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新二战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七月下旬开始,苏军在北海道逐渐开辟出足够宽远的战场纵深,按照崔可夫的预估,日本人在北海道的兵力部署,不用一个月就将被自己的部队全数摧毁。
毫无疑问,崔可夫的自信是原因的,绝非是无的放矢。从七月二十号开始的渡海登陆作战,到现在的苏军向日军战略纵深的推进,期间一系列的战斗中,日军的抵抗虽然很强烈,士兵的作战意志也很坚强,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同苏军之间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夺取士别的战役中,苏军出动两个装甲师作为攻克日军防线的突击主力,同时在空中还有空军的配合打击。而作为抵抗的一方,日军从战役开始到结束,前后总共投入坦克四十七辆,而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没有等到对苏军构成威胁,便已经被来自空中的打击所摧毁。这完全是一场势力悬殊的战争,是不对等的战争,面对苏军在正面所发起的以装甲部队为主力的推进,日军唯一算是有效的抵御措施,就是组织敢死队,以携带着炸药包的血肉之躯,去同滚滚行进中的坦克同归于尽。这种所谓“玉碎”的反坦克方式,诚然是足够悲壮的,但是它所能起到的效果,则是实在有限,大批的敢死队士兵在能够逼近苏军坦克之前,便已经变成了一具残缺不全的尸体,偶尔成功的那几个,也根本扭转不了大局的走向。
八月初,苏军兵分三路。开始正式向北海道纵深地域发起了全面进攻。一路苏军沿西部海岸线向南推进,取羽幌、留萌,挺进北海道重镇札幌;一路苏军南出士别,沿天临川河继续南进,进攻北海道日军重要基地旭川;一路苏军沿北部海岸线东进,向齿舞诸岛的日军后方战线发起攻击,以从后方包抄岛内日军。
按照楚思南地打算,他原本是要在渡海战役成功之后,搭一趟顺风船到日本去看看的,这可非同一般。他在这个时候去北海道,那是以征服者的身份过去的。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他内心深处潜藏已久的某种情结。
不过楚思南的这个愿望,显然没有机会在八月份实现了。因为就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返回莫斯科,返回克里姆林宫了,西线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即将打响,他作为最高统帅部的统帅,必须回去坐镇克里姆林宫。
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随着苏军在西线对德军的全面反攻正式开始。以及包括库尔斯克、敖德萨等几场会战的先后展开,德军地兵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苏军通过这一系列地进攻,不仅解放了被德军占领的大片国土,恢复了长达四百公里地一段国境线。到敖德萨战役结束之后,苏军已经从南部将德军的势力推出了国境之外。在这种情况下,苏军无论是向巴尔干发展纵深进攻。还是对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发起攻势,都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的成功登陆。对于正处在暴寒中德军来说,无疑是又添了一把冷霜,德国的军事集团内部,开始出现一种惊慌失措的情绪。
作为苏军西线战场的主要指挥官,朱可夫很快就在一系列地试探性进攻中,察觉到了德军指挥体系上的混乱:各个部队进退无序,缺乏彼此间的默契配合;士兵士气低落,面对突然打响的战斗,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样子;整条防线漏洞百出,面对来自南线的巨大威胁,德军指挥官却没有及时做出调整部署。
经过分析,朱可夫得出了德军战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地根本原因。首先,东线战场的一系列失利,使德军兵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兵员地短缺以及武器装备的匮乏,德军士兵的士气低落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其次,美英盟军在法国西部的登陆,及其后续的一系列战场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德军大本营的战略布置。面对盟军在西部的疯狂进攻,德军大本营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西部的兵力脆弱,为了阻挡盟军的攻势,他们势必要向西线征调更多的兵力。可是话说回来,这部分需要被放在西线的军队从哪里来?派遣临时征召的新兵?这显然不会有太好的效果,毕竟纯粹由新兵组成的部队没有什么战斗力。从东线抽调兵力?这明显也不是很好的选择,毕竟东线本身就一直在溃退,他们的兵力已经显现出很大的不足了。
德军大本营在这一问题上的彷徨,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军事指挥链条的运转,从而造成了东线德军指挥系统内部的混乱,很不幸,他们的这个混乱,被老奸巨猾的朱可夫看出来了。
朱可夫会放弃这样一个进一步打击德军的机会吗?很显然,他绝不会放过,不仅如此,他还决定趁这个机会,搞上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而彻底将德军从苏联的国土上赶出去。
就这样,一份“白俄罗斯战役”计划草案,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被朱可夫制定出来,并直接递交给了最高统帅部。
其时,楚思南人还在远东,当他得到这份由克里姆林宫转发过来的计划草案后,没有丝毫的犹豫,便紧急登上飞机,返回了莫斯科。
在克里姆林宫的军事会议大厅里,人头攒动,大本营作战参谋本部的众多作战参谋们济济一堂,商讨着朱可夫递交的这份“白俄罗斯战役”计划草案。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大胆的进攻计划,”当众位参谋们看过朱可夫的作战草案之后,一位留着大胡子的中年少将说道“不过如果这一步作战计划能够达成。那么我们所能收获地战果也将丰硕到无以复加,我们甚至有希望可以通过这一场战役,直接将战场推到我们的国境之外去。”
“这话是不错,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这个作战计划也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又一个声音在会场上响起“不可否认,德国人在之前的几场战役中的确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在东线上还是具备一定实力的。他们在白俄罗斯境内的‘中央集群,以及‘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整个左翼兵团。其总兵力多达六十三个师又三个旅,超过一百二十万的大军。像这样一支规模地军队。我们目前还无法一口吃下。”
“不仅如此,”有人继续补充道。“德国人现在还占据着纵深为二百五十到二百七十公里的预有准备地梯次配置防御,借助着坚固的野战防御工事,以及有利地天然地形,我们这场战役似乎并不那么容易胜利。”
什么叫纵深梯次配置防御?那就是说在一定的纵深范围内,以类似于阶梯的方式,构筑起一层层的防御战线。这样的防御纵深内,也许并不是每层防线都有庞大的兵力投入防守。它的防御重点,永远都放在最接近敌人地那一道防线上。当敌人对防线发动攻势,并突破了最外围的防线,那么防御部队可以回撤,继续在第二道防线上狙击敌人。这样的防线配置,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防御的兵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层层狙击中,最大限度的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并为自己争取时间。
坐在会议大厅的第一张圆桌旁,楚思南静静地听着会场众人之间的讨论。平静的脸上让人看不出丝毫地表情。对于朱可夫的那份作战草案报告,他就已经看过了,而且还深入的研究过了。按照楚思南对这份作战草案报告的研究,他看得出来,其实朱可夫之所以要在... -->>
从七月下旬开始,苏军在北海道逐渐开辟出足够宽远的战场纵深,按照崔可夫的预估,日本人在北海道的兵力部署,不用一个月就将被自己的部队全数摧毁。
毫无疑问,崔可夫的自信是原因的,绝非是无的放矢。从七月二十号开始的渡海登陆作战,到现在的苏军向日军战略纵深的推进,期间一系列的战斗中,日军的抵抗虽然很强烈,士兵的作战意志也很坚强,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同苏军之间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夺取士别的战役中,苏军出动两个装甲师作为攻克日军防线的突击主力,同时在空中还有空军的配合打击。而作为抵抗的一方,日军从战役开始到结束,前后总共投入坦克四十七辆,而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没有等到对苏军构成威胁,便已经被来自空中的打击所摧毁。这完全是一场势力悬殊的战争,是不对等的战争,面对苏军在正面所发起的以装甲部队为主力的推进,日军唯一算是有效的抵御措施,就是组织敢死队,以携带着炸药包的血肉之躯,去同滚滚行进中的坦克同归于尽。这种所谓“玉碎”的反坦克方式,诚然是足够悲壮的,但是它所能起到的效果,则是实在有限,大批的敢死队士兵在能够逼近苏军坦克之前,便已经变成了一具残缺不全的尸体,偶尔成功的那几个,也根本扭转不了大局的走向。
八月初,苏军兵分三路。开始正式向北海道纵深地域发起了全面进攻。一路苏军沿西部海岸线向南推进,取羽幌、留萌,挺进北海道重镇札幌;一路苏军南出士别,沿天临川河继续南进,进攻北海道日军重要基地旭川;一路苏军沿北部海岸线东进,向齿舞诸岛的日军后方战线发起攻击,以从后方包抄岛内日军。
按照楚思南地打算,他原本是要在渡海战役成功之后,搭一趟顺风船到日本去看看的,这可非同一般。他在这个时候去北海道,那是以征服者的身份过去的。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他内心深处潜藏已久的某种情结。
不过楚思南的这个愿望,显然没有机会在八月份实现了。因为就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返回莫斯科,返回克里姆林宫了,西线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即将打响,他作为最高统帅部的统帅,必须回去坐镇克里姆林宫。
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随着苏军在西线对德军的全面反攻正式开始。以及包括库尔斯克、敖德萨等几场会战的先后展开,德军地兵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苏军通过这一系列地进攻,不仅解放了被德军占领的大片国土,恢复了长达四百公里地一段国境线。到敖德萨战役结束之后,苏军已经从南部将德军的势力推出了国境之外。在这种情况下,苏军无论是向巴尔干发展纵深进攻。还是对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发起攻势,都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的成功登陆。对于正处在暴寒中德军来说,无疑是又添了一把冷霜,德国的军事集团内部,开始出现一种惊慌失措的情绪。
作为苏军西线战场的主要指挥官,朱可夫很快就在一系列地试探性进攻中,察觉到了德军指挥体系上的混乱:各个部队进退无序,缺乏彼此间的默契配合;士兵士气低落,面对突然打响的战斗,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样子;整条防线漏洞百出,面对来自南线的巨大威胁,德军指挥官却没有及时做出调整部署。
经过分析,朱可夫得出了德军战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地根本原因。首先,东线战场的一系列失利,使德军兵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兵员地短缺以及武器装备的匮乏,德军士兵的士气低落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其次,美英盟军在法国西部的登陆,及其后续的一系列战场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德军大本营的战略布置。面对盟军在西部的疯狂进攻,德军大本营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西部的兵力脆弱,为了阻挡盟军的攻势,他们势必要向西线征调更多的兵力。可是话说回来,这部分需要被放在西线的军队从哪里来?派遣临时征召的新兵?这显然不会有太好的效果,毕竟纯粹由新兵组成的部队没有什么战斗力。从东线抽调兵力?这明显也不是很好的选择,毕竟东线本身就一直在溃退,他们的兵力已经显现出很大的不足了。
德军大本营在这一问题上的彷徨,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军事指挥链条的运转,从而造成了东线德军指挥系统内部的混乱,很不幸,他们的这个混乱,被老奸巨猾的朱可夫看出来了。
朱可夫会放弃这样一个进一步打击德军的机会吗?很显然,他绝不会放过,不仅如此,他还决定趁这个机会,搞上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而彻底将德军从苏联的国土上赶出去。
就这样,一份“白俄罗斯战役”计划草案,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被朱可夫制定出来,并直接递交给了最高统帅部。
其时,楚思南人还在远东,当他得到这份由克里姆林宫转发过来的计划草案后,没有丝毫的犹豫,便紧急登上飞机,返回了莫斯科。
在克里姆林宫的军事会议大厅里,人头攒动,大本营作战参谋本部的众多作战参谋们济济一堂,商讨着朱可夫递交的这份“白俄罗斯战役”计划草案。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大胆的进攻计划,”当众位参谋们看过朱可夫的作战草案之后,一位留着大胡子的中年少将说道“不过如果这一步作战计划能够达成。那么我们所能收获地战果也将丰硕到无以复加,我们甚至有希望可以通过这一场战役,直接将战场推到我们的国境之外去。”
“这话是不错,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这个作战计划也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又一个声音在会场上响起“不可否认,德国人在之前的几场战役中的确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在东线上还是具备一定实力的。他们在白俄罗斯境内的‘中央集群,以及‘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整个左翼兵团。其总兵力多达六十三个师又三个旅,超过一百二十万的大军。像这样一支规模地军队。我们目前还无法一口吃下。”
“不仅如此,”有人继续补充道。“德国人现在还占据着纵深为二百五十到二百七十公里的预有准备地梯次配置防御,借助着坚固的野战防御工事,以及有利地天然地形,我们这场战役似乎并不那么容易胜利。”
什么叫纵深梯次配置防御?那就是说在一定的纵深范围内,以类似于阶梯的方式,构筑起一层层的防御战线。这样的防御纵深内,也许并不是每层防线都有庞大的兵力投入防守。它的防御重点,永远都放在最接近敌人地那一道防线上。当敌人对防线发动攻势,并突破了最外围的防线,那么防御部队可以回撤,继续在第二道防线上狙击敌人。这样的防线配置,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防御的兵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层层狙击中,最大限度的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并为自己争取时间。
坐在会议大厅的第一张圆桌旁,楚思南静静地听着会场众人之间的讨论。平静的脸上让人看不出丝毫地表情。对于朱可夫的那份作战草案报告,他就已经看过了,而且还深入的研究过了。按照楚思南对这份作战草案报告的研究,他看得出来,其实朱可夫之所以要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