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秦帝国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为君王博爱且仁厚----
秦王:非也!此为以雌柔而示人也!------我知汝意,顺水推舟而已。
李斯顿时惊呆了!
他一下子觉得站在面前的秦王嬴政,远非此前自己所认为的那样简单-----他胸怀大志,隐而不露。外表的莽撞、勇武之中,原来雪藏着缜密的心思。
李斯试探着问:混沌初开,女娲匠人,极古之虚言也!炎黄争斗、继服蚩尤,初秉天下之权,亦不知几千年矣。尧舜禹三帝,虽史有所载,亦多漫灭其事。夏商周三代,人主持国,距今不过千八百之事。今大秦方终东周之祚,勃兴周原焉。王上且如何看昔者三代之事?
此时,秦王见到隈状、王绾、蒙武等人在附近徘徊,就大声呼唤道:汝等过来,君臣一起说话。
那三个人急忙赶到近前,君臣施礼已毕,一同围坐在篝火边。
侍卫们搬来一方案几,摆好杯盘器皿。把那烧好的奶茶,给众人斟满。
秦王:本王正与长史谈论三代之事,三位爱卿不妨畅言,点评其得失,茶话天下。
隈状、王绾、蒙武:长史博学,臣等恭听,还是请长史评说吧-----
秦王:哦------汝等但说无妨,长史最后点评何如?
------------
隈状只得清清嗓子,先说道:上古之时,中土之地前交趾,后幽都,左东海,右流沙。华夏、东夷、苗蛮(南蛮)三族分立,我华夏一族,得天道而贤能辈出,文德武功、封建国家。至尧舜禹三帝之时,东夷归服,苗蛮退避,始称大国。王权禅让,有德者居之-------
秦王挥挥手:但说无妨---------
隈状:昔者,大禹初定皋陶之子伯益为继,却私心暗结,阴立子启,遂弃禅让而取家天下焉。何也?圣人亦有其私也!
禅让之法,亦存积弊。其一,固一己之见,难以服众。其二,对于继任者,千般提携考验,共治其国,助其立威建信,私宠过矣。其三,若苦心挑选的继任者先殒,则无措矣。
秦王高兴地说:甚善!
隈状:启立夏国,名义上也还是伯益“禅让”的,可惜仅传一代,太康失国。后羿篡逆,挟仲康而实得其国。寒浞(zhuo)计杀后羿,杀相、追杀少康,亦为窃国乱臣。少康中兴,再传11帝,至履癸(夏桀是商汤对其蔑称)竟与妹喜饿死山中。
微臣以为:夏之覆灭,非妹喜之祸。桀杀忠臣关龙逢,而商汤用伊尹。亲小人、远贤臣,闭目塞听,坐视商汤势力崛起,充耳不闻,致兵败鸣条山,470年江山易手他人。
王绾:商汤得国,伊尹辅之。《汤诰》、《伊训》,奠基殷本。盘庚迁都,力排众议使国家中兴。武丁用傅说,则天下大治。历1王,享国500余年。殷商之时,民风厚朴、隆礼祭祀。器物精美,铜玉绝伦,其亡也悲。
帝辛(商纣王)武力惊人,攻城略地,何其雄哉!奈何汤誓起兵,败于牧野,烈火鹿台,却是咎由自取。
穷究其败亡之理,盖有四论:1、贪酒好淫,大兴楼台,酒池肉林而失志。、横征暴敛,酷刑暴民而丧德。)滥杀、囚禁劝谏之人,满朝贤能散尽。4)穷兵黩武,国力日颓,终为周武所乘。(商朝军队出征,国都朝歌空虚,周武王趁机奇袭得手!)
秦王点头:帝辛其人,勇过熊罴。不行天道,自毁忠良,身死国灭,不过一匹夫耳!
蒙武:王上,臣乃一介武夫,只会说些征战之事------
秦王:民者,立国之本。兵者,国之柱石。就说军事吧-------周何以立?何以亡?
蒙武:武王伐纣之前,以重器供奉纣王,实施战略欺骗。金玉结交商之佞臣,以塞纣王之听。以细作探知朝歌之军情,伺机而动。诱使商纣举兵南征后,不拘于时,冬月起兵,千里奔袭。诈称彗星现,商纣亡。或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彼时牧野之战,振臂一呼:凡反诛商纣者,皆免奴隶之身!,万众何不景从?
姜尚辅国、《六韬》治国,遂百业繁盛、物阜民丰,周之初也勃焉。周之式微,在于封楚。楚国强盛,蔑视王庭,致有南征之事发生。周兵多来自北方,不习南方气候及水域,不善操战船,如此怎能不败?竟至周昭王淹溺于汉水,此为商君武乙遭雷击之后,又一奇闻!
周厉王暴虐无德,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大小官吏贪渎横行,怨声载道,又禁锢国民。不思反腐抚民,遍地爪牙压制民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似此维稳之策,外观似乎稳固,其内已如浓汤鼎沸。小民入夜一呼,群起响应,江山竟倾覆矣!此为亘古之奇闻也。
周穆王西征不利,也是输在以轻车步兵对抗西戎骑兵,绝无胜理!
周幽王废申后,宠幸褒姒,本无关痛痒。却不该怒驳其(申后)父申侯劝谏,举兵讨之。迫使申侯勾连犬戎,激战骊山,一举攻破镐京,擒杀幽王于戏(陕西临潼)。
申侯引狼入室,周之宗庙尽毁,无奈传书诸侯,邀请诸侯出兵辅国。昔日秦、卫、晋、郑四国,起兵勤王,驱逐犬戎,匡扶周室,立不世之功也!
秦王鼓掌:好!蒙武虽武夫,文韬不逊于隈状、王绾也!
--------------------
当此时刻,在众人注目下,李斯喝了口热腾腾的奶茶,缓缓起身,熊熊的篝火映红了他的面庞。
李斯:观夫一国之兴亡,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其兴也勃焉!兵戈四起、祸起萧墙,其亡也忽焉!得国艰难,守业尤甚。自夏立以来,享国之日不过数百年。何也?
国家非一姓之国家,天下非一姓之天下也!顺乎天道者,天垂爱之,民心归之。逆乎天道者,天诛灭之,民心叛之!人主圣明,贤臣辅国则昌。人主狂躁或暗弱,奸佞当道则衰。后世之事,以商汤之德、周武之烈,也是难以掌控的,顺天而已!
三皇五帝、我华夏一族,俱崛起于河水之源之滨!昔者炎黄一统华夏,正是诏告天下于渭水,举王师于秦川,乃成万世之功。
自周平王迁都洛邑,诸侯并起,战乱不止已500年矣!华夏山河,赤地千里、生灵涂炭、流民怨哭于途,此我华夏痛彻心腑之浩劫也!此劫如不终止,西戎北狄早晚侵入中土,亡我华夏。
能承天授命,消弭纷争,一统华夏者,岂非建立黄帝之下,亘古奇勋也哉!
昔日匡扶周室者,秦、卫、晋、郑四国,今如何?卫国称臣、晋国三分、郑国为韩国所灭,仅余大秦一国也!
以晋之强,足可灭六国,一统华夏。造化弄人,竟至崩解为赵魏韩三国。此天助大秦也!
今秦承周统,名可号令天下。方是时,秦之西部、北部强邻,或瓦解、或纷争、或与盟,皆不足虑,自当发力关内,削平六国,成就千秋霸业!
----------
隈状、王绾、蒙武闻听,俱瞠目结舌,惊恐不语。
秦王颔首微笑:隈状、王绾、蒙武,长史所言有什么不妥吗?
王绾:秦川千里,而六国万里。削平六国?谈何易事!
蒙武:赵、魏、韩、楚、燕皆强国也,六国之中仅齐国稍逊。以我大秦兵甲之强,与诸国交战,亦互有胜负。企图攻灭六国,以数十万众,搏杀数百万众?以数百万民,敌数千万民?此武安君(白起)在世,亦不敢思谋之事也!
隈状:灭六国之心既明,则六国定当合纵,秦国再去连横,也不会再找到一个盟友。长史竟然忘记了“五国攻秦”之事嘛?
-------
秦王闻听众人之言,勃然变色,怒起一掌拍将下去,“哗啦----咔嚓”一声,面前的木案,顿时被砸得破裂倾倒,汤水飞溅!
秦王:商汤讨桀、武王伐纣,哪一个不是以弱胜强,以寡敌众?!若依汝等之言,莫说去平定关东六国,就是欲报函谷被破、祖陵被掘之国仇家恨,也不要去想了!!!-------
隈状、王绾、蒙武跪伏谢罪,口中却依旧在坚称:王不可怒而兴师,国不可无义而战!
秦王无奈地挥挥手:汝等且安歇去吧--------
秦王指着隈状、王绾、蒙武离去的背影,对李斯说:先生且看,这些王国重臣,尚且如此。民心又如何可说服啊!此本王焦虑之事也!-----------
李斯肃然站立,一语不发。(未完待续)
:此为君王博爱且仁厚----
秦王:非也!此为以雌柔而示人也!------我知汝意,顺水推舟而已。
李斯顿时惊呆了!
他一下子觉得站在面前的秦王嬴政,远非此前自己所认为的那样简单-----他胸怀大志,隐而不露。外表的莽撞、勇武之中,原来雪藏着缜密的心思。
李斯试探着问:混沌初开,女娲匠人,极古之虚言也!炎黄争斗、继服蚩尤,初秉天下之权,亦不知几千年矣。尧舜禹三帝,虽史有所载,亦多漫灭其事。夏商周三代,人主持国,距今不过千八百之事。今大秦方终东周之祚,勃兴周原焉。王上且如何看昔者三代之事?
此时,秦王见到隈状、王绾、蒙武等人在附近徘徊,就大声呼唤道:汝等过来,君臣一起说话。
那三个人急忙赶到近前,君臣施礼已毕,一同围坐在篝火边。
侍卫们搬来一方案几,摆好杯盘器皿。把那烧好的奶茶,给众人斟满。
秦王:本王正与长史谈论三代之事,三位爱卿不妨畅言,点评其得失,茶话天下。
隈状、王绾、蒙武:长史博学,臣等恭听,还是请长史评说吧-----
秦王:哦------汝等但说无妨,长史最后点评何如?
------------
隈状只得清清嗓子,先说道:上古之时,中土之地前交趾,后幽都,左东海,右流沙。华夏、东夷、苗蛮(南蛮)三族分立,我华夏一族,得天道而贤能辈出,文德武功、封建国家。至尧舜禹三帝之时,东夷归服,苗蛮退避,始称大国。王权禅让,有德者居之-------
秦王挥挥手:但说无妨---------
隈状:昔者,大禹初定皋陶之子伯益为继,却私心暗结,阴立子启,遂弃禅让而取家天下焉。何也?圣人亦有其私也!
禅让之法,亦存积弊。其一,固一己之见,难以服众。其二,对于继任者,千般提携考验,共治其国,助其立威建信,私宠过矣。其三,若苦心挑选的继任者先殒,则无措矣。
秦王高兴地说:甚善!
隈状:启立夏国,名义上也还是伯益“禅让”的,可惜仅传一代,太康失国。后羿篡逆,挟仲康而实得其国。寒浞(zhuo)计杀后羿,杀相、追杀少康,亦为窃国乱臣。少康中兴,再传11帝,至履癸(夏桀是商汤对其蔑称)竟与妹喜饿死山中。
微臣以为:夏之覆灭,非妹喜之祸。桀杀忠臣关龙逢,而商汤用伊尹。亲小人、远贤臣,闭目塞听,坐视商汤势力崛起,充耳不闻,致兵败鸣条山,470年江山易手他人。
王绾:商汤得国,伊尹辅之。《汤诰》、《伊训》,奠基殷本。盘庚迁都,力排众议使国家中兴。武丁用傅说,则天下大治。历1王,享国500余年。殷商之时,民风厚朴、隆礼祭祀。器物精美,铜玉绝伦,其亡也悲。
帝辛(商纣王)武力惊人,攻城略地,何其雄哉!奈何汤誓起兵,败于牧野,烈火鹿台,却是咎由自取。
穷究其败亡之理,盖有四论:1、贪酒好淫,大兴楼台,酒池肉林而失志。、横征暴敛,酷刑暴民而丧德。)滥杀、囚禁劝谏之人,满朝贤能散尽。4)穷兵黩武,国力日颓,终为周武所乘。(商朝军队出征,国都朝歌空虚,周武王趁机奇袭得手!)
秦王点头:帝辛其人,勇过熊罴。不行天道,自毁忠良,身死国灭,不过一匹夫耳!
蒙武:王上,臣乃一介武夫,只会说些征战之事------
秦王:民者,立国之本。兵者,国之柱石。就说军事吧-------周何以立?何以亡?
蒙武:武王伐纣之前,以重器供奉纣王,实施战略欺骗。金玉结交商之佞臣,以塞纣王之听。以细作探知朝歌之军情,伺机而动。诱使商纣举兵南征后,不拘于时,冬月起兵,千里奔袭。诈称彗星现,商纣亡。或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彼时牧野之战,振臂一呼:凡反诛商纣者,皆免奴隶之身!,万众何不景从?
姜尚辅国、《六韬》治国,遂百业繁盛、物阜民丰,周之初也勃焉。周之式微,在于封楚。楚国强盛,蔑视王庭,致有南征之事发生。周兵多来自北方,不习南方气候及水域,不善操战船,如此怎能不败?竟至周昭王淹溺于汉水,此为商君武乙遭雷击之后,又一奇闻!
周厉王暴虐无德,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大小官吏贪渎横行,怨声载道,又禁锢国民。不思反腐抚民,遍地爪牙压制民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似此维稳之策,外观似乎稳固,其内已如浓汤鼎沸。小民入夜一呼,群起响应,江山竟倾覆矣!此为亘古之奇闻也。
周穆王西征不利,也是输在以轻车步兵对抗西戎骑兵,绝无胜理!
周幽王废申后,宠幸褒姒,本无关痛痒。却不该怒驳其(申后)父申侯劝谏,举兵讨之。迫使申侯勾连犬戎,激战骊山,一举攻破镐京,擒杀幽王于戏(陕西临潼)。
申侯引狼入室,周之宗庙尽毁,无奈传书诸侯,邀请诸侯出兵辅国。昔日秦、卫、晋、郑四国,起兵勤王,驱逐犬戎,匡扶周室,立不世之功也!
秦王鼓掌:好!蒙武虽武夫,文韬不逊于隈状、王绾也!
--------------------
当此时刻,在众人注目下,李斯喝了口热腾腾的奶茶,缓缓起身,熊熊的篝火映红了他的面庞。
李斯:观夫一国之兴亡,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其兴也勃焉!兵戈四起、祸起萧墙,其亡也忽焉!得国艰难,守业尤甚。自夏立以来,享国之日不过数百年。何也?
国家非一姓之国家,天下非一姓之天下也!顺乎天道者,天垂爱之,民心归之。逆乎天道者,天诛灭之,民心叛之!人主圣明,贤臣辅国则昌。人主狂躁或暗弱,奸佞当道则衰。后世之事,以商汤之德、周武之烈,也是难以掌控的,顺天而已!
三皇五帝、我华夏一族,俱崛起于河水之源之滨!昔者炎黄一统华夏,正是诏告天下于渭水,举王师于秦川,乃成万世之功。
自周平王迁都洛邑,诸侯并起,战乱不止已500年矣!华夏山河,赤地千里、生灵涂炭、流民怨哭于途,此我华夏痛彻心腑之浩劫也!此劫如不终止,西戎北狄早晚侵入中土,亡我华夏。
能承天授命,消弭纷争,一统华夏者,岂非建立黄帝之下,亘古奇勋也哉!
昔日匡扶周室者,秦、卫、晋、郑四国,今如何?卫国称臣、晋国三分、郑国为韩国所灭,仅余大秦一国也!
以晋之强,足可灭六国,一统华夏。造化弄人,竟至崩解为赵魏韩三国。此天助大秦也!
今秦承周统,名可号令天下。方是时,秦之西部、北部强邻,或瓦解、或纷争、或与盟,皆不足虑,自当发力关内,削平六国,成就千秋霸业!
----------
隈状、王绾、蒙武闻听,俱瞠目结舌,惊恐不语。
秦王颔首微笑:隈状、王绾、蒙武,长史所言有什么不妥吗?
王绾:秦川千里,而六国万里。削平六国?谈何易事!
蒙武:赵、魏、韩、楚、燕皆强国也,六国之中仅齐国稍逊。以我大秦兵甲之强,与诸国交战,亦互有胜负。企图攻灭六国,以数十万众,搏杀数百万众?以数百万民,敌数千万民?此武安君(白起)在世,亦不敢思谋之事也!
隈状:灭六国之心既明,则六国定当合纵,秦国再去连横,也不会再找到一个盟友。长史竟然忘记了“五国攻秦”之事嘛?
-------
秦王闻听众人之言,勃然变色,怒起一掌拍将下去,“哗啦----咔嚓”一声,面前的木案,顿时被砸得破裂倾倒,汤水飞溅!
秦王:商汤讨桀、武王伐纣,哪一个不是以弱胜强,以寡敌众?!若依汝等之言,莫说去平定关东六国,就是欲报函谷被破、祖陵被掘之国仇家恨,也不要去想了!!!-------
隈状、王绾、蒙武跪伏谢罪,口中却依旧在坚称:王不可怒而兴师,国不可无义而战!
秦王无奈地挥挥手:汝等且安歇去吧--------
秦王指着隈状、王绾、蒙武离去的背影,对李斯说:先生且看,这些王国重臣,尚且如此。民心又如何可说服啊!此本王焦虑之事也!-----------
李斯肃然站立,一语不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