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唐朝吴老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于历代传承形成的朝野地位和拥有文化优势的精英培养模式,使得各大家族人才辈出,子弟故旧遍布朝野,即使平庸的子弟上位也很容易。这些家族在朝野的势力极其庞大,往往连皇室的面子也不甩。比如高宗时想和琅琊王氏联姻,被干脆拒绝。
在贞观时就有流行语说“年轻有为,进士出身,编修国史,娶四姓女(崔,卢,李,郑)” 作为荣耀之事,高宗时某宰相,曾感慨说自己这一辈子的三大遗憾是“不得登进士第、修国史,娶七姓女”四姓里的崔氏分为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李氏分为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再加上琅琊王氏,就是官方承认的七大姓士族。历史上唐代宰相三百六十九人,崔、卢、李、郑四姓占六十六人,其中崔氏有二十三人。 赵郡李氏有十七人。现任宰相中,郑余庆是荥阳郑氏,此外还有个郑絪,被李诵给按住了,历史上他在贞元二十一年搞掉王叔文集团,逼李诵的前身退位后拜相。裴垍是河东裴氏,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眼下除了裴垍,还有个暂时没有大放光彩的裴度。而李吉甫和李藩还有以平章事身份出任西川节度使的李绛都出身赵郡李氏。李吉甫出身西祖房,李绛出身东祖房,李藩出身南祖房,再加上出身辽东房的前宰相李泌,有宰相声望的出身江夏房的现淮南节度使李鄘,幸亏汉中房暂时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不然几十年间赵郡李氏真是六房每房一个甚至两个宰相了。现在一门三相,还有一个预备的,想想都会让皇帝头痛。而出身崔氏的崔群,是下一任宰相的人选。作为一个已经把皇帝作为事业来干的穿越者,李诵自然很自觉地把抑制士族势力作为自己的任期目标之一了。
所以李诵确实很欣赏李吉甫,一直也力挺李吉甫,但是他现在已经逐步理解了什么叫制衡,赵郡李氏的风头已经太健了,该让他们把中心的位置暂时让出来了。当自己的内官把按他吩咐做好的官员门第图放到他面前时,李诵马上决定要有所改变。李诵现在理解唐朝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造成一大批声望卓著的公卿大臣遭殃的冤假错案了,皇权和相权之争啊。大家都知道长孙无忌冤枉,可要是不办掉长孙无忌,李治能当家做主吗?权力,政治,果然他娘的黑乎乎的,李诵甚至疑心牛李党争也是唐朝后期的皇帝们故意搞出来制衡的了。
不过李诵很清楚,要想治国平天下,这些士族出身的能臣干吏们还必须联合和依靠,他们的利益现在是和李诵一致的。但是李诵现在已经打算慢慢消融士族的权力体系了,制衡是一种方式,降低进士科的地位,扩大进士科的录取人数也是一种手段。事实上,李吉甫的大局观和对进士科的不满正是李诵需要的,作为走门荫进入仕途的官员,宗法观念似乎也不像走进士科的那帮人那么强,李诵也没有打算自毁长城,只是朝中实在缺乏能够镇得住前线将领的大员,所以李诵打算让李吉甫去负责前线军事,也借机把李吉甫从政治漩涡中解放出来,把李氏的风头压一压,将执政的位置让出来给出身吴江陆氏的陆贽。
听起来陆贽也是出身大家,但是自从司马氏灭吴之后,江南士族的地位就一直很低,隋朝灭陈之后,连同许多南迁的大族比如王谢庾桓四大家族地位都降低了。陆贽本人出身贫寒,才名很高,又曾经辅佐德宗力挽狂澜于即倒,德宗年间执政时良策不断,平定淮西时受封吴国公,是名重天下的良相,由他执政,李诵觉得可以提升所谓寒族的地位,也可以缓和下李吉甫这两年造成的各方势力间的裂痕,以稍微温和的方式推进各方面的大政方针,很合适。果然朝野也都很支持,这两年,李吉甫得罪了不少人,听说李吉甫罢相,很多人很开心,弹冠相庆,写了许多诗歌嘲讽,却一时没有想到李吉甫是立功去的。
弓拉满了,射出去才有力呢。
于历代传承形成的朝野地位和拥有文化优势的精英培养模式,使得各大家族人才辈出,子弟故旧遍布朝野,即使平庸的子弟上位也很容易。这些家族在朝野的势力极其庞大,往往连皇室的面子也不甩。比如高宗时想和琅琊王氏联姻,被干脆拒绝。
在贞观时就有流行语说“年轻有为,进士出身,编修国史,娶四姓女(崔,卢,李,郑)” 作为荣耀之事,高宗时某宰相,曾感慨说自己这一辈子的三大遗憾是“不得登进士第、修国史,娶七姓女”四姓里的崔氏分为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李氏分为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再加上琅琊王氏,就是官方承认的七大姓士族。历史上唐代宰相三百六十九人,崔、卢、李、郑四姓占六十六人,其中崔氏有二十三人。 赵郡李氏有十七人。现任宰相中,郑余庆是荥阳郑氏,此外还有个郑絪,被李诵给按住了,历史上他在贞元二十一年搞掉王叔文集团,逼李诵的前身退位后拜相。裴垍是河东裴氏,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眼下除了裴垍,还有个暂时没有大放光彩的裴度。而李吉甫和李藩还有以平章事身份出任西川节度使的李绛都出身赵郡李氏。李吉甫出身西祖房,李绛出身东祖房,李藩出身南祖房,再加上出身辽东房的前宰相李泌,有宰相声望的出身江夏房的现淮南节度使李鄘,幸亏汉中房暂时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不然几十年间赵郡李氏真是六房每房一个甚至两个宰相了。现在一门三相,还有一个预备的,想想都会让皇帝头痛。而出身崔氏的崔群,是下一任宰相的人选。作为一个已经把皇帝作为事业来干的穿越者,李诵自然很自觉地把抑制士族势力作为自己的任期目标之一了。
所以李诵确实很欣赏李吉甫,一直也力挺李吉甫,但是他现在已经逐步理解了什么叫制衡,赵郡李氏的风头已经太健了,该让他们把中心的位置暂时让出来了。当自己的内官把按他吩咐做好的官员门第图放到他面前时,李诵马上决定要有所改变。李诵现在理解唐朝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造成一大批声望卓著的公卿大臣遭殃的冤假错案了,皇权和相权之争啊。大家都知道长孙无忌冤枉,可要是不办掉长孙无忌,李治能当家做主吗?权力,政治,果然他娘的黑乎乎的,李诵甚至疑心牛李党争也是唐朝后期的皇帝们故意搞出来制衡的了。
不过李诵很清楚,要想治国平天下,这些士族出身的能臣干吏们还必须联合和依靠,他们的利益现在是和李诵一致的。但是李诵现在已经打算慢慢消融士族的权力体系了,制衡是一种方式,降低进士科的地位,扩大进士科的录取人数也是一种手段。事实上,李吉甫的大局观和对进士科的不满正是李诵需要的,作为走门荫进入仕途的官员,宗法观念似乎也不像走进士科的那帮人那么强,李诵也没有打算自毁长城,只是朝中实在缺乏能够镇得住前线将领的大员,所以李诵打算让李吉甫去负责前线军事,也借机把李吉甫从政治漩涡中解放出来,把李氏的风头压一压,将执政的位置让出来给出身吴江陆氏的陆贽。
听起来陆贽也是出身大家,但是自从司马氏灭吴之后,江南士族的地位就一直很低,隋朝灭陈之后,连同许多南迁的大族比如王谢庾桓四大家族地位都降低了。陆贽本人出身贫寒,才名很高,又曾经辅佐德宗力挽狂澜于即倒,德宗年间执政时良策不断,平定淮西时受封吴国公,是名重天下的良相,由他执政,李诵觉得可以提升所谓寒族的地位,也可以缓和下李吉甫这两年造成的各方势力间的裂痕,以稍微温和的方式推进各方面的大政方针,很合适。果然朝野也都很支持,这两年,李吉甫得罪了不少人,听说李吉甫罢相,很多人很开心,弹冠相庆,写了许多诗歌嘲讽,却一时没有想到李吉甫是立功去的。
弓拉满了,射出去才有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