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隐凤朝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平四年正月初五, 虽已过腊月,但因尚未立春,天气依然阴沉沉的, 早起天上还飘了些雪粒子。寒日隐在云层中,只剩了一团黯淡无华的白影。
谢知惯例辰时起床,她起居向来规律,戌时睡、辰时起, 午时再睡半个时辰午觉, 每天睡足六个半时辰, 少一刻钟都不行。本来冬日寒冷, 起床最难, 可因她住的暖阁温暖如春,早起到也不觉得难受。
因谢知作息规律, 连带她康泰居的下人作息也十分规律, 她乳母阿罗早她一个时辰便起来的,等谢知睁开眼睛, 就把她抱起来,先伺候她净面漱口, 然后端来一盏温热的清水, 一勺勺的喂谢知喝水。
谢知最初并不习惯这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伺候, 但这里的世情就是如此。如果她自力更生, 祖母会认为下人伺候不力,谢知不想给大家添麻烦。久而久之,她也习惯了, 古代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已将她彻底腐化。
谢知喝完水,换好练功服,便去隔壁大厅里跟女师打拳。大厅里的摆设都移走了,只有女师穿着短打坐在角落的胡床上。天气天冷,谢知早起都在大厅里锻炼。她年纪小,也就每天跟女师打两三遍拳法,再踢几个毽子,运动量不大,大厅这点空间足够。
“师傅。”谢知先给女师行礼。
“姑娘。”女师起身,先领谢知打了一套引导术热身,然后再帮谢知活动筋骨,等谢知关节彻底活动开,才开始带谢知打拳。
谢知还不满周岁,女师就过来伺候她,她三岁以前女师只是侍卫,三岁后她才开始跟女师学打拳。谢知也不想成为武林高手,就想好好锻炼身体,不要生病,在这个医疗不发达的年代生病是要命的。
跟女师学习的还有她四个姑姑,但因为早起太累,她们最多坚持半个月,就没再过来过。谢知也不在意,锻炼是挺辛苦的,要不是她前世就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也坚持不下来。
等谢知打好拳、踢完两百个毽子,已出了一身汗。阿罗早备好热水,快手快脚的给谢知洗完澡,再喂她吃完早膳,才替她换上正式的衣衫,“早上外面还下雪珠子,姑娘要穿的暖和些再去上课。”
“好。”谢知任阿罗给自己穿上皮袄、裹上大毛斗篷、怀里揣个暖炉,还叮嘱自己的笔墨丫鬟带上一件羊毛披风,怕她在上课时受凉。
其实谢知上课的书房,虽没有像她起居的暖阁一样设有火地,也安置了一面火墙,屋里还有两个备用炭盆,一点都不冷。不过这事谢知不会跟乳母辩解,因为有一种冷叫乳母觉得你冷。
公主府每栋建筑都有游廊相连,即使天上在下雪,谢知也不用打伞,谢知迈着小短腿,走了一盏茶功夫才走到书房。书房里谢大郎、谢二郎正在写功课,他们已经上过半个时辰课。
察觉妹妹进来,两人也没抬头,依然专心致志的写自己的功课。谢知轻手轻脚的走到屏风后,恭敬的对倚在窗前的先生行礼:“先生。”
谢知的先生姓刘,是个没落的世家弟子,因才学平平,又没后台,清官他当不上、浊官他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当了谢简的幕僚。谢简觉得他才学虽平平,但根基扎实,人又有耐心,很适合给孩子启蒙,故请他当了孙子的蒙师。
事实证明,谢简很有识人之明,刘先生果然是一位非常好的蒙师,谢大郎、谢二郎跟他上了几年学,已经将五经通读一遍,现在又重讲五经,并开始训练两人写策论。同时孙女的启蒙,谢简也交给刘先生。
“小娘子。”刘先生对谢知微微颔首,接过谢知双手奉来的功课,全是她昨天回去临摹的大字。
谢知刚进学,刘先生以诗经作为她的蒙书,同时佐以《尔雅》、《说文解字》,谢知每学一首诗,都要把里面出现在《尔雅》、《说文》上的字挑出来,背熟其释义,同时还有了解每首诗所代表的含义。
这样的学习工程不小,但谢知学得不慢,她大约每天学一首诗,如果有长诗就多学两天,诗经里有三百余首诗词,照谢知的进度,差不多一年就能学完。这样的速度曾让刘先生很诧异,就算是谢大郎和谢二郎都上了一年半才把诗经学会。
他并不知道这还是谢知有所保留的结果,如果她真放开去学,三本书三个月就能学完。但她现在到底还是五岁幼童,不能太惊世骇俗。除了读书,谢知每天还会临半个时辰大字。这对她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毕竟她才五岁,人小体弱,手腕力度不够,每次写到最后都会手酸。
幸好她现在临摹的还是篆书,比起楷书、隶书,篆书难认但好写,横平竖直,不需要想太多。当然这也只是最基础的临摹,想要深入写小篆,花费的功夫一点都不比别的字体小。
谢简让谢知先写篆书,是想让她一起把小篆也认了,毕竟家里有很多古籍都是篆书写成,而谢知是准备在书法上刷成就的,所以临摹得更认真。这个时代类似她那个年代的南北朝时期,文化百花齐放不假,但最容易让人出名的还是书画之道。
尤其是书法。一个人只要书法写得好,就可以被人捧成名士,可以让人忽略他大部分缺点。就比如她祖父,根据阿娘私下跟她透露,其实祖父为官成就远远比不过她曾祖父,但是她祖父最津津乐道的一点就是他写字写得比他爹好看。
还经常自得其乐的说自己的书法是中上品,比他父亲中中品好。谢知完全不觉得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不过能让她那个老狐狸祖父,做出随身携带大家书法作品,时不时的品鉴、临摹,就可想书法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谢知早过了张狂的年纪,她想给自己刷名声,也不是单纯为了扬名,而是想抬高自己的地位。这个地位不单指在长辈心目中的地位,也指她的社会地位。诚然这里是个纯粹男权社会,女人天生比男人弱势,但同样也是强权社会,只要够强,某些女人是可以让人暂时忽略她的性别,比如将皇帝压得动弹不得的崔太后。
当然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她才五岁,想让自己达到崔太后一样的地位是异想天开,那就先从小目标做起,先增加自己在众人眼中的份量,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很优秀,舍不得轻易舍弃自己。书法是她的第一次尝试,也是一次长期试验。如果能成功,她将来受益无穷。
但这个时代草书、楷书、隶书皆有大家,谢知不觉得自己能超过那些大家,她前世魏晋南北朝时期可是书法的巅峰时期,所以她想了一个不是捷径的捷径——专研小篆。
一来篆书谢知有前世基础,她前世很喜欢楷书和小篆,尤其是小篆,不仅临过不少名家字帖,还亲自去看过很多篆书石刻。后来创作出来的作品,让爷爷夸过她在书法上有点天赋。就爷爷那个性来说,能夸说自己有点天赋,就证明自己很有天赋。
二来也是目前还没有专写篆书的大家。她前世小篆的辉煌期在清朝,都是封建社会晚期了,离这个时代不知道还有多远,出新总能让人耳目一新。当然想要刷名声,最快捷的法子还是当文抄公,尤其是目前这时代,还是辞赋当道,诗词虽已有雏形,但好诗不多,她也不用全盘抄袭,只要她随便拿出几首后世有名的诗词修改下,发出去就能成名。
她也不怕别人说自己江郎才尽,毕竟诗仙李白都有写打油诗的时候,而且她能记得名诗少说也有几百首,还不提她记得的词,够她写一辈子了。可——谢知还是亏心,哪怕她曾安慰自己古代借鉴很正常,也不乏大家作品相互借鉴。但她毕竟是现代人,现代人对借鉴抄袭的尺度跟古人不同,她总不能干着现代人的事,照着古人的标准吧?
书画跟文章诗词就不一样了,文章诗词可以抄袭,书画却不能抄袭。人又不是复印机,哪怕他们临摹同一张字帖、同一副画,每个人最后临摹出来的作品都有自己特色。尤其是自我创作,更体现个人风格,无论哪个书画大师都是从临摹开始的,最后也不妨碍他们发展出自己特色被后世所推崇。
&n... -->>
正平四年正月初五, 虽已过腊月,但因尚未立春,天气依然阴沉沉的, 早起天上还飘了些雪粒子。寒日隐在云层中,只剩了一团黯淡无华的白影。
谢知惯例辰时起床,她起居向来规律,戌时睡、辰时起, 午时再睡半个时辰午觉, 每天睡足六个半时辰, 少一刻钟都不行。本来冬日寒冷, 起床最难, 可因她住的暖阁温暖如春,早起到也不觉得难受。
因谢知作息规律, 连带她康泰居的下人作息也十分规律, 她乳母阿罗早她一个时辰便起来的,等谢知睁开眼睛, 就把她抱起来,先伺候她净面漱口, 然后端来一盏温热的清水, 一勺勺的喂谢知喝水。
谢知最初并不习惯这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伺候, 但这里的世情就是如此。如果她自力更生, 祖母会认为下人伺候不力,谢知不想给大家添麻烦。久而久之,她也习惯了, 古代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已将她彻底腐化。
谢知喝完水,换好练功服,便去隔壁大厅里跟女师打拳。大厅里的摆设都移走了,只有女师穿着短打坐在角落的胡床上。天气天冷,谢知早起都在大厅里锻炼。她年纪小,也就每天跟女师打两三遍拳法,再踢几个毽子,运动量不大,大厅这点空间足够。
“师傅。”谢知先给女师行礼。
“姑娘。”女师起身,先领谢知打了一套引导术热身,然后再帮谢知活动筋骨,等谢知关节彻底活动开,才开始带谢知打拳。
谢知还不满周岁,女师就过来伺候她,她三岁以前女师只是侍卫,三岁后她才开始跟女师学打拳。谢知也不想成为武林高手,就想好好锻炼身体,不要生病,在这个医疗不发达的年代生病是要命的。
跟女师学习的还有她四个姑姑,但因为早起太累,她们最多坚持半个月,就没再过来过。谢知也不在意,锻炼是挺辛苦的,要不是她前世就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也坚持不下来。
等谢知打好拳、踢完两百个毽子,已出了一身汗。阿罗早备好热水,快手快脚的给谢知洗完澡,再喂她吃完早膳,才替她换上正式的衣衫,“早上外面还下雪珠子,姑娘要穿的暖和些再去上课。”
“好。”谢知任阿罗给自己穿上皮袄、裹上大毛斗篷、怀里揣个暖炉,还叮嘱自己的笔墨丫鬟带上一件羊毛披风,怕她在上课时受凉。
其实谢知上课的书房,虽没有像她起居的暖阁一样设有火地,也安置了一面火墙,屋里还有两个备用炭盆,一点都不冷。不过这事谢知不会跟乳母辩解,因为有一种冷叫乳母觉得你冷。
公主府每栋建筑都有游廊相连,即使天上在下雪,谢知也不用打伞,谢知迈着小短腿,走了一盏茶功夫才走到书房。书房里谢大郎、谢二郎正在写功课,他们已经上过半个时辰课。
察觉妹妹进来,两人也没抬头,依然专心致志的写自己的功课。谢知轻手轻脚的走到屏风后,恭敬的对倚在窗前的先生行礼:“先生。”
谢知的先生姓刘,是个没落的世家弟子,因才学平平,又没后台,清官他当不上、浊官他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当了谢简的幕僚。谢简觉得他才学虽平平,但根基扎实,人又有耐心,很适合给孩子启蒙,故请他当了孙子的蒙师。
事实证明,谢简很有识人之明,刘先生果然是一位非常好的蒙师,谢大郎、谢二郎跟他上了几年学,已经将五经通读一遍,现在又重讲五经,并开始训练两人写策论。同时孙女的启蒙,谢简也交给刘先生。
“小娘子。”刘先生对谢知微微颔首,接过谢知双手奉来的功课,全是她昨天回去临摹的大字。
谢知刚进学,刘先生以诗经作为她的蒙书,同时佐以《尔雅》、《说文解字》,谢知每学一首诗,都要把里面出现在《尔雅》、《说文》上的字挑出来,背熟其释义,同时还有了解每首诗所代表的含义。
这样的学习工程不小,但谢知学得不慢,她大约每天学一首诗,如果有长诗就多学两天,诗经里有三百余首诗词,照谢知的进度,差不多一年就能学完。这样的速度曾让刘先生很诧异,就算是谢大郎和谢二郎都上了一年半才把诗经学会。
他并不知道这还是谢知有所保留的结果,如果她真放开去学,三本书三个月就能学完。但她现在到底还是五岁幼童,不能太惊世骇俗。除了读书,谢知每天还会临半个时辰大字。这对她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毕竟她才五岁,人小体弱,手腕力度不够,每次写到最后都会手酸。
幸好她现在临摹的还是篆书,比起楷书、隶书,篆书难认但好写,横平竖直,不需要想太多。当然这也只是最基础的临摹,想要深入写小篆,花费的功夫一点都不比别的字体小。
谢简让谢知先写篆书,是想让她一起把小篆也认了,毕竟家里有很多古籍都是篆书写成,而谢知是准备在书法上刷成就的,所以临摹得更认真。这个时代类似她那个年代的南北朝时期,文化百花齐放不假,但最容易让人出名的还是书画之道。
尤其是书法。一个人只要书法写得好,就可以被人捧成名士,可以让人忽略他大部分缺点。就比如她祖父,根据阿娘私下跟她透露,其实祖父为官成就远远比不过她曾祖父,但是她祖父最津津乐道的一点就是他写字写得比他爹好看。
还经常自得其乐的说自己的书法是中上品,比他父亲中中品好。谢知完全不觉得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不过能让她那个老狐狸祖父,做出随身携带大家书法作品,时不时的品鉴、临摹,就可想书法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谢知早过了张狂的年纪,她想给自己刷名声,也不是单纯为了扬名,而是想抬高自己的地位。这个地位不单指在长辈心目中的地位,也指她的社会地位。诚然这里是个纯粹男权社会,女人天生比男人弱势,但同样也是强权社会,只要够强,某些女人是可以让人暂时忽略她的性别,比如将皇帝压得动弹不得的崔太后。
当然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她才五岁,想让自己达到崔太后一样的地位是异想天开,那就先从小目标做起,先增加自己在众人眼中的份量,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很优秀,舍不得轻易舍弃自己。书法是她的第一次尝试,也是一次长期试验。如果能成功,她将来受益无穷。
但这个时代草书、楷书、隶书皆有大家,谢知不觉得自己能超过那些大家,她前世魏晋南北朝时期可是书法的巅峰时期,所以她想了一个不是捷径的捷径——专研小篆。
一来篆书谢知有前世基础,她前世很喜欢楷书和小篆,尤其是小篆,不仅临过不少名家字帖,还亲自去看过很多篆书石刻。后来创作出来的作品,让爷爷夸过她在书法上有点天赋。就爷爷那个性来说,能夸说自己有点天赋,就证明自己很有天赋。
二来也是目前还没有专写篆书的大家。她前世小篆的辉煌期在清朝,都是封建社会晚期了,离这个时代不知道还有多远,出新总能让人耳目一新。当然想要刷名声,最快捷的法子还是当文抄公,尤其是目前这时代,还是辞赋当道,诗词虽已有雏形,但好诗不多,她也不用全盘抄袭,只要她随便拿出几首后世有名的诗词修改下,发出去就能成名。
她也不怕别人说自己江郎才尽,毕竟诗仙李白都有写打油诗的时候,而且她能记得名诗少说也有几百首,还不提她记得的词,够她写一辈子了。可——谢知还是亏心,哪怕她曾安慰自己古代借鉴很正常,也不乏大家作品相互借鉴。但她毕竟是现代人,现代人对借鉴抄袭的尺度跟古人不同,她总不能干着现代人的事,照着古人的标准吧?
书画跟文章诗词就不一样了,文章诗词可以抄袭,书画却不能抄袭。人又不是复印机,哪怕他们临摹同一张字帖、同一副画,每个人最后临摹出来的作品都有自己特色。尤其是自我创作,更体现个人风格,无论哪个书画大师都是从临摹开始的,最后也不妨碍他们发展出自己特色被后世所推崇。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