地区,最多只能发挥出一半的战斗力。
这也是俄满联军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
按兵不动,对大明没什么损失,而且蒙古地区打得越惨烈,反而为大明今后占领整个漠北,扫清了不少障碍。
只不过这样一来,却坑苦了如今的准葛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
占了当年明朝与满清大战的便宜,这些年巴图尔珲台吉,通过收编与吞并昔日的蒙古八旗部落,在蒙古诸部中一家独大,光是战兵就有十来万,人口总数也超过了六十万之巨。
这样规模的蒙古部族,根本不虚已经日落西山的满清政权,就算是大明军队进入漠北,巴图尔珲台吉也有能力与之周旋。
所以,意气风发的巴图尔珲台吉,面对满清招揽之时,十分干脆地回绝了对方。
然而,白捡的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吃下的,巴图尔珲台吉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加上又不肯归附满清,终于彻底惹恼了满清。
可以说如今的准葛尔部,是除了大明之外,满清最痛恨的一个蒙古部族了。
虽然满清国力大降,兵不过二十万,而且还得同时兼顾蒙古其它地区,真正能威胁到准葛尔部的,估计也就只有十来万军队,算是与巴图尔珲台吉的兵力相当。
但好在满清有盟友,沙皇俄国在1626年左右的疆域,便与大明西北的准葛尔部接壤,所以沙俄根本无需从西伯利亚派兵,而是直接从沙俄中部重镇托木斯克,派遣了六万大军进入准葛尔部。
加上沙俄在西伯利亚的三万大军,整个俄满联军在总兵力上,达到了三十万之巨,而光是对付巴图尔珲台吉的,就有近十七万大军,由此可见,巴图尔珲台吉在漠北的地位。
在另一个时空中,巴图尔珲台吉的儿子葛尔丹造反,迫使康熙御驾亲征,那是因为背后有沙俄人支持,而如今,沙俄却在背后捅刀子,巴图尔珲台吉为了保住现有地位,不得不另寻盟友。
然而,唯一有能力对付俄满联军的大明王朝,却对此视而不见。
之前国防部实施军制改革,巴图尔珲台吉就受地方军阀篡撵,差点坏了李鸿飞的好事,如今巴图尔珲台吉有难,大明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没办法,巴图尔珲台吉只能一边抵抗,一边三番五次遣使前往北京,向大明王朝求救。
为此,巴图尔珲台吉愿意承认大明宗主国地位,并将自己那刚满七岁的第六子葛尔丹,派往京城做质子。
说实话,李鸿飞在看完这些条件后,心里曾有过一丝动摇,准葛尔部如今在蒙古诸部中的领袖地位,只要巴图尔珲台吉能臣服,大明染指漠北一事,基本算是板上钉钉了。
可李鸿飞心里很清楚,他要的不知是这些,他不需要蒙古出现国家形式的政权,准葛尔部永远只能是一个部族,而非大明的藩属国。
再者,别看巴图尔珲台吉说的声泪俱下,事实上他的部队,到目前为止并未损失太多,一旦大明这时候参与进来,巴图尔珲台吉很有可能采取保存实力的举措。
准葛尔部如今就是漠北第一部族,等到战争结束,整个漠北都得重新洗牌,拥有十万大军的准葛尔部,未必会甘愿听从明朝的调遣。
葛尔丹今后可能是一位著名领导者,但现在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屁孩,即使巴图尔珲台吉舍弃他这个儿子,也未必不可能。
对于少数民族,李鸿飞更倾向于后世的各民族自治。
而仅仅一个自治区的军队数量,却相当于大明野战军总量的三分之一,这是李鸿飞不能允许的。
所以李鸿飞只能继续等待,等准葛尔部实力大减,等其他中小型部族,主动投靠大明,只有这样,将来漠北实施民族自治后,各部族才会实力均衡。
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情况下,大家也就自然而然地,愿意听从朝廷的调遣了..........
李鸿飞的算盘打的精细,事件的走向,也慢慢朝着他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哪怕巴图尔珲台吉再如何保存实力,当俄满联军收拾完周边的零散部落之后,终于开始集中兵力,对准葛尔部展开了围剿。
三方基本都是骑兵,巴图尔珲台吉就算想逃,也很难彻底逃脱。
在明朝迟迟不肯答复的情况下,巴图尔珲台吉只能选择与俄满联军继续周旋下去。
其实事到如今,巴图尔珲台吉又怎么会不明白大明的心思,可真要让他放弃手上的权利,他又怎么会甘心?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把,不就是十六万敌军吗?
只要能将俄满联军击败,他准葛尔部就是整个蒙古草原的救世主,到时候不仅绝了大明染指漠北的心思,说不定还能开疆扩土,一统整个漠北。
即使最不济,军队打光了,巴图尔珲台吉也能投靠大明寻求保护,反正这也是大明希望看到的。
政治博弈,实际上就相当于一场豪赌。
赢,则一夜暴富,输,则倾家荡产。
巴图尔珲台吉的本钱就是手上的十万大军,无论俄满联军,还是大明王朝,其目的都是要让他倾家荡产,所以这时候,巴图尔珲台吉只能选择放手一搏。
至少,巴图尔珲台吉还有一条后路可走,那就是明朝。
只有无法翻盘的巴图尔珲台吉,才是明朝所需要的。
心态转变过来后,巴图尔珲台吉也是发狠了,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开始游说其它不愿遭受俄满联军迫害,又没有加入大明阵营的蒙古诸部。
一番招揽之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