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名战俘在双方看守的火并中,全部逃之夭夭,无一人遗留。
韩晟昊带着八十三名战俘逃出战俘营之后,带他们来到釜山,给他们换上早就准备好的衣裤,脱下身后印有PW字样的灰蓝色俘虏服,把他们三两个人一伙分别安排在华侨家里。
但在这天晚间,却跑了七个人。七个人显然都是共产党的坚定分子。
韩晟昊得知消息后,吓得大惊失色,这可是掉脑袋的事,立即报告给陈建中!
陈建中气得大发雷霆,就差没开枪要他的小命了。
“你干什么吃的?弄跑了七个中共顽固分子?我限你七天之内,必须把七个人逮捕归案!否则,我就把你送到台湾严加法办!”
韩晟昊也真够窝囊的了,本想为党国尽效尽忠,拿生命当赌注去为党国效命,到头来却遇到这等麻烦事。但毫无办法,军令如山倒,只好收起满腹晦气,同一些华侨及韩国宪兵分头搜查逃跑的七名战俘,一连搜查了七天七夜,连一个人影都没搜到。疲劳加焦虑,韩晟昊一连几次吐血。眼看陈建中规定的日期已经过了,韩晟昊已经做好了去台湾接受法办的思想准备。就在这时,有人意外地发现了七个人的下落……
结果,七名刚刚从战俘营里逃出来的志愿军战士,又落入了国民党之手。
后来,台湾驻韩使馆官员派人乘飞机把八十三名志愿军战俘全部押送到台湾。
与此同时,韩晟昊同两名韩国警察乘海轮押着台湾的九名渔民及另外九名反国民党人士也去了台湾。
但是在这次海上航行期间,韩晟昊经常坐在甲板上,望着烟波浩淼的瀚海,心头常常掠过一种从未有过的沧桑感。
他忽然觉得人类就这样你杀我、我杀你的,到底是为什么?人类就不能太太平平地过日子吗?
他心底第一次发出感叹:人啊人,为什么要相互残杀,就不能相安无事地好好活着吗?
这位台湾的特工人员,第一次向这个你杀我砍的世界出了人生的感叹。
蒋经国召见
但他瞬间产生的沧桑感,很快就被接踵而来的风光荡涤掉了。
到台湾以后,他被派到台湾国民党情报部受训一周。
鉴于他在朝鲜战争期间的表现,国民党情报局局长季源溥,将一万元台币连同一句热情的鼓励,郑重地拍到他手里:“好好干吧小伙子!党国不会亏待你的!”
接着,他又被召进总统府,见到了国民党的“第二号”人物。
在总统府一间高雅的办公室里,长得小圆脸、小眼睛、高颧骨的蒋经国,笑眯眯地接见了他。
“韩同志,你干得好啊!”这是蒋经国与韩晟昊握手时,说出的第一句话。
韩晟昊受宠若惊。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人物,更没受过这么大人物的赞扬,忙说:“啊,不不!我没干什么。我只是做了些应该做的事!”
“你干得非常出色。你为党国所做的一切,我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韩晟昊听到这话,顿时感到汗颜,忙说:“不不,我干得很糟糕!差点给党国造成重大损失……”
“啊,不能那么说。坐吧。”蒋经国示意他请坐,自己也坐到沙发上,“工作嘛,那是难免的。再说,那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作为一个执行者,已经完成得很出色了。朝鲜战争以来,你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华侨成立起各种**团体,不顾生命危险跑到前线去视察工作……”
蒋经国如数家珍般地数着韩晟昊的功绩。
这不能不使韩晟昊备感吃惊,他一个小小特工人员的一举一动,竟被国民党的“二号”人物所完全掌握,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接下来,蒋经国同他面对面地坐在沙发上,像老朋友似的问起他在大陆的家族状况,谈起土改时他家人被斗的情景。这越发使韩晟昊感到震惊,堂堂一个国民党的“二号”要员,怎么连自己的家庭历史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呢?
后来,蒋经国表现出一副关怀备至的样子,头微微前倾着问他:“你们在**前线工作很辛苦,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解决?”
韩晟昊忙回答,“谢谢您的关心,没有什么困难!”
接下来,蒋经国又问他住的什么房子,几个孩子,工资多少,家里冷不冷?韩晟昊都一一作了回答。
末了,蒋经国轻轻叹息一声,说:“现在是困难时期,党给予你们这些特工人员的工资太少了,还请你能多加理解。这样吧,一会儿出去时,秘书会给你点钱,对你生活补贴补贴。希望你继续好好干,听上司指挥,相信你会大有前途的。”
“多谢组长栽培!”(蒋经国当时是总统府资料组组长,即现在的安全部,所以大家习惯称他组长)
出门时,果然有一位秘书等候在那里,将装有一万元台币的红色信封,恭恭敬敬地递到韩晟昊手里。
一万元台币对于月薪仅一百七十五元的韩晟昊来说,算得上一个天文数字了。不过,韩晟昊生来不“稀罕”钱,他是在钱堆里泡大的,对钱财一直看得很淡。与其说是两万元钱使他震惊,莫不如说蒋经国的一番谈话更令他费解。为什么对我一个小小特工人员了如指掌?连我的祖宗三代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对我器重?还是……
他百思不得其解。
应该说,他在政治上仍然是一个未出徒的二级工,还没有阅尽政治舞台上的残酷与丑陋,更没能看清那些掌权的大人物,玩他这个小人物于掌股之间的把戏!
不过他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国民党天天喊反攻大陆反攻大陆,到底什么时候能反攻成功?
但,答案如同雾里看花,虚无缥缈。
目睹板门店交换战俘
一九五三年的九、十月间,美丽的秋天穿过余音袅袅的战火硝烟,终于悄悄地来到了朝鲜半岛。寥寥几枝绿叶,点缀着被战火洗礼后光秃秃的山峦……
这场战争大约以死伤几百万生灵为代价,以南北双方把原来笔直的北纬三十八度线,改写成弯曲的S形“三八”线为结束。消亡的生灵永远不可能再生还,但那些缺胳膊少腿、仍关在战俘营里的几十万战争牺牲品,却继续成为双方争夺的最后焦点。其激烈程度,绝不亚于战争中争夺任何一个战略要地。
但是,绝非那些缺胳膊少腿的战俘们,真就那么举足轻重,真就像皇太子一般备受宠爱,非要争夺过来不可。
这只是一种政治斗争的需要。
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去了台湾的志愿军战俘,有多少人流落街头?成为一名不是乞丐的乞丐,弄得有家难回,有亲人难见的狼狈境地?返回内地的志愿军战俘,也同样命运不佳,在那种极左思潮的年代里,被俘的污点如同海丝特白兰胸前的“红字”,成为一种永远抠不掉的耻辱与罪过,载入档案,使他们再也难写人生辉煌。
交换战俘,就在板门店那间后来进行了几百次马拉松式谈判的简易房里。
板门店距离汉城四十多公里。它位于北纬三十八度线上,远离人烟,是南北双方会唔的唯一地点。
在这里曾经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但因离本篇主线太远,不宜多多介绍,只能略举一二以飨读者。
早在谈判一开始,朝鲜这方就提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来谈判,必须打出白旗,而且必须是国旗样大的大白旗,否则就不与谈判。
无奈,每次来谈判之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方就开着轿车,扯着一面大白旗呼呼拉拉地招摇过市,然后才能坐到谈判桌前与对方唇枪舌剑。
插在谈判桌两侧的两面小旗,也发生过不少趣闻。
在谈判的简易房中间,东西走向摆着一排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这张谈判桌一摆就是几十年,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仍在行使着它的特殊使命。桌子中间拉着两条衔接双方麦克风的电线,这就是延续至今的南北分界线。
在桌子两端,双方各插着一面旗帜。刚开始谈判时,双方都插着一面象征性的小旗,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方的旗帜悄悄地大了起来,另一方的旗帜也跟着长起来。再后来,双方的旗帜都变成了雨后的蘑菇,猛长,一直长到了棚顶。后来,双方谈判人员望着顶棚的旗帜,觉得堂堂一帮大人物坐在两面偌大的旗帜下面谈判,实在有失体面,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似的可笑。于是,双方又达成一致意见,规定各自的旗帜不许超过一定的规格。这样,双方的旗帜又都缩了回来。这才平息了一场谈判外的小插曲。
在交换战俘之前,谈判桌前坐好了各方首脑,有印度、捷克、波兰、奥地利等中立国的“裁判员”。除此外,南北双方都有诸多要员各坐一方。北面有中国人民志愿军首长、朝鲜人民军长官。南面有韩国将领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军官。当然在南面这方阵营里,少不了伪装成韩方工作人员的国民党特工。此外还有一大批记者。
南北双方首脑坐定之后,个个神情严肃,面色庄重,大有如临一场激烈争夺战的架势,等待着战俘们的到来……
韩晟昊以特殊记者的身份,曾多次目睹了争夺战俘的场面。当时,主要是争夺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俘。
当中立国的“裁判员”宣布交换战俘开始后,只见谈判室的南门被推开(因战俘营在韩国)了,一个身穿灰蓝色俘虏服,背后印着PW英文字母的人,惊慌失措地走进来。他们一个个都蓬头垢面、面无血色,拖着战争留给他们的纪念,有的手拄拐杖,有的吊着胳膊,有的四肢虽还健全但心灵却饱经创伤,心惊胆战地站在众目睽睽的中立线上……
进来的如果是朝鲜人民军战俘,中立国的“裁判员”就问一句:“你是愿意留到南面,还是愿意回到北边?”
那人就在慌慌张张的几秒钟里,迅速地做出决定,说出自己是走还是留。
是走是留将决定从南门回去,还是从北门出去?从哪个门出去就等于投奔了哪一方,也就决定了他今后的命运。
如果进来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裁判员”就问一句:“你是回中国,还是去大陆?”
这句被美国“耍”弄了词藻的问话,贻误了好多人的选择。志愿军战俘们以为中国就是大陆,于是,凄惶惶地瞅一眼北面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首长,急忙答一句,“回中国!”
结果,在他还没有弄清“中国”和“大陆”到底有什么区别的情况下,南门已经打开了,他被懵懵懂懂地拽向了另一个世界,从此踏上了遥远的孤岛,成为一个永远被人瞧不起的内地战俘,过着惨淡不堪的生活……
后来,一些共产党执政的中立国成员,终于弄清了中国语言的奥秘,认识到“中国”和“大陆”两字之差所造成的误解,这才改成“你是去台湾,还是回大陆?”
这样,那些懵头转向的战俘们,才做出一个稍稍清醒的选择,或是回内地,或是去台湾。于是,南北双方就如获至宝地把各自人员拉进自己的怀抱……
有时,站在分界线上的战俘正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中立国的长官就拿出战俘们的家信念给他听,拿出亲人的照片给他看。这使那颗彷徨的心会突然猛醒,大呼一声“妈妈——”一头向北门扑过去……
北门象征着内地。南门象征着台湾。情况就如此简单。
交换战俘时,最紧张的也许不是那些懵懵懂懂的战俘,而是双方的工作人员。他们以一种绝不亚于战场上争夺每一个战略要地的紧张心态,分毫不让地争夺着眼前的每一个战争牺牲品……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这句话在这里体会得最为深刻了。
只要南门一打开,战俘一进门,双方的工作人员就瞪大了眼睛,立即就对那人急切地使眼色,打手势,小声呼唤:“过来过来!快过来!”有时声音大了,中立国的“裁判员”不得不举起毛茸茸的大手给予制止。
后来,这场争夺战发展到进门之前,双方都提前进入争夺状态。北面通过中立国人员,把志愿军亲人的照片及家信转给志愿军战俘,以呼唤那些破碎的心回归内地;南边则直接向战俘许诺,以“封妻荫子”、高官厚禄等作诱铒,诱惑一些人投奔台湾……
韩晟昊以记者的身份,经常穿梭于战俘之间,极力劝说他们投奔台湾。可是去台湾的终究不多。这使他既失望又恼火。眼巴巴地看着大批战俘拥向北门,他觉得共产党又赢了一把!他感到十分气愤,把这种责任转嫁到中立国的“裁判员”身上,认为他们有倾向性,向着共产党一方,所以才出现这种局面,大骂他们“什么他妈的中立国?纯属是共产党的代言人!”
向蒋介石进谏
台湾的秋天很美,天高云淡,万物清纯,是小岛最美的季节。
一九五三年秋天,国民党的三百名天之骄子踏着迷人的秋色,集聚到台北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奉调来受训一个月。
革命实践研究院的院长是蒋介石,可见该研究院在国民党中的地位。
来此受训的三百名干将都非等闲之辈,皆为党国栋梁。
韩晟昊也在其中。
但在这次受训期间,韩晟昊却有些与众不同。
每当课余闲暇,其他人都三五成群地涌出大门,嘻嘻哈哈去找地方消遣,去发泄……唯独他独自一人,经常漫无目的地倘佯在小街林荫路上,想图个心静,可耳畔,总会从一栋栋卫兵站岗的小楼里,传出哗哗的洗牌声、嘻嘻哈哈的男女调笑声,以及留声机发出的缠绵悱恻的歌声……
每每听到这些,他心头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甚至一种烦躁。他不明白这种感觉来自何处。他常常会毫无来由地发出一声“国骂”,“他妈的!”转身离去……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有时,他会莫名其妙地掏出自己心爱的马牌手枪,对着什么目标胡乱地开上几枪,以泄心中的烦闷。但他理不出头绪,他不知道这种烦恼来自何处?更不知如何才能排遣它?
他很痛苦。
一个月的受训转眼结束了。结业典礼那天,院长蒋中正亲自接见了全体学员,并向全体学员训话。训话的内容无非是继续灌输那些堆积过多、早已造成消化不良的**救国理论,末了还单独接见了部分优秀学员。
被单独接见的人都欣喜若狂,觉得是蒋大“总统”对自己的莫大恩赐,是人生的最大幸事。因而每个被接见的人都激动不已,或哭或笑地一副激动状。
韩晟昊也是被单独接见者之一。
当他被人领进总统府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一身戎装的蒋介石正端坐在沙发上,身后立着一排似乎是保驾,又似乎是秘书之类的人物,个个都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一见他进来,蒋介石微笑着示意他坐到对面的沙发上。
于是,韩晟昊就同这位在中国历史上风云一时的人物,隔桌而坐,进行了一番面对面的长谈。茶几上的茶杯里飘溢出一股幽淡的清香,韩晟昊知道那是福建产的一种清茶。
距离很近,对这位大人物的表情能看得一清二楚的。韩晟昊觉得,蒋介石的浑身上下无不透出一种笑而不露的威严。他明明在笑,而且还笑出几分老年人的慈祥,但却透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深不可测的威严。韩晟昊不知这种威严是来自蒋介石的地位,还是来自他的脸相?总之,韩晟昊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种威严四射的人。
其实,韩晟昊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了。
在研究院受训期间,这位研究院院长经常微服下访,常常在学员中午进餐时,出现在餐厅里,有时还会坐在同学中间,谈笑风生地吃上几口粗茶淡饭。
但这样面对面地相视而坐,还是第一次,所以使这位屡经生死、无所畏惧的特工人员,感到有些紧张,一动不动地端坐在椅子上,规规矩矩地等待着对方发问。不过,这种紧张状态很快就被双方的交谈冲淡了。
蒋介石开口的一番话,就像蒋经国召见那天一样,又使韩晟昊微微一震……
“韩同志,我知道你的整个家族都被共产党搞得很惨,家败人亡,妻离子散……”
这位国民党的头号大人物,又把这位小特工的家族在土改时遭难的情况,如数共产党罪状般地数了一遍,而且还深表同情地叹息一声,“嗨,何止你一家呀?”
韩晟昊听了尽管有些吃惊,却没有了那种受宠若惊之感。他只是觉得这些大人物的脑瓜子太厉害了,装那么多国家大事不算,还要把我一个小小特工人员的家庭档案都装进去,这脑袋该有多大的容量啊?
直到很久以后,韩晟昊完全看穿了一切那天,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恰恰是自己家族的那份档案,成了他的自我介绍人,成了他贴在脑门上的**标签,因而使他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白白为人家卖了十几年的命……
接下来,蒋介石问他一些**工作方面的情况,让他谈谈目前国民党在韩国、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区的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
“我觉得问题很多。”韩晟昊直言不讳地说,“工作人员太少,有经验的人太少,有能力的人就更少了!”这是他的心里话。这些年来,他一直有一种孤军奋战之感。
这几句话,使蒋介石身边的几个人微微一震,引起几声悄悄议论,却被蒋介石一个手势制止住了,“好,讲得好,继续讲下去!”
“我认为,我党应该培养一批精明强干的特工人员,派往大陆,增强那里的特工力量!这样才有利于反攻大陆!”他很想大胆地问一句,你们整天喊反攻大陆反攻大陆的,到底什么时候能反攻啊?但见蒋介石转头严肃地看了一眼身后的几个人,那几个人正手拿本本刷刷记着什么,于是就没敢再问。
过后他才知道,那些人都是情报局的官员,正记录他的谈话呢。
蒋介石又问他:“你们华侨有什么困难?”
韩晟昊又直言道:“华侨的困难太多了。华侨很穷,文化素养又低,没有自己的大学。华侨子弟不能回大陆读书,所以好多学生念完初中就不念了!一个人没有文化怎么能行?我们中国所以屡遭外国人欺负,不就是因为我们愚昧落后吗?所以,我希望党国能支持我们华侨一下,让华侨的青少年到台湾来读书……”
言犹未尽,他的话却被蒋介石打断了。
“好!韩同志讲得好!我们一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
末了,韩晟昊又对中立国在板门店交换战俘不公一事,大发一顿牢骚。
蒋介石听了淡然一笑,说:“那是联合国的权力,我们说了不算!”
最后,蒋介石鼓励他说:“韩同志,你很有见地,敢说敢为,我党正需要你这样的干将啊!好好干吧,你会大有前途的!”
听到蒋介石的这番鼓励,韩晟昊心里自然涌起一阵激动。多少年来自己为党国所付出的一切,毕竟没有白干,终于得到了党国头号人物的首肯。
但不知为什么,这番激动却像划亮的一根火柴,只在他心头闪了一下光亮就熄灭了,再也没有燃起多大的兴奋劲儿。就连后来,当他站到党国头号人物的身后,享受那份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殊荣,把自己的形象同蒋介石的尊容定格在一瞬间时,他也没有感到多么兴奋。
他似乎觉得,蒋介石对自己这番“大有前途”的鼓励,只不过是顺嘴说说而已,只是给他这个在前线卖命的特工人员,一点安慰罢了。因为他第一次来台湾受训时,就有人这样说过。这多年过去了,他仍然不过是一个小小特工“科长”而已,丝毫没有什么进展。
前途究竟在哪里?他不得而知。
其实,早在蒋介石召见之前,他心灵深处已经潜伏着一种信仰危机,只是连他自己都没有完全意识到罢了。直到很久以后,他毅然地退出了政界,重新审视起自己的思路时,才意识到这点。
照相时,蒋介石双手扶膝端坐在前面,韩晟昊同韩国华侨国大代表王兴西傍立在后,一边一个相依而立,留下一张永久的纪念。
蒋介石接见后的第二天,韩晟昊跟一帮受训的同事到碧潭去玩,见路旁一帮人围着一个摸骨瞎子在算命,这帮天之骄子嘻嘻哈哈地上前去凑热闹,让摸骨瞎子给自己摸摸,看看今生今世能有多大造就?
于是,那位摸骨瞎子瞪着白多黑少的眼睛,操着青筋暴突的黑手,就在这帮天之骄子的头上、脸上,一个个地仔细地摸索一番,最后道出一句总结性的话语,或是平淡一生,或是高官厚禄,或是平庸一辈子等。
当摸到韩晟昊时,那双白多黑少的眼睛迟疑地眨动了好一会儿,细长的黑手时慢时快,在他后脑上哆哆嗦嗦摸索了好一阵子,最后道出一句令四座皆惊的话:
“枕骨突出,但没有横惯到耳,你乃是波澜万丈之悲剧英雄!”
据说,这位摸骨瞎子当年曾给蒋介石摸过骨。当他摸到蒋介石横惯到耳的枕骨时,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边说:“帝王之尊!帝王之尊!”
大家听了摸骨瞎子的这句话,都纷纷取笑韩晟昊:
“哎呀呀,你是大悲剧英雄啊!”
“我看看悲剧英雄什么模样?哟,咋这么矮哟?”
大家七嘴八舌地冲他打趣逗哏。他却忽然想起了三叔当年说过的那番话,“这孩子是八月二十八早八点出生……再看他两目清秀,枕骨突出,聪明绝顶。他的命运之格将是背井离乡,有名无财,波澜壮阔之一生……”
一个是“波澜万丈之悲剧英雄”,一个是“波澜壮阔之一生”,两者时空虽然相距甚远,相隔一二十年,可是对他后脑上的这块骨头,却道出了几乎相同的“鉴定”。
这不能不使他对后脑勺上那块看不见的枕骨,也着实怀疑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长了这么块骨头?别人长没长?他伸手摸摸其他人的后脑勺,觉得跟自己的是不一样,没一个像他枕骨这么突出的!
此后,每当他再遭受磨难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摸摸那块该死的骨头……
向五毒俱全的台湾外交官开刀问斩
然而,这位被蒋家父子召见过、嘉奖过,多次获得过国民党奖章,一时被台湾视为**第一高手的党国干将,有一天,却突然向台湾有关当局提出了辞呈,辞去党内外一切职务,毅然地退出了政坛……
这不能不使人震惊,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事情似乎是从韩晟昊与国民党驻韩大使馆一些外交官的矛盾开始的。
韩晟昊很早就发现,台湾派到韩国的那些外交大员们,在那幢袁世凯时代购置的、代表着中国人脸面的大使馆里,整天明目张胆地干着一些肮脏勾当,根本不把党国威望、侨民工作、外交事宜放在眼里,整天吃喝嫖赌、倒卖汽车、走私鸦片、收小包,以外交官享受的特殊权利,从美军PX免税店里购出大批紧俏商品,内外勾结,出去倒卖……把一个堂堂大使馆搞得乌烟瘴气!
即使在朝鲜战争最紧张的时刻,这些人也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背地里一直干着蝇营狗苟肥满私囊的勾当。从大使馆里传出来的“五魁首,六六六”的划拳行令声,经常使邻近的韩国人嗤之以鼻,骂中国人是光知道吃喝的“叫驴”!
一次,韩晟昊亲眼看到一个韩国人,鄙夷地点呼着大使馆,说:“瞧,这里面住着一帮光知道吃喝的叫驴!”
当时,他恨不得一拳打碎那人的鼻梁骨,可是转而一想,怪不得人家,人家骂得有道理!
他实在看不下去这种丑恶现象,就像当年看不惯华侨社会贩毒、**的丑陋现象一样,又犯起了“爱管闲事”的倔脾气。而且,他这个人生性疾恶如仇,天不怕地不怕,管你是天王老子我也敢把你拉下马来。具有一种典型东北人的个性!
一天,在全韩华侨首领大会上,他直言不讳地讲道:
“……有的外交官整天侨务不抓,侨民不管,吃喝嫖赌无所不干!明目张胆地倒卖汽车,走私营利!这种不顾国家尊严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脸面!他们根本不配当外交官,丢尽了中国人的脸!我以一个华侨的身份正式提出,希望他们不要再给中国人丢人现眼了!”
这番话也真够可以的了。如果在背后发发牢骚,说几句气话也就罢了,他可倒好,当面直言!此刻,一位大使馆官员就坐在椅子上,正洗耳恭听着这番讲话呢!
可想而知,那位外交官该是怎样一副心境?脸上不得不挂着尴尬的微笑,心里却恨不得一刀捅了这个韩小个子!
紧接着,韩晟昊又连篇累牍地在《韩华日报》上发表文章,点名道姓批评一些外交官的丑恶行为。
一时,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某些外交官,成了华侨的众矢之的。
其实,对一些外交官的所作所为,广大华侨早就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巴不得有人出头整整他,只是慑于他头上的乌纱翅,没人敢在太子头上动土罢了。华侨平时有求于外交官的地方多着呢。韩晟昊这一开炮,当然就成了众多华侨的代言人。他的嘴巴就成了众多人的出气筒。韩晟昊这一生都充当着这种炮弹的角色。
当时,不少华侨都来拍韩晟昊的肩膀,“韩先生你太了不起啦,正说出了我们华侨的心里话!大使馆那些家伙简直太不像话,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真该狠狠收拾收拾他们!”
这无异是对韩晟昊的莫大鼓励,大长了他向丑恶现象作斗争的决心,也越发激励起他天不怕地不怕的虎劲儿。
没过多久,韩晟昊又向另一个贪官——国民党直属支部秘书开刀了。
韩晟昊召集二十九个华侨委员开会,当着那人的面,宣布了他不称职的数条“罪状”,当即让大家举手表决。结果,二十八只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唯有一双手像挨了枪子的鸡翅膀似的,软沓沓地垂落在双膝间……
小小韩晟昊也真够能作妖的了,说罢免就把台湾给任命的国民党驻韩直属支部秘书给免了!而且,下午五点钟开会表决通过的罢免消息,六点钟就见报了。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使台湾派来的三名特派大员企图力挽狂澜都回天乏术了。
后来,那人曾托人问过韩晟昊:“某某从没得罪过你,你为什么跟他如此过不去呢?”
韩晟昊回答是:“他是从没得罪过我,可他得罪的是七万多华侨!你说不是吗?”
一句话,把那人问得哑口无言。
刚来韩国那阵,韩晟昊曾率领一帮人掀起一场打击贩毒、**等丑恶现象的运动,把个乌七八糟的华侨社会引上一点正路。这次他以为像上次一样,来个杀一儆百,震慑一下官界,让他们收敛一下自己的丑陋行为。
然而,他太天真了。
当年,他们可以用棍棒来改造低层老百姓的丑恶现象。但今天,面对一帮实权在握的官界人物,可绝非他一个小小韩晟昊能扭转得了的啦。
说来,他只不过是充当了一个傻透顶的可悲角色,正像那位摸骨瞎子预言的一样——一个波澜壮阔之悲剧英雄。
一封诬告他是中共间谍的检举信
没过多久,一封足可以把韩晟昊送进监狱、甚至送上断头台的密告信,悄悄寄到了韩国情报部长官的手里。
与此同时,一封同样内容的密告信,飞越大海,飞到了台湾情报局首脑的办公桌上……
密告信的大意是:
韩晟昊曾是中共辽东军区政治部的特派员,化名林东山,曾在铁原一带活动非常猖獗,多次召开华侨大会,大肆宣传共产主义,极力鼓吹共产党的纲领!他是中共派来的高级特务,多年来打进我党内部,假装积极**,实为中共充当秘密间谍!此人是个非常危险的人物,对党国危害极大,必须严加处置!此人不除,韩国侨社将无宁日,党国将无宁日!希望把他押回台湾!希望早日除掉他,为华侨除害,为党国除害!落款是十三名华侨首领。
面对十三位华侨首领联名写来的密告信,台湾情报部几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着实大伤了一番脑筋。他们反复思考着“被告”的所作所为,翻开他的个人档案,仔细斟酌着他的来龙去脉,审视着他的一切功过是非……
末了,情报部的头头们不得不摇头否定,韩晟昊与共产党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再说,他拿性命做抵押去营救战俘,冒着挨枪子的危险去三八前线督察**宣传……难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取得党国信赖,图谋伺机为中共效劳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是,十三名侨领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为什么要联名写来这样一封密告信?他们与韩晟昊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不共戴天的利害冲突?
一个个疑团,又越过大海,转回到台湾驻韩大使馆,去探询密告信的真假虚实……还好,王东原大使是一个正派人,为韩晟昊说了几句公道话,这才使台湾情报部的要员们,长出一口大气,释怀地笑笑。否则,真要贻笑大方,出天大的政治笑话了!**第一高手竟是中共派来的高级间谍,岂不太丢国民党的脸面了吗?
但是,要想把一个人置于死地,不用什么明文处置,只要用那人人都有的嘴巴,胡乱搓搓一顿,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人活活搓搓死。
尽管那十三位侨领后来见到韩晟昊,总是满脸堆笑,一个劲地向他拱手作揖,甚至有人向他难为情地道出了受人唆使的内幕,但还是有人偷偷地骂他“韩特务”,不是国民党的特务,而是共产党的“特务”。
一份令台湾调查局震惊的辞职报告
舆论能杀人。
这位在华侨界大名鼎鼎的人物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众多华侨茶余饭后嚼在嘴里的茶根……
没过多久,一封凝聚着反思与醒悟的辞职报告,带着一颗有苦难言的痛苦之心,飞到了台湾调查局头头的手中……
这份出自蒋家父子嘉奖人物之手的辞职报告,又像那封密告信一样,引起调查局头头们一阵不大不小的哗然。他们纷纷议论,百般猜测,韩晟昊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辞职?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这种决定的?
有人即刻反思自问:是不是给韩晟昊的官太小了?
一查档案方才发现,在那页发黄了的任命书上,像苍蝇似的落着两行令人啼笑皆非的小黑字。这位为党国出生入死十几载、屡建功勋的特工人员,只不过像一个羞怯难当的老媳妇,仍然是福建省秘书处一个小小的秘书,至于后来给他加封的各种头衔,什么“科长”、“会长”等等一大堆桂冠,只不过是大人扔给小孩子的一块块糖纸罢了,糊弄小孩子的玩艺,全是虚的!
此刻,刚刚由内政部调查局改成司法行政部调查局的长官们,却非常需要韩晟昊这样的干将。可现在,这位忠心耿耿的党国情报干将,却毅然地提出了辞呈,这不能不使司法行政调查局的头头们大为震惊,感到莫大惋惜,甚至是莫大损失。他们一再向韩晟昊发出邀请,请他来台湾恳谈,并许诺,无论是来台就职还是继续留任韩国,都将委以重任!
但是,他把一切台湾方面来的消息,都深深地锁进火炉里,化作了一缕白烟……
那么,他是因为承受不住那番嚼不烂的舌头,才毅然提出了辞职吗?
不,这远不是韩晟昊的个性。对于韩晟昊这种经历过非常磨难、具有超常内心素质的人来说,这点小小舆论,只不过是三伏天淋到头上的几滴小雨点,轻轻一抖就会抖落掉的,他照样可以一身轻装地前进。他完全有这个能力和信心,何况还有台湾当局作他的坚强后盾呢。他完全可以到台湾去谋个一官半职嘛。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那颗对党国至信至诚、如磐石般坚定的心,就像经过一场强烈地震,地基开始动摇了,出现了深深的裂痕……
这裂痕似乎是起源于那场不大不小的诬陷和误会,其实,那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索,是他醒悟人生的契机而已。
记不得是从哪一天开始的,他心里突然有一种醒悟感:
我韩某是个什么人物?我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细想想,只不过是充当了国民党的炮灰,一条给人家拚命拉磨的拉磨驴!我呀我,真他妈是天底下头号大傻瓜!
其实,早在朝鲜战争结束不久,在板门店谈判期间,韩晟昊望着北面随风高扬的五星红旗,就深深地感到一种透骨的悲凉,一种莫大的失望。叫嚣一时的国民党,不但没有反攻大陆的可能,而且共产党越打越强大,打出了一个连美国人都奈何不了的天下!当时有人嘲讽说:“中华民国的国旗就是‘中国政局的版图’。中共占了个‘满地红’,国民党给自己留下的恰恰像他自己的旗帜所暗喻的那样,一个‘青天白日’的小小角落——台湾!”
更令他失望的是,经过数年的特工生涯,他看到自己曾赖以无限希望、无限信仰的靠山,只不过是一个长满蛀虫的马粪包。它寄养着一帮酒囊饭袋和贪官污吏!他们在那里尔虞我诈、争权夺势……那不是一个小小的驻韩使馆,不是几个小小的贪官,而是整个台湾!他早在台湾受训期间就看到了这点。他这个傻狍子在这里呕心沥血地为党国效劳,而人家,却在那里尽情地享受,恣意挥霍,开心地玩乐着……
呜呼,大梦方醒已近黄昏!
他忽然感到一种莫大的悲哀,自己竟把生命赌注押在这样一个毫无希望的政党上?
多么可笑可悲啊?
他突然有一种受骗上当之感!这种感觉是那样强烈,有一种拉完磨杀驴吃的味道!
不仅如此,更令他痛心的是自己的同胞……
面对大使馆官员的丑陋现象,他挺身而出,向丑恶现象作斗争,这正符合广大侨胞的心愿。可反过来,他却成了众人攻击之目标。他扪心自问:我韩某人为了什么?我又图希什么?还不是为了广大华侨的切身利益?还不是为了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能活得像个人样,别让人家瞧不起吗?可大家却如此对待我……
他忽然觉得周围好多人都是阿Q!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甚至觉得,自己成了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自己为革命被人宰了,有人却沾着自己的鲜血吞吃着馒头,为的是治好“痨病”……
他在国内时曾读过鲁迅的这两篇文章,当时很不以为然,以为鲁迅过于故弄玄虚,故作深刻,把自己装扮成“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先知先觉者。然而多年后的今天,在这异国他乡,他才第一次领略到这位作家的深邃,也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可悲,甚至或多或少意识到了民族的可悲性……
现在他才醒悟到:割掉几个贪官能改变什么?小人物一个,什么都改变不了!削去缨子萝卜还在,还会长出更茁壮的萝卜缨子来!
他早在台湾受训期间,就从那一阵阵的靡靡之音中,从那崩咔咔的舞步中,嗅出了腐味,那不是他一个小小韩晟昊所能改变了的!
他看到共产党越来越强大,国民党根本不可能打倒共产党,什么反攻大陆夺取江山,通通都是骗人的鬼话!
他觉得自己既没有力量打倒共产党,又没有能力改变国民党。
这才是他真正的悲哀所在。
他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他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暗淡。大陆靠不得,台湾又不想靠。他成了一缕悠荡的孤魂,一只不能靠岸的小舟。他有一种被人抛弃之感,从此他称自己为“弃民”……
人,最怕的就是醒悟。
他觉得自己非常可悲,多年的青春热血,无法计算的生命投入,最后却像抛进江中的一片落叶,毫无声响、毫无价值地被水冲走了,埋藏了,消亡了……
一九五九年秋天,一颗饱经沧桑而又无比坚强的心,陷入了无可名状的痛苦之中。一个瘦小的身影一连多少天徘徊在汉江边,一双沉重的脚步久久地叩击着江边的石堤,也叩击着一颗痛苦的心灵……
我该怎么办?到底该何去何从?
是继续留在华侨圈子里,还是另辟蹊径?
最痛苦的抉择就在眼前……
这天晚间,他在汉江江堤上足足坐了一夜。他久久地抚摸着自己心爱的马牌手枪,直到天亮……
第二天早晨,他早早地来到王东原大使的办公室……
王东原颇感吃惊,好一会儿才问他:“你是突然决定的吗?”
“不,考虑很久了。”
“是因为最近的事……”
“不,我早已看透了好多事情!”
王东原默默地盯着韩晟昊,好像要从他明澈而冷峻的眸子里,阅出点什么,好一会儿才说了一句,“那好吧。”他深知韩晟昊的个性,这是一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汉子。既然决定了的事情,是不会轻意改变的。他说:“你要想去台湾,我可以帮你推荐……”
“不!”没容王东原说完,韩晟昊斩钉截铁地说:“我要看到他们整天狗扯羊皮,得把我气死,要不然也得被他们整死!蒋介石用的都是什么人?都是些奴才、庸才,有几个人才?稍不听话就会想办法把他弄掉,干倒!你说我这种性格的人,能在他们手下干事吗?”
是的,是不能。王东原太了解韩晟昊的个性了。他疾恶如仇,仗义执言,刚直不阿,这种性格的人是不适合在政界干的。政界需要的不是干练和头脑,而是圆滑和狡诈。这恰恰是韩晟昊所不具备的。王东原最后说:“这样吧,你要想做官就回国(指台湾)。要想赚钱就留在海外。依照你的能力,我相信你不出十年,一定会名利双收的!我赞成你留在海外。你的性格是不适合在政界干。我看你就留下来吧,我帮你找个比较理想的工作!”
没过两天,韩晟昊毅然辞去:台湾内政部调查局东北区办事处组织科长;国民党驻韩直属支部执行委员兼组训科长;台湾大道通讯社驻韩特派员;《韩华日报》编辑人等七项职务。
一夜之间,这位身兼多职辉煌一时的人物,转眼就变成了“无官一身轻、万岁老百姓”的一名普通百姓。
临离去那天,颇有几分凄凉,几分悲壮。
那是一个灰色的早晨,雨丝朦朦,人影朦胧,泪水模糊着一些人的心。他孤身一人,怀着比天气更灰暗的心绪,告别妻儿老小,踏上南去的列车,到远离汉城的群山,去谋取一份求生的职务……
在王东原的力荐下,他到群山华侨小学当了一名校长,从此开始了另一种平静的人生。他决心从此远离华侨圈子,远离政治,陷入沉默,只跟纯洁天真的孩子们打交道。
然而一年后的一天,一封来自台湾的来信,再次搅乱了那颗已经超度政界的心,批转回来的辞职书上这样写道:批准韩晟昊辞去原福建省秘书处秘书职务……
呜呼哀哉!用血与泪写成的十年历史,到头来连个明确说法都没有,闹了半天,只不过是刚刚起步时的一个小小秘书,而且还是福建省秘书处的秘书,多么令人哭笑不得啊?
此刻,他为年华的虚度而痛心,更为受骗上当而寒心!他手捧那张已经作废了十年生命的辞职书,不禁仰天冷笑:“哈哈哈,哈哈哈……”
小小职务可以辞退,可是历史能辞退吗?漫长岁月所耗去的生命能辞退吗?他所倾注的无数心血能辞退吗?
不可能了!一切都不可能了!
可能的只是眼前一帮天真烂漫的孩子,正张扬着小手向他跑过来,童声童气地呼喊着:“韩校长——韩校长——”
(未完待续)
名战俘在双方看守的火并中,全部逃之夭夭,无一人遗留。
韩晟昊带着八十三名战俘逃出战俘营之后,带他们来到釜山,给他们换上早就准备好的衣裤,脱下身后印有PW字样的灰蓝色俘虏服,把他们三两个人一伙分别安排在华侨家里。
但在这天晚间,却跑了七个人。七个人显然都是共产党的坚定分子。
韩晟昊得知消息后,吓得大惊失色,这可是掉脑袋的事,立即报告给陈建中!
陈建中气得大发雷霆,就差没开枪要他的小命了。
“你干什么吃的?弄跑了七个中共顽固分子?我限你七天之内,必须把七个人逮捕归案!否则,我就把你送到台湾严加法办!”
韩晟昊也真够窝囊的了,本想为党国尽效尽忠,拿生命当赌注去为党国效命,到头来却遇到这等麻烦事。但毫无办法,军令如山倒,只好收起满腹晦气,同一些华侨及韩国宪兵分头搜查逃跑的七名战俘,一连搜查了七天七夜,连一个人影都没搜到。疲劳加焦虑,韩晟昊一连几次吐血。眼看陈建中规定的日期已经过了,韩晟昊已经做好了去台湾接受法办的思想准备。就在这时,有人意外地发现了七个人的下落……
结果,七名刚刚从战俘营里逃出来的志愿军战士,又落入了国民党之手。
后来,台湾驻韩使馆官员派人乘飞机把八十三名志愿军战俘全部押送到台湾。
与此同时,韩晟昊同两名韩国警察乘海轮押着台湾的九名渔民及另外九名反国民党人士也去了台湾。
但是在这次海上航行期间,韩晟昊经常坐在甲板上,望着烟波浩淼的瀚海,心头常常掠过一种从未有过的沧桑感。
他忽然觉得人类就这样你杀我、我杀你的,到底是为什么?人类就不能太太平平地过日子吗?
他心底第一次发出感叹:人啊人,为什么要相互残杀,就不能相安无事地好好活着吗?
这位台湾的特工人员,第一次向这个你杀我砍的世界出了人生的感叹。
蒋经国召见
但他瞬间产生的沧桑感,很快就被接踵而来的风光荡涤掉了。
到台湾以后,他被派到台湾国民党情报部受训一周。
鉴于他在朝鲜战争期间的表现,国民党情报局局长季源溥,将一万元台币连同一句热情的鼓励,郑重地拍到他手里:“好好干吧小伙子!党国不会亏待你的!”
接着,他又被召进总统府,见到了国民党的“第二号”人物。
在总统府一间高雅的办公室里,长得小圆脸、小眼睛、高颧骨的蒋经国,笑眯眯地接见了他。
“韩同志,你干得好啊!”这是蒋经国与韩晟昊握手时,说出的第一句话。
韩晟昊受宠若惊。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人物,更没受过这么大人物的赞扬,忙说:“啊,不不!我没干什么。我只是做了些应该做的事!”
“你干得非常出色。你为党国所做的一切,我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韩晟昊听到这话,顿时感到汗颜,忙说:“不不,我干得很糟糕!差点给党国造成重大损失……”
“啊,不能那么说。坐吧。”蒋经国示意他请坐,自己也坐到沙发上,“工作嘛,那是难免的。再说,那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作为一个执行者,已经完成得很出色了。朝鲜战争以来,你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华侨成立起各种**团体,不顾生命危险跑到前线去视察工作……”
蒋经国如数家珍般地数着韩晟昊的功绩。
这不能不使韩晟昊备感吃惊,他一个小小特工人员的一举一动,竟被国民党的“二号”人物所完全掌握,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接下来,蒋经国同他面对面地坐在沙发上,像老朋友似的问起他在大陆的家族状况,谈起土改时他家人被斗的情景。这越发使韩晟昊感到震惊,堂堂一个国民党的“二号”要员,怎么连自己的家庭历史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呢?
后来,蒋经国表现出一副关怀备至的样子,头微微前倾着问他:“你们在**前线工作很辛苦,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解决?”
韩晟昊忙回答,“谢谢您的关心,没有什么困难!”
接下来,蒋经国又问他住的什么房子,几个孩子,工资多少,家里冷不冷?韩晟昊都一一作了回答。
末了,蒋经国轻轻叹息一声,说:“现在是困难时期,党给予你们这些特工人员的工资太少了,还请你能多加理解。这样吧,一会儿出去时,秘书会给你点钱,对你生活补贴补贴。希望你继续好好干,听上司指挥,相信你会大有前途的。”
“多谢组长栽培!”(蒋经国当时是总统府资料组组长,即现在的安全部,所以大家习惯称他组长)
出门时,果然有一位秘书等候在那里,将装有一万元台币的红色信封,恭恭敬敬地递到韩晟昊手里。
一万元台币对于月薪仅一百七十五元的韩晟昊来说,算得上一个天文数字了。不过,韩晟昊生来不“稀罕”钱,他是在钱堆里泡大的,对钱财一直看得很淡。与其说是两万元钱使他震惊,莫不如说蒋经国的一番谈话更令他费解。为什么对我一个小小特工人员了如指掌?连我的祖宗三代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对我器重?还是……
他百思不得其解。
应该说,他在政治上仍然是一个未出徒的二级工,还没有阅尽政治舞台上的残酷与丑陋,更没能看清那些掌权的大人物,玩他这个小人物于掌股之间的把戏!
不过他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国民党天天喊反攻大陆反攻大陆,到底什么时候能反攻成功?
但,答案如同雾里看花,虚无缥缈。
目睹板门店交换战俘
一九五三年的九、十月间,美丽的秋天穿过余音袅袅的战火硝烟,终于悄悄地来到了朝鲜半岛。寥寥几枝绿叶,点缀着被战火洗礼后光秃秃的山峦……
这场战争大约以死伤几百万生灵为代价,以南北双方把原来笔直的北纬三十八度线,改写成弯曲的S形“三八”线为结束。消亡的生灵永远不可能再生还,但那些缺胳膊少腿、仍关在战俘营里的几十万战争牺牲品,却继续成为双方争夺的最后焦点。其激烈程度,绝不亚于战争中争夺任何一个战略要地。
但是,绝非那些缺胳膊少腿的战俘们,真就那么举足轻重,真就像皇太子一般备受宠爱,非要争夺过来不可。
这只是一种政治斗争的需要。
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去了台湾的志愿军战俘,有多少人流落街头?成为一名不是乞丐的乞丐,弄得有家难回,有亲人难见的狼狈境地?返回内地的志愿军战俘,也同样命运不佳,在那种极左思潮的年代里,被俘的污点如同海丝特白兰胸前的“红字”,成为一种永远抠不掉的耻辱与罪过,载入档案,使他们再也难写人生辉煌。
交换战俘,就在板门店那间后来进行了几百次马拉松式谈判的简易房里。
板门店距离汉城四十多公里。它位于北纬三十八度线上,远离人烟,是南北双方会唔的唯一地点。
在这里曾经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但因离本篇主线太远,不宜多多介绍,只能略举一二以飨读者。
早在谈判一开始,朝鲜这方就提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来谈判,必须打出白旗,而且必须是国旗样大的大白旗,否则就不与谈判。
无奈,每次来谈判之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方就开着轿车,扯着一面大白旗呼呼拉拉地招摇过市,然后才能坐到谈判桌前与对方唇枪舌剑。
插在谈判桌两侧的两面小旗,也发生过不少趣闻。
在谈判的简易房中间,东西走向摆着一排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这张谈判桌一摆就是几十年,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仍在行使着它的特殊使命。桌子中间拉着两条衔接双方麦克风的电线,这就是延续至今的南北分界线。
在桌子两端,双方各插着一面旗帜。刚开始谈判时,双方都插着一面象征性的小旗,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方的旗帜悄悄地大了起来,另一方的旗帜也跟着长起来。再后来,双方的旗帜都变成了雨后的蘑菇,猛长,一直长到了棚顶。后来,双方谈判人员望着顶棚的旗帜,觉得堂堂一帮大人物坐在两面偌大的旗帜下面谈判,实在有失体面,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似的可笑。于是,双方又达成一致意见,规定各自的旗帜不许超过一定的规格。这样,双方的旗帜又都缩了回来。这才平息了一场谈判外的小插曲。
在交换战俘之前,谈判桌前坐好了各方首脑,有印度、捷克、波兰、奥地利等中立国的“裁判员”。除此外,南北双方都有诸多要员各坐一方。北面有中国人民志愿军首长、朝鲜人民军长官。南面有韩国将领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军官。当然在南面这方阵营里,少不了伪装成韩方工作人员的国民党特工。此外还有一大批记者。
南北双方首脑坐定之后,个个神情严肃,面色庄重,大有如临一场激烈争夺战的架势,等待着战俘们的到来……
韩晟昊以特殊记者的身份,曾多次目睹了争夺战俘的场面。当时,主要是争夺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俘。
当中立国的“裁判员”宣布交换战俘开始后,只见谈判室的南门被推开(因战俘营在韩国)了,一个身穿灰蓝色俘虏服,背后印着PW英文字母的人,惊慌失措地走进来。他们一个个都蓬头垢面、面无血色,拖着战争留给他们的纪念,有的手拄拐杖,有的吊着胳膊,有的四肢虽还健全但心灵却饱经创伤,心惊胆战地站在众目睽睽的中立线上……
进来的如果是朝鲜人民军战俘,中立国的“裁判员”就问一句:“你是愿意留到南面,还是愿意回到北边?”
那人就在慌慌张张的几秒钟里,迅速地做出决定,说出自己是走还是留。
是走是留将决定从南门回去,还是从北门出去?从哪个门出去就等于投奔了哪一方,也就决定了他今后的命运。
如果进来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裁判员”就问一句:“你是回中国,还是去大陆?”
这句被美国“耍”弄了词藻的问话,贻误了好多人的选择。志愿军战俘们以为中国就是大陆,于是,凄惶惶地瞅一眼北面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首长,急忙答一句,“回中国!”
结果,在他还没有弄清“中国”和“大陆”到底有什么区别的情况下,南门已经打开了,他被懵懵懂懂地拽向了另一个世界,从此踏上了遥远的孤岛,成为一个永远被人瞧不起的内地战俘,过着惨淡不堪的生活……
后来,一些共产党执政的中立国成员,终于弄清了中国语言的奥秘,认识到“中国”和“大陆”两字之差所造成的误解,这才改成“你是去台湾,还是回大陆?”
这样,那些懵头转向的战俘们,才做出一个稍稍清醒的选择,或是回内地,或是去台湾。于是,南北双方就如获至宝地把各自人员拉进自己的怀抱……
有时,站在分界线上的战俘正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中立国的长官就拿出战俘们的家信念给他听,拿出亲人的照片给他看。这使那颗彷徨的心会突然猛醒,大呼一声“妈妈——”一头向北门扑过去……
北门象征着内地。南门象征着台湾。情况就如此简单。
交换战俘时,最紧张的也许不是那些懵懵懂懂的战俘,而是双方的工作人员。他们以一种绝不亚于战场上争夺每一个战略要地的紧张心态,分毫不让地争夺着眼前的每一个战争牺牲品……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这句话在这里体会得最为深刻了。
只要南门一打开,战俘一进门,双方的工作人员就瞪大了眼睛,立即就对那人急切地使眼色,打手势,小声呼唤:“过来过来!快过来!”有时声音大了,中立国的“裁判员”不得不举起毛茸茸的大手给予制止。
后来,这场争夺战发展到进门之前,双方都提前进入争夺状态。北面通过中立国人员,把志愿军亲人的照片及家信转给志愿军战俘,以呼唤那些破碎的心回归内地;南边则直接向战俘许诺,以“封妻荫子”、高官厚禄等作诱铒,诱惑一些人投奔台湾……
韩晟昊以记者的身份,经常穿梭于战俘之间,极力劝说他们投奔台湾。可是去台湾的终究不多。这使他既失望又恼火。眼巴巴地看着大批战俘拥向北门,他觉得共产党又赢了一把!他感到十分气愤,把这种责任转嫁到中立国的“裁判员”身上,认为他们有倾向性,向着共产党一方,所以才出现这种局面,大骂他们“什么他妈的中立国?纯属是共产党的代言人!”
向蒋介石进谏
台湾的秋天很美,天高云淡,万物清纯,是小岛最美的季节。
一九五三年秋天,国民党的三百名天之骄子踏着迷人的秋色,集聚到台北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奉调来受训一个月。
革命实践研究院的院长是蒋介石,可见该研究院在国民党中的地位。
来此受训的三百名干将都非等闲之辈,皆为党国栋梁。
韩晟昊也在其中。
但在这次受训期间,韩晟昊却有些与众不同。
每当课余闲暇,其他人都三五成群地涌出大门,嘻嘻哈哈去找地方消遣,去发泄……唯独他独自一人,经常漫无目的地倘佯在小街林荫路上,想图个心静,可耳畔,总会从一栋栋卫兵站岗的小楼里,传出哗哗的洗牌声、嘻嘻哈哈的男女调笑声,以及留声机发出的缠绵悱恻的歌声……
每每听到这些,他心头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甚至一种烦躁。他不明白这种感觉来自何处。他常常会毫无来由地发出一声“国骂”,“他妈的!”转身离去……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有时,他会莫名其妙地掏出自己心爱的马牌手枪,对着什么目标胡乱地开上几枪,以泄心中的烦闷。但他理不出头绪,他不知道这种烦恼来自何处?更不知如何才能排遣它?
他很痛苦。
一个月的受训转眼结束了。结业典礼那天,院长蒋中正亲自接见了全体学员,并向全体学员训话。训话的内容无非是继续灌输那些堆积过多、早已造成消化不良的**救国理论,末了还单独接见了部分优秀学员。
被单独接见的人都欣喜若狂,觉得是蒋大“总统”对自己的莫大恩赐,是人生的最大幸事。因而每个被接见的人都激动不已,或哭或笑地一副激动状。
韩晟昊也是被单独接见者之一。
当他被人领进总统府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一身戎装的蒋介石正端坐在沙发上,身后立着一排似乎是保驾,又似乎是秘书之类的人物,个个都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一见他进来,蒋介石微笑着示意他坐到对面的沙发上。
于是,韩晟昊就同这位在中国历史上风云一时的人物,隔桌而坐,进行了一番面对面的长谈。茶几上的茶杯里飘溢出一股幽淡的清香,韩晟昊知道那是福建产的一种清茶。
距离很近,对这位大人物的表情能看得一清二楚的。韩晟昊觉得,蒋介石的浑身上下无不透出一种笑而不露的威严。他明明在笑,而且还笑出几分老年人的慈祥,但却透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深不可测的威严。韩晟昊不知这种威严是来自蒋介石的地位,还是来自他的脸相?总之,韩晟昊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种威严四射的人。
其实,韩晟昊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了。
在研究院受训期间,这位研究院院长经常微服下访,常常在学员中午进餐时,出现在餐厅里,有时还会坐在同学中间,谈笑风生地吃上几口粗茶淡饭。
但这样面对面地相视而坐,还是第一次,所以使这位屡经生死、无所畏惧的特工人员,感到有些紧张,一动不动地端坐在椅子上,规规矩矩地等待着对方发问。不过,这种紧张状态很快就被双方的交谈冲淡了。
蒋介石开口的一番话,就像蒋经国召见那天一样,又使韩晟昊微微一震……
“韩同志,我知道你的整个家族都被共产党搞得很惨,家败人亡,妻离子散……”
这位国民党的头号大人物,又把这位小特工的家族在土改时遭难的情况,如数共产党罪状般地数了一遍,而且还深表同情地叹息一声,“嗨,何止你一家呀?”
韩晟昊听了尽管有些吃惊,却没有了那种受宠若惊之感。他只是觉得这些大人物的脑瓜子太厉害了,装那么多国家大事不算,还要把我一个小小特工人员的家庭档案都装进去,这脑袋该有多大的容量啊?
直到很久以后,韩晟昊完全看穿了一切那天,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恰恰是自己家族的那份档案,成了他的自我介绍人,成了他贴在脑门上的**标签,因而使他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白白为人家卖了十几年的命……
接下来,蒋介石问他一些**工作方面的情况,让他谈谈目前国民党在韩国、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区的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
“我觉得问题很多。”韩晟昊直言不讳地说,“工作人员太少,有经验的人太少,有能力的人就更少了!”这是他的心里话。这些年来,他一直有一种孤军奋战之感。
这几句话,使蒋介石身边的几个人微微一震,引起几声悄悄议论,却被蒋介石一个手势制止住了,“好,讲得好,继续讲下去!”
“我认为,我党应该培养一批精明强干的特工人员,派往大陆,增强那里的特工力量!这样才有利于反攻大陆!”他很想大胆地问一句,你们整天喊反攻大陆反攻大陆的,到底什么时候能反攻啊?但见蒋介石转头严肃地看了一眼身后的几个人,那几个人正手拿本本刷刷记着什么,于是就没敢再问。
过后他才知道,那些人都是情报局的官员,正记录他的谈话呢。
蒋介石又问他:“你们华侨有什么困难?”
韩晟昊又直言道:“华侨的困难太多了。华侨很穷,文化素养又低,没有自己的大学。华侨子弟不能回大陆读书,所以好多学生念完初中就不念了!一个人没有文化怎么能行?我们中国所以屡遭外国人欺负,不就是因为我们愚昧落后吗?所以,我希望党国能支持我们华侨一下,让华侨的青少年到台湾来读书……”
言犹未尽,他的话却被蒋介石打断了。
“好!韩同志讲得好!我们一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
末了,韩晟昊又对中立国在板门店交换战俘不公一事,大发一顿牢骚。
蒋介石听了淡然一笑,说:“那是联合国的权力,我们说了不算!”
最后,蒋介石鼓励他说:“韩同志,你很有见地,敢说敢为,我党正需要你这样的干将啊!好好干吧,你会大有前途的!”
听到蒋介石的这番鼓励,韩晟昊心里自然涌起一阵激动。多少年来自己为党国所付出的一切,毕竟没有白干,终于得到了党国头号人物的首肯。
但不知为什么,这番激动却像划亮的一根火柴,只在他心头闪了一下光亮就熄灭了,再也没有燃起多大的兴奋劲儿。就连后来,当他站到党国头号人物的身后,享受那份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殊荣,把自己的形象同蒋介石的尊容定格在一瞬间时,他也没有感到多么兴奋。
他似乎觉得,蒋介石对自己这番“大有前途”的鼓励,只不过是顺嘴说说而已,只是给他这个在前线卖命的特工人员,一点安慰罢了。因为他第一次来台湾受训时,就有人这样说过。这多年过去了,他仍然不过是一个小小特工“科长”而已,丝毫没有什么进展。
前途究竟在哪里?他不得而知。
其实,早在蒋介石召见之前,他心灵深处已经潜伏着一种信仰危机,只是连他自己都没有完全意识到罢了。直到很久以后,他毅然地退出了政界,重新审视起自己的思路时,才意识到这点。
照相时,蒋介石双手扶膝端坐在前面,韩晟昊同韩国华侨国大代表王兴西傍立在后,一边一个相依而立,留下一张永久的纪念。
蒋介石接见后的第二天,韩晟昊跟一帮受训的同事到碧潭去玩,见路旁一帮人围着一个摸骨瞎子在算命,这帮天之骄子嘻嘻哈哈地上前去凑热闹,让摸骨瞎子给自己摸摸,看看今生今世能有多大造就?
于是,那位摸骨瞎子瞪着白多黑少的眼睛,操着青筋暴突的黑手,就在这帮天之骄子的头上、脸上,一个个地仔细地摸索一番,最后道出一句总结性的话语,或是平淡一生,或是高官厚禄,或是平庸一辈子等。
当摸到韩晟昊时,那双白多黑少的眼睛迟疑地眨动了好一会儿,细长的黑手时慢时快,在他后脑上哆哆嗦嗦摸索了好一阵子,最后道出一句令四座皆惊的话:
“枕骨突出,但没有横惯到耳,你乃是波澜万丈之悲剧英雄!”
据说,这位摸骨瞎子当年曾给蒋介石摸过骨。当他摸到蒋介石横惯到耳的枕骨时,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边说:“帝王之尊!帝王之尊!”
大家听了摸骨瞎子的这句话,都纷纷取笑韩晟昊:
“哎呀呀,你是大悲剧英雄啊!”
“我看看悲剧英雄什么模样?哟,咋这么矮哟?”
大家七嘴八舌地冲他打趣逗哏。他却忽然想起了三叔当年说过的那番话,“这孩子是八月二十八早八点出生……再看他两目清秀,枕骨突出,聪明绝顶。他的命运之格将是背井离乡,有名无财,波澜壮阔之一生……”
一个是“波澜万丈之悲剧英雄”,一个是“波澜壮阔之一生”,两者时空虽然相距甚远,相隔一二十年,可是对他后脑上的这块骨头,却道出了几乎相同的“鉴定”。
这不能不使他对后脑勺上那块看不见的枕骨,也着实怀疑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长了这么块骨头?别人长没长?他伸手摸摸其他人的后脑勺,觉得跟自己的是不一样,没一个像他枕骨这么突出的!
此后,每当他再遭受磨难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摸摸那块该死的骨头……
向五毒俱全的台湾外交官开刀问斩
然而,这位被蒋家父子召见过、嘉奖过,多次获得过国民党奖章,一时被台湾视为**第一高手的党国干将,有一天,却突然向台湾有关当局提出了辞呈,辞去党内外一切职务,毅然地退出了政坛……
这不能不使人震惊,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事情似乎是从韩晟昊与国民党驻韩大使馆一些外交官的矛盾开始的。
韩晟昊很早就发现,台湾派到韩国的那些外交大员们,在那幢袁世凯时代购置的、代表着中国人脸面的大使馆里,整天明目张胆地干着一些肮脏勾当,根本不把党国威望、侨民工作、外交事宜放在眼里,整天吃喝嫖赌、倒卖汽车、走私鸦片、收小包,以外交官享受的特殊权利,从美军PX免税店里购出大批紧俏商品,内外勾结,出去倒卖……把一个堂堂大使馆搞得乌烟瘴气!
即使在朝鲜战争最紧张的时刻,这些人也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背地里一直干着蝇营狗苟肥满私囊的勾当。从大使馆里传出来的“五魁首,六六六”的划拳行令声,经常使邻近的韩国人嗤之以鼻,骂中国人是光知道吃喝的“叫驴”!
一次,韩晟昊亲眼看到一个韩国人,鄙夷地点呼着大使馆,说:“瞧,这里面住着一帮光知道吃喝的叫驴!”
当时,他恨不得一拳打碎那人的鼻梁骨,可是转而一想,怪不得人家,人家骂得有道理!
他实在看不下去这种丑恶现象,就像当年看不惯华侨社会贩毒、**的丑陋现象一样,又犯起了“爱管闲事”的倔脾气。而且,他这个人生性疾恶如仇,天不怕地不怕,管你是天王老子我也敢把你拉下马来。具有一种典型东北人的个性!
一天,在全韩华侨首领大会上,他直言不讳地讲道:
“……有的外交官整天侨务不抓,侨民不管,吃喝嫖赌无所不干!明目张胆地倒卖汽车,走私营利!这种不顾国家尊严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脸面!他们根本不配当外交官,丢尽了中国人的脸!我以一个华侨的身份正式提出,希望他们不要再给中国人丢人现眼了!”
这番话也真够可以的了。如果在背后发发牢骚,说几句气话也就罢了,他可倒好,当面直言!此刻,一位大使馆官员就坐在椅子上,正洗耳恭听着这番讲话呢!
可想而知,那位外交官该是怎样一副心境?脸上不得不挂着尴尬的微笑,心里却恨不得一刀捅了这个韩小个子!
紧接着,韩晟昊又连篇累牍地在《韩华日报》上发表文章,点名道姓批评一些外交官的丑恶行为。
一时,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某些外交官,成了华侨的众矢之的。
其实,对一些外交官的所作所为,广大华侨早就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巴不得有人出头整整他,只是慑于他头上的乌纱翅,没人敢在太子头上动土罢了。华侨平时有求于外交官的地方多着呢。韩晟昊这一开炮,当然就成了众多华侨的代言人。他的嘴巴就成了众多人的出气筒。韩晟昊这一生都充当着这种炮弹的角色。
当时,不少华侨都来拍韩晟昊的肩膀,“韩先生你太了不起啦,正说出了我们华侨的心里话!大使馆那些家伙简直太不像话,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真该狠狠收拾收拾他们!”
这无异是对韩晟昊的莫大鼓励,大长了他向丑恶现象作斗争的决心,也越发激励起他天不怕地不怕的虎劲儿。
没过多久,韩晟昊又向另一个贪官——国民党直属支部秘书开刀了。
韩晟昊召集二十九个华侨委员开会,当着那人的面,宣布了他不称职的数条“罪状”,当即让大家举手表决。结果,二十八只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唯有一双手像挨了枪子的鸡翅膀似的,软沓沓地垂落在双膝间……
小小韩晟昊也真够能作妖的了,说罢免就把台湾给任命的国民党驻韩直属支部秘书给免了!而且,下午五点钟开会表决通过的罢免消息,六点钟就见报了。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使台湾派来的三名特派大员企图力挽狂澜都回天乏术了。
后来,那人曾托人问过韩晟昊:“某某从没得罪过你,你为什么跟他如此过不去呢?”
韩晟昊回答是:“他是从没得罪过我,可他得罪的是七万多华侨!你说不是吗?”
一句话,把那人问得哑口无言。
刚来韩国那阵,韩晟昊曾率领一帮人掀起一场打击贩毒、**等丑恶现象的运动,把个乌七八糟的华侨社会引上一点正路。这次他以为像上次一样,来个杀一儆百,震慑一下官界,让他们收敛一下自己的丑陋行为。
然而,他太天真了。
当年,他们可以用棍棒来改造低层老百姓的丑恶现象。但今天,面对一帮实权在握的官界人物,可绝非他一个小小韩晟昊能扭转得了的啦。
说来,他只不过是充当了一个傻透顶的可悲角色,正像那位摸骨瞎子预言的一样——一个波澜壮阔之悲剧英雄。
一封诬告他是中共间谍的检举信
没过多久,一封足可以把韩晟昊送进监狱、甚至送上断头台的密告信,悄悄寄到了韩国情报部长官的手里。
与此同时,一封同样内容的密告信,飞越大海,飞到了台湾情报局首脑的办公桌上……
密告信的大意是:
韩晟昊曾是中共辽东军区政治部的特派员,化名林东山,曾在铁原一带活动非常猖獗,多次召开华侨大会,大肆宣传共产主义,极力鼓吹共产党的纲领!他是中共派来的高级特务,多年来打进我党内部,假装积极**,实为中共充当秘密间谍!此人是个非常危险的人物,对党国危害极大,必须严加处置!此人不除,韩国侨社将无宁日,党国将无宁日!希望把他押回台湾!希望早日除掉他,为华侨除害,为党国除害!落款是十三名华侨首领。
面对十三位华侨首领联名写来的密告信,台湾情报部几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着实大伤了一番脑筋。他们反复思考着“被告”的所作所为,翻开他的个人档案,仔细斟酌着他的来龙去脉,审视着他的一切功过是非……
末了,情报部的头头们不得不摇头否定,韩晟昊与共产党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再说,他拿性命做抵押去营救战俘,冒着挨枪子的危险去三八前线督察**宣传……难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取得党国信赖,图谋伺机为中共效劳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是,十三名侨领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为什么要联名写来这样一封密告信?他们与韩晟昊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不共戴天的利害冲突?
一个个疑团,又越过大海,转回到台湾驻韩大使馆,去探询密告信的真假虚实……还好,王东原大使是一个正派人,为韩晟昊说了几句公道话,这才使台湾情报部的要员们,长出一口大气,释怀地笑笑。否则,真要贻笑大方,出天大的政治笑话了!**第一高手竟是中共派来的高级间谍,岂不太丢国民党的脸面了吗?
但是,要想把一个人置于死地,不用什么明文处置,只要用那人人都有的嘴巴,胡乱搓搓一顿,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人活活搓搓死。
尽管那十三位侨领后来见到韩晟昊,总是满脸堆笑,一个劲地向他拱手作揖,甚至有人向他难为情地道出了受人唆使的内幕,但还是有人偷偷地骂他“韩特务”,不是国民党的特务,而是共产党的“特务”。
一份令台湾调查局震惊的辞职报告
舆论能杀人。
这位在华侨界大名鼎鼎的人物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众多华侨茶余饭后嚼在嘴里的茶根……
没过多久,一封凝聚着反思与醒悟的辞职报告,带着一颗有苦难言的痛苦之心,飞到了台湾调查局头头的手中……
这份出自蒋家父子嘉奖人物之手的辞职报告,又像那封密告信一样,引起调查局头头们一阵不大不小的哗然。他们纷纷议论,百般猜测,韩晟昊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辞职?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这种决定的?
有人即刻反思自问:是不是给韩晟昊的官太小了?
一查档案方才发现,在那页发黄了的任命书上,像苍蝇似的落着两行令人啼笑皆非的小黑字。这位为党国出生入死十几载、屡建功勋的特工人员,只不过像一个羞怯难当的老媳妇,仍然是福建省秘书处一个小小的秘书,至于后来给他加封的各种头衔,什么“科长”、“会长”等等一大堆桂冠,只不过是大人扔给小孩子的一块块糖纸罢了,糊弄小孩子的玩艺,全是虚的!
此刻,刚刚由内政部调查局改成司法行政部调查局的长官们,却非常需要韩晟昊这样的干将。可现在,这位忠心耿耿的党国情报干将,却毅然地提出了辞呈,这不能不使司法行政调查局的头头们大为震惊,感到莫大惋惜,甚至是莫大损失。他们一再向韩晟昊发出邀请,请他来台湾恳谈,并许诺,无论是来台就职还是继续留任韩国,都将委以重任!
但是,他把一切台湾方面来的消息,都深深地锁进火炉里,化作了一缕白烟……
那么,他是因为承受不住那番嚼不烂的舌头,才毅然提出了辞职吗?
不,这远不是韩晟昊的个性。对于韩晟昊这种经历过非常磨难、具有超常内心素质的人来说,这点小小舆论,只不过是三伏天淋到头上的几滴小雨点,轻轻一抖就会抖落掉的,他照样可以一身轻装地前进。他完全有这个能力和信心,何况还有台湾当局作他的坚强后盾呢。他完全可以到台湾去谋个一官半职嘛。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那颗对党国至信至诚、如磐石般坚定的心,就像经过一场强烈地震,地基开始动摇了,出现了深深的裂痕……
这裂痕似乎是起源于那场不大不小的诬陷和误会,其实,那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索,是他醒悟人生的契机而已。
记不得是从哪一天开始的,他心里突然有一种醒悟感:
我韩某是个什么人物?我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细想想,只不过是充当了国民党的炮灰,一条给人家拚命拉磨的拉磨驴!我呀我,真他妈是天底下头号大傻瓜!
其实,早在朝鲜战争结束不久,在板门店谈判期间,韩晟昊望着北面随风高扬的五星红旗,就深深地感到一种透骨的悲凉,一种莫大的失望。叫嚣一时的国民党,不但没有反攻大陆的可能,而且共产党越打越强大,打出了一个连美国人都奈何不了的天下!当时有人嘲讽说:“中华民国的国旗就是‘中国政局的版图’。中共占了个‘满地红’,国民党给自己留下的恰恰像他自己的旗帜所暗喻的那样,一个‘青天白日’的小小角落——台湾!”
更令他失望的是,经过数年的特工生涯,他看到自己曾赖以无限希望、无限信仰的靠山,只不过是一个长满蛀虫的马粪包。它寄养着一帮酒囊饭袋和贪官污吏!他们在那里尔虞我诈、争权夺势……那不是一个小小的驻韩使馆,不是几个小小的贪官,而是整个台湾!他早在台湾受训期间就看到了这点。他这个傻狍子在这里呕心沥血地为党国效劳,而人家,却在那里尽情地享受,恣意挥霍,开心地玩乐着……
呜呼,大梦方醒已近黄昏!
他忽然感到一种莫大的悲哀,自己竟把生命赌注押在这样一个毫无希望的政党上?
多么可笑可悲啊?
他突然有一种受骗上当之感!这种感觉是那样强烈,有一种拉完磨杀驴吃的味道!
不仅如此,更令他痛心的是自己的同胞……
面对大使馆官员的丑陋现象,他挺身而出,向丑恶现象作斗争,这正符合广大侨胞的心愿。可反过来,他却成了众人攻击之目标。他扪心自问:我韩某人为了什么?我又图希什么?还不是为了广大华侨的切身利益?还不是为了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能活得像个人样,别让人家瞧不起吗?可大家却如此对待我……
他忽然觉得周围好多人都是阿Q!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甚至觉得,自己成了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自己为革命被人宰了,有人却沾着自己的鲜血吞吃着馒头,为的是治好“痨病”……
他在国内时曾读过鲁迅的这两篇文章,当时很不以为然,以为鲁迅过于故弄玄虚,故作深刻,把自己装扮成“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先知先觉者。然而多年后的今天,在这异国他乡,他才第一次领略到这位作家的深邃,也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可悲,甚至或多或少意识到了民族的可悲性……
现在他才醒悟到:割掉几个贪官能改变什么?小人物一个,什么都改变不了!削去缨子萝卜还在,还会长出更茁壮的萝卜缨子来!
他早在台湾受训期间,就从那一阵阵的靡靡之音中,从那崩咔咔的舞步中,嗅出了腐味,那不是他一个小小韩晟昊所能改变了的!
他看到共产党越来越强大,国民党根本不可能打倒共产党,什么反攻大陆夺取江山,通通都是骗人的鬼话!
他觉得自己既没有力量打倒共产党,又没有能力改变国民党。
这才是他真正的悲哀所在。
他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他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暗淡。大陆靠不得,台湾又不想靠。他成了一缕悠荡的孤魂,一只不能靠岸的小舟。他有一种被人抛弃之感,从此他称自己为“弃民”……
人,最怕的就是醒悟。
他觉得自己非常可悲,多年的青春热血,无法计算的生命投入,最后却像抛进江中的一片落叶,毫无声响、毫无价值地被水冲走了,埋藏了,消亡了……
一九五九年秋天,一颗饱经沧桑而又无比坚强的心,陷入了无可名状的痛苦之中。一个瘦小的身影一连多少天徘徊在汉江边,一双沉重的脚步久久地叩击着江边的石堤,也叩击着一颗痛苦的心灵……
我该怎么办?到底该何去何从?
是继续留在华侨圈子里,还是另辟蹊径?
最痛苦的抉择就在眼前……
这天晚间,他在汉江江堤上足足坐了一夜。他久久地抚摸着自己心爱的马牌手枪,直到天亮……
第二天早晨,他早早地来到王东原大使的办公室……
王东原颇感吃惊,好一会儿才问他:“你是突然决定的吗?”
“不,考虑很久了。”
“是因为最近的事……”
“不,我早已看透了好多事情!”
王东原默默地盯着韩晟昊,好像要从他明澈而冷峻的眸子里,阅出点什么,好一会儿才说了一句,“那好吧。”他深知韩晟昊的个性,这是一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汉子。既然决定了的事情,是不会轻意改变的。他说:“你要想去台湾,我可以帮你推荐……”
“不!”没容王东原说完,韩晟昊斩钉截铁地说:“我要看到他们整天狗扯羊皮,得把我气死,要不然也得被他们整死!蒋介石用的都是什么人?都是些奴才、庸才,有几个人才?稍不听话就会想办法把他弄掉,干倒!你说我这种性格的人,能在他们手下干事吗?”
是的,是不能。王东原太了解韩晟昊的个性了。他疾恶如仇,仗义执言,刚直不阿,这种性格的人是不适合在政界干的。政界需要的不是干练和头脑,而是圆滑和狡诈。这恰恰是韩晟昊所不具备的。王东原最后说:“这样吧,你要想做官就回国(指台湾)。要想赚钱就留在海外。依照你的能力,我相信你不出十年,一定会名利双收的!我赞成你留在海外。你的性格是不适合在政界干。我看你就留下来吧,我帮你找个比较理想的工作!”
没过两天,韩晟昊毅然辞去:台湾内政部调查局东北区办事处组织科长;国民党驻韩直属支部执行委员兼组训科长;台湾大道通讯社驻韩特派员;《韩华日报》编辑人等七项职务。
一夜之间,这位身兼多职辉煌一时的人物,转眼就变成了“无官一身轻、万岁老百姓”的一名普通百姓。
临离去那天,颇有几分凄凉,几分悲壮。
那是一个灰色的早晨,雨丝朦朦,人影朦胧,泪水模糊着一些人的心。他孤身一人,怀着比天气更灰暗的心绪,告别妻儿老小,踏上南去的列车,到远离汉城的群山,去谋取一份求生的职务……
在王东原的力荐下,他到群山华侨小学当了一名校长,从此开始了另一种平静的人生。他决心从此远离华侨圈子,远离政治,陷入沉默,只跟纯洁天真的孩子们打交道。
然而一年后的一天,一封来自台湾的来信,再次搅乱了那颗已经超度政界的心,批转回来的辞职书上这样写道:批准韩晟昊辞去原福建省秘书处秘书职务……
呜呼哀哉!用血与泪写成的十年历史,到头来连个明确说法都没有,闹了半天,只不过是刚刚起步时的一个小小秘书,而且还是福建省秘书处的秘书,多么令人哭笑不得啊?
此刻,他为年华的虚度而痛心,更为受骗上当而寒心!他手捧那张已经作废了十年生命的辞职书,不禁仰天冷笑:“哈哈哈,哈哈哈……”
小小职务可以辞退,可是历史能辞退吗?漫长岁月所耗去的生命能辞退吗?他所倾注的无数心血能辞退吗?
不可能了!一切都不可能了!
可能的只是眼前一帮天真烂漫的孩子,正张扬着小手向他跑过来,童声童气地呼喊着:“韩校长——韩校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