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旧书大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林逸无意中露的这一手,引起了众人的齐声喝彩。尤其那些慕名而来,前来财神庙朝圣的粉丝们,更是欣喜不已。
对于他们来说,听闻林逸在洛阳古玩大会,在金陵树林大会上的种种英雄壮举,什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点石洛阳,震撼金陵,全都让人心神向往。
掌声中,一位从远处前来财神庙摆摊的书摊老板,就主动来到林逸面前,手中捧着一本书对林逸说道:“久仰先生淘书大名,我这里有一本手抄本,在这摊上已经摆放很长时间,却无人问津,不知能不能让先生您帮忙掌掌眼,看看到底是不是好东西,免得被一些无知之人笑话我拿了赝品来卖高价。”
原来这书摊老板是从浙江来的,听说这南都财神庙古玩市场十分的红火,于是就把自己压箱底的藏书带来了一本,本想靠着市场红火,卖个大价钱;谁曾想,这里的很多人竟然都不识货,硬是说自己这本书是假的,是赝品,就这种书还想卖上三万块,做梦去吧。
这位书摊老板很是委屈,如果说价格高,没人出得起价码也就算了,可是说自己这书是假的,那就不中听了。因此,他也顾不得脸面,见林逸这个藏书界的大名人出现,就忙不迭站出来,请求他帮自己正名。
林逸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麻烦,见那书摊老板红着眼圈,都快哭出来了,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见真的是受了委屈。
所以他就拿眼去看了看那本书,一看不禁莞尔,怪不得人们会说这是个赝品书,是坑爹的货,只见那是一本手抄本,线装,16开本左右,书名上面赫然写着:《大明程宗猷单刀秘笈》。
……
如果路上有位乞丐跟你说,维护世界和平这个任务就交给你,“这本《如来神掌》秘笈是无价之宝,我看与你有缘,收你十块钱,传授给你吧”,你会不会心动?林逸和很多人一样,看过电影之后,就多次期待这种周星驰《功夫》式的桥段,砸到自己面前。天晓得眼前那位拿着《如来神掌》的人不是洪七公,自己不是第二个郭靖呢。
当然这都是美好的YY。《如来神掌》未见得是真货,但武术“秘籍”历史上是有的,并且是有很多。
林逸自从爱上古籍以后,就仔细地翻看过,因此他清楚地知道,在大明朝,最厉害的武林高手不是学会了《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而是大明武学第一人---戚继光。
戚继光不用说,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明朝时期的抗倭英雄,但同时,他更是一位功勋卓越的古典武学家。通俗地来讲,他不仅个人有功夫,懂武术懂练兵,还通晓排兵布阵,临阵应变,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星。
戚继光早年总结浙西练兵与抗倭成功的经验,写出十八卷《纪效新书》。最初版本里讲述了带兵打仗从选拔将兵到武器选择及阵法运用各个方面的内容,属于典型的军事书籍。但其中的第十四篇《拳经捷要篇》,是篇经典的明代武艺精品。
说它经典,首先是图文并举。此前的武术文献当然也有文字存世的,单独表武术动作的图像也有过--前辈西北武术学者已经尝试通过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内容,还原出“敦煌拳”的形式,但配套图谱却一直没有出现。古人没有视频记录,所以于武艺而言,准确图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戚继光虽然个人很懂功夫的品类,但他心中对个人武艺并不是太看重。如同他在《拳经捷要篇》篇首讲的:个人拳法只是活动筋骨用的,“似无预于大战之技”,对战争不起决定作用。这个见解,比当日的天下武术家都要清醒和客观。在冷兵器时代的军事世界,所谓个人武功高强、以一挡百,那只是一种修辞方式--怎么可能“挡百”呢!在奉调长城抵御蒙古后,戚继光对《纪效新书》做出了修订,又留下了个十四卷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这篇武学名篇《拳经捷要篇》给删了,就是因为那篇文字对军事战守,帮助不大。这就是大军事家的眼光。
而紧随着戚继光成为大明武林第一人的,则是晚明时期的徽州人程宗猷了。
程晚于戚继光,也曾经遍访名师。他将自己四种武学著作《少林棍法阐宗》、《蹶张心法》、《长枪法选》、《单刀法选》合起来,出版时取名《耕余剩技》,大意是这些功夫都是种田之余的本事,一股云淡风轻的味道。到了近代,浙江吴兴人周由廑取家藏版本重印,改名《国术四书》。
程宗猷的《单刀法选》,取法的就是日本的单刀,刀约长三尺八寸,刀柄也有一尺二寸,是今天普通人看来不怎么趁手的兵器,当时却是最先进的战法。不过刀太长确实有问题,所以程宗猷《单刀法选》第一式,就是“你我拔刀式”,意思就是你拔我刀,我拔你的,虽然... -->>
林逸无意中露的这一手,引起了众人的齐声喝彩。尤其那些慕名而来,前来财神庙朝圣的粉丝们,更是欣喜不已。
对于他们来说,听闻林逸在洛阳古玩大会,在金陵树林大会上的种种英雄壮举,什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点石洛阳,震撼金陵,全都让人心神向往。
掌声中,一位从远处前来财神庙摆摊的书摊老板,就主动来到林逸面前,手中捧着一本书对林逸说道:“久仰先生淘书大名,我这里有一本手抄本,在这摊上已经摆放很长时间,却无人问津,不知能不能让先生您帮忙掌掌眼,看看到底是不是好东西,免得被一些无知之人笑话我拿了赝品来卖高价。”
原来这书摊老板是从浙江来的,听说这南都财神庙古玩市场十分的红火,于是就把自己压箱底的藏书带来了一本,本想靠着市场红火,卖个大价钱;谁曾想,这里的很多人竟然都不识货,硬是说自己这本书是假的,是赝品,就这种书还想卖上三万块,做梦去吧。
这位书摊老板很是委屈,如果说价格高,没人出得起价码也就算了,可是说自己这书是假的,那就不中听了。因此,他也顾不得脸面,见林逸这个藏书界的大名人出现,就忙不迭站出来,请求他帮自己正名。
林逸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麻烦,见那书摊老板红着眼圈,都快哭出来了,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见真的是受了委屈。
所以他就拿眼去看了看那本书,一看不禁莞尔,怪不得人们会说这是个赝品书,是坑爹的货,只见那是一本手抄本,线装,16开本左右,书名上面赫然写着:《大明程宗猷单刀秘笈》。
……
如果路上有位乞丐跟你说,维护世界和平这个任务就交给你,“这本《如来神掌》秘笈是无价之宝,我看与你有缘,收你十块钱,传授给你吧”,你会不会心动?林逸和很多人一样,看过电影之后,就多次期待这种周星驰《功夫》式的桥段,砸到自己面前。天晓得眼前那位拿着《如来神掌》的人不是洪七公,自己不是第二个郭靖呢。
当然这都是美好的YY。《如来神掌》未见得是真货,但武术“秘籍”历史上是有的,并且是有很多。
林逸自从爱上古籍以后,就仔细地翻看过,因此他清楚地知道,在大明朝,最厉害的武林高手不是学会了《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而是大明武学第一人---戚继光。
戚继光不用说,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明朝时期的抗倭英雄,但同时,他更是一位功勋卓越的古典武学家。通俗地来讲,他不仅个人有功夫,懂武术懂练兵,还通晓排兵布阵,临阵应变,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星。
戚继光早年总结浙西练兵与抗倭成功的经验,写出十八卷《纪效新书》。最初版本里讲述了带兵打仗从选拔将兵到武器选择及阵法运用各个方面的内容,属于典型的军事书籍。但其中的第十四篇《拳经捷要篇》,是篇经典的明代武艺精品。
说它经典,首先是图文并举。此前的武术文献当然也有文字存世的,单独表武术动作的图像也有过--前辈西北武术学者已经尝试通过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内容,还原出“敦煌拳”的形式,但配套图谱却一直没有出现。古人没有视频记录,所以于武艺而言,准确图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戚继光虽然个人很懂功夫的品类,但他心中对个人武艺并不是太看重。如同他在《拳经捷要篇》篇首讲的:个人拳法只是活动筋骨用的,“似无预于大战之技”,对战争不起决定作用。这个见解,比当日的天下武术家都要清醒和客观。在冷兵器时代的军事世界,所谓个人武功高强、以一挡百,那只是一种修辞方式--怎么可能“挡百”呢!在奉调长城抵御蒙古后,戚继光对《纪效新书》做出了修订,又留下了个十四卷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这篇武学名篇《拳经捷要篇》给删了,就是因为那篇文字对军事战守,帮助不大。这就是大军事家的眼光。
而紧随着戚继光成为大明武林第一人的,则是晚明时期的徽州人程宗猷了。
程晚于戚继光,也曾经遍访名师。他将自己四种武学著作《少林棍法阐宗》、《蹶张心法》、《长枪法选》、《单刀法选》合起来,出版时取名《耕余剩技》,大意是这些功夫都是种田之余的本事,一股云淡风轻的味道。到了近代,浙江吴兴人周由廑取家藏版本重印,改名《国术四书》。
程宗猷的《单刀法选》,取法的就是日本的单刀,刀约长三尺八寸,刀柄也有一尺二寸,是今天普通人看来不怎么趁手的兵器,当时却是最先进的战法。不过刀太长确实有问题,所以程宗猷《单刀法选》第一式,就是“你我拔刀式”,意思就是你拔我刀,我拔你的,虽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