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敕勒歌:两魏英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犯,这次兵败实在是天意,他本人虽然侥幸逃脱,但肯定已经被吓破胆了。现在正是大王追亡逐北,一统东西的最好机会。当年曹操打下汉中之后,没有乘胜拿下巴蜀,导致错失战机,后悔无及。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希望大王借鉴曹操的教训,立刻发兵,不要给宇文泰喘息的机会。”
首席秘书陈元康也表示赞同封子绘的意见。
高欢觉得很有道理,他立刻把众将都叫过来召开军事会议,商量继续进攻西魏的计划。
没想到帐下将领们的意见竟然出奇的一致:不想再打了,赶紧分分战利品回家得了。
高欢很崩溃。本来好好的,怎么一转脸都变成彭乐了?他问大家为啥不想打,结果得到的回答是:“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简单来说就是担心后勤不足。
这明显是借口,真正的战斗才打了两天而已,带来的粮草基本没用多少,从西魏那边还抢了不少后勤物资,咋就后勤不足了?
高欢头很大,他试图说服这帮兄弟克服一下困难,结果根本没用,这帮家伙开始集体厌战。
其实这帮将领们心里的小算盘跟彭乐差不多,只是没那么明显而已。对鲜卑武人而言,唯有打仗才有升官发财的机会,如果真的灭掉宇文泰,两魏统一没仗打了,他们就会被世家大族压得死死的,很难有其它上升通道。
这也是北魏汉化过程中过于崇尚门阀的副作用之一。
陈元康见这帮将领们只想着自己,完全不把大局当回事,简直气的肝疼。他对高欢道:“大王跟宇文泰东西争霸已经快十年了,期间劳民伤财,家国动荡,付出的代价不可胜数。这次大捷,正是上天送给咱们结束这场战争的绝好机会,希望大王千万不要犹豫,赶紧乘胜追击彻底解决问题。”
其实高欢又何尝看不出这一点,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没有宇文泰那种力排众议舍我其谁的霸气,在该狠的时候始终狠不下去。
这其实不能说是高欢的缺点,因为宽厚的性格是高欢重要的个人魅力之一,也是他能够有效团结东魏各派势力的重要原因,但此时此刻,这种性格却让他错失了一次最有可能彻底击败宇文泰的机会。
高欢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抹不开面子跟兄弟们闹掰。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他反问陈元康道:“宇文泰这个家伙诡计多端,咱们真追过去的话,万一中了他的埋伏咋办?”
陈元康急得直跳脚:“当年沙苑那么好的机会,宇文泰都没想到设置伏兵,现在他逃命都来不及,哪有可能再去考虑这些事?如果大王放弃这次机会,日后必成大患。”
高欢自觉理亏,干脆不接这个话茬了。他派刘丰带着几千人象征性的去追击一段,剩下的大部队直接班师回家。
老大已经做了决定,陈元康和封子绘再着急也只能作罢。
刘丰的任务名为追击,实际就是沿路打打秋风,有便宜就捞一把。
宇文泰败退之后,洛州周边的亲西魏残余势力树倒猢狲散,眨眼之间都跑了个干净,所以刘丰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一路向西直接杀到弘农,基本收复了洛州全境。
弘农是潼关和洛阳之间的战略要地,自从六年前被宇文泰攻占之后,就一直处于西魏的掌控之下,刘丰也提前得到了报告,知道现在在弘农城里驻守的是大名鼎鼎的王思政。
去年在玉璧成功挡住高欢十几万大军的进攻之后,王思政的名声就已经如日中天,刘丰对他也颇为忌惮。但既然杀到这里了,总要到城下看看情况,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于是刘丰领兵直接抵达弘农城下。他本以为看到的应该是城门紧闭戒备森严的状态,没想到眼前的弘农居然门户大开,城墙上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守兵在巡逻,完全没有如临大敌的样子。
刘丰心里有点儿发毛,他没搞懂对方在搞什么鬼。虽然看起来像是在摆空城计,但以王思政的手段,是不是假戏真唱谁又说得准?
刘丰在城外转悠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敢进城。他也想清楚了,跟王思政较量不是件好玩的事,输了自己没面子,赢了高老大没面子。反正自己就是来打秋风的,现在既然收复了洛州,已经基本完成任务,没必要再冒险了。于是他打都没打,直接撤兵了。
王思政其实心里也紧张得要命,眼看着刘丰走远了,他才长出一口气。
东魏退兵之后,王思政这才抓紧时间组织加固城墙,修建工事,囤积粮草器具,认真经营弘农的防守工作。
邙山之战虽然结束,但还有一个遗留的小问题没解决:北豫州的虎牢还在西魏手里。
洛州已经光复,北豫州就变成了一座孤城,打下来只是时间问题。现在高欢已经把河南地区交给侯景全权管理,剩下这点儿小事他懒得操心,扔给侯景让他自己解决。
侯景也当仁不让,从邙山回来之后,直接领兵包围了虎牢关。
此时高慎已经跟着宇文泰一起跑到了关中,奉命留守虎牢的是西魏将领魏光。魏光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虎牢关的地势实在太险要,侯景打起来也颇有些费劲。
正在侯景头疼没办法的时候,突然部下报告说抓到一个西魏的间谍,身上搜出一封宇文泰的亲笔信。
侯景赶紧让人把信的内容念给他听,结果发现是宇文泰写给魏光的信,命令魏光无论如何要守住虎牢关,坚持到西魏大军杀回来。
侯景气乐了,心说宇文泰真行,这明摆着是让魏光当炮灰拖延时间嘛。他灵机一动,让人把信的内容改了一下,然后让间谍带着假信进城。
其实也没改太多,就是把凭城固守改成了立刻撤退。
间谍没想到还能活命,当然让干啥就干啥,于是很听话地进城把信转交给魏光。
魏光本来还有点儿怀疑,因为主动撤退可不像是宇文泰的风格。但他转念一想,耗在这里迟早要完蛋,还不如趁这个借口直接跑了好。于是他一天都没耽搁,带领部队连夜弃关突围。
侯景就这样轻松接管了虎牢关。
高慎自己跑了,他的家眷可都还留在虎牢。他媳妇李昌仪见事不好,也打算跟着一起跑,结果在半路上被侯景派人抓了俘虏,押送邺城。
此时冀州也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高欢得知高慎写信煽动冀州豪杰造反之后,立刻派封隆之代表朝廷前去安抚。封家在冀州的声望不亚于高家,封隆之更是比高慎更得人心,所以很快就说服了大家。
高澄比较狠,他秘密写信给封隆之,让他把跟高慎有关联的所有人连同家属统统抓起来治罪,展示一下朝廷的铁腕。封隆之觉得自己既然是来抚慰的,再把问题扩大化就不好了,于是征得高欢同意之后,没有继续追究下去。
高慎这次叛乱是株连九族的重罪,按规定整个高家都要受牵连。但高欢认为高乾有建义之功、高敖曹为国捐躯、高式季能够提前报信,因此都不用连坐,最终只处罚了高慎一族。
李昌仪作为怂恿高慎造反的直接责任人,按律也要被处死。缧绁加身,着名的美女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就在她垂头丧气等着受刑的时候,高澄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嘲弄地问道:“现在你还有啥可说的没?还敢跟我对着干不?”
李昌仪默然无语。我已经认命了,怎么处置随你的便吧。
高澄大喜,当即下令把李昌仪送回自己的家中,纳为侧室。
作为高欢的世子,当朝的尚书令,高澄这么干当然没人敢说什么。但高澄不知道的是,十几年后,正是这个李昌仪引发了高家最残酷的一次内乱,几代人建立起来的政治秩序破坏殆尽,实力的天平也开始悄然倒向西方。
---
注:根据北齐书的记载,抚慰冀州的是封隆之,而封隆之也的确适合干这个活儿。资治通鉴中说是高隆之,疑为笔误。
犯,这次兵败实在是天意,他本人虽然侥幸逃脱,但肯定已经被吓破胆了。现在正是大王追亡逐北,一统东西的最好机会。当年曹操打下汉中之后,没有乘胜拿下巴蜀,导致错失战机,后悔无及。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希望大王借鉴曹操的教训,立刻发兵,不要给宇文泰喘息的机会。”
首席秘书陈元康也表示赞同封子绘的意见。
高欢觉得很有道理,他立刻把众将都叫过来召开军事会议,商量继续进攻西魏的计划。
没想到帐下将领们的意见竟然出奇的一致:不想再打了,赶紧分分战利品回家得了。
高欢很崩溃。本来好好的,怎么一转脸都变成彭乐了?他问大家为啥不想打,结果得到的回答是:“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简单来说就是担心后勤不足。
这明显是借口,真正的战斗才打了两天而已,带来的粮草基本没用多少,从西魏那边还抢了不少后勤物资,咋就后勤不足了?
高欢头很大,他试图说服这帮兄弟克服一下困难,结果根本没用,这帮家伙开始集体厌战。
其实这帮将领们心里的小算盘跟彭乐差不多,只是没那么明显而已。对鲜卑武人而言,唯有打仗才有升官发财的机会,如果真的灭掉宇文泰,两魏统一没仗打了,他们就会被世家大族压得死死的,很难有其它上升通道。
这也是北魏汉化过程中过于崇尚门阀的副作用之一。
陈元康见这帮将领们只想着自己,完全不把大局当回事,简直气的肝疼。他对高欢道:“大王跟宇文泰东西争霸已经快十年了,期间劳民伤财,家国动荡,付出的代价不可胜数。这次大捷,正是上天送给咱们结束这场战争的绝好机会,希望大王千万不要犹豫,赶紧乘胜追击彻底解决问题。”
其实高欢又何尝看不出这一点,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没有宇文泰那种力排众议舍我其谁的霸气,在该狠的时候始终狠不下去。
这其实不能说是高欢的缺点,因为宽厚的性格是高欢重要的个人魅力之一,也是他能够有效团结东魏各派势力的重要原因,但此时此刻,这种性格却让他错失了一次最有可能彻底击败宇文泰的机会。
高欢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抹不开面子跟兄弟们闹掰。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他反问陈元康道:“宇文泰这个家伙诡计多端,咱们真追过去的话,万一中了他的埋伏咋办?”
陈元康急得直跳脚:“当年沙苑那么好的机会,宇文泰都没想到设置伏兵,现在他逃命都来不及,哪有可能再去考虑这些事?如果大王放弃这次机会,日后必成大患。”
高欢自觉理亏,干脆不接这个话茬了。他派刘丰带着几千人象征性的去追击一段,剩下的大部队直接班师回家。
老大已经做了决定,陈元康和封子绘再着急也只能作罢。
刘丰的任务名为追击,实际就是沿路打打秋风,有便宜就捞一把。
宇文泰败退之后,洛州周边的亲西魏残余势力树倒猢狲散,眨眼之间都跑了个干净,所以刘丰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一路向西直接杀到弘农,基本收复了洛州全境。
弘农是潼关和洛阳之间的战略要地,自从六年前被宇文泰攻占之后,就一直处于西魏的掌控之下,刘丰也提前得到了报告,知道现在在弘农城里驻守的是大名鼎鼎的王思政。
去年在玉璧成功挡住高欢十几万大军的进攻之后,王思政的名声就已经如日中天,刘丰对他也颇为忌惮。但既然杀到这里了,总要到城下看看情况,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于是刘丰领兵直接抵达弘农城下。他本以为看到的应该是城门紧闭戒备森严的状态,没想到眼前的弘农居然门户大开,城墙上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守兵在巡逻,完全没有如临大敌的样子。
刘丰心里有点儿发毛,他没搞懂对方在搞什么鬼。虽然看起来像是在摆空城计,但以王思政的手段,是不是假戏真唱谁又说得准?
刘丰在城外转悠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敢进城。他也想清楚了,跟王思政较量不是件好玩的事,输了自己没面子,赢了高老大没面子。反正自己就是来打秋风的,现在既然收复了洛州,已经基本完成任务,没必要再冒险了。于是他打都没打,直接撤兵了。
王思政其实心里也紧张得要命,眼看着刘丰走远了,他才长出一口气。
东魏退兵之后,王思政这才抓紧时间组织加固城墙,修建工事,囤积粮草器具,认真经营弘农的防守工作。
邙山之战虽然结束,但还有一个遗留的小问题没解决:北豫州的虎牢还在西魏手里。
洛州已经光复,北豫州就变成了一座孤城,打下来只是时间问题。现在高欢已经把河南地区交给侯景全权管理,剩下这点儿小事他懒得操心,扔给侯景让他自己解决。
侯景也当仁不让,从邙山回来之后,直接领兵包围了虎牢关。
此时高慎已经跟着宇文泰一起跑到了关中,奉命留守虎牢的是西魏将领魏光。魏光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虎牢关的地势实在太险要,侯景打起来也颇有些费劲。
正在侯景头疼没办法的时候,突然部下报告说抓到一个西魏的间谍,身上搜出一封宇文泰的亲笔信。
侯景赶紧让人把信的内容念给他听,结果发现是宇文泰写给魏光的信,命令魏光无论如何要守住虎牢关,坚持到西魏大军杀回来。
侯景气乐了,心说宇文泰真行,这明摆着是让魏光当炮灰拖延时间嘛。他灵机一动,让人把信的内容改了一下,然后让间谍带着假信进城。
其实也没改太多,就是把凭城固守改成了立刻撤退。
间谍没想到还能活命,当然让干啥就干啥,于是很听话地进城把信转交给魏光。
魏光本来还有点儿怀疑,因为主动撤退可不像是宇文泰的风格。但他转念一想,耗在这里迟早要完蛋,还不如趁这个借口直接跑了好。于是他一天都没耽搁,带领部队连夜弃关突围。
侯景就这样轻松接管了虎牢关。
高慎自己跑了,他的家眷可都还留在虎牢。他媳妇李昌仪见事不好,也打算跟着一起跑,结果在半路上被侯景派人抓了俘虏,押送邺城。
此时冀州也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高欢得知高慎写信煽动冀州豪杰造反之后,立刻派封隆之代表朝廷前去安抚。封家在冀州的声望不亚于高家,封隆之更是比高慎更得人心,所以很快就说服了大家。
高澄比较狠,他秘密写信给封隆之,让他把跟高慎有关联的所有人连同家属统统抓起来治罪,展示一下朝廷的铁腕。封隆之觉得自己既然是来抚慰的,再把问题扩大化就不好了,于是征得高欢同意之后,没有继续追究下去。
高慎这次叛乱是株连九族的重罪,按规定整个高家都要受牵连。但高欢认为高乾有建义之功、高敖曹为国捐躯、高式季能够提前报信,因此都不用连坐,最终只处罚了高慎一族。
李昌仪作为怂恿高慎造反的直接责任人,按律也要被处死。缧绁加身,着名的美女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就在她垂头丧气等着受刑的时候,高澄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嘲弄地问道:“现在你还有啥可说的没?还敢跟我对着干不?”
李昌仪默然无语。我已经认命了,怎么处置随你的便吧。
高澄大喜,当即下令把李昌仪送回自己的家中,纳为侧室。
作为高欢的世子,当朝的尚书令,高澄这么干当然没人敢说什么。但高澄不知道的是,十几年后,正是这个李昌仪引发了高家最残酷的一次内乱,几代人建立起来的政治秩序破坏殆尽,实力的天平也开始悄然倒向西方。
---
注:根据北齐书的记载,抚慰冀州的是封隆之,而封隆之也的确适合干这个活儿。资治通鉴中说是高隆之,疑为笔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