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尽管每一次都被儿子噎得不清, 康熙已经被胤礽锻炼地越发粗壮的神经已经能够促使他不动声色转移话题。
不转移话题还能咋?和儿子死磕到底吗?到时候不是胤礽钻牛角尖进死胡同,就是他们父子二人一起钻牛角尖进死胡同。胤礽的小脑袋瓜被仙兽影响着充满了潜力,可他现在太小了, 他甚至都不能够驾驭自己所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有仙兽白泽在, 康熙可以相信这些都是“正确的”,但作为大清帝王, 他却不认为其中有一些是“适用的”。
他也不可能不教这儿子了,自己选择的继承人,都培养到一半,眼看小白菜就能在他的倾心浇灌下长成成熟的大白菜, 康熙可舍不得不教了。
捏着鼻子认了吗?
帝王想想又觉得有点亏,这孩子每一次小嘴喋喋不休都是因为顾及太少, 见识太少,于是张口空谈。
“你说的不错,实践比什么都重要,”康熙眯了眯眼, 当即传令下达:“命太医院院使,携两位院判前来, 六位御医前来。另, 宣起居注官。”
起居注官, 那是为汗阿玛记录言行的, 招他来干什么?!
胤礽直觉不妙:“汗阿玛, 您召那么多御医前来,万一大家误会您生病了怎么办?”
康熙对梁九功嘱咐:“你对院使与院判解释清楚, 并且差人告知后宫,朕召集御医前来是为政务问话,并非生了病。”
彻底将胤礽的路子堵死了以后, 在等候太医院众人前来期间,康熙手指敲敲桌面,对胤礽道:“太医院是大清管医者的地方,帝王后宫、诸王宗室、朝廷官员,甚至于军队中的军医,监狱中的狱医,皆出自太医院。”
“你所说的考核选拔医官,也归太医院管,此次你提出的朝堂官员七十岁以上派遣太医就诊之事,亦是递交于太医院行为,派遣医官前去,”康熙道:“分科?太医院中亦有分科,就连你那‘不孕不育研究庄子’,最终也是由太医院接受管理。”
【太医院的职责还包括了医疗行政,包括科举会试的时候也会随派医官,还有如果地方上有了传染病,也是派遣太医院中的医官前去。】
待太医院最高,正四品院使携院判及太医来到御前,看过去全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
“臣等叩见皇上。”
康熙示意专修起居注的官员准备好笔墨,对胤礽道:“好了,刘院使、崔院判与姜院判都到齐,保成之前未说完的理论,如今可以对着真正的行家们说了,他们的实践经验,比朕比你更加丰富。”
太医院来的医官们纷纷看向了小小年纪的胤礽,而刚对康熙说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胤礽,这会儿与太医们大眼瞪小眼。
刘院使是太医院里最大的官了,整个太医院的行政管理都出自他的手。
这会儿皇上让他们与太子殿下沟通,见多了各种病患,与许多人打过交道的刘院使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年轻时候给鳌拜治理疟疾,中年时去宁古塔做派医,还随行皇上前去蒙古,与蒙古医切磋技艺,回到京城开始接手管理太医院事务,如今六十岁的刘院使善于圆滑地与各种人周旋,这会儿亦是微笑温声问胤礽:“不知太子殿下有什么样的疑惑,也许臣可以为您进行解答。”
崔院判与姜院判胤礽认识,都分别给他看过牙,给阿珍看过隐疾,加上另外六人,胤礽一眨眼,头皮发麻。
孤被九个老爷爷包围了!
【在大清学医可不容易,十年初出茅庐,二十年方可称懂行,三十余年可入行,官至六品太医的年纪就不会小了。所以果然还是缺少大规模培养基础人才吗?】
胤礽调理清晰地将自己此前与康熙的讨论理论知识一一说出。
“众位院使、院判、太医,孤此前与王熙王大人一同提出令年迈官员养老就医一事,如今可能已经实行了吧?”
刘院使颔首微笑道:“太医院接受到行文后,已经派遣太医、医士前去为年迈祈休的老臣就诊,并建立医者文书存档,随时可为其出诊。”
胤礽问刘院使:“若是祈休老臣去了地方上,不在京城呢?”
“地方上亦派有太医及医士,为当地年迈老臣就诊。”
【但是那人数绝对不会多,比如宁古塔医,朝廷派遣万里挑一,就那一个驻守,简直是宝贝金疙瘩。】
“孤可以知道约派遣有多少人吗?”
刘院使看向康熙,康熙道:“无论太子问什么,据实回答。”
于是刘院使告诉胤礽:几乎每一个县城都能够平均安排到一位太医与两位医士,每一个城大约有两位太医,每一个省约有十位至十五位不等,而太医院中值守太医约百人,医士约三百人,时常要为京城达官显贵出诊,亦要为帝王随行做准备,若各部行文下达来太医院要求派遣太医,亦需抽调人手。因此,太医院时常因人手不足,而从各地正选民间大夫,又设立考核。
在刘院使看来,如今太医院还是非常缺乏人手的,尤其在王熙提出为年迈祈休朝臣就诊,亦照顾到地方,人手就更加不够了。
“孤知道不能多招募、培养一些医士吗?若按照一县城一位太医这样的数目,岂不是非达官显贵不可治病?如果要管理民间大夫,太医院可以管的上吗?”
“寻常富户,会去寻民间大夫看诊,只是民间大夫所学参差不齐,有庸医亦有良医,对于民间行医的郎中,太医院也伸不出手去管理,也不好管理。”
“那么若要筛选出良医,由官府为良医分发证明呢?”
“若是有治愈效果的良医,即使没有官府证明,百姓们口耳相传,找他就诊的人就能够从城南排到城北,”刘院使微笑道:“而庸医若一直是庸医,百姓会上报官府,如此一来,官府为良医发证明就没有多么大的意义。百姓们得了疾病,多是找郎中,小病也就算了,像伤寒、像痹病、像是长脓包、或是调理身体民间大夫可以解决一些。”
但若是得了更大的病,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胤礽:“……”
【其实有一些百姓没有余钱,一辈子都是不看病的,得了伤寒就熬过去,得了痹病,痹病就是颈肩腰腿胳膊酸麻痛之类的吧?也是熬过去。毕竟民间大夫也不多的样子。】
刘院使问道:“太子殿下还有其他疑问吗?”
【大清的医者基础太少了,行医之人还没有系统教学过,并且人数堪忧,小朋友不如问一问兴办医学,办医校来培养医学能不能行,小美为大清落后的医疗条件感到惋惜。】
“孤欲兴医学,若有官府办医校,培养医者,能否令更多人能够看上病?”
刘院使轻笑道:“学医并不容易,且古往今来,医之一道皆是师傅带徒弟,若无良师亲切教导,徒弟恐怕难以成良医。外面如今流传的医书,有唐医、宋医、元医、及前明医留下的典籍,民间之医自学成才者,有之却少,那些医典需要时间来琢磨,世间疾病之多非人所能想象,短则二十年,多则三十年,方能成。殿下欲兴医学,办医校,若皇上许之,太医院得各部行文,会派遣医术高明者前去教学,但还请殿下做好心理准备,也许历经三十余年,也不过培养出百余人,做不到令天下人能够看得上病。”
“那若是分科呢?看痹病的医者就只看痹病,看伤寒的医者就只看伤寒,大批量培养只治一病大夫,假设只要学习诊治痹病,需要多久能够培养出人来?”
刘院使惊讶道:“若如此,可能五年即可培养出能够治痹病的大夫。”
刘院使在与太子殿下对答时,崔院判、姜院判二人皆欲言又止,其余太医亦憋的脸色通红。
胤礽转过头问道:“崔院判有什么想说的吗?”
崔院判道:“痹者,源于疲,淤血不通,不通则痛。而缓解其症者,需学会通淤之术,如针灸、推拿。分科培养,自可快些解决大清缺乏医者问题,可培养出来的不过是些精于手工活计而无医术知识沉淀的江湖郎中,快速培养之法培养不出真正精通医术之人。”
胤礽受到他提醒,眼睛一亮:“既然如此,采取分级之制,分低位郎中,解决大清大部分小病,又设高一级郎中,期间设置考核,培养出来的人如同放平的三角,底下是学艺粗略但可治如痹症、风寒,开设简单药方的郎中,而最上层,则是真正医术精要的大夫。医者也可如做官一样,分品级。”
姜院判解释道:“太子殿下,没有单独教授痹症的医书,而世间痹症千千万万,医者诊治时,多少凭借自身行医经验。”
“况且没有培养出全科皆通的大夫,若遇上有人内脏出了疾病,而表现出痹症,到时候痹症大夫按照治疗痹症的方法来治,岂不是还会犯下大错?”
“大清现在是从无到有,现在问题是无,”胤礽吸收够了太医们的理由,提出自己的想法:“没有单独的医书,那就令懂得此症的太医们去写医书。有一种疾病,只要... -->>
尽管每一次都被儿子噎得不清, 康熙已经被胤礽锻炼地越发粗壮的神经已经能够促使他不动声色转移话题。
不转移话题还能咋?和儿子死磕到底吗?到时候不是胤礽钻牛角尖进死胡同,就是他们父子二人一起钻牛角尖进死胡同。胤礽的小脑袋瓜被仙兽影响着充满了潜力,可他现在太小了, 他甚至都不能够驾驭自己所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有仙兽白泽在, 康熙可以相信这些都是“正确的”,但作为大清帝王, 他却不认为其中有一些是“适用的”。
他也不可能不教这儿子了,自己选择的继承人,都培养到一半,眼看小白菜就能在他的倾心浇灌下长成成熟的大白菜, 康熙可舍不得不教了。
捏着鼻子认了吗?
帝王想想又觉得有点亏,这孩子每一次小嘴喋喋不休都是因为顾及太少, 见识太少,于是张口空谈。
“你说的不错,实践比什么都重要,”康熙眯了眯眼, 当即传令下达:“命太医院院使,携两位院判前来, 六位御医前来。另, 宣起居注官。”
起居注官, 那是为汗阿玛记录言行的, 招他来干什么?!
胤礽直觉不妙:“汗阿玛, 您召那么多御医前来,万一大家误会您生病了怎么办?”
康熙对梁九功嘱咐:“你对院使与院判解释清楚, 并且差人告知后宫,朕召集御医前来是为政务问话,并非生了病。”
彻底将胤礽的路子堵死了以后, 在等候太医院众人前来期间,康熙手指敲敲桌面,对胤礽道:“太医院是大清管医者的地方,帝王后宫、诸王宗室、朝廷官员,甚至于军队中的军医,监狱中的狱医,皆出自太医院。”
“你所说的考核选拔医官,也归太医院管,此次你提出的朝堂官员七十岁以上派遣太医就诊之事,亦是递交于太医院行为,派遣医官前去,”康熙道:“分科?太医院中亦有分科,就连你那‘不孕不育研究庄子’,最终也是由太医院接受管理。”
【太医院的职责还包括了医疗行政,包括科举会试的时候也会随派医官,还有如果地方上有了传染病,也是派遣太医院中的医官前去。】
待太医院最高,正四品院使携院判及太医来到御前,看过去全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
“臣等叩见皇上。”
康熙示意专修起居注的官员准备好笔墨,对胤礽道:“好了,刘院使、崔院判与姜院判都到齐,保成之前未说完的理论,如今可以对着真正的行家们说了,他们的实践经验,比朕比你更加丰富。”
太医院来的医官们纷纷看向了小小年纪的胤礽,而刚对康熙说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胤礽,这会儿与太医们大眼瞪小眼。
刘院使是太医院里最大的官了,整个太医院的行政管理都出自他的手。
这会儿皇上让他们与太子殿下沟通,见多了各种病患,与许多人打过交道的刘院使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年轻时候给鳌拜治理疟疾,中年时去宁古塔做派医,还随行皇上前去蒙古,与蒙古医切磋技艺,回到京城开始接手管理太医院事务,如今六十岁的刘院使善于圆滑地与各种人周旋,这会儿亦是微笑温声问胤礽:“不知太子殿下有什么样的疑惑,也许臣可以为您进行解答。”
崔院判与姜院判胤礽认识,都分别给他看过牙,给阿珍看过隐疾,加上另外六人,胤礽一眨眼,头皮发麻。
孤被九个老爷爷包围了!
【在大清学医可不容易,十年初出茅庐,二十年方可称懂行,三十余年可入行,官至六品太医的年纪就不会小了。所以果然还是缺少大规模培养基础人才吗?】
胤礽调理清晰地将自己此前与康熙的讨论理论知识一一说出。
“众位院使、院判、太医,孤此前与王熙王大人一同提出令年迈官员养老就医一事,如今可能已经实行了吧?”
刘院使颔首微笑道:“太医院接受到行文后,已经派遣太医、医士前去为年迈祈休的老臣就诊,并建立医者文书存档,随时可为其出诊。”
胤礽问刘院使:“若是祈休老臣去了地方上,不在京城呢?”
“地方上亦派有太医及医士,为当地年迈老臣就诊。”
【但是那人数绝对不会多,比如宁古塔医,朝廷派遣万里挑一,就那一个驻守,简直是宝贝金疙瘩。】
“孤可以知道约派遣有多少人吗?”
刘院使看向康熙,康熙道:“无论太子问什么,据实回答。”
于是刘院使告诉胤礽:几乎每一个县城都能够平均安排到一位太医与两位医士,每一个城大约有两位太医,每一个省约有十位至十五位不等,而太医院中值守太医约百人,医士约三百人,时常要为京城达官显贵出诊,亦要为帝王随行做准备,若各部行文下达来太医院要求派遣太医,亦需抽调人手。因此,太医院时常因人手不足,而从各地正选民间大夫,又设立考核。
在刘院使看来,如今太医院还是非常缺乏人手的,尤其在王熙提出为年迈祈休朝臣就诊,亦照顾到地方,人手就更加不够了。
“孤知道不能多招募、培养一些医士吗?若按照一县城一位太医这样的数目,岂不是非达官显贵不可治病?如果要管理民间大夫,太医院可以管的上吗?”
“寻常富户,会去寻民间大夫看诊,只是民间大夫所学参差不齐,有庸医亦有良医,对于民间行医的郎中,太医院也伸不出手去管理,也不好管理。”
“那么若要筛选出良医,由官府为良医分发证明呢?”
“若是有治愈效果的良医,即使没有官府证明,百姓们口耳相传,找他就诊的人就能够从城南排到城北,”刘院使微笑道:“而庸医若一直是庸医,百姓会上报官府,如此一来,官府为良医发证明就没有多么大的意义。百姓们得了疾病,多是找郎中,小病也就算了,像伤寒、像痹病、像是长脓包、或是调理身体民间大夫可以解决一些。”
但若是得了更大的病,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胤礽:“……”
【其实有一些百姓没有余钱,一辈子都是不看病的,得了伤寒就熬过去,得了痹病,痹病就是颈肩腰腿胳膊酸麻痛之类的吧?也是熬过去。毕竟民间大夫也不多的样子。】
刘院使问道:“太子殿下还有其他疑问吗?”
【大清的医者基础太少了,行医之人还没有系统教学过,并且人数堪忧,小朋友不如问一问兴办医学,办医校来培养医学能不能行,小美为大清落后的医疗条件感到惋惜。】
“孤欲兴医学,若有官府办医校,培养医者,能否令更多人能够看上病?”
刘院使轻笑道:“学医并不容易,且古往今来,医之一道皆是师傅带徒弟,若无良师亲切教导,徒弟恐怕难以成良医。外面如今流传的医书,有唐医、宋医、元医、及前明医留下的典籍,民间之医自学成才者,有之却少,那些医典需要时间来琢磨,世间疾病之多非人所能想象,短则二十年,多则三十年,方能成。殿下欲兴医学,办医校,若皇上许之,太医院得各部行文,会派遣医术高明者前去教学,但还请殿下做好心理准备,也许历经三十余年,也不过培养出百余人,做不到令天下人能够看得上病。”
“那若是分科呢?看痹病的医者就只看痹病,看伤寒的医者就只看伤寒,大批量培养只治一病大夫,假设只要学习诊治痹病,需要多久能够培养出人来?”
刘院使惊讶道:“若如此,可能五年即可培养出能够治痹病的大夫。”
刘院使在与太子殿下对答时,崔院判、姜院判二人皆欲言又止,其余太医亦憋的脸色通红。
胤礽转过头问道:“崔院判有什么想说的吗?”
崔院判道:“痹者,源于疲,淤血不通,不通则痛。而缓解其症者,需学会通淤之术,如针灸、推拿。分科培养,自可快些解决大清缺乏医者问题,可培养出来的不过是些精于手工活计而无医术知识沉淀的江湖郎中,快速培养之法培养不出真正精通医术之人。”
胤礽受到他提醒,眼睛一亮:“既然如此,采取分级之制,分低位郎中,解决大清大部分小病,又设高一级郎中,期间设置考核,培养出来的人如同放平的三角,底下是学艺粗略但可治如痹症、风寒,开设简单药方的郎中,而最上层,则是真正医术精要的大夫。医者也可如做官一样,分品级。”
姜院判解释道:“太子殿下,没有单独教授痹症的医书,而世间痹症千千万万,医者诊治时,多少凭借自身行医经验。”
“况且没有培养出全科皆通的大夫,若遇上有人内脏出了疾病,而表现出痹症,到时候痹症大夫按照治疗痹症的方法来治,岂不是还会犯下大错?”
“大清现在是从无到有,现在问题是无,”胤礽吸收够了太医们的理由,提出自己的想法:“没有单独的医书,那就令懂得此症的太医们去写医书。有一种疾病,只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