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路上, 黎锦带着秦慕文买了吹糖人、羽毛面具和一个木头雕成的小兔子。
其实摊主本来不打算卖这只兔子木雕的,但他认识黎锦。
上旬下了场大雨, 他家幺儿穿的少, 就发热了。多亏了黎大夫妙手回春, 才救回幺儿一条命。
摊主本来就打算去杏林堂谢过黎大夫的, 这回赶得巧,他直接把这木雕送给了黎锦。
“反正也不是什么值钱小玩意儿,黎大夫您莫要推辞。”
黎锦没法,只能收下。
他上辈子当医生习惯了不收病人任何谢礼,但古代却不一样,医好小病当然不用上门答谢, 可若是救了家里的老人或者小孩,那这家人必定得郑重地前来道谢。
这是一项不成文地规矩,上次黎锦一副汤药给宋掌柜媳妇儿顺利接生, 也收到了谢礼。
主街的街道不长, 黎锦很快就带着秦慕文走到了尽头, 看到波光粼粼的小河。
河边比主街还要喧闹不少,卖花灯、零嘴的商贩不住吆喝,甚至还有玩杂耍的人表演喷火。
好不热闹。
黎锦甚至还看到河对岸用竹竿架起一座高台, 上面挂着彩绘灯笼, 人群都朝那边涌去。
黎锦捕捉到周围人的议论,说飘香苑的姑娘们会在那里跳舞呢。
他略微一皱眉,虽说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与那头牌已经断的干干净净。
但之前两年留给少年太多伤害了, 他并不想重新揭开伤疤。
黎锦见少年还瞅着那玩杂耍的小孩,没听到这些。
故此,带着少年避开人群,朝河边人少点的地方走去。
秦慕文只听说庙会上有花灯和零嘴,哪能想到竟会如此热闹?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小镇,要是真放到京城,那得多繁华啊。
秦慕文很乖巧,虽然还想继续看杂耍,但黎锦拉着他远走,他也顺从的跟着。
反正有阿锦在身边,他觉得怎么样都好。
黎锦带着他走到了人少的地方。
也不急着买花灯,总归这一路上都是卖花灯的,他得先找到能放河边能花灯的地方。
正巧河边一块平整的大石头边就有一个地摊卖花灯,瞧着样式挺多,也喜庆。
黎锦让秦慕文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灯。少年满心欢喜,可看着这些灯都好看,挑得眼花缭乱。
不过,他也知道既然阿锦让自己拿主意,那么这种小事就不能麻烦阿锦。
最后,他握着手里的兔子木雕,同样选了一只上面画着玉兔的河灯。
摊主不是没见过新婚夫妻前来一起放河灯,但夫夫就很少见了。
眼前这眉梢点痣的哥儿笑得纯善,他旁边站着的少年气质清贵,虽然没笑,视线却也一直落在哥儿身上。
摊主注意到这人穿着长袍,一看就是个读书人。
摊主说:“咱们这还能猜灯谜,猜中三个送花灯,全都猜出来,还有大奖呢!”
秦慕文看向黎锦,双眸亮晶晶的、满含期待。
黎锦无奈摇头,他虽然背书在行,但却在对对子、猜谜、作诗这些古代读书人消遣方面是门外汉。
虽说这些是古代文人最基础的素养,十几岁都蒙童都会吟诗作对猜灯谜,可那也得从小耳濡目染熏陶啊。
黎锦就是一个彻底的现代医学生,高中也学的是理科,完全没有被熏陶过。
可看着少年期盼的眼神,黎锦不想给他泼冷水。
不就是猜灯谜么,他好歹背了这么久的书,只要是书中典故,他都能知晓。
黎锦想,就算不能全猜出来,但猜对三个给少年赚一个花灯回来大概还是可以的。
就在黎锦准备猜灯谜的时候,前来买花灯的一个人问道:“这灯谜可是你出的?”
摊主笑着摆手:“这倒不是,咱们这河道的花灯都是一个掌柜在管,灯谜也是他们出的。这条河道一共有三个点可以猜灯谜,我这里只是其中之一。
刚刚我这里还围着不少人,但河对岸那边的台子要搭起来了,他们都跑过去了。”
那人又问:“那如果我在其他两处看了灯谜,又来你这里猜,岂不很快就能猜全对?”
摊主答道:“非也,我们三处的灯谜各不一样,客人如果能猜全对任何一个点的灯谜,都可以拿那大奖。”
那人让摊主先拿出一个灯谜来瞧瞧,摊主一指自己头顶一排共十五个花灯。
“灯谜写在灯身上,客人猜中哪个,直接写下来就是。”
兴许是知道镇子上读书人不多,就算有人看到灯谜,回去请教了能人,估计也不能一口气答完所有灯谜。
所以摊主都懒得掩盖,直接把灯谜明晃晃的挂了一排。
说着,他又指了指摊子最前面的毛边纸和笔墨。
“客人尽管自便,如果不想猜灯谜,您也可以给自己买的花灯题字。”
黎锦本以为问话的人会拿起纸笔写一通,没想到这人问完后,挑了个荷花花灯,直接付钱走人。
“我瞧着你这里灯谜太难,去其他地方猜。”
摊主笑了笑:“您请自便。”
随即他转向了黎锦,“您可要试一试?”
黎锦说:“献丑了。”
他看向第一个灯笼,上面只写了四个字‘是耶非耶’。
难怪刚刚那人说灯谜难了。
黎锦面色一如往常,他想,这四个字既无出处又无头绪,自然得往巧妙的方向去思考。
——是耶非耶,谐音‘爷非爷’。
黎锦想起自己背诵的《论语》中有一句‘齐景公问于孔子……’,于是他执笔湛墨,在粗糙的毛边纸上落下三个字。
父不父。
摊主本来老神在在的端着手,他并不觉得镇子上有人能答出来这些谜题,毕竟那最后的大奖……丰厚着呢。
可黎锦第一道谜题的解答速度也太快了点吧。
关键是,他答对了。
>
一路上, 黎锦带着秦慕文买了吹糖人、羽毛面具和一个木头雕成的小兔子。
其实摊主本来不打算卖这只兔子木雕的,但他认识黎锦。
上旬下了场大雨, 他家幺儿穿的少, 就发热了。多亏了黎大夫妙手回春, 才救回幺儿一条命。
摊主本来就打算去杏林堂谢过黎大夫的, 这回赶得巧,他直接把这木雕送给了黎锦。
“反正也不是什么值钱小玩意儿,黎大夫您莫要推辞。”
黎锦没法,只能收下。
他上辈子当医生习惯了不收病人任何谢礼,但古代却不一样,医好小病当然不用上门答谢, 可若是救了家里的老人或者小孩,那这家人必定得郑重地前来道谢。
这是一项不成文地规矩,上次黎锦一副汤药给宋掌柜媳妇儿顺利接生, 也收到了谢礼。
主街的街道不长, 黎锦很快就带着秦慕文走到了尽头, 看到波光粼粼的小河。
河边比主街还要喧闹不少,卖花灯、零嘴的商贩不住吆喝,甚至还有玩杂耍的人表演喷火。
好不热闹。
黎锦甚至还看到河对岸用竹竿架起一座高台, 上面挂着彩绘灯笼, 人群都朝那边涌去。
黎锦捕捉到周围人的议论,说飘香苑的姑娘们会在那里跳舞呢。
他略微一皱眉,虽说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与那头牌已经断的干干净净。
但之前两年留给少年太多伤害了, 他并不想重新揭开伤疤。
黎锦见少年还瞅着那玩杂耍的小孩,没听到这些。
故此,带着少年避开人群,朝河边人少点的地方走去。
秦慕文只听说庙会上有花灯和零嘴,哪能想到竟会如此热闹?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小镇,要是真放到京城,那得多繁华啊。
秦慕文很乖巧,虽然还想继续看杂耍,但黎锦拉着他远走,他也顺从的跟着。
反正有阿锦在身边,他觉得怎么样都好。
黎锦带着他走到了人少的地方。
也不急着买花灯,总归这一路上都是卖花灯的,他得先找到能放河边能花灯的地方。
正巧河边一块平整的大石头边就有一个地摊卖花灯,瞧着样式挺多,也喜庆。
黎锦让秦慕文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灯。少年满心欢喜,可看着这些灯都好看,挑得眼花缭乱。
不过,他也知道既然阿锦让自己拿主意,那么这种小事就不能麻烦阿锦。
最后,他握着手里的兔子木雕,同样选了一只上面画着玉兔的河灯。
摊主不是没见过新婚夫妻前来一起放河灯,但夫夫就很少见了。
眼前这眉梢点痣的哥儿笑得纯善,他旁边站着的少年气质清贵,虽然没笑,视线却也一直落在哥儿身上。
摊主注意到这人穿着长袍,一看就是个读书人。
摊主说:“咱们这还能猜灯谜,猜中三个送花灯,全都猜出来,还有大奖呢!”
秦慕文看向黎锦,双眸亮晶晶的、满含期待。
黎锦无奈摇头,他虽然背书在行,但却在对对子、猜谜、作诗这些古代读书人消遣方面是门外汉。
虽说这些是古代文人最基础的素养,十几岁都蒙童都会吟诗作对猜灯谜,可那也得从小耳濡目染熏陶啊。
黎锦就是一个彻底的现代医学生,高中也学的是理科,完全没有被熏陶过。
可看着少年期盼的眼神,黎锦不想给他泼冷水。
不就是猜灯谜么,他好歹背了这么久的书,只要是书中典故,他都能知晓。
黎锦想,就算不能全猜出来,但猜对三个给少年赚一个花灯回来大概还是可以的。
就在黎锦准备猜灯谜的时候,前来买花灯的一个人问道:“这灯谜可是你出的?”
摊主笑着摆手:“这倒不是,咱们这河道的花灯都是一个掌柜在管,灯谜也是他们出的。这条河道一共有三个点可以猜灯谜,我这里只是其中之一。
刚刚我这里还围着不少人,但河对岸那边的台子要搭起来了,他们都跑过去了。”
那人又问:“那如果我在其他两处看了灯谜,又来你这里猜,岂不很快就能猜全对?”
摊主答道:“非也,我们三处的灯谜各不一样,客人如果能猜全对任何一个点的灯谜,都可以拿那大奖。”
那人让摊主先拿出一个灯谜来瞧瞧,摊主一指自己头顶一排共十五个花灯。
“灯谜写在灯身上,客人猜中哪个,直接写下来就是。”
兴许是知道镇子上读书人不多,就算有人看到灯谜,回去请教了能人,估计也不能一口气答完所有灯谜。
所以摊主都懒得掩盖,直接把灯谜明晃晃的挂了一排。
说着,他又指了指摊子最前面的毛边纸和笔墨。
“客人尽管自便,如果不想猜灯谜,您也可以给自己买的花灯题字。”
黎锦本以为问话的人会拿起纸笔写一通,没想到这人问完后,挑了个荷花花灯,直接付钱走人。
“我瞧着你这里灯谜太难,去其他地方猜。”
摊主笑了笑:“您请自便。”
随即他转向了黎锦,“您可要试一试?”
黎锦说:“献丑了。”
他看向第一个灯笼,上面只写了四个字‘是耶非耶’。
难怪刚刚那人说灯谜难了。
黎锦面色一如往常,他想,这四个字既无出处又无头绪,自然得往巧妙的方向去思考。
——是耶非耶,谐音‘爷非爷’。
黎锦想起自己背诵的《论语》中有一句‘齐景公问于孔子……’,于是他执笔湛墨,在粗糙的毛边纸上落下三个字。
父不父。
摊主本来老神在在的端着手,他并不觉得镇子上有人能答出来这些谜题,毕竟那最后的大奖……丰厚着呢。
可黎锦第一道谜题的解答速度也太快了点吧。
关键是,他答对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