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红楼:我是贾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知,没人告诉他,外面的消息也传不进来。每日里贾琏安心的在家读书,仗着超强的记忆,贾琏已经把《四书》默写了一遍,其他相关书籍,比如朱熹的《四书集注》,贾琏也抄了一遍。
说到这个《四书集注》,朱熹加了很多私货。贾琏拿科举当做敲门砖,主要是这个时代,你想做官还得让人看的起,就得走科举的路线。至于《新编算经》,贾琏看一遍就丢一边去了,完全没有难度。最多就是高二的水准,有挂的贾琏稍稍看一遍,过去学的知识自己就回来了,很容易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识。
剩下的就是考试内容了,首先是经意理解,就是翻译一下课本上的内容,其次是三篇制文,也就是八股文。这东西对贾琏而言有难度,他采取的办法就是买回来一堆文集,先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归纳出格式来,然后来个题海战术。
对着这些佳作,同样的题目,自己每天写三篇。不是不想多写,实在是这写字是需要时间的,大概就是上午一篇,下午一篇,晚上一篇。
每日贾琏除了早起时走半个小时,晚饭后走半个小时,午睡一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读书。贾琏做了个计划,让桂香没过一个时辰,让自己停下,起来活动一炷香。
贾琏的劲头算是把东跨院的人镇住了,很快整个贾府的人也都不敢乱说闲话了。即便是考不上青云书院,回头去国子监读书,贾琏如此好学,万一真的考中了呢?再说了,李嬷嬷的惨状大家可没忘记呢。
贾赦也没贾琏的举动惊到了,每日晨昏定省时,特意还问了几次贾琏读书的情况。贾琏表示读书还算有所收获,就等着青云书院的开考。
二月初一,贾琏暂停了正常的读书计划,早起给贾赦问安时,老东西很意外的来一句:“明日就要入学考试,你不用想要多,便是考不上,国子监那边也能去读书的,春天没考上,秋天还能靠,你年纪还小,不着急。”
真是难得啊,搞的贾琏还以为出现幻听了,正常的节奏不是“小畜生”开头么?
“父亲说的在理,有心读书,不在早晚”贾琏也没说什么大话,毕竟还真的没有太大的把握。真要把大话说了,考不上才丢人。
这些日子,贾赦没少听别人说起这个事情,每次都心里带着一点自豪和骄傲对别人解释,大概意思就是贾琏开窍了,突然想读书了,青云书院自然没有把握,但是试一试没坏处,报名费那点银子,贾府又不缺。要是不敢去尝试,反而落了下乘,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贾母这边也难得关心了一番道:“这些日子琏哥儿用心读书了,只是在家闭门读书,没个人来指点,怕是读差了。你珠大哥已经进学,不懂的地方,可以去问他。”
贾琏心说这话你怎么不早说?贾珠不关心,那是利益使然。你个老不死的,早点让他来指点我读书,他敢不来么?明天就要考试了你才说。你是怕我考中了,丢贾珠的脸么?
心里腹诽,脸上贾琏却露出感激之色道:“多谢祖母关心,孙儿想的是先自己试一试,春季招生不中,再寻个先生来教,秋季再考。”
一句话说的贾母脸色不那么好看了,她脸上还得维持慈祥的笑容。这小猴子,说话看着挺周全的,怎么听到耳朵里,心里不是味道呢?哦。孙子要读书,要考青云书院,你不知道先安排个先生来教一阵么?说是接到荣禧堂来照顾,你倒是安排埃
原则上这些贾赦该操心的事情,您贵人忘事,这荣禧堂里那么多闲话,您真就听不到?哦,先生不好找,那么再不济,贾政那边好几个清客有举人功名,安排啊!贾母心里腻歪的时候,贾琏已经告辞走人了。
东跨院这边,贾琏的院子里来了客人,东府的尤氏带着几个丫鬟登门,送来了特意托人买的徽笔徽墨。见到贾琏,尤氏笑着开口:“我也懂这些,你珍大哥说了,挑贵的买。我就按照这个安排了,也不知道合用不合用。”
这个事情嘛,贾琏肯定不信是贾珍安排的,他没那个心思。肯定是尤氏想到的,跟贾珍提了一句。毕竟是正经的荣国府袭爵的兄弟,利用价值比较大,笔墨才几个钱?
贾琏认真的谢过,尤氏准备的很充分,应该是请教过别人的,新买的小箱子,装了笔墨,拎着走不重,里面还有瓶子装了水,下面一排还有几个盒子,里面装的点心蜜饯茶叶。
“说是要靠两天,吃住都在里头,就怕琏哥儿吃不惯里面的饭菜。”尤氏还在继续说,她最近没少关注贾琏,得到的都是正面消息,心里很是上心。这东西两府,有一个贾珠,再出一个贾琏的话,东府肯定被比下去了,但怎么说呢,一家人嘛,维持好关系,两家利益上是一致的,将来贾琏当家,提前把关心先做上嘛。
由此可见,尤氏在红楼小说里能善终,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女人是极聪明的,善于明哲保身,她没有害人之心,想的就是自保。有点三国贾诩的意思。
贾琏再三谢过,亲自送到院墙门口,尤氏再三留步,贾琏这才驻足。看着尤氏婀娜的背影,贾琏心里默默的诅咒贾珍不举,坏大事的狗东西,得找机会弄死贾珍才是。
回到东跨院,又来了客人,这次是王夫人,也是送了一些考试需要的东西,还表示这是跟贾珠一样标准弄的。贾琏再次谢过,送走。
回到屋子里,贾琏立刻交代桂香:“二婶送来的考箱,先放一边,回头你把吃的分了,别说是二婶送来的,就说我赏的。”桂香听了很严肃的点点头,表示知道该怎么做了。
二月二,龙抬头,卯时,贾琏起来了,车马已经备好了,随从长寿拎着书箱,贾琏上了马车,可能是时间太早的缘故,只有桂香带着丫鬟送行。
黎明前的黑暗中,一盏灯笼,马蹄声脆。
(本章完)
知,没人告诉他,外面的消息也传不进来。每日里贾琏安心的在家读书,仗着超强的记忆,贾琏已经把《四书》默写了一遍,其他相关书籍,比如朱熹的《四书集注》,贾琏也抄了一遍。
说到这个《四书集注》,朱熹加了很多私货。贾琏拿科举当做敲门砖,主要是这个时代,你想做官还得让人看的起,就得走科举的路线。至于《新编算经》,贾琏看一遍就丢一边去了,完全没有难度。最多就是高二的水准,有挂的贾琏稍稍看一遍,过去学的知识自己就回来了,很容易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识。
剩下的就是考试内容了,首先是经意理解,就是翻译一下课本上的内容,其次是三篇制文,也就是八股文。这东西对贾琏而言有难度,他采取的办法就是买回来一堆文集,先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归纳出格式来,然后来个题海战术。
对着这些佳作,同样的题目,自己每天写三篇。不是不想多写,实在是这写字是需要时间的,大概就是上午一篇,下午一篇,晚上一篇。
每日贾琏除了早起时走半个小时,晚饭后走半个小时,午睡一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读书。贾琏做了个计划,让桂香没过一个时辰,让自己停下,起来活动一炷香。
贾琏的劲头算是把东跨院的人镇住了,很快整个贾府的人也都不敢乱说闲话了。即便是考不上青云书院,回头去国子监读书,贾琏如此好学,万一真的考中了呢?再说了,李嬷嬷的惨状大家可没忘记呢。
贾赦也没贾琏的举动惊到了,每日晨昏定省时,特意还问了几次贾琏读书的情况。贾琏表示读书还算有所收获,就等着青云书院的开考。
二月初一,贾琏暂停了正常的读书计划,早起给贾赦问安时,老东西很意外的来一句:“明日就要入学考试,你不用想要多,便是考不上,国子监那边也能去读书的,春天没考上,秋天还能靠,你年纪还小,不着急。”
真是难得啊,搞的贾琏还以为出现幻听了,正常的节奏不是“小畜生”开头么?
“父亲说的在理,有心读书,不在早晚”贾琏也没说什么大话,毕竟还真的没有太大的把握。真要把大话说了,考不上才丢人。
这些日子,贾赦没少听别人说起这个事情,每次都心里带着一点自豪和骄傲对别人解释,大概意思就是贾琏开窍了,突然想读书了,青云书院自然没有把握,但是试一试没坏处,报名费那点银子,贾府又不缺。要是不敢去尝试,反而落了下乘,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贾母这边也难得关心了一番道:“这些日子琏哥儿用心读书了,只是在家闭门读书,没个人来指点,怕是读差了。你珠大哥已经进学,不懂的地方,可以去问他。”
贾琏心说这话你怎么不早说?贾珠不关心,那是利益使然。你个老不死的,早点让他来指点我读书,他敢不来么?明天就要考试了你才说。你是怕我考中了,丢贾珠的脸么?
心里腹诽,脸上贾琏却露出感激之色道:“多谢祖母关心,孙儿想的是先自己试一试,春季招生不中,再寻个先生来教,秋季再考。”
一句话说的贾母脸色不那么好看了,她脸上还得维持慈祥的笑容。这小猴子,说话看着挺周全的,怎么听到耳朵里,心里不是味道呢?哦。孙子要读书,要考青云书院,你不知道先安排个先生来教一阵么?说是接到荣禧堂来照顾,你倒是安排埃
原则上这些贾赦该操心的事情,您贵人忘事,这荣禧堂里那么多闲话,您真就听不到?哦,先生不好找,那么再不济,贾政那边好几个清客有举人功名,安排啊!贾母心里腻歪的时候,贾琏已经告辞走人了。
东跨院这边,贾琏的院子里来了客人,东府的尤氏带着几个丫鬟登门,送来了特意托人买的徽笔徽墨。见到贾琏,尤氏笑着开口:“我也懂这些,你珍大哥说了,挑贵的买。我就按照这个安排了,也不知道合用不合用。”
这个事情嘛,贾琏肯定不信是贾珍安排的,他没那个心思。肯定是尤氏想到的,跟贾珍提了一句。毕竟是正经的荣国府袭爵的兄弟,利用价值比较大,笔墨才几个钱?
贾琏认真的谢过,尤氏准备的很充分,应该是请教过别人的,新买的小箱子,装了笔墨,拎着走不重,里面还有瓶子装了水,下面一排还有几个盒子,里面装的点心蜜饯茶叶。
“说是要靠两天,吃住都在里头,就怕琏哥儿吃不惯里面的饭菜。”尤氏还在继续说,她最近没少关注贾琏,得到的都是正面消息,心里很是上心。这东西两府,有一个贾珠,再出一个贾琏的话,东府肯定被比下去了,但怎么说呢,一家人嘛,维持好关系,两家利益上是一致的,将来贾琏当家,提前把关心先做上嘛。
由此可见,尤氏在红楼小说里能善终,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女人是极聪明的,善于明哲保身,她没有害人之心,想的就是自保。有点三国贾诩的意思。
贾琏再三谢过,亲自送到院墙门口,尤氏再三留步,贾琏这才驻足。看着尤氏婀娜的背影,贾琏心里默默的诅咒贾珍不举,坏大事的狗东西,得找机会弄死贾珍才是。
回到东跨院,又来了客人,这次是王夫人,也是送了一些考试需要的东西,还表示这是跟贾珠一样标准弄的。贾琏再次谢过,送走。
回到屋子里,贾琏立刻交代桂香:“二婶送来的考箱,先放一边,回头你把吃的分了,别说是二婶送来的,就说我赏的。”桂香听了很严肃的点点头,表示知道该怎么做了。
二月二,龙抬头,卯时,贾琏起来了,车马已经备好了,随从长寿拎着书箱,贾琏上了马车,可能是时间太早的缘故,只有桂香带着丫鬟送行。
黎明前的黑暗中,一盏灯笼,马蹄声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