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霸关记(古代战争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想要证明,证明她没有看错人,近八年的拼命努力,只是为了让赵丹青觉得她值得她如许对待,而不是失望。
赵丹青是否天生便喜欢女子,或许连她自己都不愿去弄清楚。只是在赵丹青的眼光中,自怜自哀的人不要,满腹脏水猥亵的人不要,以色事他人的人不要,不会拒绝的人不要,不求上进的人不要,诸多条件让赵丹青看人的眼光便比常人高出很多,能让她喜欢上的人,断然不会是庸碌之辈。
这就是应乐王之宝郡的底气。
女子再美,濯清涟不妖,又或红袖添香,如何比得了身骑青骏万人中,心中江山如画的奇女子?
姜兰亭、赵丹青、白怜、王玉台,谁能知晓二十年后,这四个已在锦绣江山中初露矛头女子的走势?
===========================
想要与西凉正面相抗,仅仅靠西凉现在的兵力,是远远不够的,赵丹青自营中出来后,便派了小队人马出城去凉州寻取增援。原本直接请父王调派人手是最妥帖不过,但西宁州远在千里之外,解不了燃眉之急,应乐王也未向西凉进发一兵一卒,这让不少人觉得奇怪,包括姜兰亭。
应乐王宠(艸)爱赵丹青人尽皆知,如今王爷的宝郡身陷此地,王爷却迟迟不作任何行动,这倒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苏昌亲自从枢密营委派出队伍后,便回营用餐。吃罢了饭,军中除了日夜交替地看守城墙外便无甚事,他一路行到城头,一条条沙尘背后,西夏军的大营朦朦胧胧,天际也灰扑扑的。
现在恐怕不少人心中已生出厌战,这种现象越来越快地在军中传播。行军最怕的两点,一是惧战,二便是厌战了,士卒一旦有了对战事的厌倦,那对整个军营都会造成影响。
苏昌心中也是满是烦闷,曾经能参入应乐王的军队便是全村人的骄傲,应乐军检兵极其严格,往往招兵数万,最后筛选得只剩千来人。苏昌能入应乐军,完全是靠自身拼搏上来的,杀敌饮血,对他而言是一次次磨砺,他也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盼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位将军,驰骋沙场。可到这里后,一切都不同了,生死无常,西夏军的进犯弄得全城人心惶惶,他来西凉后便从未睡过一个踏实觉,身心疲惫。仅仅一个月不到,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
苏昌满是心事地走下城墙,忽然听见城中响起幽渺的笛声。
那声音起处并不远。苏昌望向营盘东南方向。笛声清雅,不知道吹的什么曲子,悦耳秀丽,曲调千回百转,但吹的人又一心不乱。
听那笛声,苏昌只觉得如浴清泉,身心爽快。他听得有些入迷了,只盼那声音能奏得更长一些。
正入神,突然“铮铮”插(艸)进一道古琴之音。这琴声极为嘹亮突兀,如刀刃划破空气,却又与那绵柔的笛配合得天衣无缝,缺一不可。
听得笛琴双乐合璧,苏昌心头也是震撼。他不由自主向北边营盘走去,几步过后嫌慢,便小跑起来。
笛声与古琴声混在一处,连苏昌这样不懂音律的人也听得出,古琴弦上如雪山崩塌,轰鸣不绝;笛声像春雨连绵,平和温柔。那琴声阵阵拔高,笛声似乎快跟不上了。
柔美的笛声似是一座与世无争的山中古寺,纯净如雪;琴声却像一队闪电般袭来的铁骑,碾压过寺院,刀光鲜血,四处都是疾风烈火,哭喊惨叫。
苏昌奔跑的步子慢下来,任那曲调缠绕在周围。不知道走到哪里时,琴声已经压倒笛声。
走到近前,一片空旷营地上,看到了弹琴的人,竟然是姜兰亭!她坐在地上,十指抚弦,仍在拨动。
苏昌怎么也想不到姜兰亭这样修习武艺的人竟然深通音律,并且琴声杀伐果断,沉重宏长。实在难以相信这是一名女子会弹奏的格调。
再看站在她身旁的人,是郡主,一支笛子放在唇边。此时她碧眸紧闭,沉浸在乐音之中。
再看那支泛着光芒的笛子,竟然是一支铁笛。
铁骑踏过,她仍八风不动。
苏昌远远望着。周围的士卒手抚剑柄,也听得如痴如醉,仿入梦境。
笛声渐稀,曲不成调,显得琴声沉重急促,就像铁骑过后,一座古寺只剩残埂断壁。
月光下,一群人似泥塑木雕。
她们身旁坐着一干女乐,想必琴与笛便是从她们那里借得的。一名女乐站起身子,稍稍欠身道:“恕草民无礼,可否告知草民郡主与将军的笛与琴,是与何人所学么?”
赵丹青只说与应乐王所习,她倒也很想知道姜兰亭怎会有一手琴艺傍身,从前未听她提起过。姜兰亭道:“曾与家乡一位守山前辈习得。”
“能遇上懂得音律的郡主与将军,是草民之荣幸。”那女乐轻声道:“幼时,家母进山采药迷了方向,对亏一位守山人指点才下得山,可惜遭了西夏逆贼毒手,再没能采药回家来......不知那位前辈,现下可还好?”
姜兰亭略微沉眸,道:“那位前辈,已逝了。”
那女乐怔了许久,环视一圈黄沙漫漫的西凉城镇,缓缓道:“物是人非呐......”
她最后那一叹,竟似从心底发出。
有多少平民百姓死在军队的马蹄下,又有多少忠魂埋骨他乡?不少士卒的亲人,恐怕还在家中苦苦等待吧,应乐军一样,西夏军也一样,不知苦苦盼来的是军中写来的抚恤书后,那些百姓会是怎样崩溃的心情。不知为何,姜兰亭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对战争的厌恶。
若是没有战乱,没有外贼侵袭,大理国仍是一个佛国圣地,安静祥和,该有多好。
那么多的人突然有一天就再也见不到。有些人一直陪在身边而无感,待到真的见不到那一天,才发觉竟是连模样都没记清的。
为什么时间要这么快呢?快到来不及细想发生过什么就抓不住地溜走了。西夏的大军一旦发动进攻,便不会再停歇。那几百年来一直矗立在沙原上的西凉城,也终究会有衰败的时候。
我们都逃不过时间。
;想要证明,证明她没有看错人,近八年的拼命努力,只是为了让赵丹青觉得她值得她如许对待,而不是失望。
赵丹青是否天生便喜欢女子,或许连她自己都不愿去弄清楚。只是在赵丹青的眼光中,自怜自哀的人不要,满腹脏水猥亵的人不要,以色事他人的人不要,不会拒绝的人不要,不求上进的人不要,诸多条件让赵丹青看人的眼光便比常人高出很多,能让她喜欢上的人,断然不会是庸碌之辈。
这就是应乐王之宝郡的底气。
女子再美,濯清涟不妖,又或红袖添香,如何比得了身骑青骏万人中,心中江山如画的奇女子?
姜兰亭、赵丹青、白怜、王玉台,谁能知晓二十年后,这四个已在锦绣江山中初露矛头女子的走势?
===========================
想要与西凉正面相抗,仅仅靠西凉现在的兵力,是远远不够的,赵丹青自营中出来后,便派了小队人马出城去凉州寻取增援。原本直接请父王调派人手是最妥帖不过,但西宁州远在千里之外,解不了燃眉之急,应乐王也未向西凉进发一兵一卒,这让不少人觉得奇怪,包括姜兰亭。
应乐王宠(艸)爱赵丹青人尽皆知,如今王爷的宝郡身陷此地,王爷却迟迟不作任何行动,这倒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苏昌亲自从枢密营委派出队伍后,便回营用餐。吃罢了饭,军中除了日夜交替地看守城墙外便无甚事,他一路行到城头,一条条沙尘背后,西夏军的大营朦朦胧胧,天际也灰扑扑的。
现在恐怕不少人心中已生出厌战,这种现象越来越快地在军中传播。行军最怕的两点,一是惧战,二便是厌战了,士卒一旦有了对战事的厌倦,那对整个军营都会造成影响。
苏昌心中也是满是烦闷,曾经能参入应乐王的军队便是全村人的骄傲,应乐军检兵极其严格,往往招兵数万,最后筛选得只剩千来人。苏昌能入应乐军,完全是靠自身拼搏上来的,杀敌饮血,对他而言是一次次磨砺,他也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盼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位将军,驰骋沙场。可到这里后,一切都不同了,生死无常,西夏军的进犯弄得全城人心惶惶,他来西凉后便从未睡过一个踏实觉,身心疲惫。仅仅一个月不到,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
苏昌满是心事地走下城墙,忽然听见城中响起幽渺的笛声。
那声音起处并不远。苏昌望向营盘东南方向。笛声清雅,不知道吹的什么曲子,悦耳秀丽,曲调千回百转,但吹的人又一心不乱。
听那笛声,苏昌只觉得如浴清泉,身心爽快。他听得有些入迷了,只盼那声音能奏得更长一些。
正入神,突然“铮铮”插(艸)进一道古琴之音。这琴声极为嘹亮突兀,如刀刃划破空气,却又与那绵柔的笛配合得天衣无缝,缺一不可。
听得笛琴双乐合璧,苏昌心头也是震撼。他不由自主向北边营盘走去,几步过后嫌慢,便小跑起来。
笛声与古琴声混在一处,连苏昌这样不懂音律的人也听得出,古琴弦上如雪山崩塌,轰鸣不绝;笛声像春雨连绵,平和温柔。那琴声阵阵拔高,笛声似乎快跟不上了。
柔美的笛声似是一座与世无争的山中古寺,纯净如雪;琴声却像一队闪电般袭来的铁骑,碾压过寺院,刀光鲜血,四处都是疾风烈火,哭喊惨叫。
苏昌奔跑的步子慢下来,任那曲调缠绕在周围。不知道走到哪里时,琴声已经压倒笛声。
走到近前,一片空旷营地上,看到了弹琴的人,竟然是姜兰亭!她坐在地上,十指抚弦,仍在拨动。
苏昌怎么也想不到姜兰亭这样修习武艺的人竟然深通音律,并且琴声杀伐果断,沉重宏长。实在难以相信这是一名女子会弹奏的格调。
再看站在她身旁的人,是郡主,一支笛子放在唇边。此时她碧眸紧闭,沉浸在乐音之中。
再看那支泛着光芒的笛子,竟然是一支铁笛。
铁骑踏过,她仍八风不动。
苏昌远远望着。周围的士卒手抚剑柄,也听得如痴如醉,仿入梦境。
笛声渐稀,曲不成调,显得琴声沉重急促,就像铁骑过后,一座古寺只剩残埂断壁。
月光下,一群人似泥塑木雕。
她们身旁坐着一干女乐,想必琴与笛便是从她们那里借得的。一名女乐站起身子,稍稍欠身道:“恕草民无礼,可否告知草民郡主与将军的笛与琴,是与何人所学么?”
赵丹青只说与应乐王所习,她倒也很想知道姜兰亭怎会有一手琴艺傍身,从前未听她提起过。姜兰亭道:“曾与家乡一位守山前辈习得。”
“能遇上懂得音律的郡主与将军,是草民之荣幸。”那女乐轻声道:“幼时,家母进山采药迷了方向,对亏一位守山人指点才下得山,可惜遭了西夏逆贼毒手,再没能采药回家来......不知那位前辈,现下可还好?”
姜兰亭略微沉眸,道:“那位前辈,已逝了。”
那女乐怔了许久,环视一圈黄沙漫漫的西凉城镇,缓缓道:“物是人非呐......”
她最后那一叹,竟似从心底发出。
有多少平民百姓死在军队的马蹄下,又有多少忠魂埋骨他乡?不少士卒的亲人,恐怕还在家中苦苦等待吧,应乐军一样,西夏军也一样,不知苦苦盼来的是军中写来的抚恤书后,那些百姓会是怎样崩溃的心情。不知为何,姜兰亭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对战争的厌恶。
若是没有战乱,没有外贼侵袭,大理国仍是一个佛国圣地,安静祥和,该有多好。
那么多的人突然有一天就再也见不到。有些人一直陪在身边而无感,待到真的见不到那一天,才发觉竟是连模样都没记清的。
为什么时间要这么快呢?快到来不及细想发生过什么就抓不住地溜走了。西夏的大军一旦发动进攻,便不会再停歇。那几百年来一直矗立在沙原上的西凉城,也终究会有衰败的时候。
我们都逃不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