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最近这两年,朦胧诗明显已经衰败,但第三代诗人诸如韩东、于坚、徐敬亚过于口语化、粗俗、痞话,引起许多读者不适,而汪国真则以浅显易懂、简单直白、具有积极向上的诗歌风格,恰好迎合了当前读者需求。” “而且根据调查,汪国真的诗歌已经开始在燕京、粤省等高校流行,所以他认为,现在出版这部诗集正是时候。”
方明华听了心里暗赞。
这个舒斌眼光确实独到。
正如刚才赵红军那番话,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诗坛被称为“真空时代”,文学与体制的互相制约,早期“诗歌狂潮”给读者引起的兴奋和快感大大减弱。
而汪国真则以浅显易懂、简单直白、正能量的诗歌风格突出重围,成功捡了诗坛时代真空的便宜。
在历史上,也就是这本看上去文学价值不算高的《年轻的潮》先后印刷售出六十万本,超过了当代任何一本诗集!
想到这里,方明华笑道:“舒斌是盛世图书总经理,他自己可以决定,干嘛还要征求我的意见?”
“盛世集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内事不决可问明华。”赵红军表情严肃。
“那外事呢?”
“外事不决也问明华。”
方明华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得得.别一本正经的给我戴高帽。”
“嘿嘿,开个玩笑嘛,明华,你对此事到底是什么态度?”赵红军也笑起来。
“我觉得舒斌挺有眼光的,如果我是《延河》的主编,我或许不会刊登这上面的诗,但我如果是盛世图书的老板,我会出版。”
“OK,那我就现在就给舒斌打电话。”赵红军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刚准备拨号码,却被方明华拦祝
“等等,这本诗集盛世图书准备印多少本?”
“我听说舒斌说,第一次准备印15万册左右,看看市场反响如何,再进行第二次印刷。”赵红军回答道。
方明华听了摇摇头:
“别第一次第二次,等这本书火了再印刷,黄花菜都凉了!现在的盗版速度你们也知道,那比正版速度快多了。”
“那你的意思?”
“干脆一次印上50万本1
一本诗集印50万本?!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毕竟这是诗歌,不是通俗小说。
赵红军愣了下,大笑道:“好,50本就50万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给舒斌说。”
此时的舒斌正在海口自己的办公室焦急等待着赵红军的电话。
这本汪国真的诗集,是他截胡得来的。
是他前不久去燕京偶然机会通过一个朋友认识时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汪国真。
此时的汪国真已经小有名气,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
而这本《年轻的潮》诗集本来是交给燕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舒斌看到之后立刻洞察到后面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请汪国真交给盛世图书出版。
为了尽快让汪国真同意,舒斌使出自己的杀手锏——版税!
不给你稿酬而是给你版税!6%的版税!
在这个大部分出版社还是给作家稿酬的年代,这一招是无往而不利,汪国真立刻答应。
从燕京回来,舒斌立刻让公司有关部门开始校对、排版,争取早日出版,可没想到公司里许多人强烈反对。
不得已,舒斌这才让正在海口的赵红军将诗集带回西京,他知道,盛世集团背后有一位隐藏的大佬。
(本章完)
“最近这两年,朦胧诗明显已经衰败,但第三代诗人诸如韩东、于坚、徐敬亚过于口语化、粗俗、痞话,引起许多读者不适,而汪国真则以浅显易懂、简单直白、具有积极向上的诗歌风格,恰好迎合了当前读者需求。” “而且根据调查,汪国真的诗歌已经开始在燕京、粤省等高校流行,所以他认为,现在出版这部诗集正是时候。”
方明华听了心里暗赞。
这个舒斌眼光确实独到。
正如刚才赵红军那番话,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诗坛被称为“真空时代”,文学与体制的互相制约,早期“诗歌狂潮”给读者引起的兴奋和快感大大减弱。
而汪国真则以浅显易懂、简单直白、正能量的诗歌风格突出重围,成功捡了诗坛时代真空的便宜。
在历史上,也就是这本看上去文学价值不算高的《年轻的潮》先后印刷售出六十万本,超过了当代任何一本诗集!
想到这里,方明华笑道:“舒斌是盛世图书总经理,他自己可以决定,干嘛还要征求我的意见?”
“盛世集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内事不决可问明华。”赵红军表情严肃。
“那外事呢?”
“外事不决也问明华。”
方明华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得得.别一本正经的给我戴高帽。”
“嘿嘿,开个玩笑嘛,明华,你对此事到底是什么态度?”赵红军也笑起来。
“我觉得舒斌挺有眼光的,如果我是《延河》的主编,我或许不会刊登这上面的诗,但我如果是盛世图书的老板,我会出版。”
“OK,那我就现在就给舒斌打电话。”赵红军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刚准备拨号码,却被方明华拦祝
“等等,这本诗集盛世图书准备印多少本?”
“我听说舒斌说,第一次准备印15万册左右,看看市场反响如何,再进行第二次印刷。”赵红军回答道。
方明华听了摇摇头:
“别第一次第二次,等这本书火了再印刷,黄花菜都凉了!现在的盗版速度你们也知道,那比正版速度快多了。”
“那你的意思?”
“干脆一次印上50万本1
一本诗集印50万本?!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毕竟这是诗歌,不是通俗小说。
赵红军愣了下,大笑道:“好,50本就50万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给舒斌说。”
此时的舒斌正在海口自己的办公室焦急等待着赵红军的电话。
这本汪国真的诗集,是他截胡得来的。
是他前不久去燕京偶然机会通过一个朋友认识时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汪国真。
此时的汪国真已经小有名气,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
而这本《年轻的潮》诗集本来是交给燕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舒斌看到之后立刻洞察到后面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请汪国真交给盛世图书出版。
为了尽快让汪国真同意,舒斌使出自己的杀手锏——版税!
不给你稿酬而是给你版税!6%的版税!
在这个大部分出版社还是给作家稿酬的年代,这一招是无往而不利,汪国真立刻答应。
从燕京回来,舒斌立刻让公司有关部门开始校对、排版,争取早日出版,可没想到公司里许多人强烈反对。
不得已,舒斌这才让正在海口的赵红军将诗集带回西京,他知道,盛世集团背后有一位隐藏的大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