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大学生陈望春 (2/2)
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喧嚣之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望春咬牙忍着,舍友用碘伏消了毒,撒上云南白药,用绑带缠了几圈,大功告成,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晚上,陈望春破例买了一扎啤酒一大包零食,感谢舍友,这是他大学四年里,唯一一次与室友同乐。
之后,他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每天午夜之后,他的哭泣、惊叫,如期而至,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陈望春不断收到陈背篓的信,每一封信,陈背篓都关注陈望春学习如何、有无获奖,如果获奖了,及时把证书的复印件寄回来,油坊门急用。
陈望春每封信的后面,都是三个大大的惊叹号,类似于过去乡间传递紧急情报的鸡毛信。
然而,收到信的陈望春并不着急,看完后,他就撇在一边,他从不回信,如果他回信了,不但会被陈背篓拿着到处炫耀,还会贴在荣誉墙上示众。
除了信,陈背篓每月寄给他500元生活费,对于社交空白、社会活动等于零的陈望春,500块已经足够生活了,他大概是班上花费最少的学生,因为除了吃饭,他不知道该把钱花到哪里去。
这天下午,陈望春坐在花园边,读陈背篓的最新来信,厚厚的五六页,不厌其烦地叙述了村里的最新情况:谁家买了一台大彩电、谁家买了一辆摩托车、谁盖了五间大瓦房、谁打工赚了多少钱、谁从副科级升到了正科级;这一月,哪个学校来参观了魁星楼、谁留了言等等。
陈望春一扫而过,当他看见刘麦秆和刘爱雨的名字时,他慢了下来,细细品味。
刘爱雨在广州打工,工资很高,给刘麦秆寄了两千块钱,因为这个,刘麦秆和刘爱雨在村里的地位大大提高,很多人将刘麦秆奉为座上客,认为高考状元不如一个打工妹。
陈背篓大声疾呼,儿啊,你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你要争气,快点把获奖证书寄回来,我有急用。
急用两字是红的,是陈背篓咬破手指写的血字,可见他的心情相当地急迫。
陈望春一直坐到黑夜来临,然后去食堂吃饭。
第二天,他找出自己的获奖证书,装入A大学特用的信封,寄回了油坊门。
北京来信了!陈背篓翘首期盼的陈望春的信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是来了。镇邮电所的小王,第一时间把信送到油坊门,并亲手交给了陈背篓。
陈背篓右手高高举着信,像举着一把火炬,穿过油坊门,边走便喊,北京来信了!北京来信了!
陈背篓将信给人们看,牛皮纸信封上,有红色的A大学的字样。
陈背篓将手在衣襟上蹭了蹭,小心地撕开信封,取出里面的证书,展示给人们看,上面有A大学红色的印章,老百姓就认官印,红坨坨就是王法。
陈背篓眉飞色舞地向人们炫耀,根本就没意识到,信封里,除了证书,一无所有,没有给他一句话一个字。
第二天,陈背篓专程去了镇上,复印了获奖证书,他希望人们能关注一下来自A大学的获奖证书,但开店的小媳妇,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操作复印机,根本不看证书的内容,这令陈背篓很扫兴。
陈背篓将证书的复印件,贴在荣誉墙上,为了招揽观众,他放了一挂鞭炮,然而,只有寥寥几人出来,看见是他,又缩回去了。
证书的原件放在魁星楼一个紫檀木的木盒子里。
关于这个盒子,有一个曲折的来历。
一次,陈背篓去村长牛大舌头家,看见他桌上有一个盒子,很旧很老了。
这个盒子陈背篓熟悉,在大集体时,上面发了红头文件什么的,队长牛大舌头给大伙一传达,就装进了这个盒子里,锁上锁,谁都不让碰。
那时,这个盒子的神秘,使陈背篓想入非非,什么时候,能把这个盒子打开看一看。
后来,集体解散了,红头文件也失去了它神秘的光环,有时候,村长牛大舌头就把它撇在桌子上,谁都可以看,有人还撕了卷烟。
再后来,村长牛大舌头就用盒子装香表,放在祭祀祖宗的神龛前,算是派上了用场。
陈背篓看见紫檀木盒子,触动了他的心思,他想,这个盒子用来装陈望春的获奖证书,是再合适不过了。
陈背篓当即提出这个要求,村长牛大舌头歪着头想了想,居然答应了,说:“陈望春是咱油坊门的招牌,这个盒子,我无偿地捐献给你。”
村长牛大舌头连盒子带钥匙和锁,一并送给了陈背篓,陈背篓过意不去,给村长牛大舌头买了一包五块钱的兰州烟,表示谢意。
陈背篓将获奖证书放进盒子里,锁上锁,当有人来魁星楼参观的时候,他才会打开,让他们一饱眼福。
徐朝阳校长成为陈望春的铁杆粉丝,他不遗余力地宣传着陈望春的勤学和优秀,陈背篓对此感激不尽,尽管徐朝阳校长一直以陈望春的伯乐自居,而淡化了陈背篓家庭教育的作用。
每学期中期考试后,徐朝阳校长都要雷打不动地组织一次向陈望春学习的活动,有时候是优秀学生,有时候是差后进学生。
对优秀学生,徐朝阳毫不留情地敲打他们,你们比起陈望春来,还差着十万八千里,要虚心,要夹紧尾巴。
对后进学生,则鼓励他们,说当初陈望春也是一名差学生,在老师的教育感召下,端正了学习态度,努力追赶。其实,每个人都能创造出奇迹来。
徐朝阳校长带着学生,清除了荣誉碑周围的杂草垃圾和人畜粪便,用抹布将碑子上胡写乱画的痕迹擦掉,然后,用粉笔工工整整地写上一行字:每天晚上,我们仰望星空,默默注视着你这颗最耀眼的恒星,和你对话。
在魁星楼里,徐朝阳校长指着墙上的奖状,如数家珍,他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每张奖状颁发的细节;他让学生们传阅陈望春做过的试题、记过的笔记本、摸摸他用过的笔。
在新学年的教师会上,徐朝阳校长勉励新调入的教师,要狠练教学基本功,只要能教出陈望春这样的学生,这一辈子就没白干。
新旧世纪交替时期,正是读书无用论和知识改变命运两种论调斗得脸红脖子粗、难解难分之际,在油坊门,这两种论调的代表人物是刘麦秆和陈背篓,油坊门人像看对台戏,一会往东一会往西。
陈背篓说,陈望春又获了奖,还发了奖学金,发表了论文。
刘麦秆必针锋相对,说刘爱雨又涨了工资、升了职,她们厂子的待遇好,每顿饭都有羊肉泡、四菜一汤,每天发新鲜的水果,每周旅游一次,连擦屁股纸都是厂子里发的。
刘麦秆炫耀时,马上有人出来声援呼应,说:“真真的,我们丫头来信说了,厂子美得天堂一样。”
就在年初,村里有三个女孩去了广州,在刘爱雨的介绍下,进了工厂,两个月后,给家里寄回了钱。
这个现象在油坊门有九级地震的效应,这些土里刨食吃的农民,一辈子打着牛屁股,春种秋收,早起晚睡,把日头从东背到西,幸苦一年,未必能收一把满意的粮食。
而女孩子一去工厂上班就发工资,太快了,种子撒进土里,不一定都会发芽,即使发芽了,还需要雨水、肥料、阳光和风,最终才能长成一株禾苗,结出果实。
刘麦秆所说,有人证物证,相比之下,陈背篓说的,看不见摸不着,谁知是真是假?
陈望春咬牙忍着,舍友用碘伏消了毒,撒上云南白药,用绑带缠了几圈,大功告成,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晚上,陈望春破例买了一扎啤酒一大包零食,感谢舍友,这是他大学四年里,唯一一次与室友同乐。
之后,他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每天午夜之后,他的哭泣、惊叫,如期而至,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陈望春不断收到陈背篓的信,每一封信,陈背篓都关注陈望春学习如何、有无获奖,如果获奖了,及时把证书的复印件寄回来,油坊门急用。
陈望春每封信的后面,都是三个大大的惊叹号,类似于过去乡间传递紧急情报的鸡毛信。
然而,收到信的陈望春并不着急,看完后,他就撇在一边,他从不回信,如果他回信了,不但会被陈背篓拿着到处炫耀,还会贴在荣誉墙上示众。
除了信,陈背篓每月寄给他500元生活费,对于社交空白、社会活动等于零的陈望春,500块已经足够生活了,他大概是班上花费最少的学生,因为除了吃饭,他不知道该把钱花到哪里去。
这天下午,陈望春坐在花园边,读陈背篓的最新来信,厚厚的五六页,不厌其烦地叙述了村里的最新情况:谁家买了一台大彩电、谁家买了一辆摩托车、谁盖了五间大瓦房、谁打工赚了多少钱、谁从副科级升到了正科级;这一月,哪个学校来参观了魁星楼、谁留了言等等。
陈望春一扫而过,当他看见刘麦秆和刘爱雨的名字时,他慢了下来,细细品味。
刘爱雨在广州打工,工资很高,给刘麦秆寄了两千块钱,因为这个,刘麦秆和刘爱雨在村里的地位大大提高,很多人将刘麦秆奉为座上客,认为高考状元不如一个打工妹。
陈背篓大声疾呼,儿啊,你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你要争气,快点把获奖证书寄回来,我有急用。
急用两字是红的,是陈背篓咬破手指写的血字,可见他的心情相当地急迫。
陈望春一直坐到黑夜来临,然后去食堂吃饭。
第二天,他找出自己的获奖证书,装入A大学特用的信封,寄回了油坊门。
北京来信了!陈背篓翘首期盼的陈望春的信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是来了。镇邮电所的小王,第一时间把信送到油坊门,并亲手交给了陈背篓。
陈背篓右手高高举着信,像举着一把火炬,穿过油坊门,边走便喊,北京来信了!北京来信了!
陈背篓将信给人们看,牛皮纸信封上,有红色的A大学的字样。
陈背篓将手在衣襟上蹭了蹭,小心地撕开信封,取出里面的证书,展示给人们看,上面有A大学红色的印章,老百姓就认官印,红坨坨就是王法。
陈背篓眉飞色舞地向人们炫耀,根本就没意识到,信封里,除了证书,一无所有,没有给他一句话一个字。
第二天,陈背篓专程去了镇上,复印了获奖证书,他希望人们能关注一下来自A大学的获奖证书,但开店的小媳妇,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操作复印机,根本不看证书的内容,这令陈背篓很扫兴。
陈背篓将证书的复印件,贴在荣誉墙上,为了招揽观众,他放了一挂鞭炮,然而,只有寥寥几人出来,看见是他,又缩回去了。
证书的原件放在魁星楼一个紫檀木的木盒子里。
关于这个盒子,有一个曲折的来历。
一次,陈背篓去村长牛大舌头家,看见他桌上有一个盒子,很旧很老了。
这个盒子陈背篓熟悉,在大集体时,上面发了红头文件什么的,队长牛大舌头给大伙一传达,就装进了这个盒子里,锁上锁,谁都不让碰。
那时,这个盒子的神秘,使陈背篓想入非非,什么时候,能把这个盒子打开看一看。
后来,集体解散了,红头文件也失去了它神秘的光环,有时候,村长牛大舌头就把它撇在桌子上,谁都可以看,有人还撕了卷烟。
再后来,村长牛大舌头就用盒子装香表,放在祭祀祖宗的神龛前,算是派上了用场。
陈背篓看见紫檀木盒子,触动了他的心思,他想,这个盒子用来装陈望春的获奖证书,是再合适不过了。
陈背篓当即提出这个要求,村长牛大舌头歪着头想了想,居然答应了,说:“陈望春是咱油坊门的招牌,这个盒子,我无偿地捐献给你。”
村长牛大舌头连盒子带钥匙和锁,一并送给了陈背篓,陈背篓过意不去,给村长牛大舌头买了一包五块钱的兰州烟,表示谢意。
陈背篓将获奖证书放进盒子里,锁上锁,当有人来魁星楼参观的时候,他才会打开,让他们一饱眼福。
徐朝阳校长成为陈望春的铁杆粉丝,他不遗余力地宣传着陈望春的勤学和优秀,陈背篓对此感激不尽,尽管徐朝阳校长一直以陈望春的伯乐自居,而淡化了陈背篓家庭教育的作用。
每学期中期考试后,徐朝阳校长都要雷打不动地组织一次向陈望春学习的活动,有时候是优秀学生,有时候是差后进学生。
对优秀学生,徐朝阳毫不留情地敲打他们,你们比起陈望春来,还差着十万八千里,要虚心,要夹紧尾巴。
对后进学生,则鼓励他们,说当初陈望春也是一名差学生,在老师的教育感召下,端正了学习态度,努力追赶。其实,每个人都能创造出奇迹来。
徐朝阳校长带着学生,清除了荣誉碑周围的杂草垃圾和人畜粪便,用抹布将碑子上胡写乱画的痕迹擦掉,然后,用粉笔工工整整地写上一行字:每天晚上,我们仰望星空,默默注视着你这颗最耀眼的恒星,和你对话。
在魁星楼里,徐朝阳校长指着墙上的奖状,如数家珍,他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每张奖状颁发的细节;他让学生们传阅陈望春做过的试题、记过的笔记本、摸摸他用过的笔。
在新学年的教师会上,徐朝阳校长勉励新调入的教师,要狠练教学基本功,只要能教出陈望春这样的学生,这一辈子就没白干。
新旧世纪交替时期,正是读书无用论和知识改变命运两种论调斗得脸红脖子粗、难解难分之际,在油坊门,这两种论调的代表人物是刘麦秆和陈背篓,油坊门人像看对台戏,一会往东一会往西。
陈背篓说,陈望春又获了奖,还发了奖学金,发表了论文。
刘麦秆必针锋相对,说刘爱雨又涨了工资、升了职,她们厂子的待遇好,每顿饭都有羊肉泡、四菜一汤,每天发新鲜的水果,每周旅游一次,连擦屁股纸都是厂子里发的。
刘麦秆炫耀时,马上有人出来声援呼应,说:“真真的,我们丫头来信说了,厂子美得天堂一样。”
就在年初,村里有三个女孩去了广州,在刘爱雨的介绍下,进了工厂,两个月后,给家里寄回了钱。
这个现象在油坊门有九级地震的效应,这些土里刨食吃的农民,一辈子打着牛屁股,春种秋收,早起晚睡,把日头从东背到西,幸苦一年,未必能收一把满意的粮食。
而女孩子一去工厂上班就发工资,太快了,种子撒进土里,不一定都会发芽,即使发芽了,还需要雨水、肥料、阳光和风,最终才能长成一株禾苗,结出果实。
刘麦秆所说,有人证物证,相比之下,陈背篓说的,看不见摸不着,谁知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