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穿回明朝做国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阿秀将女婴抱回,起名朱杬,挑了奶娘指了奴婢们服侍,虽然是庶女,但阿秀念其襁褓丧母,怕人轻疏怠慢,便命和朱杉一道住在小院。
莲儿芷兰清筠原本宽厚,又和阿秀一心,虽然府里有人非议朱杬出身,几个其他房里多有微词,她们也未曾多言,尤其莲儿和芷兰着人时不时送些女娃娃的衣服肚兜给朱杬,朱元璋听闻,便对莲儿更为爱重,对孕中的芷兰也更多加青眼几分。
阿秀乐得见此情景,更安心安排年下的用度,这一个年,大家相处熙然,其乐融融。别苑虽然没有一处过年,但是阿秀到底多给了不少年红,也额外添置了新的器物。
过完年便是龙凤十二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朱元璋正月月尾这一日来寻阿秀:“夫人,我打算讨伐张士诚,你意如何?”阿秀正在看《穆天子传》,听闻此言将书放下,笑道:“今年是龙凤十二年,逢六为吉,自是极好的,况且他与王爷同是吴王,必须做一了断。旧年张士诚多次派兵进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都没有取胜,而王爷派邵荣攻湖州,胡大海攻绍兴,常遇春攻杭州,也没能攻下。拖了这么久,必要分个胜负高下才是正理。”
朱元璋点点头:“彦敬龙凤三年(1357年)在太湖被俘,去年在平江狱中身死,这笔账也是要算的。”
阿秀惋惜道:“廖先生有气节,配得上王爷为他写文祭奠,更配得位祭功臣庙。”
两人默然片刻,阿秀忽想起一事,又道:“廖先生节烈忠勇值得钦佩,更显得某些人寡廉鲜耻!那谢再兴叛变投降张士诚,当初恰逢王爷与陈友谅相持不下,一时也没有闲暇深究。当初陈友谅也派人约张士诚夹攻王爷,谢再兴也一旁。幸得张士诚想当作壁上观,以期坐收渔利,才没有行动。否则又该如何?!”
朱元璋见阿秀提起谢再兴,咬牙道:“谢氏匹夫,先降复叛,再降再叛,简直无耻至极!若被我擒得,定让他生不如死,以消我心头之恨!”
阿秀趁热打铁:“谢再兴当初在文正身边,焉知不是张士诚刻意安排?反间计最毒便是莫须有!王爷如今细细思量,文正是你亲侄儿,自幼父母双亡,是我一同抚养了他和文忠沐英,知子莫若母,文正是我养大,我怎会不知他的性子?他或许会计较王爷不曾厚赏,但若说文正会听从岳父谢再兴的意思反叛我们夫妻,我至死不信!”
朱元璋听阿秀提起朱文正,面色登时阴沉下来,阿秀见状又道:“王爷如今已经圈禁文正,阿秀不会多言,只是希望王爷来日寻得谢再兴,一定问一问这一段公案!给我和文正一个交代!”
朱元璋点点头:“这是自然!但是谢再兴无子,只有两女,长女嫁与文正,次女嫁给徐达,依夫人看,是否要除去这两人?”阿秀摇摇头:“徐达之妻甚为质朴愚钝,王爷不必多虑,至于文正之妻,我倒觉得少让她和铁柱亲近才是!”
朱元璋点点头:“如此便罢了,阿秀以为,张士诚如何?”
“势必一战!不死不休!王爷如今早已攻下武昌,消灭了陈友谅,便应该算一算旧账!旧年王爷率领军队回到南京,曾命徐达等人谋划攻取淮东地区,先后打下泰州、通州,包围了高邮。也算是占了天时地利之便。去年年尾那张士诚派水军从长江逆流而上,救援高邮。王爷又亲自率领军队击退了张士诚的水军。着实痛快!”
阿秀见朱元璋点头沉吟,又道:“徐达等人如今已拿下高邮,应顺势夺取淮安,如此淮北一带便都在王爷手中。只是不知诸位将军之意如何?怕也莫衷一是吧!”
朱元璋惊讶道:“夫人真乃神人也!日前本王和他们商议,众将确实发生了争执,常遇春认为应该直接攻取东吴的老巢平江,徐达也赞成他的这一意见,他们都认为,只要取得了平江,张士诚的所有地盘都将不战而降。”
阿秀摇头笑道:“乍一看似乎有理,也算是谋略得当,但定不如王爷心意。”
朱元璋点点头:“我确实和他们意见相左,在我看来,如果直接攻击平江,张士诚的兵力一定来救,那么平江就会拖入久战,只怕极难攻克。”
“而先攻击湖州和其他地区,使其疲于奔命,羽翼既疲,就能够剪除,然后移兵姑苏,取之必矣!姑苏既下,平江自然也会成为囊中之物。”
阿秀赞叹:“王爷好手段!臣妾不才,还有一计,给王爷锦上添花:茅成徐达可佯攻平江,俞通海可攻打刘家港继而进击安丰。再令文忠去打杭州,华云龙赴嘉兴,以牵制张士诚兵力。几地都是良将猛将,任那张士诚浑身是铁,能碾几颗钉!”
朱元璋击掌大赞:“阿秀此计,可顶百万雄兵!”
阿秀谦辞,看着朱元璋兴冲冲去了,心理感慨万千:天下世事,无论顺势而为,还是逆势而行。胜不骄败不馁才是大才!明朝有朱元璋这等伟大战略家,不胜也难。
果不其然,不出半年,在湖州周围,东吴兵终尝大败。吕珍及“五太子”等数员大将皆兵败投降,属下六万精兵非死即降。湖州城中李伯升本想殉国,为左右抱持不死,不得已也投降。此是后话。
须臾便到二月,夏明玉珍卒,子明羿继立。朱元璋又少了一个心腹大患。三月,徐达同冯胜攻克高邮。朱元璋命令全军上下整理军务粮草,以待夏末正式起兵攻打张士诚。四月,朱元璋接纳阿秀的建议,改革民间税粮军需差役征发制度,以致“务从宽简“。四月月尾,同阿秀自应天回到故里濠州祭扫修葺父母墓。五月,返回应天,征召文士,发布讨伐张士诚的《平周榜》。(未完待续。)
阿秀将女婴抱回,起名朱杬,挑了奶娘指了奴婢们服侍,虽然是庶女,但阿秀念其襁褓丧母,怕人轻疏怠慢,便命和朱杉一道住在小院。
莲儿芷兰清筠原本宽厚,又和阿秀一心,虽然府里有人非议朱杬出身,几个其他房里多有微词,她们也未曾多言,尤其莲儿和芷兰着人时不时送些女娃娃的衣服肚兜给朱杬,朱元璋听闻,便对莲儿更为爱重,对孕中的芷兰也更多加青眼几分。
阿秀乐得见此情景,更安心安排年下的用度,这一个年,大家相处熙然,其乐融融。别苑虽然没有一处过年,但是阿秀到底多给了不少年红,也额外添置了新的器物。
过完年便是龙凤十二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朱元璋正月月尾这一日来寻阿秀:“夫人,我打算讨伐张士诚,你意如何?”阿秀正在看《穆天子传》,听闻此言将书放下,笑道:“今年是龙凤十二年,逢六为吉,自是极好的,况且他与王爷同是吴王,必须做一了断。旧年张士诚多次派兵进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都没有取胜,而王爷派邵荣攻湖州,胡大海攻绍兴,常遇春攻杭州,也没能攻下。拖了这么久,必要分个胜负高下才是正理。”
朱元璋点点头:“彦敬龙凤三年(1357年)在太湖被俘,去年在平江狱中身死,这笔账也是要算的。”
阿秀惋惜道:“廖先生有气节,配得上王爷为他写文祭奠,更配得位祭功臣庙。”
两人默然片刻,阿秀忽想起一事,又道:“廖先生节烈忠勇值得钦佩,更显得某些人寡廉鲜耻!那谢再兴叛变投降张士诚,当初恰逢王爷与陈友谅相持不下,一时也没有闲暇深究。当初陈友谅也派人约张士诚夹攻王爷,谢再兴也一旁。幸得张士诚想当作壁上观,以期坐收渔利,才没有行动。否则又该如何?!”
朱元璋见阿秀提起谢再兴,咬牙道:“谢氏匹夫,先降复叛,再降再叛,简直无耻至极!若被我擒得,定让他生不如死,以消我心头之恨!”
阿秀趁热打铁:“谢再兴当初在文正身边,焉知不是张士诚刻意安排?反间计最毒便是莫须有!王爷如今细细思量,文正是你亲侄儿,自幼父母双亡,是我一同抚养了他和文忠沐英,知子莫若母,文正是我养大,我怎会不知他的性子?他或许会计较王爷不曾厚赏,但若说文正会听从岳父谢再兴的意思反叛我们夫妻,我至死不信!”
朱元璋听阿秀提起朱文正,面色登时阴沉下来,阿秀见状又道:“王爷如今已经圈禁文正,阿秀不会多言,只是希望王爷来日寻得谢再兴,一定问一问这一段公案!给我和文正一个交代!”
朱元璋点点头:“这是自然!但是谢再兴无子,只有两女,长女嫁与文正,次女嫁给徐达,依夫人看,是否要除去这两人?”阿秀摇摇头:“徐达之妻甚为质朴愚钝,王爷不必多虑,至于文正之妻,我倒觉得少让她和铁柱亲近才是!”
朱元璋点点头:“如此便罢了,阿秀以为,张士诚如何?”
“势必一战!不死不休!王爷如今早已攻下武昌,消灭了陈友谅,便应该算一算旧账!旧年王爷率领军队回到南京,曾命徐达等人谋划攻取淮东地区,先后打下泰州、通州,包围了高邮。也算是占了天时地利之便。去年年尾那张士诚派水军从长江逆流而上,救援高邮。王爷又亲自率领军队击退了张士诚的水军。着实痛快!”
阿秀见朱元璋点头沉吟,又道:“徐达等人如今已拿下高邮,应顺势夺取淮安,如此淮北一带便都在王爷手中。只是不知诸位将军之意如何?怕也莫衷一是吧!”
朱元璋惊讶道:“夫人真乃神人也!日前本王和他们商议,众将确实发生了争执,常遇春认为应该直接攻取东吴的老巢平江,徐达也赞成他的这一意见,他们都认为,只要取得了平江,张士诚的所有地盘都将不战而降。”
阿秀摇头笑道:“乍一看似乎有理,也算是谋略得当,但定不如王爷心意。”
朱元璋点点头:“我确实和他们意见相左,在我看来,如果直接攻击平江,张士诚的兵力一定来救,那么平江就会拖入久战,只怕极难攻克。”
“而先攻击湖州和其他地区,使其疲于奔命,羽翼既疲,就能够剪除,然后移兵姑苏,取之必矣!姑苏既下,平江自然也会成为囊中之物。”
阿秀赞叹:“王爷好手段!臣妾不才,还有一计,给王爷锦上添花:茅成徐达可佯攻平江,俞通海可攻打刘家港继而进击安丰。再令文忠去打杭州,华云龙赴嘉兴,以牵制张士诚兵力。几地都是良将猛将,任那张士诚浑身是铁,能碾几颗钉!”
朱元璋击掌大赞:“阿秀此计,可顶百万雄兵!”
阿秀谦辞,看着朱元璋兴冲冲去了,心理感慨万千:天下世事,无论顺势而为,还是逆势而行。胜不骄败不馁才是大才!明朝有朱元璋这等伟大战略家,不胜也难。
果不其然,不出半年,在湖州周围,东吴兵终尝大败。吕珍及“五太子”等数员大将皆兵败投降,属下六万精兵非死即降。湖州城中李伯升本想殉国,为左右抱持不死,不得已也投降。此是后话。
须臾便到二月,夏明玉珍卒,子明羿继立。朱元璋又少了一个心腹大患。三月,徐达同冯胜攻克高邮。朱元璋命令全军上下整理军务粮草,以待夏末正式起兵攻打张士诚。四月,朱元璋接纳阿秀的建议,改革民间税粮军需差役征发制度,以致“务从宽简“。四月月尾,同阿秀自应天回到故里濠州祭扫修葺父母墓。五月,返回应天,征召文士,发布讨伐张士诚的《平周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