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最大与最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全球化的陷阱
1.全球化陷阱的真正原因
我有一本多年前在国内地摊上买的书,叫《全球化的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是德国人汉斯-彼得.马丁与哈拉尔特.舒曼合著于1996年左右的,一直没有时间阅读。直到为了写这篇文章时,才抽空匆匆地浏览了一遍。
在那本书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论述全球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挑战。在十多年后,我再度阅读这本书时,不由得对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深为佩服。
那本书的第一章的题目为“20:80的社会”。为了达到开门见山、出语惊人的效果,该书用一个让人忘文生畏的数据作为开场白: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启用有劳动能力居民的20%就足以维持世界经济的繁荣。至于剩下的80%的人呢?作者大胆地预言道:人类将截然地分解为一个处于20%的充满阳光的精英富裕层,和一个处于80%的生活在黑暗中的被淘汰的失落阶层。
整本书在这样一个基调上展开,像一个孤独高傲的提琴手,拉开了以“美国经济模式和好莱坞文化”为代表的全球化的黑色的旋律。在这首黑色的旋律的进程中,世界的前途充满了阴暗。以庞大坚实的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建立在民主、自由和福利社会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将在这种充满“咒诅”的全球化浪潮下,被击打得支离破碎。
限于篇幅,我不想详细重复该书中的各种论调。在十多年后的今天,那本书中的很多预言都变成了现实,有的还提前变成了现实。整个人类似乎是中了一个可怕的诅咒,一个以苏联解体,东欧脱离斯大林式**,全球市场的形成而开始的,隐藏在迅速繁荣下的巨大的诅咒。
这本书写得很早,也造成了一时的轰动。但最终世界经济学家的主流们并没有相信这个诅咒会发生。原因很简单,20:80的比例似乎可以用各种经济杠杆和社会手段破解。这些破解的手段集中地表现为无限制地推广美国的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为企业提供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以填补因全球化而不断地削弱的就业市场。即便在金融海啸中的今天,尽管我们看到了这本书所描述的各种恶劣后果,却根本没有出现该书所预言的80%的人失去工作的现象。这就像马寅初的人口论,虽然正确地预言了中国人口膨胀的趋势,却使用了人口膨胀将会带来饥荒和战争的错误的前提。
站在一种公正的角度,我们必须承认全球化为人类带来的巨大福祉。中国经济和整个亚洲经济近30年奇迹般的腾飞,就是全球化趋势带来的福祉的最有力的证明。相比起来,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收益要很多。作为一个享受到这种变化的巨大收益的中国人,我心中是存有深厚的感恩的。不仅感激我们勤劳的人民,感激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感激上帝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感激因为上帝的教导,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大多数都带着一种欣慰的心情,而不是嫉妒的心态,看待中国今日的成就。
但为什么伴随着这种巨大福祉的,却还有全球经济危机这样最不和谐的现象呢?有的经济学家将全球经济危机归罪于全球化的供应链的慢速反应――在美国的终极消费市场的疲软,要通过各种臃肿的计划渠道,经过很长的调整时间,才逐步反映到亚洲生产商。而一贯以高调拉动股指的华尔街,又以各种持之以恒的吹泡沫的手段,靠五光十色的商业化舆论控制,掩盖了全球化供需的严重失衡。
供需失衡又是怎样造成的呢?随着中国户籍制度的放松,农民们大量地涌入劳动力市场,全球的制造业不断地往中国迁移。美国的失业率已经在暗中不断地攀升。而这种攀升,在歌舞升平的年代,被那些实际上已经处于亏空,却又为了在华尔街头玩“冲浪”而不断扩大规模的大公司掩盖了。美国的“消费”,已经在透支未来。而中国社会广泛存在的忧患意识,却又使得中国人大量积攒资金,并没有在国内形成一个健康的消费市场。中国的节约,潜伏着一种“扼杀未来”的趋势。我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将中国人的平均存款能力和美国人的平均存款能力进行了比较。这篇文章引用的统计数据明,中国人平均能将年收入的25%变成存款积余下来。而美国人在进入经济危机前,每年的平均透支约为年收入的3%。在经济危机期间,才勉强达到相对于年收入4%的平均存款率。当然,我不敢确定这篇文章引用的数据是否来源于科学的统计,但我相信它描述的趋势是准确的。
但我想的,并不是供应链问题,也不是供需失衡,甚至不是全球资源危机,不是华尔街对金融工具的亵渎等等。那些“学富五车”的人类经济学家们总结出的任何一个问题,若被及时地解决了,也许可以延缓经济危机的爆发,却不可能阻止这场经济危机的最终爆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我们人类社会屈服于全球化这样一种为我们带来了巨大利益的经济手段的时候,我们把一种成功的模式绝对化了。按照《圣经》的经义,我们拜了“人造”的偶像,我们必然触发神的愤怒。就这么简单。
2.懂得失败的人在拯救这个世界
针对全球化陷阱这种“大到不能失败”(too-big-to-fail)的“恐龙”现象,有一个听起来很好的解决方案――区域经济多元化。
所谓的区域经济多元化,就是减少全球运输,缩短供应链,竖立地方品牌,加强地方服务,建立地方消费信心,活跃地方化市场。这种“进化”,就好像自然界中的庞大冷血的恐龙,被灵活快速的、适应能力强的热血恒温哺乳动物所代替。
有趣的是,纵观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似乎又是中国最能适应这种新的带动区域经济,或者我们常的“拉动内需”的模式。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格局已经成型,很难快速转型。中东地区,除了以色列外,只有单一的石油经济和战争经济。请原谅我用了“战争经济”这个词。从某种角度看,在中东的某些战争,已经成为了一种很恶劣的“经济模式”――过多的失业人口唯一的生存方式。非洲地区还比较原始,很多地区还处于绝对的贫穷或战乱之中。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都有靠自然资源经济为主的特。
但我想的,并不是是否应该进行区域经济多元化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区域经济多元化的问题。要进行区域经济多元化,必须建立区域型品牌。建立区域型品牌,又必须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对待竞争和竞争中的失败。实在话,作者本人曾经在国内电脑届亲身参与过一个叫“金长城”的国产品牌的商业策划和推广过程。最终这个品牌只是昙花一现,为现在风云全球的“联想”品牌当陪练了。对那次惨痛的失败,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去年看过一部电影,叫“City-of-the-Ember”。在那部电影中,处于资源缺乏的地下人在苦苦地寻求出路,而一批信徒却在无所事事地等待着创造他们那个地下世界的造物主的救赎。显然,编写这部影片的人,希望借此激励人类主动为未来寻求出路,同时也在讽刺某些基督教派中的一些“消极主义”倾向。
我是一个对人生惯于采取积极态度的人。我看了那部影片后,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不由自主地认为传统的基督教信仰未免太保守了。
直到最近... -->>
二.全球化的陷阱
1.全球化陷阱的真正原因
我有一本多年前在国内地摊上买的书,叫《全球化的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是德国人汉斯-彼得.马丁与哈拉尔特.舒曼合著于1996年左右的,一直没有时间阅读。直到为了写这篇文章时,才抽空匆匆地浏览了一遍。
在那本书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论述全球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挑战。在十多年后,我再度阅读这本书时,不由得对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深为佩服。
那本书的第一章的题目为“20:80的社会”。为了达到开门见山、出语惊人的效果,该书用一个让人忘文生畏的数据作为开场白: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启用有劳动能力居民的20%就足以维持世界经济的繁荣。至于剩下的80%的人呢?作者大胆地预言道:人类将截然地分解为一个处于20%的充满阳光的精英富裕层,和一个处于80%的生活在黑暗中的被淘汰的失落阶层。
整本书在这样一个基调上展开,像一个孤独高傲的提琴手,拉开了以“美国经济模式和好莱坞文化”为代表的全球化的黑色的旋律。在这首黑色的旋律的进程中,世界的前途充满了阴暗。以庞大坚实的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建立在民主、自由和福利社会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将在这种充满“咒诅”的全球化浪潮下,被击打得支离破碎。
限于篇幅,我不想详细重复该书中的各种论调。在十多年后的今天,那本书中的很多预言都变成了现实,有的还提前变成了现实。整个人类似乎是中了一个可怕的诅咒,一个以苏联解体,东欧脱离斯大林式**,全球市场的形成而开始的,隐藏在迅速繁荣下的巨大的诅咒。
这本书写得很早,也造成了一时的轰动。但最终世界经济学家的主流们并没有相信这个诅咒会发生。原因很简单,20:80的比例似乎可以用各种经济杠杆和社会手段破解。这些破解的手段集中地表现为无限制地推广美国的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为企业提供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以填补因全球化而不断地削弱的就业市场。即便在金融海啸中的今天,尽管我们看到了这本书所描述的各种恶劣后果,却根本没有出现该书所预言的80%的人失去工作的现象。这就像马寅初的人口论,虽然正确地预言了中国人口膨胀的趋势,却使用了人口膨胀将会带来饥荒和战争的错误的前提。
站在一种公正的角度,我们必须承认全球化为人类带来的巨大福祉。中国经济和整个亚洲经济近30年奇迹般的腾飞,就是全球化趋势带来的福祉的最有力的证明。相比起来,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收益要很多。作为一个享受到这种变化的巨大收益的中国人,我心中是存有深厚的感恩的。不仅感激我们勤劳的人民,感激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感激上帝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感激因为上帝的教导,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大多数都带着一种欣慰的心情,而不是嫉妒的心态,看待中国今日的成就。
但为什么伴随着这种巨大福祉的,却还有全球经济危机这样最不和谐的现象呢?有的经济学家将全球经济危机归罪于全球化的供应链的慢速反应――在美国的终极消费市场的疲软,要通过各种臃肿的计划渠道,经过很长的调整时间,才逐步反映到亚洲生产商。而一贯以高调拉动股指的华尔街,又以各种持之以恒的吹泡沫的手段,靠五光十色的商业化舆论控制,掩盖了全球化供需的严重失衡。
供需失衡又是怎样造成的呢?随着中国户籍制度的放松,农民们大量地涌入劳动力市场,全球的制造业不断地往中国迁移。美国的失业率已经在暗中不断地攀升。而这种攀升,在歌舞升平的年代,被那些实际上已经处于亏空,却又为了在华尔街头玩“冲浪”而不断扩大规模的大公司掩盖了。美国的“消费”,已经在透支未来。而中国社会广泛存在的忧患意识,却又使得中国人大量积攒资金,并没有在国内形成一个健康的消费市场。中国的节约,潜伏着一种“扼杀未来”的趋势。我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将中国人的平均存款能力和美国人的平均存款能力进行了比较。这篇文章引用的统计数据明,中国人平均能将年收入的25%变成存款积余下来。而美国人在进入经济危机前,每年的平均透支约为年收入的3%。在经济危机期间,才勉强达到相对于年收入4%的平均存款率。当然,我不敢确定这篇文章引用的数据是否来源于科学的统计,但我相信它描述的趋势是准确的。
但我想的,并不是供应链问题,也不是供需失衡,甚至不是全球资源危机,不是华尔街对金融工具的亵渎等等。那些“学富五车”的人类经济学家们总结出的任何一个问题,若被及时地解决了,也许可以延缓经济危机的爆发,却不可能阻止这场经济危机的最终爆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我们人类社会屈服于全球化这样一种为我们带来了巨大利益的经济手段的时候,我们把一种成功的模式绝对化了。按照《圣经》的经义,我们拜了“人造”的偶像,我们必然触发神的愤怒。就这么简单。
2.懂得失败的人在拯救这个世界
针对全球化陷阱这种“大到不能失败”(too-big-to-fail)的“恐龙”现象,有一个听起来很好的解决方案――区域经济多元化。
所谓的区域经济多元化,就是减少全球运输,缩短供应链,竖立地方品牌,加强地方服务,建立地方消费信心,活跃地方化市场。这种“进化”,就好像自然界中的庞大冷血的恐龙,被灵活快速的、适应能力强的热血恒温哺乳动物所代替。
有趣的是,纵观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似乎又是中国最能适应这种新的带动区域经济,或者我们常的“拉动内需”的模式。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格局已经成型,很难快速转型。中东地区,除了以色列外,只有单一的石油经济和战争经济。请原谅我用了“战争经济”这个词。从某种角度看,在中东的某些战争,已经成为了一种很恶劣的“经济模式”――过多的失业人口唯一的生存方式。非洲地区还比较原始,很多地区还处于绝对的贫穷或战乱之中。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都有靠自然资源经济为主的特。
但我想的,并不是是否应该进行区域经济多元化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区域经济多元化的问题。要进行区域经济多元化,必须建立区域型品牌。建立区域型品牌,又必须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对待竞争和竞争中的失败。实在话,作者本人曾经在国内电脑届亲身参与过一个叫“金长城”的国产品牌的商业策划和推广过程。最终这个品牌只是昙花一现,为现在风云全球的“联想”品牌当陪练了。对那次惨痛的失败,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去年看过一部电影,叫“City-of-the-Ember”。在那部电影中,处于资源缺乏的地下人在苦苦地寻求出路,而一批信徒却在无所事事地等待着创造他们那个地下世界的造物主的救赎。显然,编写这部影片的人,希望借此激励人类主动为未来寻求出路,同时也在讽刺某些基督教派中的一些“消极主义”倾向。
我是一个对人生惯于采取积极态度的人。我看了那部影片后,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不由自主地认为传统的基督教信仰未免太保守了。
直到最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