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红楼之瑚不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贾瑚想起从前在网上看过的一件趣事,问道:“祖父,为什么一定是这样的句读(即断句)呢?”
贾代善示意他继续。
贾瑚根据模糊的记忆,说:“我想,它也可以这么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贾代善失笑。他问:“每句都押韵吗?”
“不严格押韵。——可是它是词的形式。”
“的确,这样的诗用词的格式来句读,也别有一般风趣。但是这首诗是唐代的诗人写的,那个时候词还没有被文人认可,一直到宋,才是词人独领风骚的时候。现在虽然说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科举考核的时候也只要求写诗。如果说,对于治国经纶,诗词都是小道,那么词曲更是小道中的小道了,这样的句读呢,有意思是有意思,也可借此与朋友在谈笑间取乐,却难登大雅之堂。”
“那么,难道就没有人读错吗?”
贾代善很奇怪,“什么会有人读错呢?大家都是这样读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使先生没教过这首诗,熟读唐诗的人,也可以看出它押的韵,进而明白句读啊。”
“那要是像我这样的蒙童,认得几个字,却没有先生教,不知道句读,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人,连读书人都不算上,何须为此费心呢?”
“天下人都想读书,难道解决他们读书的困难不值得费心吗?”
贾瑚口气大得很,贾代善却不相信句读存在什么困难。
“哪里就到这地步了!不明句读,难道不会请教先生吗?若是请不起先生,又何必花钱去买看不懂、不会读的书籍?”
贾瑚无语,强说道:“要是能推行标点符号,那些即使不知道句读的人,不也可以看书吗?这难道不是件好事?”
贾代善好奇地问:“什么是标点符号?”
贾瑚就粗略地说用此来明句读的功能,只是提出这么一个概念,现代的标点符号,却是没有说出来的。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贾代善才说,“也许有用,却没必要。读书人读书靠句中的意思就能断句,标点符号是多此一举。”
贾瑚很沮丧,前辈们推广标点符号明明很成功啊,怎么到他这里就行不通了?
见自己看好的孙子失落地低着头,贾代善安慰他说:“瑚儿,你这年纪,能想出这样与人方便的法子,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过你可不要深入琢磨,因此玩物丧志,误了读书的大事。”
“是。”贾瑚闷声说道。
过了没几天,贾瑚才想到,好像前辈们举得都是“标点符号利于明晰文意”的大旗,而且举得是一个没有标点符号,很容易引起歧义的例子啊。肿么到我这里就变成了“多此一举”了?
一定是我举得例子不对!贾瑚泪奔。
不过,他还没有学到论语呢。这件事贾瑚也就埋在了心里,一直到今天。
贾瑚的手指在一排《论语》的各种版本上流连,琢磨着要不要告诉祖父自己提前看了论语。不过祖父要是误会自己是为了佐证“标点符号论”就不美妙了。贾瑚遗憾地想,看来这件事还是等自己长大了,再不经意地提起更好。
没忘记正事,贾瑚找到放着史书的地方,一本本地翻过去。
贾瑚的视线最终定格在手中这本《开国记事》,上面记载了本朝开国始末的一些大事。贾瑚发现,历史在元后拐了弯。本来是朱元璋坐拥天下,国号明,这里朱元璋只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将领,登上帝位的另有其人,国号也变成了周。
看来这里是周取代了朱家明朝。
“大周自开国到现在,已有七十载,周成祖开国,天下未定,传位于周英宗,一直到周英宗的晚年,天下初步太平,封四王八公。”
贾瑚看着书上的一段话,陷入了沉思。
东平、西宁、南安、北静,四王的封号,代表的未尝不是英宗的心愿。皇帝想要天下平定,却没有朱氏皇帝好战的精神,从英宗晚年开始,就没打过什么大战,边界上的守将,和周边的小国时有摩擦,却没打起来,维持着和平的假象。西域小国、东南的倭寇、北边的蒙古,都不是好相与的,迟早有一天会打起来。
记得《红楼梦》里探春远嫁好像就是因为南安王爷打了败仗?
贾瑚心中计较着。
且不论他计较了什么,把看过的书放回原处,贾瑚拿着另一本《千家诗》出去了。
晚上守夜,欣赏过皇城的烟火,贾瑚就睡了。除夕过后,照常读书,并无其他可叙之事。
刘氏的预产期也就在正月里,整个年大房都是小心翼翼地,就怕她出事。贾赦也担心这个提前来到的贾琏,可能会把贾瑚夭折的时间也提前,把院子里盯得紧紧的,就连除夕守夜的时候神经也是紧绷着,元宵节也罕见地没有出门。
正月二十,刘氏发动了。
bsp;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贾瑚想起从前在网上看过的一件趣事,问道:“祖父,为什么一定是这样的句读(即断句)呢?”
贾代善示意他继续。
贾瑚根据模糊的记忆,说:“我想,它也可以这么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贾代善失笑。他问:“每句都押韵吗?”
“不严格押韵。——可是它是词的形式。”
“的确,这样的诗用词的格式来句读,也别有一般风趣。但是这首诗是唐代的诗人写的,那个时候词还没有被文人认可,一直到宋,才是词人独领风骚的时候。现在虽然说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科举考核的时候也只要求写诗。如果说,对于治国经纶,诗词都是小道,那么词曲更是小道中的小道了,这样的句读呢,有意思是有意思,也可借此与朋友在谈笑间取乐,却难登大雅之堂。”
“那么,难道就没有人读错吗?”
贾代善很奇怪,“什么会有人读错呢?大家都是这样读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使先生没教过这首诗,熟读唐诗的人,也可以看出它押的韵,进而明白句读啊。”
“那要是像我这样的蒙童,认得几个字,却没有先生教,不知道句读,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人,连读书人都不算上,何须为此费心呢?”
“天下人都想读书,难道解决他们读书的困难不值得费心吗?”
贾瑚口气大得很,贾代善却不相信句读存在什么困难。
“哪里就到这地步了!不明句读,难道不会请教先生吗?若是请不起先生,又何必花钱去买看不懂、不会读的书籍?”
贾瑚无语,强说道:“要是能推行标点符号,那些即使不知道句读的人,不也可以看书吗?这难道不是件好事?”
贾代善好奇地问:“什么是标点符号?”
贾瑚就粗略地说用此来明句读的功能,只是提出这么一个概念,现代的标点符号,却是没有说出来的。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贾代善才说,“也许有用,却没必要。读书人读书靠句中的意思就能断句,标点符号是多此一举。”
贾瑚很沮丧,前辈们推广标点符号明明很成功啊,怎么到他这里就行不通了?
见自己看好的孙子失落地低着头,贾代善安慰他说:“瑚儿,你这年纪,能想出这样与人方便的法子,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过你可不要深入琢磨,因此玩物丧志,误了读书的大事。”
“是。”贾瑚闷声说道。
过了没几天,贾瑚才想到,好像前辈们举得都是“标点符号利于明晰文意”的大旗,而且举得是一个没有标点符号,很容易引起歧义的例子啊。肿么到我这里就变成了“多此一举”了?
一定是我举得例子不对!贾瑚泪奔。
不过,他还没有学到论语呢。这件事贾瑚也就埋在了心里,一直到今天。
贾瑚的手指在一排《论语》的各种版本上流连,琢磨着要不要告诉祖父自己提前看了论语。不过祖父要是误会自己是为了佐证“标点符号论”就不美妙了。贾瑚遗憾地想,看来这件事还是等自己长大了,再不经意地提起更好。
没忘记正事,贾瑚找到放着史书的地方,一本本地翻过去。
贾瑚的视线最终定格在手中这本《开国记事》,上面记载了本朝开国始末的一些大事。贾瑚发现,历史在元后拐了弯。本来是朱元璋坐拥天下,国号明,这里朱元璋只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将领,登上帝位的另有其人,国号也变成了周。
看来这里是周取代了朱家明朝。
“大周自开国到现在,已有七十载,周成祖开国,天下未定,传位于周英宗,一直到周英宗的晚年,天下初步太平,封四王八公。”
贾瑚看着书上的一段话,陷入了沉思。
东平、西宁、南安、北静,四王的封号,代表的未尝不是英宗的心愿。皇帝想要天下平定,却没有朱氏皇帝好战的精神,从英宗晚年开始,就没打过什么大战,边界上的守将,和周边的小国时有摩擦,却没打起来,维持着和平的假象。西域小国、东南的倭寇、北边的蒙古,都不是好相与的,迟早有一天会打起来。
记得《红楼梦》里探春远嫁好像就是因为南安王爷打了败仗?
贾瑚心中计较着。
且不论他计较了什么,把看过的书放回原处,贾瑚拿着另一本《千家诗》出去了。
晚上守夜,欣赏过皇城的烟火,贾瑚就睡了。除夕过后,照常读书,并无其他可叙之事。
刘氏的预产期也就在正月里,整个年大房都是小心翼翼地,就怕她出事。贾赦也担心这个提前来到的贾琏,可能会把贾瑚夭折的时间也提前,把院子里盯得紧紧的,就连除夕守夜的时候神经也是紧绷着,元宵节也罕见地没有出门。
正月二十,刘氏发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