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清拆迁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济远号的甲板上,南洋水师提督叶祖贵望着岸边人密密麻麻的人群,听着他们大声疾呼着每一艘南洋水师舰船的名字,叶祖贵的眼睛湿润了。曾几何时,这位在中日黄海海战中血战归来的英雄,是何等的刚强!可是面对父老乡亲们的巨大期望,他觉得心中愧疚万分,自己为了遵循朝廷的条例,不得擅自与洋人交恶的方针,使得南洋水师被法国舰队包围,蒙受了巨大的耻辱。
南方人远比北方人清楚,没有水师就等于没有了国门,没有了安全的保障,尤其南方几乎都是洋人们的势力范围,南洋水师就是南方人的心里安慰,哪怕它再弱小,也会让老百姓们有安全感。
当叶祖贵想起在广州湾重新登上自己坐舰济远号时,竟然得到了法国舰队司令高礼睿中将的亲自登舰赔礼,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当他带水师驶离广州湾时,在外海上看到了严阵以待的太平洋舰队时,他才明白是什么原因使得法国人肯向他低头赔礼。
看着太平洋舰队威武雄壮的海军编队横列海上,每一艘重巡洋舰的吨位比他的全部水师家当都大,叶祖贵心中既羡慕又心酸。
谁有实力,谁就有说话权。
在他心里,又一个声音在呐喊:若是自己也能拥有这般庞大的舰队那该多好!
杜锡圭完成了他地承诺,周樟寿也没有令人失望,号召了不少的水师学堂的学子加入到张云飞的海军序列。不过,水师学堂的大部分人心中虽然十分渴望到张云飞的海军去当兵,但是受到太多的其他因素影响。
两江总督刘坤一虽然不服张云飞,但是不得不承认张云飞在海军方面的强大,既然人家已经帮自己弄回了南洋水师,刘坤一自然也不能太不领情,毕竟得罪张云飞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或许自己以后还需要张云飞帮忙呢!’刘坤一暗暗想到。
于是索性就大方一点儿。刘坤一给船政官员下达了命令。不得再阻拦学堂地学生。愿意到张云飞地海军服役地。一律放行。
刘坤一地动作着实让杜锡圭愣了好一会儿。对刘坤一地做法。杜锡分地赞赏。这也能看出一代封疆大吏地气魄。毕竟刘坤一也不是一个迂腐地人。
有了刘坤一地点头。江南水师学堂地学子们再无顾忌。纷纷应征太平洋舰队地大海军计划中去。而杜锡有大批地服役驱逐舰无人指挥。正好给这批学生一个实习地地方。同时。主修海军船舶工程地学生则同福建船政局地学生一起被安排到苏比克海军基地地建设中去。这样一来。苏比克海军基地便解决了最重要地人员不足地问题。同时大批地学生和工人进入吕宋。对于华人强化在这一地区地控制有着举足轻重地作用。
海军部长杜锡圭随即派吕宋地兵舰。赶往上海、南京以及马尾等地。护送两大船政局地学生、工人技师以及他们地家属。运至马尼拉北方重镇。世界最大地海军基地苏比克海军基地。
同时海军部地闽浙将领们顺便在两大船政学堂里征召了大量地学生兵。而且但凡闲散在家或者仕途不顺地已经毕业地学生也被高待遇聘请至苏比克海军基地。在那里他们将接受政治洗脑和系统地强化军事培训。之后根据成绩择优录取到太平洋舰队中服役。
杜锡对于上海地江南制造总局地报告。让张云飞有些头疼。曾然它是中国最大最先进地兵工厂。但是却远比世界各国都落后。
江南机器制造局在同治年间可以称得上是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了,对于清朝地军事力量以及重工业生产的提升都有举足轻重地作用。从1865年开始,在李鸿章、曾国藩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局开始了对德式武器地仿制年仿制出德国毛瑟11mm前膛步枪,这是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种步枪,该枪使用黑火药和铅弹头,威力惊人年时,每天平均可以生产十五枝毛瑟枪和各式弹药,这些当时先进的武器对于后来捻乱的平定有所助益。除了枪弹之外,该局也在1868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汽船木壳轮船惠吉号。年时,为大清次炼出了用于造舰使用的钢铁。
这些对于刚刚工业起步的大清来说,的确是相当的先进了,而且打仗的对象还是长矛锄头的农民,可谓正合适。不过,如今要对付的已经不再国内的‘叛军’,而是工业强大的列强国家,那么这些老掉牙的武器设备是远远不行的。
而且从整体而言,江南制造局在晚清时的军备生产品质并不好,例如步枪的水准不高,性能不佳,据说因此连李鸿章率领的淮军都拒绝使用,且生产成本高于直接购买。每支步枪的成本高达174~两而外国产品成本仅为1左右。
造船的情形亦类似年次生产之后,6续造了数艘汽船,但所造船的度不快,整体生产成本及耗燃料都高,结果反而不如直接向外国购买,因为自造一艘船的钱大约可以向英国买两艘船。
张云飞想到过,国内的工业落后,自造的成本过高的问题,但是没有想到会高到这种程度,这样下去不用说是清政府没钱支付,就连张云飞这样财大气粗的大军阀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改革,必须要改革!趁着光绪帝的大改革气氛,张云飞要对上海的工业进行重组,大大地换一次血。
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将江南制造总局进行局坞分家,各类地机械制造统统划归到一起,成立大清帝国皇家兵工厂。而从洋商那里收购回来的各大船坞和维修设备也统一划归到一起,统一支配调度,成立大清帝国皇家造船厂。另外,福州船政局以及下属的马尾船厂的人员,虽然都征调到苏比克海军基地了,但是剩下的大量的机械设备则一股脑的都搬迁到了皇家造船厂。
之所以将名字改成皇家字样,是因为张云飞和杜锡圭研究了上海的工业改革之后,势必会触动一大批在上海的官员和两江的官员地利益,甚至朝廷中央的亲王大臣也可能参与其中,毕竟是个肥水衙门。
但是这些庸官污吏已经严重阻碍了上海的工业改革,不清除掉这些内部的蛀虫的话,那么张云飞投再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惘然。
因此,必须得做好充分地思想准备,应对这些被清除的蛀虫们的反咬一口。张云飞不怕这些单蹦的蛀虫,他怕这些家伙拧成一股绳到朝廷中央去诬告自己。于是便和杜锡出了这么一出戏来,在改革的所有项目上都冠上‘大清帝国皇家’字样,这样一来,张云飞即是奉旨替皇上办事,又是为皇家谋划,话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不就是图个名声吗?难道
不准张云飞这么做?
这么一来,张云飞不但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去改革,而且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那里也没法说张云飞的不是,可谓一举两得。
上层的人看名声,下层的老百姓看利益,谁给钱便给谁办事,这上海的一遭公司企业还不都是张云飞掏钱?有奶便是娘,张云飞通过这种手段默作声地便将上海掌控在自己的手里的。所谓官场守则,瞒上不瞒下,张云飞也将这招给搬到上海的工业改革上来了,不过效果还不错,蛮适合的!
话说杜锡圭左手拿着巨舰大炮,右手握着金银钞票,这往上海的地界上一站,哪个敢吭声?还不都得规规矩矩的老实的给张云飞打工去?
接下来,杜锡可以放心大胆的改革了。
由于兵工厂的军备生产成本地高涨,所有的生产原料几乎都靠进口洋人的,不过现在可以改善了,吕宋的工业材料有的是,而且张云飞在澳大利亚西部占据着巨大地优质矿石资源,这两处的丰富地廉价资源完全可以供应上海的工业制造。
另外就是申购物资,人员人数都过于浮滥。江南制造局内培养出来地技术人才,因为没有合适的岗位而造成了人才地浪费和流失,以致广方言馆“精算术绘图之技”的人员被派到机器厂去“司工账”。除了外国顾问人数庞大外,大清的官员、职员有不少人是利用关系进入,坐领干薪,尸位素餐。单说以官员而言年代初期只有人,到现在增加了几倍之多,达到了180人之多。
杜锡圭也不是不通人情,在裁汰了大批的无用人员后,又给了他们一笔相当可观的所谓安家遣散费。这些人不外乎就是为财而已,没有必要一棒子打死。这样一来,进京告张云飞御状的人群也就大大的减少了,何况张云飞也不差这点儿钱不是?
江南制造局的东西还真就不少!有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锅炉厂、枪厂、火药厂、枪子厂、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等13个厂和1个工程处以及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中外工匠宿舍等,并建有几座小规模的船坞,246万平方米。在设备和规上已具近代工业的雏型。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军火生产,中国的第一批机床、第一炉钢,以及无烟火药、步枪、钢炮、铁甲炮艇等,均始出于此。工人由建局初的200多人,增至加上管理人员余人,当然若是算上各部门的工人苦力的话,将近五万人。
凡事只要有了人便有了一切,张云飞是坚信这一点的,事实上也证明了他的这种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尽管这些设备大多数都过时了,但是大批的专家技术人员却是张云飞梦寐以求的财富,当然这里地老外也不少。
皇家造船厂督办由原福建船政局马尾造船厂提调、著名科学家徐寿的次子徐建寅担任,吴德章、李寿田等造舰专家协办。皇家兵工厂则由华蘅芳担任总办,杨廉臣协办,当然还要安插一些张云飞自己的人控制着一些重要的部门,不是信不过这些总办和帮办,而是因为很多的员工都没有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根本就架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
同时,原本徐寿和洋人玛高温、博兰雅创办的格致书院,也被正式冠名皇家科技大学,张云飞特意利用和各国驻华公使的关系,从各国的知名大学中聘请了大批的优秀老师和教授来上海执教,负责培养各类地科技人才。
格致书院是一所完全新型的近代学堂,在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国难当头之时,格致书院能突破旧教育之藩篱,引进西方学制和教材内容,延聘西人授学,实开风气之先。张云飞听说这个书院后,觉得这个书院绝对是未来在大清进行教育改革的先锋。想到自己日后要大力兴办全民教育,让国人真正的强大起来,于是对于这个格致书院十分的感兴趣。
在命令杜锡圭跟这些外国的传教士说明意图之后,他们立刻表示出了极大地兴趣,为杜锡圭讲述了他们这个格致书院的办学宗旨,以及教学目的。
傅兰雅是英国“圣公会”的传教士,曾当过北京同文馆的教习以及上海英华学堂的校长。为推广西方的科技知识,傅兰雅在1874年与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磋商在上海建立一个科普教育机构,得到了麦氏的支持,遂于同年3月12日在上海英文《北华捷报》上表了出麦华陀署名的侣议书。此举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响应,3月24日由傅兰雅主持在博物会召开筹备会议,按照傅兰雅地建议,格致书院从事提倡科学,不宣传宗教,并推举麦华陀、福勃士、伟烈亚力、博兰雅和中国的唐景星即唐廷枢,轮船招商局总办、徐寿、王荣为董事。月22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格致书院。
并不是所有的外来洋人都是欺负中国人的,其中不乏有一些思想先进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他们的目标仅仅是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而已,不参与任何的政治勾当。或许我们今天很多人不是很理解,这些洋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只是为了传播科学?事实上这些事情还真就存在,而傅兰雅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与中国传统的学校设置不同,格致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座专门研习“格致”之学的教育机构。其主旨是: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而学生在书院中掌握了“格致机器、象纬舆图、制造建筑、电气化学”等科学技术,便能够“有益十时、有用于世”,达到“为国家预储人才,以备将来驱策”的目地。
可以说,这座书院成立的这二十年来,深深的影响着上海的政治和文化,使得上海成为在中国的唯一快进步地城市,为上海日后成为东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不可磨灭地功劳。
张云飞经过权衡之后,认为在文化领域上,还是越早起步越好,因为文化不同于其他产业,军事和工业可以跳跃式展,但是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慢慢积累地。在这方面,大清甚至还赶不上日本,早在日本便完成了小学普及教育,而大清自曾国藩、曾格林沁、李鸿章之后再无人才可言,这种断代的危机,或许就是造成日后大清落后挨打地局面吧!
既然要改革,那就得彻底一点,不在文化上改革的话,其他方面的改革都是白费。张云飞当然不敢大张旗鼓的像光绪那样直接废掉科举和八股文,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而格致书院成立了二十年了,都没有被清政府取缔,说明它的方式是当前符合大清文化改革的,行得通的。
为此,张云飞才敢打着皇家科技大学的
高举光绪帝维新改革的话:“非变法不足以图,而人材之基不可。”将科技教育先在上海办起来。不过张云飞还是很无耻地在皇家科技大学要了一个名誉校长的位置,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在校学生都知道张云飞是他们的校长,是和他们一起支持科技展的。
作为一个统治者,张云飞这么做是无可厚非的,在中国的文化底蕴上,永远都存在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概念。这种理念将一直伴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延续至今,就像我们一直深深地怀念着我们的班主任一样,张云飞知道未来这... -->>
在济远号的甲板上,南洋水师提督叶祖贵望着岸边人密密麻麻的人群,听着他们大声疾呼着每一艘南洋水师舰船的名字,叶祖贵的眼睛湿润了。曾几何时,这位在中日黄海海战中血战归来的英雄,是何等的刚强!可是面对父老乡亲们的巨大期望,他觉得心中愧疚万分,自己为了遵循朝廷的条例,不得擅自与洋人交恶的方针,使得南洋水师被法国舰队包围,蒙受了巨大的耻辱。
南方人远比北方人清楚,没有水师就等于没有了国门,没有了安全的保障,尤其南方几乎都是洋人们的势力范围,南洋水师就是南方人的心里安慰,哪怕它再弱小,也会让老百姓们有安全感。
当叶祖贵想起在广州湾重新登上自己坐舰济远号时,竟然得到了法国舰队司令高礼睿中将的亲自登舰赔礼,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当他带水师驶离广州湾时,在外海上看到了严阵以待的太平洋舰队时,他才明白是什么原因使得法国人肯向他低头赔礼。
看着太平洋舰队威武雄壮的海军编队横列海上,每一艘重巡洋舰的吨位比他的全部水师家当都大,叶祖贵心中既羡慕又心酸。
谁有实力,谁就有说话权。
在他心里,又一个声音在呐喊:若是自己也能拥有这般庞大的舰队那该多好!
杜锡圭完成了他地承诺,周樟寿也没有令人失望,号召了不少的水师学堂的学子加入到张云飞的海军序列。不过,水师学堂的大部分人心中虽然十分渴望到张云飞的海军去当兵,但是受到太多的其他因素影响。
两江总督刘坤一虽然不服张云飞,但是不得不承认张云飞在海军方面的强大,既然人家已经帮自己弄回了南洋水师,刘坤一自然也不能太不领情,毕竟得罪张云飞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或许自己以后还需要张云飞帮忙呢!’刘坤一暗暗想到。
于是索性就大方一点儿。刘坤一给船政官员下达了命令。不得再阻拦学堂地学生。愿意到张云飞地海军服役地。一律放行。
刘坤一地动作着实让杜锡圭愣了好一会儿。对刘坤一地做法。杜锡分地赞赏。这也能看出一代封疆大吏地气魄。毕竟刘坤一也不是一个迂腐地人。
有了刘坤一地点头。江南水师学堂地学子们再无顾忌。纷纷应征太平洋舰队地大海军计划中去。而杜锡有大批地服役驱逐舰无人指挥。正好给这批学生一个实习地地方。同时。主修海军船舶工程地学生则同福建船政局地学生一起被安排到苏比克海军基地地建设中去。这样一来。苏比克海军基地便解决了最重要地人员不足地问题。同时大批地学生和工人进入吕宋。对于华人强化在这一地区地控制有着举足轻重地作用。
海军部长杜锡圭随即派吕宋地兵舰。赶往上海、南京以及马尾等地。护送两大船政局地学生、工人技师以及他们地家属。运至马尼拉北方重镇。世界最大地海军基地苏比克海军基地。
同时海军部地闽浙将领们顺便在两大船政学堂里征召了大量地学生兵。而且但凡闲散在家或者仕途不顺地已经毕业地学生也被高待遇聘请至苏比克海军基地。在那里他们将接受政治洗脑和系统地强化军事培训。之后根据成绩择优录取到太平洋舰队中服役。
杜锡对于上海地江南制造总局地报告。让张云飞有些头疼。曾然它是中国最大最先进地兵工厂。但是却远比世界各国都落后。
江南机器制造局在同治年间可以称得上是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了,对于清朝地军事力量以及重工业生产的提升都有举足轻重地作用。从1865年开始,在李鸿章、曾国藩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局开始了对德式武器地仿制年仿制出德国毛瑟11mm前膛步枪,这是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种步枪,该枪使用黑火药和铅弹头,威力惊人年时,每天平均可以生产十五枝毛瑟枪和各式弹药,这些当时先进的武器对于后来捻乱的平定有所助益。除了枪弹之外,该局也在1868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汽船木壳轮船惠吉号。年时,为大清次炼出了用于造舰使用的钢铁。
这些对于刚刚工业起步的大清来说,的确是相当的先进了,而且打仗的对象还是长矛锄头的农民,可谓正合适。不过,如今要对付的已经不再国内的‘叛军’,而是工业强大的列强国家,那么这些老掉牙的武器设备是远远不行的。
而且从整体而言,江南制造局在晚清时的军备生产品质并不好,例如步枪的水准不高,性能不佳,据说因此连李鸿章率领的淮军都拒绝使用,且生产成本高于直接购买。每支步枪的成本高达174~两而外国产品成本仅为1左右。
造船的情形亦类似年次生产之后,6续造了数艘汽船,但所造船的度不快,整体生产成本及耗燃料都高,结果反而不如直接向外国购买,因为自造一艘船的钱大约可以向英国买两艘船。
张云飞想到过,国内的工业落后,自造的成本过高的问题,但是没有想到会高到这种程度,这样下去不用说是清政府没钱支付,就连张云飞这样财大气粗的大军阀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改革,必须要改革!趁着光绪帝的大改革气氛,张云飞要对上海的工业进行重组,大大地换一次血。
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将江南制造总局进行局坞分家,各类地机械制造统统划归到一起,成立大清帝国皇家兵工厂。而从洋商那里收购回来的各大船坞和维修设备也统一划归到一起,统一支配调度,成立大清帝国皇家造船厂。另外,福州船政局以及下属的马尾船厂的人员,虽然都征调到苏比克海军基地了,但是剩下的大量的机械设备则一股脑的都搬迁到了皇家造船厂。
之所以将名字改成皇家字样,是因为张云飞和杜锡圭研究了上海的工业改革之后,势必会触动一大批在上海的官员和两江的官员地利益,甚至朝廷中央的亲王大臣也可能参与其中,毕竟是个肥水衙门。
但是这些庸官污吏已经严重阻碍了上海的工业改革,不清除掉这些内部的蛀虫的话,那么张云飞投再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惘然。
因此,必须得做好充分地思想准备,应对这些被清除的蛀虫们的反咬一口。张云飞不怕这些单蹦的蛀虫,他怕这些家伙拧成一股绳到朝廷中央去诬告自己。于是便和杜锡出了这么一出戏来,在改革的所有项目上都冠上‘大清帝国皇家’字样,这样一来,张云飞即是奉旨替皇上办事,又是为皇家谋划,话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不就是图个名声吗?难道
不准张云飞这么做?
这么一来,张云飞不但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去改革,而且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那里也没法说张云飞的不是,可谓一举两得。
上层的人看名声,下层的老百姓看利益,谁给钱便给谁办事,这上海的一遭公司企业还不都是张云飞掏钱?有奶便是娘,张云飞通过这种手段默作声地便将上海掌控在自己的手里的。所谓官场守则,瞒上不瞒下,张云飞也将这招给搬到上海的工业改革上来了,不过效果还不错,蛮适合的!
话说杜锡圭左手拿着巨舰大炮,右手握着金银钞票,这往上海的地界上一站,哪个敢吭声?还不都得规规矩矩的老实的给张云飞打工去?
接下来,杜锡可以放心大胆的改革了。
由于兵工厂的军备生产成本地高涨,所有的生产原料几乎都靠进口洋人的,不过现在可以改善了,吕宋的工业材料有的是,而且张云飞在澳大利亚西部占据着巨大地优质矿石资源,这两处的丰富地廉价资源完全可以供应上海的工业制造。
另外就是申购物资,人员人数都过于浮滥。江南制造局内培养出来地技术人才,因为没有合适的岗位而造成了人才地浪费和流失,以致广方言馆“精算术绘图之技”的人员被派到机器厂去“司工账”。除了外国顾问人数庞大外,大清的官员、职员有不少人是利用关系进入,坐领干薪,尸位素餐。单说以官员而言年代初期只有人,到现在增加了几倍之多,达到了180人之多。
杜锡圭也不是不通人情,在裁汰了大批的无用人员后,又给了他们一笔相当可观的所谓安家遣散费。这些人不外乎就是为财而已,没有必要一棒子打死。这样一来,进京告张云飞御状的人群也就大大的减少了,何况张云飞也不差这点儿钱不是?
江南制造局的东西还真就不少!有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锅炉厂、枪厂、火药厂、枪子厂、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等13个厂和1个工程处以及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中外工匠宿舍等,并建有几座小规模的船坞,246万平方米。在设备和规上已具近代工业的雏型。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军火生产,中国的第一批机床、第一炉钢,以及无烟火药、步枪、钢炮、铁甲炮艇等,均始出于此。工人由建局初的200多人,增至加上管理人员余人,当然若是算上各部门的工人苦力的话,将近五万人。
凡事只要有了人便有了一切,张云飞是坚信这一点的,事实上也证明了他的这种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尽管这些设备大多数都过时了,但是大批的专家技术人员却是张云飞梦寐以求的财富,当然这里地老外也不少。
皇家造船厂督办由原福建船政局马尾造船厂提调、著名科学家徐寿的次子徐建寅担任,吴德章、李寿田等造舰专家协办。皇家兵工厂则由华蘅芳担任总办,杨廉臣协办,当然还要安插一些张云飞自己的人控制着一些重要的部门,不是信不过这些总办和帮办,而是因为很多的员工都没有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根本就架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
同时,原本徐寿和洋人玛高温、博兰雅创办的格致书院,也被正式冠名皇家科技大学,张云飞特意利用和各国驻华公使的关系,从各国的知名大学中聘请了大批的优秀老师和教授来上海执教,负责培养各类地科技人才。
格致书院是一所完全新型的近代学堂,在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国难当头之时,格致书院能突破旧教育之藩篱,引进西方学制和教材内容,延聘西人授学,实开风气之先。张云飞听说这个书院后,觉得这个书院绝对是未来在大清进行教育改革的先锋。想到自己日后要大力兴办全民教育,让国人真正的强大起来,于是对于这个格致书院十分的感兴趣。
在命令杜锡圭跟这些外国的传教士说明意图之后,他们立刻表示出了极大地兴趣,为杜锡圭讲述了他们这个格致书院的办学宗旨,以及教学目的。
傅兰雅是英国“圣公会”的传教士,曾当过北京同文馆的教习以及上海英华学堂的校长。为推广西方的科技知识,傅兰雅在1874年与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磋商在上海建立一个科普教育机构,得到了麦氏的支持,遂于同年3月12日在上海英文《北华捷报》上表了出麦华陀署名的侣议书。此举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响应,3月24日由傅兰雅主持在博物会召开筹备会议,按照傅兰雅地建议,格致书院从事提倡科学,不宣传宗教,并推举麦华陀、福勃士、伟烈亚力、博兰雅和中国的唐景星即唐廷枢,轮船招商局总办、徐寿、王荣为董事。月22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格致书院。
并不是所有的外来洋人都是欺负中国人的,其中不乏有一些思想先进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他们的目标仅仅是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而已,不参与任何的政治勾当。或许我们今天很多人不是很理解,这些洋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只是为了传播科学?事实上这些事情还真就存在,而傅兰雅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与中国传统的学校设置不同,格致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座专门研习“格致”之学的教育机构。其主旨是: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而学生在书院中掌握了“格致机器、象纬舆图、制造建筑、电气化学”等科学技术,便能够“有益十时、有用于世”,达到“为国家预储人才,以备将来驱策”的目地。
可以说,这座书院成立的这二十年来,深深的影响着上海的政治和文化,使得上海成为在中国的唯一快进步地城市,为上海日后成为东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不可磨灭地功劳。
张云飞经过权衡之后,认为在文化领域上,还是越早起步越好,因为文化不同于其他产业,军事和工业可以跳跃式展,但是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慢慢积累地。在这方面,大清甚至还赶不上日本,早在日本便完成了小学普及教育,而大清自曾国藩、曾格林沁、李鸿章之后再无人才可言,这种断代的危机,或许就是造成日后大清落后挨打地局面吧!
既然要改革,那就得彻底一点,不在文化上改革的话,其他方面的改革都是白费。张云飞当然不敢大张旗鼓的像光绪那样直接废掉科举和八股文,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而格致书院成立了二十年了,都没有被清政府取缔,说明它的方式是当前符合大清文化改革的,行得通的。
为此,张云飞才敢打着皇家科技大学的
高举光绪帝维新改革的话:“非变法不足以图,而人材之基不可。”将科技教育先在上海办起来。不过张云飞还是很无耻地在皇家科技大学要了一个名誉校长的位置,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在校学生都知道张云飞是他们的校长,是和他们一起支持科技展的。
作为一个统治者,张云飞这么做是无可厚非的,在中国的文化底蕴上,永远都存在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概念。这种理念将一直伴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延续至今,就像我们一直深深地怀念着我们的班主任一样,张云飞知道未来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