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骑着自行车顺道儿来到了,交道口街道粮所。他决定就手儿把今天得来的粮票给用了,这些粮票都是月票,万一忘记使用就麻烦了。其他票先不用急,等回家看看家里缺些什么再说。
其实凭票供应不是华夏最早采用的,苏连老大哥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因为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连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
1953年华夏开始,统购统销政策,禁止百姓自由买卖粮食。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人民凭票定量购买。
粮票是这个特殊时期,搞计划经济的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
粮票的分配是按照人口、性别、年龄、工种等等来发放的。粮票还有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之分。地方粮票的只限于当地领取购买;全国粮票可以全国通用的。现在的票证有伍市斤,叁市斤、壹市斤、还有半市斤。
华夏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
…………
不一会儿,就骑车来到了交道口办事处附近的粮店。
来到粮食店门市部。门市部的门高于路面,有三个台阶。
门的西面是一个安装了钢筋栅栏的窗户,这个窗户比正常的窗户要低一些,在窗户的最下面一层,没有安玻璃,而是木板。旁边的墙上还有块儿黑板,上面标注着当天的各种粮价。
在靠门的这边木板上有一个形状像以前门洞的缺口,上圆,下面与窗台齐平。里面用两根有槽的木条,充当滑道。
一块五合板插在里面,开门营业时,五合板一抽,买粮的人把购粮本和钱递进去就行。
从空间里拿出,特意从家里携带出来的粮本,一摞当月粮票,和一叠零钱儿,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就递了进去。
粮本诞生于一九五四年前后,政府在粮油供应方面对城市居民实行有计划的粮食供应,主要是以非农业人口为对象,和农民伯伯没有一毛钱关系。
“粮本”是落实“商品粮”户口的具体凭证,粮本以家庭为单位实行一户一本制。
这粮本非常的重要,跟户口本身份证差不多,可不能丢了。
“同志您好~劳驾买粮。”
里面一位年轻的,男同志身穿白色工作服,戴着一副黑边儿眼睛。嗯~感觉有点儿面熟。他接过钱和票据,然后噼里啪啦一阵算盘响。
然后,他抬起头来说道:
“这位同志,你一共是108市斤粮票,对吧?。”
“细粮和粗粮,都选择买些什么?”
刘之野心想一家子都是北方人,于是说道:
“细粮买白面,粗粮买玉米面吧。”
对面的销售员听到后,又接着说道:
“按照这个月供应粮食的比例。可以买百分之三十五的细粮,也就是可以买37.8斤的白面,每斤0.17元一共收您6.42元。”
“剩下的可以购买70.2的玉米面儿,每斤0. 06元,一共收您4.21元。”
“这样总价收您10.63元,这是您剩下的钱和粮本,您请收好。”
说着他起身,去旁边的库房里取粮。
等他取来粮食后,走出柜台后,才看清刘之野的全身面貌。
他瞪大了眼睛指着刘之野,突然说道:
“请问,您是不是叫刘之野啊?”
刘之野也惊诧他的表情,感觉这人有些面熟,疑惑的说道:
“啊~对我是刘之野。我们是认识吗?”
这小年轻激动的道:
“之野,你认不出我来了吗?想想,启德中学~”
刘之野恍然大悟:
“嘿~你是那个郭四眼儿—郭云鹏?是伱呀~这么多年了,你这变化挺大的啊。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我当然记得你,还有郑老师。我们那会儿,经常在郑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作斗争。”
郭云鹏语气激动的道:
“之野,当年你随军走了,咱们也没来及做个道别。从此,我就在也没有听说你过的消息,这么些年了,怎么样你还好吧?”
刘之野跟他就是一个热情的拥抱,他们也是久违的见面,心中感动不已!
“我很好,云鹏~就是征战多年,血里来火里去的,难免身体受点儿伤。这不也囫囵的回来了嘛~哈哈哈”
“云鹏,不说我了。我走之后,你们怎么样?郑老师现在是什么境况?”
郭云鹏就跟他详细的,说了以后事情。
“你走后,不久就建国了。第二年我毕业后,在市韦的安排下,进了街道办工作。去年才调来了粮站这里。”
“郑老师建国后,去了南边一个市的教育局、当局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刘之野看着这位,久违重逢的朋友。他记忆中的朋友不多,眼前就是这位... -->>
骑着自行车顺道儿来到了,交道口街道粮所。他决定就手儿把今天得来的粮票给用了,这些粮票都是月票,万一忘记使用就麻烦了。其他票先不用急,等回家看看家里缺些什么再说。
其实凭票供应不是华夏最早采用的,苏连老大哥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因为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连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
1953年华夏开始,统购统销政策,禁止百姓自由买卖粮食。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人民凭票定量购买。
粮票是这个特殊时期,搞计划经济的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
粮票的分配是按照人口、性别、年龄、工种等等来发放的。粮票还有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之分。地方粮票的只限于当地领取购买;全国粮票可以全国通用的。现在的票证有伍市斤,叁市斤、壹市斤、还有半市斤。
华夏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
…………
不一会儿,就骑车来到了交道口办事处附近的粮店。
来到粮食店门市部。门市部的门高于路面,有三个台阶。
门的西面是一个安装了钢筋栅栏的窗户,这个窗户比正常的窗户要低一些,在窗户的最下面一层,没有安玻璃,而是木板。旁边的墙上还有块儿黑板,上面标注着当天的各种粮价。
在靠门的这边木板上有一个形状像以前门洞的缺口,上圆,下面与窗台齐平。里面用两根有槽的木条,充当滑道。
一块五合板插在里面,开门营业时,五合板一抽,买粮的人把购粮本和钱递进去就行。
从空间里拿出,特意从家里携带出来的粮本,一摞当月粮票,和一叠零钱儿,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就递了进去。
粮本诞生于一九五四年前后,政府在粮油供应方面对城市居民实行有计划的粮食供应,主要是以非农业人口为对象,和农民伯伯没有一毛钱关系。
“粮本”是落实“商品粮”户口的具体凭证,粮本以家庭为单位实行一户一本制。
这粮本非常的重要,跟户口本身份证差不多,可不能丢了。
“同志您好~劳驾买粮。”
里面一位年轻的,男同志身穿白色工作服,戴着一副黑边儿眼睛。嗯~感觉有点儿面熟。他接过钱和票据,然后噼里啪啦一阵算盘响。
然后,他抬起头来说道:
“这位同志,你一共是108市斤粮票,对吧?。”
“细粮和粗粮,都选择买些什么?”
刘之野心想一家子都是北方人,于是说道:
“细粮买白面,粗粮买玉米面吧。”
对面的销售员听到后,又接着说道:
“按照这个月供应粮食的比例。可以买百分之三十五的细粮,也就是可以买37.8斤的白面,每斤0.17元一共收您6.42元。”
“剩下的可以购买70.2的玉米面儿,每斤0. 06元,一共收您4.21元。”
“这样总价收您10.63元,这是您剩下的钱和粮本,您请收好。”
说着他起身,去旁边的库房里取粮。
等他取来粮食后,走出柜台后,才看清刘之野的全身面貌。
他瞪大了眼睛指着刘之野,突然说道:
“请问,您是不是叫刘之野啊?”
刘之野也惊诧他的表情,感觉这人有些面熟,疑惑的说道:
“啊~对我是刘之野。我们是认识吗?”
这小年轻激动的道:
“之野,你认不出我来了吗?想想,启德中学~”
刘之野恍然大悟:
“嘿~你是那个郭四眼儿—郭云鹏?是伱呀~这么多年了,你这变化挺大的啊。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我当然记得你,还有郑老师。我们那会儿,经常在郑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作斗争。”
郭云鹏语气激动的道:
“之野,当年你随军走了,咱们也没来及做个道别。从此,我就在也没有听说你过的消息,这么些年了,怎么样你还好吧?”
刘之野跟他就是一个热情的拥抱,他们也是久违的见面,心中感动不已!
“我很好,云鹏~就是征战多年,血里来火里去的,难免身体受点儿伤。这不也囫囵的回来了嘛~哈哈哈”
“云鹏,不说我了。我走之后,你们怎么样?郑老师现在是什么境况?”
郭云鹏就跟他详细的,说了以后事情。
“你走后,不久就建国了。第二年我毕业后,在市韦的安排下,进了街道办工作。去年才调来了粮站这里。”
“郑老师建国后,去了南边一个市的教育局、当局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刘之野看着这位,久违重逢的朋友。他记忆中的朋友不多,眼前就是这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