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重生第一女状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史文正月出门到现在,不偏不倚整仨月,他离家日久,想着家中娇妻美妾,便起了回乡的心思。
不料刚收拾好行囊,便收到家中的两封书信。
一封是妻子俞氏写来的,俞家已知他春闱榜上无名,俞教授正在想办法托人给他某个缺儿,叫他在京城候职。
史文看完信啐了一口,那贾圆回去准没说自己好话,谁知道这缺儿的事儿靠不靠谱。
史文这次真是冤枉俞教授了,这缺儿的事儿八九不离十,当然,若俞家有出色的后生,这样的好事儿也轮不着史文这个孙女婿。
另一封竟是老家的父母亲托族长写来的,信中写道:“倘若联捷,固为可喜;如其报罢,赶紧在京中捐一中书,在京供职。”信中还夹带了三千两银票,“你若能在外做官,家里族中也无人敢来欺负,银子是众人凑的,一定用在刀刃上,千万不可荒唐”等语。
史文接了信,心中矛盾起来,便找隔壁的范典吏商量。
这范典吏前不久刚遇到一个相熟的书办,替他想法子,将从前参案(弹劾的案子)的字眼儿改轻,然后拿银子捐复原官,加了花样(为了增加捐官银子而设立的各种名目),仍在部里候选。
偏也巧,范典吏刚被选了“故地”(上次做官的地方),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听说自己从前的“旧主”,被弹劾的那一位,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官复原职,那书办就问范典吏还愿不愿再跟去江南。
自然是不愿!
于是范典吏只好留在京中继续等着选派,那缺儿便叫人替换掉了。当然,如此肥缺也叫那书办赚了不少“劳务费”。
自打史文落榜,范典吏没少陪他喝酒,反正又不用自己掏钱,不喝白不喝。
史文便把家里头来的两封信同他说了。
范典吏原本已经是瞧不起史文,见他家中又使了门路,还有银子捐官儿,便重新与他热络起来。
范典吏找了一个同乡,一口的京片子,说认识部里的书办,找他办事绝对妥当。
史文信以为真,不过他也留了个心眼儿,说现在身上只得一千两,再多的还需等家中汇寄。
一千两银子哪够,范典吏便代担了一千两,史文承诺说,等上了任就还他。
范典吏拿着二千两,因史文这边自己就有印结(担保书),只花了五百两便请的相熟的书办替史文从孝廉改为中书,在京供职。
史文见范典吏每日进进出出,不是请这个就是约那个,还以为是给自己办事不遗余力,心中对范典吏更是高看一筹。
谁知俞家竟出人意料的靠谱儿,连史文都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官缺儿就出来了,不过不是啥富庶的地方,而是辽阳县东边儿的本溪县。
史文嘴上不说,心里却是老大的不乐意。这地方他听都没听说过,你看人家郭晓卿,被派到江西上饶去了,而自己却要去东北那旮瘩吃冰风冻雪,关键是就这种缺儿,还得再捐一万两银子!
范典吏也不满意这放缺的地儿,但好歹是缺儿不是,本溪县也是县,是县就有人,有人就有钱。大不了三年后多使点银子换个好地方。
“我的爷,这样的缺儿也不是满大街都能找着的。”你就不要好高骛远了!
史文搓着手,吞吞吐吐道:“我现下只拿得出三千两…”的确是他全部家当了。
范典吏听了这话,心道:这厮还欠我一千两呢,若去不成本溪县…得,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还是替他想想折吧。
范典吏又接连忙活了几日,替史文弄了个带肚子(官员上任时,借垫幕僚的钱)的师爷,一个带肚子的二爷,每人三千两,说好到任之后,一个管账房,一个做稿案。自己又狠心拿出来一千两,凑成一万方将官缺儿定了下来。
等到部里的文书一下,史文一改当初嫌弃的嘴脸,先写信给老家人报喜,又去信催吴氏择日上京,陪他同去任上。
俞薇薇接到信心中暗恨,吴氏随你去上任就去吧,正说也是应该。可自己呆在济南府好好儿的,干嘛叫她回老家伺候公婆!吴氏跟着你吃香的喝辣的,我俞薇薇就该给你们史家当牛做马!?
史文也知道俞薇薇看不上自己家,他修书一封给俞教授,言辞中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寄人篱下”的小举子了。
俞教授将孙女儿叫到跟前儿就是一通训斥,俞薇薇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往乡下。
******
一直到万寿节前夕,晴岚也没见到十三。
想叫林胤飞(他是皇子伴读)打听,却一连十几日没有见到人。
而苹果脸也在十天前被皇帝派到西山大营,美其名曰:指导和学习。
晴岚嗅到京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说给三姥爷听,老将军劝她:“少打听,少说话,关上门儿好好念你的书。”
不想说完这话的第二天,街上的兵差就增加了五倍不止,晴岚的马车被检查了好几道,才顺利是驶到了国子监。
“师父,”晴岚瞻前顾后,发现周围连个猫影都没有,这才紧闭了房门,低声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季先生不理她,手里擦着一把锈迹斑驳的“宝剑”(晴岚一直以为那就是个装饰品),半响才闷出一句:“五皇子的嫡长子夭了。”
啊?!!
那十三还不得心疼死,毕竟这是他头一个侄子,而且对那孩子很是喜爱。
晴岚想起街上的兵差,小声道:“抓到人没有?”
季先生斜愣了一眼徒弟,“你怎么知道不是皇长孙本就体弱的原因?”
晴岚想到十三那日买烟花的兴奋劲儿,若孩子体弱根本不可能…
“满大街都是兵…”晴岚(自己觉的)一针见血。
“说不定是为了万寿节呢。”季先生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万寿节?”师父你哄谁呢!只是,晴岚小声嘀咕:“皇上还有心思过节么?”
季先生瞪了徒弟一眼,继续跟自己的“宝剑”较劲。
“师父,您觉得是何人所为?”晴岚直觉皇长孙是被人害死的。
“有利之人。”
这几个字说的太轻,好像从没出现过一样,晴岚都怀疑这话是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有利之人可就太多了,光成年的皇子就有好几个。十三还有两位亲皇叔呢。
一时间,晴岚阴谋论满满。
嗯…跟五皇子争储的有谁?——呃,除了十三,貌似其他皇子都可以计算在内呃。
那跟十三不对付的有谁?……好像都不怎么对付,除了五皇子。
&nbs... -->>
从史文正月出门到现在,不偏不倚整仨月,他离家日久,想着家中娇妻美妾,便起了回乡的心思。
不料刚收拾好行囊,便收到家中的两封书信。
一封是妻子俞氏写来的,俞家已知他春闱榜上无名,俞教授正在想办法托人给他某个缺儿,叫他在京城候职。
史文看完信啐了一口,那贾圆回去准没说自己好话,谁知道这缺儿的事儿靠不靠谱。
史文这次真是冤枉俞教授了,这缺儿的事儿八九不离十,当然,若俞家有出色的后生,这样的好事儿也轮不着史文这个孙女婿。
另一封竟是老家的父母亲托族长写来的,信中写道:“倘若联捷,固为可喜;如其报罢,赶紧在京中捐一中书,在京供职。”信中还夹带了三千两银票,“你若能在外做官,家里族中也无人敢来欺负,银子是众人凑的,一定用在刀刃上,千万不可荒唐”等语。
史文接了信,心中矛盾起来,便找隔壁的范典吏商量。
这范典吏前不久刚遇到一个相熟的书办,替他想法子,将从前参案(弹劾的案子)的字眼儿改轻,然后拿银子捐复原官,加了花样(为了增加捐官银子而设立的各种名目),仍在部里候选。
偏也巧,范典吏刚被选了“故地”(上次做官的地方),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听说自己从前的“旧主”,被弹劾的那一位,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官复原职,那书办就问范典吏还愿不愿再跟去江南。
自然是不愿!
于是范典吏只好留在京中继续等着选派,那缺儿便叫人替换掉了。当然,如此肥缺也叫那书办赚了不少“劳务费”。
自打史文落榜,范典吏没少陪他喝酒,反正又不用自己掏钱,不喝白不喝。
史文便把家里头来的两封信同他说了。
范典吏原本已经是瞧不起史文,见他家中又使了门路,还有银子捐官儿,便重新与他热络起来。
范典吏找了一个同乡,一口的京片子,说认识部里的书办,找他办事绝对妥当。
史文信以为真,不过他也留了个心眼儿,说现在身上只得一千两,再多的还需等家中汇寄。
一千两银子哪够,范典吏便代担了一千两,史文承诺说,等上了任就还他。
范典吏拿着二千两,因史文这边自己就有印结(担保书),只花了五百两便请的相熟的书办替史文从孝廉改为中书,在京供职。
史文见范典吏每日进进出出,不是请这个就是约那个,还以为是给自己办事不遗余力,心中对范典吏更是高看一筹。
谁知俞家竟出人意料的靠谱儿,连史文都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官缺儿就出来了,不过不是啥富庶的地方,而是辽阳县东边儿的本溪县。
史文嘴上不说,心里却是老大的不乐意。这地方他听都没听说过,你看人家郭晓卿,被派到江西上饶去了,而自己却要去东北那旮瘩吃冰风冻雪,关键是就这种缺儿,还得再捐一万两银子!
范典吏也不满意这放缺的地儿,但好歹是缺儿不是,本溪县也是县,是县就有人,有人就有钱。大不了三年后多使点银子换个好地方。
“我的爷,这样的缺儿也不是满大街都能找着的。”你就不要好高骛远了!
史文搓着手,吞吞吐吐道:“我现下只拿得出三千两…”的确是他全部家当了。
范典吏听了这话,心道:这厮还欠我一千两呢,若去不成本溪县…得,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还是替他想想折吧。
范典吏又接连忙活了几日,替史文弄了个带肚子(官员上任时,借垫幕僚的钱)的师爷,一个带肚子的二爷,每人三千两,说好到任之后,一个管账房,一个做稿案。自己又狠心拿出来一千两,凑成一万方将官缺儿定了下来。
等到部里的文书一下,史文一改当初嫌弃的嘴脸,先写信给老家人报喜,又去信催吴氏择日上京,陪他同去任上。
俞薇薇接到信心中暗恨,吴氏随你去上任就去吧,正说也是应该。可自己呆在济南府好好儿的,干嘛叫她回老家伺候公婆!吴氏跟着你吃香的喝辣的,我俞薇薇就该给你们史家当牛做马!?
史文也知道俞薇薇看不上自己家,他修书一封给俞教授,言辞中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寄人篱下”的小举子了。
俞教授将孙女儿叫到跟前儿就是一通训斥,俞薇薇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往乡下。
******
一直到万寿节前夕,晴岚也没见到十三。
想叫林胤飞(他是皇子伴读)打听,却一连十几日没有见到人。
而苹果脸也在十天前被皇帝派到西山大营,美其名曰:指导和学习。
晴岚嗅到京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说给三姥爷听,老将军劝她:“少打听,少说话,关上门儿好好念你的书。”
不想说完这话的第二天,街上的兵差就增加了五倍不止,晴岚的马车被检查了好几道,才顺利是驶到了国子监。
“师父,”晴岚瞻前顾后,发现周围连个猫影都没有,这才紧闭了房门,低声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季先生不理她,手里擦着一把锈迹斑驳的“宝剑”(晴岚一直以为那就是个装饰品),半响才闷出一句:“五皇子的嫡长子夭了。”
啊?!!
那十三还不得心疼死,毕竟这是他头一个侄子,而且对那孩子很是喜爱。
晴岚想起街上的兵差,小声道:“抓到人没有?”
季先生斜愣了一眼徒弟,“你怎么知道不是皇长孙本就体弱的原因?”
晴岚想到十三那日买烟花的兴奋劲儿,若孩子体弱根本不可能…
“满大街都是兵…”晴岚(自己觉的)一针见血。
“说不定是为了万寿节呢。”季先生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万寿节?”师父你哄谁呢!只是,晴岚小声嘀咕:“皇上还有心思过节么?”
季先生瞪了徒弟一眼,继续跟自己的“宝剑”较劲。
“师父,您觉得是何人所为?”晴岚直觉皇长孙是被人害死的。
“有利之人。”
这几个字说的太轻,好像从没出现过一样,晴岚都怀疑这话是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有利之人可就太多了,光成年的皇子就有好几个。十三还有两位亲皇叔呢。
一时间,晴岚阴谋论满满。
嗯…跟五皇子争储的有谁?——呃,除了十三,貌似其他皇子都可以计算在内呃。
那跟十三不对付的有谁?……好像都不怎么对付,除了五皇子。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