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重生之熙宁大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京原料被切断,需要台湾省支援,不然,东城作坊将会全部关闭。这个消息传到内阁,内阁立即调拨了一批原料支援上京,并派出了六万大军,三万龙卫军,三万海卫军进驻上京,防御大宋。而赵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得不让李向安去一趟汴京。赵兴写好两封信,一封给新帝赵颢,一封给曹太后。用意也就是平息帝国与大宋的敌对。
新的内阁已经产生了,分别是:蔡京、肖一远、李佩玲、杨小梅、王真、李商海、赖区山、佟桂、徐远明、陈文道。
原来的内阁成员还是被换掉了一半。蔡京当然不让地成为了第二届内阁的首辅,继续连任。肖一远还是次辅,李佩玲顶了他大哥的位子,也成了内阁次辅。
本来赵兴打算从王真、赖区山两人中选出一个内阁次辅。王真对于赵兴远征美洲立下了大功,他的管家王易生更是直接跟随赵兴远征美洲。赖区山在攻打日本时,立下了大功。赵兴以为日本投降,是赖区山的功劳,岂不知日本有崇拜强者,跟随强者的传统,赖区山只是搭了一根线而已。同为大海商的赖区山与瀛国(日本)首辅德川好仁却是非常交好,这也给了赵兴认为德川好仁是赖区山安排的假象。
但是,不论是赖区山还是王真,都愿意把内阁次辅的位置让给李佩玲。这让赵兴很诧异,必竟只有内阁三大辅臣才有帝*政大事的最终决策权,其它参赞只是他们的幕僚而已。除了四大学府研究院发来的参议奏疏,需要他们的决议票之外,平时的朝政他们只能出主意,决定权在三大辅臣的手里。
赵兴不知道他们与李佩玲背后有什么交易,但是既然他们都不愿意做,赵兴只能把次辅的位置给了李佩玲。李佩玲成为了第一个女子辅臣,她的同窗杨小梅成为了第一个女子参赞。文明学府的两个内阁成员竟然是两个女子,文明学府大哗,帝国也为之震动。两个女子内阁,让帝国的女人们扬眉吐气。
赖区山也出身于文明学府,佟桂、徐远明、陈文道则出身于卫国学府。天工学府与济世学府,竟然没有一个人入职内阁。
李佩玲是以其商学造诣考入研究院的,用后世的话说,李佩玲是一个金融学家。新内阁成立后,蔡京仍然是抓帝国的朝政大局,肖一远主管军队的建设。而李佩玲则顶替了他的大哥,抓起了工商的运转。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佩玲一进入内阁,就推出了她的新货币政策,要全面整顿工商,特别是钱庄。
数日之间,李佩玲就召集了帝国各财团的代表人,他们都是各商行推选出来的领头人,有着富可敌国的庞大财富。这些人五一例外都是当年第一批支持赵兴,在上京扎下了根的大海商。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再全是大海商了。有点放弃海运,卖掉了海船,专门从事作坊的经营。有的办起了钱庄专门给作坊、帝国贷款,成为真正的大资本家。有的专门搞开发,帝国的矿产,只要肯开发,投入的只是道路的修建、工人的住房、衣食等资金,矿产是不必花钱的,他们是政策的第一批受益人。
李佩玲把这些人召集起来就只为了一件事,即联合资本家的力量支持新行的货币政策。当然,这必须要得到赵兴的支持,事先,李佩玲就与赵兴商讨过。由赵兴出面,牵头,从帝国皇家钱庄开始,推行下去。
看着李佩玲成熟身段,听着她缜密的思考,赵兴不得不对李佩玲另眼相看。当赵兴看过了头时,李佩玲还不忘了瞪赵兴一眼。仍如往常,在内阁里,只有这个李佩玲一点给赵兴半点皇帝的面子。或许是其他人都知道李佩玲与赵兴说不清楚的关系,才把次辅的位置给了李佩玲。
搞定赵兴之后,还得先和那些商人们通个气,免得他们见到赵兴出丑。她不怕赵兴,并不代表其他人不怕。对赵兴这个皇帝,民间可是又敬又怕。敬的是他给了百姓们一个希望,一个幸福自由温饱的生活。怕的是天子一怒,百万将士亡命边疆,无数好儿郎埋骨荒草。商人们也怕的很,只有赵兴坚决要做的,如果有人反对,那面临的就是军队的清洗。直接用刀说话,这是赵兴在百姓眼里的形象。即威武又可怕。
“各位,我们帝国能够有今日都离不开皇上的恩典与庇护。今日我叫大家过来喝茶就只为了一件事情!”李佩玲的年龄在这些人中间是很小的,这些人有的孙女都有李佩玲这么大了,但是李佩玲是第一个女子辅臣,这让他们不敢小看。“一个月后,帝国就要开始推行新的货币制度了。虽然现在也是推行着纸币,并且运行良好。但是,请大家相信,新的货币制度推行之后,帝国手中的资金至少可以翻百倍,各位手上的资产也将十倍地上升。我们都是得到皇上的庇护,才有了今天富可敌国的财富。新的货币政策,想必大家都看了,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看法?”
新的货币政策是要让纸币与金银铜钱脱钩,建立以帝国法币为本位的货币制度。李佩玲提出,现在帝国发展最大的限制就是金银铜钱的不足,帝国金属货币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作坊货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金属货币不能满足帝国开发所带来的货物流通的需要。帝国需要摆脱金属货币束缚,印刷更多的纸币,以推动帝国的购买力,壮大帝国的生产和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其它各国也拿不出大量的金银货币来购买帝国的货物,虽然各国都在大量开矿。但是现在的工艺技术,限制了金银的大量开采。大额贸易,特别是奴隶贸易,往往是以物易物。最后就是帝国本身的原因,赵兴新法规定,金银铜钱不得外流,也不能用于帝国的平常购买,大量的金银铜钱存储在帝国的国库以及钱庄的金库里。成了无用之物,偏偏纸币的发行又和这些无用之物挂钩,这限制了帝国进一步的发展。
从北辽到印度各国,都在大规模开发屯田。他们本国的商人,本身就是大地主,对田产非常热衷。帝国廉价的农具,促使他们大量开荒,开辟良田。然后又用粮食换帝国的农具。在北辽,整个松花江、辽河都得到了巨大开发。在大宋,湖广地区也得到开发。帝国的发展,带动了各国农业的发展。
如果建立以帝国法币为本位的货币体系,那么帝国可以大量发行纸币,大量购买各国的原料、粮食等,推动帝国工业的发展。同时,帝国工业的发展又能带动各国的农业发展。不会导致货币体系崩溃。相反,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帝国开发的进行。
赵兴对这个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懂,他认为的就是金银在手,我就不怕。也就赞同了李佩玲的货币政策。
李佩玲这话绕了几个弯子,不过最后的态度是明确的。那些财团代表也都明白了过来。当然,他们对局势的了解没有李佩玲这么彻底,所... -->>
上京原料被切断,需要台湾省支援,不然,东城作坊将会全部关闭。这个消息传到内阁,内阁立即调拨了一批原料支援上京,并派出了六万大军,三万龙卫军,三万海卫军进驻上京,防御大宋。而赵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得不让李向安去一趟汴京。赵兴写好两封信,一封给新帝赵颢,一封给曹太后。用意也就是平息帝国与大宋的敌对。
新的内阁已经产生了,分别是:蔡京、肖一远、李佩玲、杨小梅、王真、李商海、赖区山、佟桂、徐远明、陈文道。
原来的内阁成员还是被换掉了一半。蔡京当然不让地成为了第二届内阁的首辅,继续连任。肖一远还是次辅,李佩玲顶了他大哥的位子,也成了内阁次辅。
本来赵兴打算从王真、赖区山两人中选出一个内阁次辅。王真对于赵兴远征美洲立下了大功,他的管家王易生更是直接跟随赵兴远征美洲。赖区山在攻打日本时,立下了大功。赵兴以为日本投降,是赖区山的功劳,岂不知日本有崇拜强者,跟随强者的传统,赖区山只是搭了一根线而已。同为大海商的赖区山与瀛国(日本)首辅德川好仁却是非常交好,这也给了赵兴认为德川好仁是赖区山安排的假象。
但是,不论是赖区山还是王真,都愿意把内阁次辅的位置让给李佩玲。这让赵兴很诧异,必竟只有内阁三大辅臣才有帝*政大事的最终决策权,其它参赞只是他们的幕僚而已。除了四大学府研究院发来的参议奏疏,需要他们的决议票之外,平时的朝政他们只能出主意,决定权在三大辅臣的手里。
赵兴不知道他们与李佩玲背后有什么交易,但是既然他们都不愿意做,赵兴只能把次辅的位置给了李佩玲。李佩玲成为了第一个女子辅臣,她的同窗杨小梅成为了第一个女子参赞。文明学府的两个内阁成员竟然是两个女子,文明学府大哗,帝国也为之震动。两个女子内阁,让帝国的女人们扬眉吐气。
赖区山也出身于文明学府,佟桂、徐远明、陈文道则出身于卫国学府。天工学府与济世学府,竟然没有一个人入职内阁。
李佩玲是以其商学造诣考入研究院的,用后世的话说,李佩玲是一个金融学家。新内阁成立后,蔡京仍然是抓帝国的朝政大局,肖一远主管军队的建设。而李佩玲则顶替了他的大哥,抓起了工商的运转。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佩玲一进入内阁,就推出了她的新货币政策,要全面整顿工商,特别是钱庄。
数日之间,李佩玲就召集了帝国各财团的代表人,他们都是各商行推选出来的领头人,有着富可敌国的庞大财富。这些人五一例外都是当年第一批支持赵兴,在上京扎下了根的大海商。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再全是大海商了。有点放弃海运,卖掉了海船,专门从事作坊的经营。有的办起了钱庄专门给作坊、帝国贷款,成为真正的大资本家。有的专门搞开发,帝国的矿产,只要肯开发,投入的只是道路的修建、工人的住房、衣食等资金,矿产是不必花钱的,他们是政策的第一批受益人。
李佩玲把这些人召集起来就只为了一件事,即联合资本家的力量支持新行的货币政策。当然,这必须要得到赵兴的支持,事先,李佩玲就与赵兴商讨过。由赵兴出面,牵头,从帝国皇家钱庄开始,推行下去。
看着李佩玲成熟身段,听着她缜密的思考,赵兴不得不对李佩玲另眼相看。当赵兴看过了头时,李佩玲还不忘了瞪赵兴一眼。仍如往常,在内阁里,只有这个李佩玲一点给赵兴半点皇帝的面子。或许是其他人都知道李佩玲与赵兴说不清楚的关系,才把次辅的位置给了李佩玲。
搞定赵兴之后,还得先和那些商人们通个气,免得他们见到赵兴出丑。她不怕赵兴,并不代表其他人不怕。对赵兴这个皇帝,民间可是又敬又怕。敬的是他给了百姓们一个希望,一个幸福自由温饱的生活。怕的是天子一怒,百万将士亡命边疆,无数好儿郎埋骨荒草。商人们也怕的很,只有赵兴坚决要做的,如果有人反对,那面临的就是军队的清洗。直接用刀说话,这是赵兴在百姓眼里的形象。即威武又可怕。
“各位,我们帝国能够有今日都离不开皇上的恩典与庇护。今日我叫大家过来喝茶就只为了一件事情!”李佩玲的年龄在这些人中间是很小的,这些人有的孙女都有李佩玲这么大了,但是李佩玲是第一个女子辅臣,这让他们不敢小看。“一个月后,帝国就要开始推行新的货币制度了。虽然现在也是推行着纸币,并且运行良好。但是,请大家相信,新的货币制度推行之后,帝国手中的资金至少可以翻百倍,各位手上的资产也将十倍地上升。我们都是得到皇上的庇护,才有了今天富可敌国的财富。新的货币政策,想必大家都看了,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看法?”
新的货币政策是要让纸币与金银铜钱脱钩,建立以帝国法币为本位的货币制度。李佩玲提出,现在帝国发展最大的限制就是金银铜钱的不足,帝国金属货币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作坊货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金属货币不能满足帝国开发所带来的货物流通的需要。帝国需要摆脱金属货币束缚,印刷更多的纸币,以推动帝国的购买力,壮大帝国的生产和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其它各国也拿不出大量的金银货币来购买帝国的货物,虽然各国都在大量开矿。但是现在的工艺技术,限制了金银的大量开采。大额贸易,特别是奴隶贸易,往往是以物易物。最后就是帝国本身的原因,赵兴新法规定,金银铜钱不得外流,也不能用于帝国的平常购买,大量的金银铜钱存储在帝国的国库以及钱庄的金库里。成了无用之物,偏偏纸币的发行又和这些无用之物挂钩,这限制了帝国进一步的发展。
从北辽到印度各国,都在大规模开发屯田。他们本国的商人,本身就是大地主,对田产非常热衷。帝国廉价的农具,促使他们大量开荒,开辟良田。然后又用粮食换帝国的农具。在北辽,整个松花江、辽河都得到了巨大开发。在大宋,湖广地区也得到开发。帝国的发展,带动了各国农业的发展。
如果建立以帝国法币为本位的货币体系,那么帝国可以大量发行纸币,大量购买各国的原料、粮食等,推动帝国工业的发展。同时,帝国工业的发展又能带动各国的农业发展。不会导致货币体系崩溃。相反,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帝国开发的进行。
赵兴对这个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懂,他认为的就是金银在手,我就不怕。也就赞同了李佩玲的货币政策。
李佩玲这话绕了几个弯子,不过最后的态度是明确的。那些财团代表也都明白了过来。当然,他们对局势的了解没有李佩玲这么彻底,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