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靖康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九死一生,生擒反贼方腊,功劳却全变成人家了。那时,我还年轻,我忍!
灭辽之战,童贯误国,损兵折将,使金人视我国为无物!那时,我恨不得亲手杀了国贼!
黄河岸边,鏖战金兵,三进三出,杀敌盈野!烧桥而还,金虽虎狼,其奈我何?那时,我看不到希望,心已经死了!
靖康元年正月初七,官家给了我希望,给了大宋希望!那时,我知道:我的生命已经不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大宋,属于官家!
——《延安郡王韩世忠传略》
路上,赵桓还在回味梦里的情景。
一名威风凛凛的宋军将领,北望河山,愤而高唱:“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百姓哭,将士怒,山河惨淡,大地呜咽。
他叫岳飞,一个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一名文武双全的军事统帅,今年二十三岁。
一名老将军临死之际,大叫三声:“过河,过河,过河!”老人死不瞑目,含恨而终。
他是宗泽,文人将兵的典范,今年六十八岁!
宋金大战黄天荡,宋军获得空前大胜,金兵几乎全军覆灭,金军元帅完颜宗弼仅以身免。当时,宋军统兵大将韩世忠指挥若定,颇具名将风采;韩夫人梁红玉,亲自执槌击鼓,鼓舞全军士气,巾帼不让须眉,一时间传为佳话。壮士今年三十七岁!
当然还有国之重臣李纲,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的指挥者,可与之同甘苦共患难的国之栋梁,今年四十三岁!
南柯一梦,恍如再世为人!
赵桓到的最早,一杯顾渚紫笋还没喝完,该来的人基本都到了,独缺李纲一人。赵桓三两句讲明自己的意思,命令大家速做准备。一个时辰之后,立即出发。太宰李邦彦闻言大喜,张邦昌未作任何表示,枢密使吴敏与李纲交情深厚,忙道:“官家,是否等李纲回来商量一下再说?”
这关口,赵桓哪里还能等啊!
“朕意已决!”
吴敏见皇帝态度坚决,宰执中又没有人支持自己,只得作罢。
皇令如山,皇城内如同炸了锅一般,上上下下,忙作一团。
巍峨的皇城,肃穆庄严;高高的箭楼,沉重肃杀。
赵桓步出宣德楼,扫一眼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侍卫亲军,登上龙辇,正要吩咐起驾,冷不防被人抱住了大腿,回头一看,正是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李纲。赵桓道:“爱卿平身。派人去叫卿来,如何现在才到?朕左思右想,还是先到西京暂避,方为上策。”
三日不见,李纲仿佛老了十岁,不过,看着精神还好。
李纲低声道:“陛下前已许臣,坚守都城,不作巡狩之计。今京城上下,尽知陛下之心,一旦有变,如何向京城军民交代?将士们的家属都在京城,敌军一旦围城,人人思归,万一中途发生兵变,陛下何以处之?况且,敌军游骑已现京郊,如果敌军得知陛下的行踪,以轻骑追赶,陛下内无决死之士,外有虎狼之兵,又如之奈何?”
李纲的一席话,入情入理,赵桓低头沉思,方寸已乱,不知如何是好!
哦,错了,错了!
在宋强的记忆里,李纲可是大大的忠臣,而且率领京城军民,取得了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的胜利。是了,金兵这一次并没有攻进来,城破是今年十一月,二次围城的事情。可是,宋强的记忆就一定准确?历史的轨迹难道不会偏离?万一出了问题,又该怎么办?
李邦彦叫道:“大胆李纲,敢抗旨不遵吗?”
李纲似乎根本没有听到李邦彦的话,拉起殿前都指挥使王宗楚,一同来到军士们面前,喝道:“尔等愿意守卫京城,还是愿意扈从陛下巡狩?”
数千将士挺胸肃立,皆道:“守卫京城,决一死战!”
李纲旋身而回,撩衣跪倒,道:“军心如此,臣请陛下为社稷万民留京城!”
王宗楚一同跪倒,道:“李相公一心为国,定不误陛下,请陛下深思。”
王宗楚是赵桓的舅父,身份尊贵,说出的话非常有分量,即便是李邦彦也不能轻易反驳。侍卫亲军马军、步军都指挥使亦上前跪倒,支持李纲。
“沧啷,哗啦”,甲叶摩擦,兵器撞击声不绝于耳,肃立的将士纷纷跪倒在地,高声呼叫:“请陛下为社稷万民留京城。”
赵桓见军心如此,只得放弃逃跑的打算,扫视全场,缓慢地说道:“国家有如此忠勇的将士,朕心甚慰。朕决意与尔等同守京城,希望尔等听从指挥,奋勇作战,保家卫国,朕必以高官厚禄赏有功将士。”
李纲大喜,朝李邦彦等大臣道:“上意已定,敢有异议者,斩!”于是,请赵桓慰抚将士。
赵桓走出龙辇,安步当车,缓缓而行。李纲拉住吴敏的袖子,低语一番,吴敏低头应诺,吩咐人取来纸笔,刷刷点点,不一刻已经写好,交给阁门官。阁门官站在皇帝的身边,每行几步,朗声宣和:“胡虏背盟,无故犯边,欲夺我土地财帛,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士兵们各举刀枪,齐声高喊。
“宋军威武,无往不胜!”
“死守都城,决一死战!”
……
阁门官每说一句,万军响应,声威震天。
听着这激昂的吼声,赵桓觉得,也许这次的决定是正确的!
外层围了无数的百姓,人越聚越多,赵桓步行之处,军民无不跪倒,山呼万岁。那一刻,赵桓感到无比的荣耀。
突然,赵桓于万千人中,看到一双眼睛,燃烧着万丈雄心,透射出无比忠诚的眼睛。赵桓停步伫立,微微一笑,问道:“汝叫何名,官居何职?”
不远处,矗立着一名威风凛凛的军人。那人听到皇帝问话,微微一愣,旋即恢复正常,跪倒施礼,道:“臣韩世忠,现居武节郎。”
上万双眼睛,齐刷刷地注视着这名叫韩世忠的将军。三十七岁的韩世忠。身躯不动如山,显示出一名卓越军人的素质。
韩世忠,世之名将!率兵与金人大战,胜多负少,后与金兵大战黄天荡,金兵元帅完颜宗弼,也就是完颜兀术侥幸逃得性命。正是可与岳飞朱仙镇大捷相媲美的辉煌胜利。是了,还有岳飞,吴阶、吴璘兄弟,刘琦等人。只是不知,这些人现在何处?
赵桓脑海中忽然冒出许多原来不知道的事情,那么,这些东西就一定是那个叫宋强的年轻人的记忆。赵桓脑子微微作痛,不敢再深想,似乎不经意地说道:“难道就是生擒反贼方腊的壮士?”
... -->>
九死一生,生擒反贼方腊,功劳却全变成人家了。那时,我还年轻,我忍!
灭辽之战,童贯误国,损兵折将,使金人视我国为无物!那时,我恨不得亲手杀了国贼!
黄河岸边,鏖战金兵,三进三出,杀敌盈野!烧桥而还,金虽虎狼,其奈我何?那时,我看不到希望,心已经死了!
靖康元年正月初七,官家给了我希望,给了大宋希望!那时,我知道:我的生命已经不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大宋,属于官家!
——《延安郡王韩世忠传略》
路上,赵桓还在回味梦里的情景。
一名威风凛凛的宋军将领,北望河山,愤而高唱:“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百姓哭,将士怒,山河惨淡,大地呜咽。
他叫岳飞,一个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一名文武双全的军事统帅,今年二十三岁。
一名老将军临死之际,大叫三声:“过河,过河,过河!”老人死不瞑目,含恨而终。
他是宗泽,文人将兵的典范,今年六十八岁!
宋金大战黄天荡,宋军获得空前大胜,金兵几乎全军覆灭,金军元帅完颜宗弼仅以身免。当时,宋军统兵大将韩世忠指挥若定,颇具名将风采;韩夫人梁红玉,亲自执槌击鼓,鼓舞全军士气,巾帼不让须眉,一时间传为佳话。壮士今年三十七岁!
当然还有国之重臣李纲,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的指挥者,可与之同甘苦共患难的国之栋梁,今年四十三岁!
南柯一梦,恍如再世为人!
赵桓到的最早,一杯顾渚紫笋还没喝完,该来的人基本都到了,独缺李纲一人。赵桓三两句讲明自己的意思,命令大家速做准备。一个时辰之后,立即出发。太宰李邦彦闻言大喜,张邦昌未作任何表示,枢密使吴敏与李纲交情深厚,忙道:“官家,是否等李纲回来商量一下再说?”
这关口,赵桓哪里还能等啊!
“朕意已决!”
吴敏见皇帝态度坚决,宰执中又没有人支持自己,只得作罢。
皇令如山,皇城内如同炸了锅一般,上上下下,忙作一团。
巍峨的皇城,肃穆庄严;高高的箭楼,沉重肃杀。
赵桓步出宣德楼,扫一眼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侍卫亲军,登上龙辇,正要吩咐起驾,冷不防被人抱住了大腿,回头一看,正是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李纲。赵桓道:“爱卿平身。派人去叫卿来,如何现在才到?朕左思右想,还是先到西京暂避,方为上策。”
三日不见,李纲仿佛老了十岁,不过,看着精神还好。
李纲低声道:“陛下前已许臣,坚守都城,不作巡狩之计。今京城上下,尽知陛下之心,一旦有变,如何向京城军民交代?将士们的家属都在京城,敌军一旦围城,人人思归,万一中途发生兵变,陛下何以处之?况且,敌军游骑已现京郊,如果敌军得知陛下的行踪,以轻骑追赶,陛下内无决死之士,外有虎狼之兵,又如之奈何?”
李纲的一席话,入情入理,赵桓低头沉思,方寸已乱,不知如何是好!
哦,错了,错了!
在宋强的记忆里,李纲可是大大的忠臣,而且率领京城军民,取得了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的胜利。是了,金兵这一次并没有攻进来,城破是今年十一月,二次围城的事情。可是,宋强的记忆就一定准确?历史的轨迹难道不会偏离?万一出了问题,又该怎么办?
李邦彦叫道:“大胆李纲,敢抗旨不遵吗?”
李纲似乎根本没有听到李邦彦的话,拉起殿前都指挥使王宗楚,一同来到军士们面前,喝道:“尔等愿意守卫京城,还是愿意扈从陛下巡狩?”
数千将士挺胸肃立,皆道:“守卫京城,决一死战!”
李纲旋身而回,撩衣跪倒,道:“军心如此,臣请陛下为社稷万民留京城!”
王宗楚一同跪倒,道:“李相公一心为国,定不误陛下,请陛下深思。”
王宗楚是赵桓的舅父,身份尊贵,说出的话非常有分量,即便是李邦彦也不能轻易反驳。侍卫亲军马军、步军都指挥使亦上前跪倒,支持李纲。
“沧啷,哗啦”,甲叶摩擦,兵器撞击声不绝于耳,肃立的将士纷纷跪倒在地,高声呼叫:“请陛下为社稷万民留京城。”
赵桓见军心如此,只得放弃逃跑的打算,扫视全场,缓慢地说道:“国家有如此忠勇的将士,朕心甚慰。朕决意与尔等同守京城,希望尔等听从指挥,奋勇作战,保家卫国,朕必以高官厚禄赏有功将士。”
李纲大喜,朝李邦彦等大臣道:“上意已定,敢有异议者,斩!”于是,请赵桓慰抚将士。
赵桓走出龙辇,安步当车,缓缓而行。李纲拉住吴敏的袖子,低语一番,吴敏低头应诺,吩咐人取来纸笔,刷刷点点,不一刻已经写好,交给阁门官。阁门官站在皇帝的身边,每行几步,朗声宣和:“胡虏背盟,无故犯边,欲夺我土地财帛,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士兵们各举刀枪,齐声高喊。
“宋军威武,无往不胜!”
“死守都城,决一死战!”
……
阁门官每说一句,万军响应,声威震天。
听着这激昂的吼声,赵桓觉得,也许这次的决定是正确的!
外层围了无数的百姓,人越聚越多,赵桓步行之处,军民无不跪倒,山呼万岁。那一刻,赵桓感到无比的荣耀。
突然,赵桓于万千人中,看到一双眼睛,燃烧着万丈雄心,透射出无比忠诚的眼睛。赵桓停步伫立,微微一笑,问道:“汝叫何名,官居何职?”
不远处,矗立着一名威风凛凛的军人。那人听到皇帝问话,微微一愣,旋即恢复正常,跪倒施礼,道:“臣韩世忠,现居武节郎。”
上万双眼睛,齐刷刷地注视着这名叫韩世忠的将军。三十七岁的韩世忠。身躯不动如山,显示出一名卓越军人的素质。
韩世忠,世之名将!率兵与金人大战,胜多负少,后与金兵大战黄天荡,金兵元帅完颜宗弼,也就是完颜兀术侥幸逃得性命。正是可与岳飞朱仙镇大捷相媲美的辉煌胜利。是了,还有岳飞,吴阶、吴璘兄弟,刘琦等人。只是不知,这些人现在何处?
赵桓脑海中忽然冒出许多原来不知道的事情,那么,这些东西就一定是那个叫宋强的年轻人的记忆。赵桓脑子微微作痛,不敢再深想,似乎不经意地说道:“难道就是生擒反贼方腊的壮士?”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