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飞舞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然之间,曹操反应过来,问道:“为何一开始益德把士人和何进分在一起,朝中的大臣绝对不会同意何进专权的?”
张飞不由得苦笑道:“朝中的大人当然不会同意何进专权,但是现在大臣们也没有其他选择,因为他们不可能支持皇上废嫡立庶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宦官绝对是和皇上站在一起的,他们会坚决的反对何进掌握大权。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得,张飞一不小心就剽窃了两大著名的政治论断。
曹操呆了呆,发现张飞说的果然是现实,没得选啊。就是自己,难道会支持宦官继续当权?原来这就是自己现在选择何进的道理所在啊。自己竟然没有张飞看得深远,没有看到完全除掉宦官之后,何进就会一家独大,以自己对何进的了解,张飞的担心倒不是没有道理。
既然看到了问题所在,曹操当然不甘心束手就擒,做别人的棋子,于是问张飞:“那益德可有结局的办法?”
张飞耸了耸肩,苦笑道:“没有。”
曹操不由得有点失望,叹了一口气,但也知道自己要求太过了,这是**裸的阳谋,朝中的大臣们即便是知道被何进利用了,也没有任何办法,总不能转而支持宦官吧,那样只能更糟糕。
这段对话后来被张飞记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边,成为后来的保皇党攻击曹操和张飞的罪证之一,但是这已经是张飞晚年的事了,那是大局已定,保皇党不过是苟延残喘,保皇党的口水攻击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不过,这次谈话的确影响深远,正是从这次谈话开始,曹操开始成长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势力代表,从而逐渐走上了掌握全国最高权力的道路,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这些都是后话。
注1:张鲁虽然是五斗米道的宗教领袖,但是他并不是单纯的宗教人士,和流亡海外的**颇有类似之处,极具政治野心。张鲁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控制自己的野心,始终只在汉中布道,建立的也是一个类似于国中之国的****的政权,极度类似于后世意大利境内的梵蒂冈,可见历史总是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
说到这里,简单啰嗦几句,把五斗米道、太平道的来源以及原始道教的一些事情科普一下。
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黄巾军)都是早期符水道教的著名流派,太平道可能“道术”更加高超。毕竟从发展来看,黄巾军遍布八州,而五斗米道只是局限于汉中。而且太平道有自己的“圣经”——《太平经》。
宗教要想深入人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治病救人,所以道教传播一开始选择符水并不是偶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符水到底为什么能够治病,已经不可考据了。可能只是原始的迷信思想,但更大的可能是符水只是一种仪式化的程序,真正治病的布道者掌握的医术,否则仅靠蒙骗是很难不被人拆穿的。还有一种可能符水只是个幌子,真正治病的符水都是用草药熬制的,但是后来被宗教利用了,成了符水治病。
而道教的另外一派金丹派,老祖是大名鼎鼎的葛玄,是《抱朴子》一书作者葛洪的祖父,葛玄的师傅是《三国演义》里的汉末三神仙之一左慈。金丹派更像是符水的“高大上”版本,有点像玄幻小说,**丝只能喝符水,高富帅嗑丹药,所以说艺术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
《太平经》是一本被广泛传播的道家经典,据说足有170卷,比“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还要多40卷,后来大多在历史长河中遗失了,现在的敦煌曾出土《太平经》残卷,但是看其内容,很多都是南北朝时佛教的思想,可能并不是原本,而是后人所作。
《太平经》这本道家经典曾经被研究老庄思想的术士献给了汉顺帝,希望得到朝廷的正统认可。毕竟从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其他诸子百家的继承者的日子就很难过了。法家、兵家还好说,还能列于朝堂之上,但是其他的基本上都被打上“异端”的标签,难以在民间广泛传播。
这当然引起了其他诸子百家继承者的强烈不满,他们并不甘于失败,反而默默地积蓄力量,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朝堂。《太平经》很可能就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产物。
汉顺帝在东汉历史上是颇有影响的一位皇帝,当然,是不好的影响。可以说东汉后期的宦官、外戚、士人三角之争就是从汉顺帝开始的。翻开史书,还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汉顺帝在位时期地震频发,而且地震大多发生在洛阳附近。所以为了预测地震,张衡发明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地震仪。所以说伟大的发明都不是无端生出来的,而是鉴于人民强烈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太平经》献给汉顺帝以后,并没有得到汉顺帝以及统治者的重视,可能顺手就被丢进垃圾堆里了。但是老庄的继承者们显然不会就这样甘心的,毕竟这一百七十卷的经书可能是他们几个世纪以来几十代人的心血。不被朝廷采纳没关系,他们继续在民间传播,这很可能就是道教的发源。
《太平经》传播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掀起黄巾起义的张角三兄弟。另一个传播《太平经》的人物就是《三国演义》中汉末三神仙另外一人琅琊人于吉。张角兄弟很可能就是于吉的徒弟,要不也是徒侄之类的关系。于吉是一个单纯的布道者,并没有政治野心。
注:汉羌之争由来已久,而且也会一直延续下去,一直到现代,西部少数民族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央政府。这是农耕文明和畜牧文明,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孕育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就像宗教之争一样。文明的冲突从来都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只能说在更大的共识框架内取得共存,却并不会完全消除。最有效地解决办法就是移民实边,让汉族成为西北人口的主体,一种文化占据了主导,从而逐渐同化另外一种文化,舍此之外,别无他途。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正是这样做的,“大杂居,小聚居”。
注:古代皇帝很多没有后代与此不无关系。越是幼年即位,没有后代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这样的皇帝通常寿命都不大,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除了几个开国命硬的,比如秦始皇、康熙等,幼年即位的通常结局都不好。但是这样的伟人纵观历史又有几个呢?所以小小年纪当了皇帝的人一般都很苦逼。
注4:梁冀是汉顺帝的国舅,历顺帝、冲帝、质帝、桓帝四帝,历史上以毒杀质帝而著名,最后被桓帝借助宦官之手除掉,这也是为何桓、灵两朝宦官遭到宠信的根本原因所在,拥有勤王之功,当然会被皇帝倚重。
注5:作为现代人我们都猛烈的抨击汉灵帝,说他在位时宠信宦官,掀起第二次党锢之祸,迫害士人,卖官鬻爵,荒淫无度等等等等,罪状不说是罄竹难书,但也相差无几。这些说法当然不能说有错,但是在作者看来,汉灵帝的政治天赋绝对是历代皇帝中最绝顶的几个,可惜没有走上正道。
汉灵帝十一二岁登基,孤家寡人小正太一枚,宫外是凶猛的大臣陈蕃和前国舅窦武,宫内还有窦太后制约,垂帘听政,但是不到一年时间,汉灵帝就把皇权完全揽回到自己怀中。他依靠的力量正是宦官。(也可能是被宦官挟持。但是看汉灵帝后来的表现不像一个宦官的傀儡,历史记载大多为尊者讳,很多事情记载的很模糊,真相都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这样的政治手腕堪比康熙借助小太监力擒鳌拜,可谓是一时瑜亮,甚至还要略胜一筹,毕竟康熙当时宫内还有孝庄太皇太后,宫外也有索尼这样的重臣相助。这充分说明汉灵帝虽然年纪很小,但是政治天赋绝对是最顶级的,和幼年即位的秦始皇、汉武帝、康熙等绝对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但是汉灵帝不是没有缺点,最根本的问题当然是行政能力低下。汉灵帝是一个优秀的战士,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这和巴西的球星大罗、小罗、阿德里亚诺等比较相似,从小缺乏系统的教育,虽然天赋绝顶,但是终究不能成为球王。汉灵帝从来没有表现出合格的治理国家的能力,一辈子局限于宫廷斗争,加上被宦官引诱,骄奢淫逸,最后把大汉的江山彻底葬送在自己手里。
因为从小的经历,汉灵帝一直缺乏安全感,对整个士人集团抱有极大的敌视,这和他幼年的经历有关。按照科学的说法就是幼年的经历在汉灵帝心中留下了阴影,但是在东汉末年,根本不会有人懂得心理问题,汉灵帝自己也不懂得自我调适,掌握了皇权之后对大臣还是缺乏信任,不能把合理的利用自己的皇权,经常性的调换官员,三公也不例外,一方面是敛财,另一方面则是对朝臣的戒备,这时典型的心理疾病。相比秦始皇、汉武帝、康熙等人,汉灵帝在这方面就差了许多,天赋用在反面就是灾难,所以成了反面的典型。(未完待续)
然之间,曹操反应过来,问道:“为何一开始益德把士人和何进分在一起,朝中的大臣绝对不会同意何进专权的?”
张飞不由得苦笑道:“朝中的大人当然不会同意何进专权,但是现在大臣们也没有其他选择,因为他们不可能支持皇上废嫡立庶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宦官绝对是和皇上站在一起的,他们会坚决的反对何进掌握大权。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得,张飞一不小心就剽窃了两大著名的政治论断。
曹操呆了呆,发现张飞说的果然是现实,没得选啊。就是自己,难道会支持宦官继续当权?原来这就是自己现在选择何进的道理所在啊。自己竟然没有张飞看得深远,没有看到完全除掉宦官之后,何进就会一家独大,以自己对何进的了解,张飞的担心倒不是没有道理。
既然看到了问题所在,曹操当然不甘心束手就擒,做别人的棋子,于是问张飞:“那益德可有结局的办法?”
张飞耸了耸肩,苦笑道:“没有。”
曹操不由得有点失望,叹了一口气,但也知道自己要求太过了,这是**裸的阳谋,朝中的大臣们即便是知道被何进利用了,也没有任何办法,总不能转而支持宦官吧,那样只能更糟糕。
这段对话后来被张飞记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边,成为后来的保皇党攻击曹操和张飞的罪证之一,但是这已经是张飞晚年的事了,那是大局已定,保皇党不过是苟延残喘,保皇党的口水攻击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不过,这次谈话的确影响深远,正是从这次谈话开始,曹操开始成长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势力代表,从而逐渐走上了掌握全国最高权力的道路,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这些都是后话。
注1:张鲁虽然是五斗米道的宗教领袖,但是他并不是单纯的宗教人士,和流亡海外的**颇有类似之处,极具政治野心。张鲁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控制自己的野心,始终只在汉中布道,建立的也是一个类似于国中之国的****的政权,极度类似于后世意大利境内的梵蒂冈,可见历史总是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
说到这里,简单啰嗦几句,把五斗米道、太平道的来源以及原始道教的一些事情科普一下。
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黄巾军)都是早期符水道教的著名流派,太平道可能“道术”更加高超。毕竟从发展来看,黄巾军遍布八州,而五斗米道只是局限于汉中。而且太平道有自己的“圣经”——《太平经》。
宗教要想深入人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治病救人,所以道教传播一开始选择符水并不是偶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符水到底为什么能够治病,已经不可考据了。可能只是原始的迷信思想,但更大的可能是符水只是一种仪式化的程序,真正治病的布道者掌握的医术,否则仅靠蒙骗是很难不被人拆穿的。还有一种可能符水只是个幌子,真正治病的符水都是用草药熬制的,但是后来被宗教利用了,成了符水治病。
而道教的另外一派金丹派,老祖是大名鼎鼎的葛玄,是《抱朴子》一书作者葛洪的祖父,葛玄的师傅是《三国演义》里的汉末三神仙之一左慈。金丹派更像是符水的“高大上”版本,有点像玄幻小说,**丝只能喝符水,高富帅嗑丹药,所以说艺术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
《太平经》是一本被广泛传播的道家经典,据说足有170卷,比“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还要多40卷,后来大多在历史长河中遗失了,现在的敦煌曾出土《太平经》残卷,但是看其内容,很多都是南北朝时佛教的思想,可能并不是原本,而是后人所作。
《太平经》这本道家经典曾经被研究老庄思想的术士献给了汉顺帝,希望得到朝廷的正统认可。毕竟从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其他诸子百家的继承者的日子就很难过了。法家、兵家还好说,还能列于朝堂之上,但是其他的基本上都被打上“异端”的标签,难以在民间广泛传播。
这当然引起了其他诸子百家继承者的强烈不满,他们并不甘于失败,反而默默地积蓄力量,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朝堂。《太平经》很可能就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产物。
汉顺帝在东汉历史上是颇有影响的一位皇帝,当然,是不好的影响。可以说东汉后期的宦官、外戚、士人三角之争就是从汉顺帝开始的。翻开史书,还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汉顺帝在位时期地震频发,而且地震大多发生在洛阳附近。所以为了预测地震,张衡发明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地震仪。所以说伟大的发明都不是无端生出来的,而是鉴于人民强烈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太平经》献给汉顺帝以后,并没有得到汉顺帝以及统治者的重视,可能顺手就被丢进垃圾堆里了。但是老庄的继承者们显然不会就这样甘心的,毕竟这一百七十卷的经书可能是他们几个世纪以来几十代人的心血。不被朝廷采纳没关系,他们继续在民间传播,这很可能就是道教的发源。
《太平经》传播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掀起黄巾起义的张角三兄弟。另一个传播《太平经》的人物就是《三国演义》中汉末三神仙另外一人琅琊人于吉。张角兄弟很可能就是于吉的徒弟,要不也是徒侄之类的关系。于吉是一个单纯的布道者,并没有政治野心。
注:汉羌之争由来已久,而且也会一直延续下去,一直到现代,西部少数民族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央政府。这是农耕文明和畜牧文明,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孕育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就像宗教之争一样。文明的冲突从来都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只能说在更大的共识框架内取得共存,却并不会完全消除。最有效地解决办法就是移民实边,让汉族成为西北人口的主体,一种文化占据了主导,从而逐渐同化另外一种文化,舍此之外,别无他途。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正是这样做的,“大杂居,小聚居”。
注:古代皇帝很多没有后代与此不无关系。越是幼年即位,没有后代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这样的皇帝通常寿命都不大,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除了几个开国命硬的,比如秦始皇、康熙等,幼年即位的通常结局都不好。但是这样的伟人纵观历史又有几个呢?所以小小年纪当了皇帝的人一般都很苦逼。
注4:梁冀是汉顺帝的国舅,历顺帝、冲帝、质帝、桓帝四帝,历史上以毒杀质帝而著名,最后被桓帝借助宦官之手除掉,这也是为何桓、灵两朝宦官遭到宠信的根本原因所在,拥有勤王之功,当然会被皇帝倚重。
注5:作为现代人我们都猛烈的抨击汉灵帝,说他在位时宠信宦官,掀起第二次党锢之祸,迫害士人,卖官鬻爵,荒淫无度等等等等,罪状不说是罄竹难书,但也相差无几。这些说法当然不能说有错,但是在作者看来,汉灵帝的政治天赋绝对是历代皇帝中最绝顶的几个,可惜没有走上正道。
汉灵帝十一二岁登基,孤家寡人小正太一枚,宫外是凶猛的大臣陈蕃和前国舅窦武,宫内还有窦太后制约,垂帘听政,但是不到一年时间,汉灵帝就把皇权完全揽回到自己怀中。他依靠的力量正是宦官。(也可能是被宦官挟持。但是看汉灵帝后来的表现不像一个宦官的傀儡,历史记载大多为尊者讳,很多事情记载的很模糊,真相都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这样的政治手腕堪比康熙借助小太监力擒鳌拜,可谓是一时瑜亮,甚至还要略胜一筹,毕竟康熙当时宫内还有孝庄太皇太后,宫外也有索尼这样的重臣相助。这充分说明汉灵帝虽然年纪很小,但是政治天赋绝对是最顶级的,和幼年即位的秦始皇、汉武帝、康熙等绝对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但是汉灵帝不是没有缺点,最根本的问题当然是行政能力低下。汉灵帝是一个优秀的战士,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这和巴西的球星大罗、小罗、阿德里亚诺等比较相似,从小缺乏系统的教育,虽然天赋绝顶,但是终究不能成为球王。汉灵帝从来没有表现出合格的治理国家的能力,一辈子局限于宫廷斗争,加上被宦官引诱,骄奢淫逸,最后把大汉的江山彻底葬送在自己手里。
因为从小的经历,汉灵帝一直缺乏安全感,对整个士人集团抱有极大的敌视,这和他幼年的经历有关。按照科学的说法就是幼年的经历在汉灵帝心中留下了阴影,但是在东汉末年,根本不会有人懂得心理问题,汉灵帝自己也不懂得自我调适,掌握了皇权之后对大臣还是缺乏信任,不能把合理的利用自己的皇权,经常性的调换官员,三公也不例外,一方面是敛财,另一方面则是对朝臣的戒备,这时典型的心理疾病。相比秦始皇、汉武帝、康熙等人,汉灵帝在这方面就差了许多,天赋用在反面就是灾难,所以成了反面的典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