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辽青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萧麒来了兴趣,她想登上长城观景,黄浩也迁就她,令人马停下来休息。他和萧麒徒步登上城头,往远处眺望,见云蒸霞蔚,群山叠嶂,气象万千,如临九霄之上。
萧麒感叹道:“夫君啊,你们汉人真是了不起,一千年前就能创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真是人间奇迹呀!”
黄浩道:“是啊!秦始皇雄才大略,他不仅统一了六国,还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只可惜这位至高无上的皇帝太过急切了,想把几代人才能做完的事情一次性做完,老百姓哪能承受的住啊!这煌煌的帝国被他搞得人心背向,天下苦秦久矣。果然好景不长,他死后赵高弄权,大秦帝国只维持了二十多年就土崩瓦解了。”
萧麒表情严肃的说道:“夫君,妾身看来,这赵高弄权虽说是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呢。”
黄浩见妻子突然一本正经,不解其意,好奇的问道:“以麒儿之见,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呀?”
萧麒道:“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儒生出于对秦朝廷的忠诚,批评时政,发表议论,秦始皇要能从谏如流,采纳儒生建议,轻徭薄赋,减少酷刑,安抚民心,施以教化,使民俗和谐,知礼仪,尊长爱幼,各守其分,则天下安稳。纵有陈胜揭竿而起,也不会形成天下景从,应者云集之势。即便有刘邦之狡、项羽之勇,百姓都不响应,他们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成不了气候呀!可是秦始皇不仅不采纳儒生的建议,反而焚书坑儒,这是他自断膀臂、自毁长城之举;而他又施严刑峻法,大修长城,劳民伤财,弄得民不聊生,以致人心思变。所以有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墙倒众人推,秦安有不亡之理?后来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深知儒学乃安邦治国之道,稳定社稷之策也。因而成就了汉家四百年之天下。”
黄浩一听萧麒的一番宏论,忍不住哈哈大笑。半响,才止住笑调侃道:“麒儿这是要进谏吗?可惜我还不是皇帝哦。这帮儒生真是无孔不入啊,见我登辽欣欣向荣,也想来分一杯羹吗?”
“夫君何出此言?难道妾身说的不对吗?”萧麒撅着嘴说道。
“对,也不对!俗话说的好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儒家好大言,说的道理也牵强附会。”黄浩摇摇头,又说道:“夫人啊!秦朝之所以灭亡,跟独尊儒术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跟你说那些道理的儒家门徒,是在为儒家脸上贴金啊。”
“哦!还有别的原因吗?妾身愿洗耳恭听。”萧麒一本正经的说道。
黄浩把妻子引到一个避风的位置,在地上的台阶上铺上地毯,等夫妻两人相对而坐,这才说道:“既然夫人愿意听,为夫就和你说道说道。嗯,从哪里说起呢?我们分析历史,应该针对当时的环境来考虑问题。在我看来,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一,秦朝是一个以法家理念为治国原则的国家,秦国虽然靠法制而兴,但是在统一六国之后,原有的制度开始出现僵化,而秦朝却因循守旧,不思变通。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为大雨延误了戍期,这本是一个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可以免责。但是秦法却不问经过,只看结果,最终迫使陈胜、吴广等人揭竿而起。由此可见一斑。”
萧麒琢磨的一下,点点头承认道:“秦法苛刻,夫君这样说,倒也算是一个理由。还有呢?”
“其二呢,那就是秦朝的暴政使得老百姓无法忍受了!秦朝的基本制度是以耕战立国,力求将全国所有的资源都供给到军事上,这在六国纷争的大争之世非常有效,但却不适合于统一后的长期发展。尤其是秦朝在统一后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长城、秦皇陵等耗费巨大的工程。同时秦朝的官吏也残暴不仁,因此秦朝的普通民众负担过大,苦不堪言,心中恨透了秦朝的暴政。唐太宗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朝失去了民心,不灭亡才是件怪事!”
“对呀!儒家也没说错啊!”萧麒顿时来了精神,反驳道:“如果秦始皇采纳儒生建议,轻徭薄赋,减少酷刑,安抚民心,施以教化,使民俗和谐,知礼仪,尊长爱幼,各守其分,则天下安稳。秦朝不就不会灭亡了吗?”
黄浩冷笑道:“可独尊儒术,废黜百家,真的就能做到天下太平吗?汉朝又是怎样灭亡的呢?晋末五胡乱华是怎么来的呢?那时候的朝廷有多少儒生当政?尤其是儒家说的天人感应,五行轮回这些歪理学说,危害很大呀?五胡乱华时,有多少被毒害的儒生投靠了异族,成为了杀害同胞的帮凶,这些人的眼中只有权利,只要能掌权,投靠谁都无所谓。因此,现在的儒家学说也有很多糟粕啊!”
“那照你这样说,儒家学说都是毒药喽?那为什么你们汉人这么多皇帝推崇这么学说呢?”萧麒气鼓鼓的争辩道。
黄浩微微一笑,说:“因为当皇帝的需要啊!当然这是另一个问题了,儒学也有可取的地方。我刚才说过,看问题不要只看表象,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问题。儒家思想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呢?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大乱”时代,这一时代长达五百五十年之久。本来西周王朝是个大一统的王朝,实行的是诸侯分封制管理办法,但由于周幽王的昏庸无道,周朝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实际统治执行力,各诸侯分裂成大小不一的国家,为了争夺土地与人口,这些国家互相征战兼并,老百姓苦不堪言。“
”所谓“春秋无义战”,其实战国更无“义战”,发生战争的原因就是赤裸裸地抢地盘,只不过有时碍于道义上的脸面,而寻找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罢了。所谓“乱世出英雄”,“诸子百家”横空出世,纷纷提出各自的“救世之道”,大乱之世,竟然形成了空前的思想繁荣局面。”
第一次听丈夫滔滔不绝的讲古,萧麒来了兴致。陪同的官员也兴致勃勃围拢了过来,听听主公讲他的治国之道。
黄浩也不介意,继续说道:“你们发现没有,任何的学说,想要在当时立足,必须要合乎时宜。诸子百家,其实最著名的是诸子十家: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名家、农家、杂家、小说家,而在历史舞台上最活跃的,是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和杂家,他们各抒己见,周游列国游说君王采纳他们的政治主张,其中法家提出的思想因为“合乎时宜”,多被各诸侯王采用。”
“其中管仲在齐国为相,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变法图强,成为春秋第一霸;子产在郑国将刑法铸在金属鼎上,使郑国成为春秋初期最有影响力的诸侯之一;李悝在魏国受到重用,“尽地力之教”,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吴起不但是兵神级人物,还是法家的杰出代表,他在楚国“明法审令”,使楚国成为当时与匹敌强秦的大国;申不害在韩国“内修政教,外应诸侯”,成韩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令诸侯不敢小觑;商鞅更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全国打下良好基础。”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虽然死在了秦国的监狱,但他是死在了李斯的嫉贤妒能,其思想被李斯继承并在秦国实践,李斯因此成为商鞅之后秦国的法家代表,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全国。李斯更是其中的翘楚。在其他诸子百家极力向各诸侯王推销他们的政治主张不被采用时,法家牢牢占据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舞台。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除韩非子被陷害未受重用外,其他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子产、李悝、申不害、吴起、商鞅、李斯皆受重用,并在各自的诸侯国实行变法图强。”
“为什么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受重用,因为他们提出的政治主张符合当时大乱的政治环境,“以法治国”可以使国家在短时间内得以强大,在弱肉强食的乱世环境中先生存下来。“因时立法,因事制礼”成为法家的重要特点,法家的“法、术、势”理论根据各国的国情,在不同的诸侯国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各自不同的效果。其中秦国因为拥有商鞅、李斯这两位法家大家,而终得天下。由此可见,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前,法家才是最合时宜的!因此,那时候的儒家思想只能够边缘化,也没有成为主流。”
众人听了,都若有所思。萧麒也眉头紧蹙陷入了沉思。
黄浩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你们就会问,咦?为什么最后是儒家笑到最后呢?还是那个道理——合乎时宜!其实啊,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是诸子百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术流派,同时也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笑到最后。孔子作为儒家鼻祖,其实在当时就非常有影响力,是宗师级人物。你们不妨细想一想,孔子当官时间并不长,几个月的司寇而已,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只是一个学术流派的代表,充其量是个著名的学者,但他拥有的资源,却是“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三千人是个什么概念,何况里面还有当时的“首富”子贡、勇士子路这样的杰出人物。”
“孔子带着他的一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但并没有哪个诸侯王任他为相,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孔子之后的孟子、荀子等大家,和孔子一样也只是个学者,遭遇和孔子大同小异,政治上并不得志。其思想虽然影响深远,但在当时完全可以用“落魄”来形容,累累如丧... -->>
萧麒来了兴趣,她想登上长城观景,黄浩也迁就她,令人马停下来休息。他和萧麒徒步登上城头,往远处眺望,见云蒸霞蔚,群山叠嶂,气象万千,如临九霄之上。
萧麒感叹道:“夫君啊,你们汉人真是了不起,一千年前就能创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真是人间奇迹呀!”
黄浩道:“是啊!秦始皇雄才大略,他不仅统一了六国,还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只可惜这位至高无上的皇帝太过急切了,想把几代人才能做完的事情一次性做完,老百姓哪能承受的住啊!这煌煌的帝国被他搞得人心背向,天下苦秦久矣。果然好景不长,他死后赵高弄权,大秦帝国只维持了二十多年就土崩瓦解了。”
萧麒表情严肃的说道:“夫君,妾身看来,这赵高弄权虽说是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呢。”
黄浩见妻子突然一本正经,不解其意,好奇的问道:“以麒儿之见,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呀?”
萧麒道:“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儒生出于对秦朝廷的忠诚,批评时政,发表议论,秦始皇要能从谏如流,采纳儒生建议,轻徭薄赋,减少酷刑,安抚民心,施以教化,使民俗和谐,知礼仪,尊长爱幼,各守其分,则天下安稳。纵有陈胜揭竿而起,也不会形成天下景从,应者云集之势。即便有刘邦之狡、项羽之勇,百姓都不响应,他们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成不了气候呀!可是秦始皇不仅不采纳儒生的建议,反而焚书坑儒,这是他自断膀臂、自毁长城之举;而他又施严刑峻法,大修长城,劳民伤财,弄得民不聊生,以致人心思变。所以有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墙倒众人推,秦安有不亡之理?后来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深知儒学乃安邦治国之道,稳定社稷之策也。因而成就了汉家四百年之天下。”
黄浩一听萧麒的一番宏论,忍不住哈哈大笑。半响,才止住笑调侃道:“麒儿这是要进谏吗?可惜我还不是皇帝哦。这帮儒生真是无孔不入啊,见我登辽欣欣向荣,也想来分一杯羹吗?”
“夫君何出此言?难道妾身说的不对吗?”萧麒撅着嘴说道。
“对,也不对!俗话说的好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儒家好大言,说的道理也牵强附会。”黄浩摇摇头,又说道:“夫人啊!秦朝之所以灭亡,跟独尊儒术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跟你说那些道理的儒家门徒,是在为儒家脸上贴金啊。”
“哦!还有别的原因吗?妾身愿洗耳恭听。”萧麒一本正经的说道。
黄浩把妻子引到一个避风的位置,在地上的台阶上铺上地毯,等夫妻两人相对而坐,这才说道:“既然夫人愿意听,为夫就和你说道说道。嗯,从哪里说起呢?我们分析历史,应该针对当时的环境来考虑问题。在我看来,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一,秦朝是一个以法家理念为治国原则的国家,秦国虽然靠法制而兴,但是在统一六国之后,原有的制度开始出现僵化,而秦朝却因循守旧,不思变通。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为大雨延误了戍期,这本是一个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可以免责。但是秦法却不问经过,只看结果,最终迫使陈胜、吴广等人揭竿而起。由此可见一斑。”
萧麒琢磨的一下,点点头承认道:“秦法苛刻,夫君这样说,倒也算是一个理由。还有呢?”
“其二呢,那就是秦朝的暴政使得老百姓无法忍受了!秦朝的基本制度是以耕战立国,力求将全国所有的资源都供给到军事上,这在六国纷争的大争之世非常有效,但却不适合于统一后的长期发展。尤其是秦朝在统一后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长城、秦皇陵等耗费巨大的工程。同时秦朝的官吏也残暴不仁,因此秦朝的普通民众负担过大,苦不堪言,心中恨透了秦朝的暴政。唐太宗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朝失去了民心,不灭亡才是件怪事!”
“对呀!儒家也没说错啊!”萧麒顿时来了精神,反驳道:“如果秦始皇采纳儒生建议,轻徭薄赋,减少酷刑,安抚民心,施以教化,使民俗和谐,知礼仪,尊长爱幼,各守其分,则天下安稳。秦朝不就不会灭亡了吗?”
黄浩冷笑道:“可独尊儒术,废黜百家,真的就能做到天下太平吗?汉朝又是怎样灭亡的呢?晋末五胡乱华是怎么来的呢?那时候的朝廷有多少儒生当政?尤其是儒家说的天人感应,五行轮回这些歪理学说,危害很大呀?五胡乱华时,有多少被毒害的儒生投靠了异族,成为了杀害同胞的帮凶,这些人的眼中只有权利,只要能掌权,投靠谁都无所谓。因此,现在的儒家学说也有很多糟粕啊!”
“那照你这样说,儒家学说都是毒药喽?那为什么你们汉人这么多皇帝推崇这么学说呢?”萧麒气鼓鼓的争辩道。
黄浩微微一笑,说:“因为当皇帝的需要啊!当然这是另一个问题了,儒学也有可取的地方。我刚才说过,看问题不要只看表象,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问题。儒家思想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呢?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大乱”时代,这一时代长达五百五十年之久。本来西周王朝是个大一统的王朝,实行的是诸侯分封制管理办法,但由于周幽王的昏庸无道,周朝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实际统治执行力,各诸侯分裂成大小不一的国家,为了争夺土地与人口,这些国家互相征战兼并,老百姓苦不堪言。“
”所谓“春秋无义战”,其实战国更无“义战”,发生战争的原因就是赤裸裸地抢地盘,只不过有时碍于道义上的脸面,而寻找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罢了。所谓“乱世出英雄”,“诸子百家”横空出世,纷纷提出各自的“救世之道”,大乱之世,竟然形成了空前的思想繁荣局面。”
第一次听丈夫滔滔不绝的讲古,萧麒来了兴致。陪同的官员也兴致勃勃围拢了过来,听听主公讲他的治国之道。
黄浩也不介意,继续说道:“你们发现没有,任何的学说,想要在当时立足,必须要合乎时宜。诸子百家,其实最著名的是诸子十家: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名家、农家、杂家、小说家,而在历史舞台上最活跃的,是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和杂家,他们各抒己见,周游列国游说君王采纳他们的政治主张,其中法家提出的思想因为“合乎时宜”,多被各诸侯王采用。”
“其中管仲在齐国为相,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变法图强,成为春秋第一霸;子产在郑国将刑法铸在金属鼎上,使郑国成为春秋初期最有影响力的诸侯之一;李悝在魏国受到重用,“尽地力之教”,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吴起不但是兵神级人物,还是法家的杰出代表,他在楚国“明法审令”,使楚国成为当时与匹敌强秦的大国;申不害在韩国“内修政教,外应诸侯”,成韩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令诸侯不敢小觑;商鞅更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全国打下良好基础。”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虽然死在了秦国的监狱,但他是死在了李斯的嫉贤妒能,其思想被李斯继承并在秦国实践,李斯因此成为商鞅之后秦国的法家代表,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全国。李斯更是其中的翘楚。在其他诸子百家极力向各诸侯王推销他们的政治主张不被采用时,法家牢牢占据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舞台。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除韩非子被陷害未受重用外,其他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子产、李悝、申不害、吴起、商鞅、李斯皆受重用,并在各自的诸侯国实行变法图强。”
“为什么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受重用,因为他们提出的政治主张符合当时大乱的政治环境,“以法治国”可以使国家在短时间内得以强大,在弱肉强食的乱世环境中先生存下来。“因时立法,因事制礼”成为法家的重要特点,法家的“法、术、势”理论根据各国的国情,在不同的诸侯国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各自不同的效果。其中秦国因为拥有商鞅、李斯这两位法家大家,而终得天下。由此可见,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前,法家才是最合时宜的!因此,那时候的儒家思想只能够边缘化,也没有成为主流。”
众人听了,都若有所思。萧麒也眉头紧蹙陷入了沉思。
黄浩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你们就会问,咦?为什么最后是儒家笑到最后呢?还是那个道理——合乎时宜!其实啊,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是诸子百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术流派,同时也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笑到最后。孔子作为儒家鼻祖,其实在当时就非常有影响力,是宗师级人物。你们不妨细想一想,孔子当官时间并不长,几个月的司寇而已,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只是一个学术流派的代表,充其量是个著名的学者,但他拥有的资源,却是“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三千人是个什么概念,何况里面还有当时的“首富”子贡、勇士子路这样的杰出人物。”
“孔子带着他的一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但并没有哪个诸侯王任他为相,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孔子之后的孟子、荀子等大家,和孔子一样也只是个学者,遭遇和孔子大同小异,政治上并不得志。其思想虽然影响深远,但在当时完全可以用“落魄”来形容,累累如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