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明末总兵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求票票!如果您认为本故事好,就请用您的红票淹没偶吧!)
贵阳解围后的二十多天时间里,杨林一直率部在城外休整。在此期间,杨林向王三善详细报告了“释奴为民”、“私土归功”等政略的执行情况和侦缉队的分布范围。毕竟是在人家的管辖区内,做了什么事要和人家讲明白。王三善对这些政略不置可否,只是礼节性的询问过两次后就再也没提过。
杨林知道贵阳之战喧宾夺主了,让王三善很不高兴。所以也不再主动请缨追击安邦彦的事情,就让王三善的部下们去完成吧,也正好趁着这段时间让官兵们好好休整,另外再处理许多需要善后的事情。
杨林私下曾和萧文远说过,近一年的转战让他感到极为疲乏,急需好好休养一阵。所以他已经给朱燮元写了信,请求再过几天就率部回川。
这段时间,由成都转来给杨林的信件足足有一箩筐,这里边新的旧的信件都有,几乎全是山西老家来的信件。
“大人,贵阳一战我们伤亡很大,仅阵亡将士就有六百余人,剩下的将士几乎个个带伤,您是不是再缓缓?等将士们把伤养好了再说。”萧文远见杨林把手中的信看完了,便从面前成堆的信件中拿出一封日期很近的递给他道。
杨林懒洋洋的躺在太师椅上,接过信件打开道:“子骏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在人家的地盘上是不受欢迎啊。在贵阳呆了快一个月了,张我续和王三善就来了两趟。如果咱们继续追击安邦彦,那还让别人活不活了?行了,咱们的职责已经尽到了。自己识趣些,快点离开得了!”
“大人,我们若是走了,那些俘虏的敌军将领和头目怎么办?难道留给张我续和王三善?”萧文远拿起茶壶为杨林的茶杯蓄满水,随后一边整理面前的信件一边道:“上次因为这事,将士们很不满。学生认为,既然这些人是咱们抓获的,那功劳就是咱们的,谁也不送!别把功劳送出去了人家还不领情,反过来还要说咱们故意难堪他们!”
“子骏说的有理!我当初想和张我续和王三善搞好关系,所以想把俘虏送给他们。但通过事实来看,当时没送真就对了!王三善太傲,根本就没看上咱们。所以咱们也别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自找没趣!”杨林把手中的信放下,闭着眼睛揉着太阳穴叹道:“袁磊啊袁磊,我的好兄弟,你辛苦了!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你不仅把银庄开到了江南,而且还大力推广种植番薯和玉米。大把大把的银子流入了咱们的腰包,极大的帮助了我今后之事。四哥有愧于你啊!”
“哦,大人说的可是磊少爷?”萧文远知道杨林这几个表兄弟之间的事情,不禁叹道:“大人,学生虽然没见过磊少爷。但听您日常所讲,学生猜他的才学也定是极佳!可惜啊,学生竟无缘见他一面!”
杨林闻言一笑,知道萧文远文人素有的好胜之心又上来了,道:“子骏莫要多心。你与我那个兄弟的才学就好比两条路,各有特点。简单的说,你善于分析大局,长于政事;而我磊弟精于细节,长于谋划。就如萧何与张良之分!”
“大人莫要羞辱学生了,学生焉有萧何之才?”萧文远急忙摆手道:“大人的意思学生听明白了,就是说我善于处理政务,而磊少爷更适合当军师。”
“对,就是这个意思。”杨林点头道:“谈起政务,子骏你一定要把阵亡将士的抚恤事务办好,不要怕花银子,他们的骨灰要运回成都,选上好之地厚葬。更重要的是安排好他们的家眷。没有家眷的,他们的名字、籍贯、画像和阵亡地点等事宜一定要记录好,绝不可以有半点疏忽遗漏。等有时间,我要亲自为他们写传记,否则我对不起他们。”
“请大人放心,学生一定会处理好这些事情。”萧文远微微躬身施礼道:“大人,几日前您让我招募的三十名随军士子已经招募好了,大人要如何安排他们?”
“嗯,这个好办。”杨林坐起身来道:“他们要做的事情就两件,一是教将士们识字。记住,要先从哨官以上的军官教起,制定每月的识字标准,不达标的不仅要扣饷关禁闭,连续两次不达标的要除去军籍。等军官们至少能认识五百到六百个常用字了,然后再教士卒;第二,协助你处理军中政务,包括粮饷领取、军资消耗、缴获统计等事务。以上这些事情具体细节你自行安排。士子每人月银十两。你的月银从现在开始,三十两!”
“谢大人厚爱,学生定会完成大人所托!”萧文远现在有一种感觉,就是杨林真是与众不同的武将。他完全没有一般武将的那种粗犷,更没有对文人的歧视之心,相反对文人充满了敬意和尊重。请士子在军中教将士识字,他恐怕是大明有史以来第一人。不过让将士们识字有什么用呢?难道还能去参加科考?守备大人此举真是令人琢磨不透。
“子骏定是纳闷我为何要让将士识字。其实将士识字好处极多,我仅举几例你就明白了,”杨林见萧文远面有疑色,笑道:“一是将士写家书时不用再找别人代劳;二是我下达军令时可以写在纸上,省得他们忘记或是执行有误;三是敌军若想利用伪造的官凭文书混入我军关隘或城池,那么将士将有分辨能力,减少被敌军偷袭的风险;四是将士们可以通过识字,不仅可以传承圣人教诲诸子百家,更能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子骏,你说将士们识字重要不重要?”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些?萧文远大惊,他不可置信的上下打量一番杨林,急忙躬身施礼道:“大人真乃我大明前所未有的武将,不愧是天子赞誉的‘名将之花’,心思竟缜密如水。教将士识字开千古未有之先例,此乃大善!学生汗颜!”
正说话间,突听得帐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随后门帘一挑,杨虎急匆匆的进来禀报道:“大人,京城来了几位公公和大人,要您速速出外接旨!”
“嗯?接旨?”杨林和萧文远一愣,京城这么快就来了旨意?忙道:“人在什么地方?”
“正在营门外等着呢?我方才回来禀报时已经让人通知隋千总和关千总他们了。”杨虎的手臂上的伤快好了,不过还是缠着薄薄一层绷带。
“快,更衣!”杨林不敢耽误时间。在萧文远和杨虎七手八脚的服侍下换上了朝服,然后快步奔向营外。
几位太监和身穿不同品级官服的官员正站在营门外,他们身后还跟着许多官兵和车辆。
杨林与随后赶来的隋德刚和关海等人上前躬身施礼道:“各位大人、公公,成都守备杨林及麾下将士迎接来迟,请恕罪!”
“成都守备杨林接旨——!”为首的一名二十多岁的太监也不答话,直接自怀中取出圣旨,拉着细长的嗓音大声道。
“臣等接旨!”杨林等人急忙跪拜于地。暗道应该沐浴焚香后才能接旨,现在怎么这么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成都守备杨林,川黔剿逆屡建奇功,朕心闻知甚慰!因功升成都总兵之职,镇远……”
听着太监大声宣读圣旨,杨林等人要说不高兴那是假话。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一城总兵与一城守备不同,前者相当于后世的军分区司令,后者相当于当地的警备司令,两者在管辖权限和范围上是无法比拟的。
“臣等遵旨!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林等人见圣旨宣读完毕,忙叩拜谢恩。杨林起身向那为首的太监道:“公公和几位大人长途跋涉鞍马劳顿,请到营内安歇。来人,速备上好酒宴!”
“是,大人!”杨虎领着几名亲兵应诺一声,急忙下去安排去了。
“杨总兵莫要多礼!”谁知那为首的年轻太监却向杨林等人一拱手,极为诚恳的道:“咱家姓卢名九德,御书房轮值太监。今日终于见到纵横川黔、屡败贼逆的杨总兵了,真是三生有幸!请受咱家一礼!”
“末将等惶恐,不敢受公公这一礼!”杨林等人急忙侧让半步回礼。他们现在已进入将军行列了,不能再自称“卑职”、“属下”等词语了,要换成“末将”一词了。
卢九德,生卒年不祥。历史上于崇祯年间在安徽凤阳督军御贼,有功。南明时与马士英等人拥立福王,提督京营。后见国势日非,曾大哭于殿上。南明灭亡后下落不明。但有人说看见他投水殉国,又有人说他削发为僧。总之,此人是明末时极少数既忠义又知兵的太监之一。
“杨总兵,不必安排酒宴了。咱家此次受皇上差遣来贵州,一是传达圣上给你和王巡抚的旨意,二是送来这些拖欠的饷银和犒军的银两,三是要与户部、刑部、兵部这几位大人查验川黔民生,所以时间很是紧迫。如今咱家已经完成前两件差事,接下来就要分赴各地了。所以请杨总兵速速补充人马和粮草物资,尽快率部北上赴京,皇上可是急着见你!咱家这就告辞了!”
“公公放心,末将一定尽快率部北上!”杨林见卢九德等人转身要走,便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道:“公公稍等,末将有一礼物相送。”
卢九德一见忙道:“杨总兵不可如此。我等受皇上差遣,本是分内之事。万不能接受礼物!”
“公公误会了,这锦囊内是川黔特产的樟木和玛瑙,疲乏时闻一闻可提神醒脑,舒心健脾。功效极佳!”杨林上前顺势一握卢九德的手,连同锦囊和下面暗藏的一叠银票已是塞了过去,“公公和几位大人既不肯吃末将的酒宴,那么这个锦囊就权当末将失礼之处的补偿,公公万万不可推脱!”
“这个……”,卢九德见周围人多,如果硬不接受恐要引起别人怀疑,只得顺势道:“多谢杨总兵美意,咱家愧领了!”
“公公说此话就见外了,末将今后少不得麻烦公公!”杨林笑道:“等有机会,末将定将今日的酒宴补上。还请公公到时不要推脱!”
“好,杨总兵真是爽快仗义之人。不仅能统军打仗,更知礼善交,咱家也不和你多客套,来日方长,后会有期。告辞了!”卢九德向杨林和其他人拱了拱手,随后上马领着几位官员和随行官兵打马而去。
“大人,学生若是猜的不错,卢公公他们说的查验川黔民生恐怕是借口。”萧文远见卢九德等... -->>
(求票票!如果您认为本故事好,就请用您的红票淹没偶吧!)
贵阳解围后的二十多天时间里,杨林一直率部在城外休整。在此期间,杨林向王三善详细报告了“释奴为民”、“私土归功”等政略的执行情况和侦缉队的分布范围。毕竟是在人家的管辖区内,做了什么事要和人家讲明白。王三善对这些政略不置可否,只是礼节性的询问过两次后就再也没提过。
杨林知道贵阳之战喧宾夺主了,让王三善很不高兴。所以也不再主动请缨追击安邦彦的事情,就让王三善的部下们去完成吧,也正好趁着这段时间让官兵们好好休整,另外再处理许多需要善后的事情。
杨林私下曾和萧文远说过,近一年的转战让他感到极为疲乏,急需好好休养一阵。所以他已经给朱燮元写了信,请求再过几天就率部回川。
这段时间,由成都转来给杨林的信件足足有一箩筐,这里边新的旧的信件都有,几乎全是山西老家来的信件。
“大人,贵阳一战我们伤亡很大,仅阵亡将士就有六百余人,剩下的将士几乎个个带伤,您是不是再缓缓?等将士们把伤养好了再说。”萧文远见杨林把手中的信看完了,便从面前成堆的信件中拿出一封日期很近的递给他道。
杨林懒洋洋的躺在太师椅上,接过信件打开道:“子骏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在人家的地盘上是不受欢迎啊。在贵阳呆了快一个月了,张我续和王三善就来了两趟。如果咱们继续追击安邦彦,那还让别人活不活了?行了,咱们的职责已经尽到了。自己识趣些,快点离开得了!”
“大人,我们若是走了,那些俘虏的敌军将领和头目怎么办?难道留给张我续和王三善?”萧文远拿起茶壶为杨林的茶杯蓄满水,随后一边整理面前的信件一边道:“上次因为这事,将士们很不满。学生认为,既然这些人是咱们抓获的,那功劳就是咱们的,谁也不送!别把功劳送出去了人家还不领情,反过来还要说咱们故意难堪他们!”
“子骏说的有理!我当初想和张我续和王三善搞好关系,所以想把俘虏送给他们。但通过事实来看,当时没送真就对了!王三善太傲,根本就没看上咱们。所以咱们也别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自找没趣!”杨林把手中的信放下,闭着眼睛揉着太阳穴叹道:“袁磊啊袁磊,我的好兄弟,你辛苦了!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你不仅把银庄开到了江南,而且还大力推广种植番薯和玉米。大把大把的银子流入了咱们的腰包,极大的帮助了我今后之事。四哥有愧于你啊!”
“哦,大人说的可是磊少爷?”萧文远知道杨林这几个表兄弟之间的事情,不禁叹道:“大人,学生虽然没见过磊少爷。但听您日常所讲,学生猜他的才学也定是极佳!可惜啊,学生竟无缘见他一面!”
杨林闻言一笑,知道萧文远文人素有的好胜之心又上来了,道:“子骏莫要多心。你与我那个兄弟的才学就好比两条路,各有特点。简单的说,你善于分析大局,长于政事;而我磊弟精于细节,长于谋划。就如萧何与张良之分!”
“大人莫要羞辱学生了,学生焉有萧何之才?”萧文远急忙摆手道:“大人的意思学生听明白了,就是说我善于处理政务,而磊少爷更适合当军师。”
“对,就是这个意思。”杨林点头道:“谈起政务,子骏你一定要把阵亡将士的抚恤事务办好,不要怕花银子,他们的骨灰要运回成都,选上好之地厚葬。更重要的是安排好他们的家眷。没有家眷的,他们的名字、籍贯、画像和阵亡地点等事宜一定要记录好,绝不可以有半点疏忽遗漏。等有时间,我要亲自为他们写传记,否则我对不起他们。”
“请大人放心,学生一定会处理好这些事情。”萧文远微微躬身施礼道:“大人,几日前您让我招募的三十名随军士子已经招募好了,大人要如何安排他们?”
“嗯,这个好办。”杨林坐起身来道:“他们要做的事情就两件,一是教将士们识字。记住,要先从哨官以上的军官教起,制定每月的识字标准,不达标的不仅要扣饷关禁闭,连续两次不达标的要除去军籍。等军官们至少能认识五百到六百个常用字了,然后再教士卒;第二,协助你处理军中政务,包括粮饷领取、军资消耗、缴获统计等事务。以上这些事情具体细节你自行安排。士子每人月银十两。你的月银从现在开始,三十两!”
“谢大人厚爱,学生定会完成大人所托!”萧文远现在有一种感觉,就是杨林真是与众不同的武将。他完全没有一般武将的那种粗犷,更没有对文人的歧视之心,相反对文人充满了敬意和尊重。请士子在军中教将士识字,他恐怕是大明有史以来第一人。不过让将士们识字有什么用呢?难道还能去参加科考?守备大人此举真是令人琢磨不透。
“子骏定是纳闷我为何要让将士识字。其实将士识字好处极多,我仅举几例你就明白了,”杨林见萧文远面有疑色,笑道:“一是将士写家书时不用再找别人代劳;二是我下达军令时可以写在纸上,省得他们忘记或是执行有误;三是敌军若想利用伪造的官凭文书混入我军关隘或城池,那么将士将有分辨能力,减少被敌军偷袭的风险;四是将士们可以通过识字,不仅可以传承圣人教诲诸子百家,更能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子骏,你说将士们识字重要不重要?”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些?萧文远大惊,他不可置信的上下打量一番杨林,急忙躬身施礼道:“大人真乃我大明前所未有的武将,不愧是天子赞誉的‘名将之花’,心思竟缜密如水。教将士识字开千古未有之先例,此乃大善!学生汗颜!”
正说话间,突听得帐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随后门帘一挑,杨虎急匆匆的进来禀报道:“大人,京城来了几位公公和大人,要您速速出外接旨!”
“嗯?接旨?”杨林和萧文远一愣,京城这么快就来了旨意?忙道:“人在什么地方?”
“正在营门外等着呢?我方才回来禀报时已经让人通知隋千总和关千总他们了。”杨虎的手臂上的伤快好了,不过还是缠着薄薄一层绷带。
“快,更衣!”杨林不敢耽误时间。在萧文远和杨虎七手八脚的服侍下换上了朝服,然后快步奔向营外。
几位太监和身穿不同品级官服的官员正站在营门外,他们身后还跟着许多官兵和车辆。
杨林与随后赶来的隋德刚和关海等人上前躬身施礼道:“各位大人、公公,成都守备杨林及麾下将士迎接来迟,请恕罪!”
“成都守备杨林接旨——!”为首的一名二十多岁的太监也不答话,直接自怀中取出圣旨,拉着细长的嗓音大声道。
“臣等接旨!”杨林等人急忙跪拜于地。暗道应该沐浴焚香后才能接旨,现在怎么这么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成都守备杨林,川黔剿逆屡建奇功,朕心闻知甚慰!因功升成都总兵之职,镇远……”
听着太监大声宣读圣旨,杨林等人要说不高兴那是假话。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一城总兵与一城守备不同,前者相当于后世的军分区司令,后者相当于当地的警备司令,两者在管辖权限和范围上是无法比拟的。
“臣等遵旨!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林等人见圣旨宣读完毕,忙叩拜谢恩。杨林起身向那为首的太监道:“公公和几位大人长途跋涉鞍马劳顿,请到营内安歇。来人,速备上好酒宴!”
“是,大人!”杨虎领着几名亲兵应诺一声,急忙下去安排去了。
“杨总兵莫要多礼!”谁知那为首的年轻太监却向杨林等人一拱手,极为诚恳的道:“咱家姓卢名九德,御书房轮值太监。今日终于见到纵横川黔、屡败贼逆的杨总兵了,真是三生有幸!请受咱家一礼!”
“末将等惶恐,不敢受公公这一礼!”杨林等人急忙侧让半步回礼。他们现在已进入将军行列了,不能再自称“卑职”、“属下”等词语了,要换成“末将”一词了。
卢九德,生卒年不祥。历史上于崇祯年间在安徽凤阳督军御贼,有功。南明时与马士英等人拥立福王,提督京营。后见国势日非,曾大哭于殿上。南明灭亡后下落不明。但有人说看见他投水殉国,又有人说他削发为僧。总之,此人是明末时极少数既忠义又知兵的太监之一。
“杨总兵,不必安排酒宴了。咱家此次受皇上差遣来贵州,一是传达圣上给你和王巡抚的旨意,二是送来这些拖欠的饷银和犒军的银两,三是要与户部、刑部、兵部这几位大人查验川黔民生,所以时间很是紧迫。如今咱家已经完成前两件差事,接下来就要分赴各地了。所以请杨总兵速速补充人马和粮草物资,尽快率部北上赴京,皇上可是急着见你!咱家这就告辞了!”
“公公放心,末将一定尽快率部北上!”杨林见卢九德等人转身要走,便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道:“公公稍等,末将有一礼物相送。”
卢九德一见忙道:“杨总兵不可如此。我等受皇上差遣,本是分内之事。万不能接受礼物!”
“公公误会了,这锦囊内是川黔特产的樟木和玛瑙,疲乏时闻一闻可提神醒脑,舒心健脾。功效极佳!”杨林上前顺势一握卢九德的手,连同锦囊和下面暗藏的一叠银票已是塞了过去,“公公和几位大人既不肯吃末将的酒宴,那么这个锦囊就权当末将失礼之处的补偿,公公万万不可推脱!”
“这个……”,卢九德见周围人多,如果硬不接受恐要引起别人怀疑,只得顺势道:“多谢杨总兵美意,咱家愧领了!”
“公公说此话就见外了,末将今后少不得麻烦公公!”杨林笑道:“等有机会,末将定将今日的酒宴补上。还请公公到时不要推脱!”
“好,杨总兵真是爽快仗义之人。不仅能统军打仗,更知礼善交,咱家也不和你多客套,来日方长,后会有期。告辞了!”卢九德向杨林和其他人拱了拱手,随后上马领着几位官员和随行官兵打马而去。
“大人,学生若是猜的不错,卢公公他们说的查验川黔民生恐怕是借口。”萧文远见卢九德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