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猛士回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七月的北京,仿佛要跟这炎热的天气相比拼,朝野上下似乎也热闹成了一锅粥。
皇城左侧的武英殿内,摄政王多尔衮皱着眉头在殿中不停地跺着步,殿中服侍的奴才和宫女们都离得远远的,生怕惹怒了摄政王。
摄政王最近几天心情烦燥无比,觉得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剃发留辫”令下了已有一月有余,本来是用来巩固清廷统治的举措,多尔衮根本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朝中汉臣已经有几十人联名上疏反对“剃发留辫”令,多尔衮一气之下,下令杀了三名领头的大臣,这才把朝中这股风给压了下去。
让多尔衮气恼的是连他最信任的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和范文程对他现今推出这项法令也是抱着暧昧的态度,私下还听说他们两人都颇有微词,认为推行此令“未是时也”。
多尔衮倒不是觉得这些汉臣不服满人的统治,这些汉人对满清朝廷忠心耿耿,这点他很明白。
但是他们不理解此时的形势,尽皆目光短浅之人。
这南明伪朝一日不灭,大清想一统天下,始∝,终名不正言不顺。
大清虽占了中国很大的地盘,这些地方的汉人虽在大清的兵威威压之下,暂时归顺了大清,但这些汉人的心并未真正归顺大清。
而这“剃发留辫”之策其本身并不是为了头发,而是要用此来区分哪些汉人是真心归顺大清,哪些人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其中最关键的东西这些汉臣们都未认识到,倒是那孙之獬的奏章中所说“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这话倒是说到多尔衮的心坎里了。
大清一统天下,岂是要来顺从尔等小民的?必是以中国从我大清才是。
只可惜这孙之獬虽颇能识得主子心意,但其人实无大才,且不得汉臣容纳,实不能大用,这让多尔衮有些遗憾。
朝中汉臣们的反对虽让多尔衮有些生气,但并没有当成一回事。这些汉臣当初投了大顺,如今大清一来,即投大清,都是些没有气节的人,这些人除了写几篇奏章,发几句牢骚,也就无他矣。
而让多尔衮恐惧的是自这“剃发令”一下,这全国竟乱了套。
远的不说,有些消息可能还未传回。
就拿京畿、河北一带来说,无数汉人纷纷南逃,又有无数汉人揭竿而起,各地衙门被砸的无数,督促剃发的官兵被杀无数,有的地方甚至连理发匠都被屠杀一空。
据各地衙门上报的情况统计,仅这两地大清官兵为贯彻这“剃发令”已经杀了二十几万人了,但要推行此令,却仍无可能。
杀了几十万汉人,多尔衮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大清自进入中原以来,何曾少杀了人?但这汉人怎么都杀不服,让他很是气愤。
多尔衮拿起桌上的“剃发令”,又仔细看着。
“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
看了好几遍,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犹疑之下,多尔衮觉得还是要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多尔衮坐在案桌后面看着眼前的六七个满汉大臣,心里嘀咕不止。
右边太师椅上坐着的是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
两边站着两排大臣,左边的是三人是满臣,右边的是三人是汉臣。
满人大臣为国史院大学士刚林、议政大臣苏克萨哈、户部尚书,汉人大臣为秘书院大学士洪成畴、东阁大学士冯铨、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
听说这前明大臣们在武英殿议事时皆有座位,多尔衮认为大臣们不能惯着,该站着就得站着。至于济尔哈朗,其实多尔衮也想让他站着的,但同为叔父摄政王,这面子还得给的。
“信义王、诸位臣工,‘剃发令’颁行已近月余,然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各地暴民反抗愈烈,今召各位前来,乃商议此令之行止,诸位若有良策,请速道来。”
“我说这没什么好商议的,此令既已颁行,则必行之,若有不尊此令者,依前例杀之即可,我就不信还有杀不服的汉人。”济尔哈朗对多尔衮的提议觉得有些奇怪,以前大清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臣以为信义王所言极是,小民若不以威压之,其必不服我大清。有少许忤逆者亦不足惧,我大清兵威所至,暴民如螳螂挡车,必成齑粉也。如此满汉一家,天下一体可也。”东阁大学生冯铨附和着济尔哈朗说道。
“臣有异议,臣以为这‘剃发令’须颁布实行,然此时未是时也。如今天下尚未一统,这南明伪朝尚在,仓促间颁发此令,至民意沸腾,各地暴乱不止。如若消息为南明所获,其朝廷能否利用尚未可知,但准扬大都督罗剑此人却不可不防,若其利用民意扰乱我治下,则大清治下不靖,哪有余力剿灭南明伪朝,臣以为此时颁布此令得不偿失。”
范文程向以直谏而著称,这话憋了很久,今天见多尔衮终于礼贤下士,向大家征求意见,赶紧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自‘剃发令’颁布以来,我大清治纷乱不止,各地税收亦受很大影响,如今户部已甚感压力,臣亦以为... -->>
七月的北京,仿佛要跟这炎热的天气相比拼,朝野上下似乎也热闹成了一锅粥。
皇城左侧的武英殿内,摄政王多尔衮皱着眉头在殿中不停地跺着步,殿中服侍的奴才和宫女们都离得远远的,生怕惹怒了摄政王。
摄政王最近几天心情烦燥无比,觉得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剃发留辫”令下了已有一月有余,本来是用来巩固清廷统治的举措,多尔衮根本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朝中汉臣已经有几十人联名上疏反对“剃发留辫”令,多尔衮一气之下,下令杀了三名领头的大臣,这才把朝中这股风给压了下去。
让多尔衮气恼的是连他最信任的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和范文程对他现今推出这项法令也是抱着暧昧的态度,私下还听说他们两人都颇有微词,认为推行此令“未是时也”。
多尔衮倒不是觉得这些汉臣不服满人的统治,这些汉人对满清朝廷忠心耿耿,这点他很明白。
但是他们不理解此时的形势,尽皆目光短浅之人。
这南明伪朝一日不灭,大清想一统天下,始∝,终名不正言不顺。
大清虽占了中国很大的地盘,这些地方的汉人虽在大清的兵威威压之下,暂时归顺了大清,但这些汉人的心并未真正归顺大清。
而这“剃发留辫”之策其本身并不是为了头发,而是要用此来区分哪些汉人是真心归顺大清,哪些人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其中最关键的东西这些汉臣们都未认识到,倒是那孙之獬的奏章中所说“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这话倒是说到多尔衮的心坎里了。
大清一统天下,岂是要来顺从尔等小民的?必是以中国从我大清才是。
只可惜这孙之獬虽颇能识得主子心意,但其人实无大才,且不得汉臣容纳,实不能大用,这让多尔衮有些遗憾。
朝中汉臣们的反对虽让多尔衮有些生气,但并没有当成一回事。这些汉臣当初投了大顺,如今大清一来,即投大清,都是些没有气节的人,这些人除了写几篇奏章,发几句牢骚,也就无他矣。
而让多尔衮恐惧的是自这“剃发令”一下,这全国竟乱了套。
远的不说,有些消息可能还未传回。
就拿京畿、河北一带来说,无数汉人纷纷南逃,又有无数汉人揭竿而起,各地衙门被砸的无数,督促剃发的官兵被杀无数,有的地方甚至连理发匠都被屠杀一空。
据各地衙门上报的情况统计,仅这两地大清官兵为贯彻这“剃发令”已经杀了二十几万人了,但要推行此令,却仍无可能。
杀了几十万汉人,多尔衮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大清自进入中原以来,何曾少杀了人?但这汉人怎么都杀不服,让他很是气愤。
多尔衮拿起桌上的“剃发令”,又仔细看着。
“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
看了好几遍,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犹疑之下,多尔衮觉得还是要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多尔衮坐在案桌后面看着眼前的六七个满汉大臣,心里嘀咕不止。
右边太师椅上坐着的是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
两边站着两排大臣,左边的是三人是满臣,右边的是三人是汉臣。
满人大臣为国史院大学士刚林、议政大臣苏克萨哈、户部尚书,汉人大臣为秘书院大学士洪成畴、东阁大学士冯铨、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
听说这前明大臣们在武英殿议事时皆有座位,多尔衮认为大臣们不能惯着,该站着就得站着。至于济尔哈朗,其实多尔衮也想让他站着的,但同为叔父摄政王,这面子还得给的。
“信义王、诸位臣工,‘剃发令’颁行已近月余,然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各地暴民反抗愈烈,今召各位前来,乃商议此令之行止,诸位若有良策,请速道来。”
“我说这没什么好商议的,此令既已颁行,则必行之,若有不尊此令者,依前例杀之即可,我就不信还有杀不服的汉人。”济尔哈朗对多尔衮的提议觉得有些奇怪,以前大清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臣以为信义王所言极是,小民若不以威压之,其必不服我大清。有少许忤逆者亦不足惧,我大清兵威所至,暴民如螳螂挡车,必成齑粉也。如此满汉一家,天下一体可也。”东阁大学生冯铨附和着济尔哈朗说道。
“臣有异议,臣以为这‘剃发令’须颁布实行,然此时未是时也。如今天下尚未一统,这南明伪朝尚在,仓促间颁发此令,至民意沸腾,各地暴乱不止。如若消息为南明所获,其朝廷能否利用尚未可知,但准扬大都督罗剑此人却不可不防,若其利用民意扰乱我治下,则大清治下不靖,哪有余力剿灭南明伪朝,臣以为此时颁布此令得不偿失。”
范文程向以直谏而著称,这话憋了很久,今天见多尔衮终于礼贤下士,向大家征求意见,赶紧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自‘剃发令’颁布以来,我大清治纷乱不止,各地税收亦受很大影响,如今户部已甚感压力,臣亦以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