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穿越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再接下来,皇太极又下令曲阜全城百姓剃发易服,在刀子的威胁下,衍圣公一府老小不得不带头积极响应,并当众举行了极为隆重的剃发仪式。作为回报,皇太极不仅继续将孔胤植封为大清的衍圣公,还给了他一个礼部尚书的空头官衔。只是剃了头受了封还没完,既然孔家也成了正黄旗人,那么他们全家自然就是皇太极的奴才,而奴才的东西就是主子的东西,主子的东西还是主子的东西……
咳咳,跑题了。总之,按照上述逻辑,孔府的田地产业就全部成了八旗大爷的皇庄,孔府的佃农则统统成了八旗的包衣奴才,孔家的金银财宝从此也都属于皇太极这个正黄旗主。至于那座辉煌壮丽的衍圣公府,也被皇太极下令征辟为大清行宫,用于安置一部分从北京辗转来归的八旗家眷。
但问题是,这样一来的话,既然孔家的产业都换了主人,那么孔家人自个儿又该搬到哪里去呢?
对于这个问题,皇太极很豪爽地大手一挥:孔府的年轻女眷,都可以跟八旗主子睡一个被窝嘛!
于是,自皇太极以下,好些八旗贵胄都在曲阜身体力行了一回“满汉一家”的民族大融合之道。那几位金尊玉贵的孔家小姐,全都被如狼似虎的八旗权贵们瓜分一空,运气好的还能当上嫔妃或侧福晋,运气差的只得了个侍妾的名分。更糟糕的是,就连衍圣公孔胤植和他儿子最喜爱的几个漂亮小妾,甚至还有两个明媒正娶的孙媳妇,都被几个贝勒爷蛮不讲理地抢了去,从此只能在这些八旗贵胄的胯下娇吟承欢……
至于孔府的男人也不必担心没事做,身为正黄旗丁,天生就是皇帝的奴才。当孔家女眷在给满洲大爷侍寝的时候,那些劈柴打水喂马打扫屋子之类事情,自然要让男人来承担。就算不会干活也没关系,大清八旗从来不养懒人,一律打死喂狗便是——于是,在死亡的威胁面前,这些原本需要被人伺候的老少爷们儿,很快就学会了各种伺候人的活计:没学会怎么伺候人的,据说都被埋进乱葬岗了。
当然,作为山东孔府的当门人,衍圣公孔胤植和他的儿子们,倒是不必操持此等贱役,而是享受着伴随御驾的殊荣,可以天天得到大清皇帝陛下的耳提面命,教导他们各种做正黄旗奴才的好处……
相比于衍圣公一家的欲哭无泪,大清皇帝皇太极如今却称得上是春风得意了。查抄孔府的收获远比想象之中更加丰富,光是粮食就抄出了五十万石,至于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香料布匹之类,折合现银更是价值高达三百多万两。让八旗将士们很是发了一笔横财,个个乐得合不拢嘴。虽然按照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此等劫掠孔府的举动堪称是丧心病狂,简直可以说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自绝于中原士林。但皇太极也是非常无奈:在丧失了故土,又屡遭惨败之后,他对满洲八旗的约束能力,已经急速下跌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如果不能尽快找一只肥羊宰了,满足八旗将士的胃口,大清帝国只怕是真的要土崩瓦解了!
而如今的北地屡遭战乱,已是残破至极,除了地位超然的孔府之外,又哪里还有别的肥羊可宰呢?
幸好,在范文程等一干文臣的巧妙宣传之下,皇太极此次对山东孔府名为“结亲”,实为抄家的强盗之举,居然被包装成了心慕教化、礼遇儒家的表现——要不然大清皇帝怎么会迎娶孔家小姐为皇妃呢?但哪怕是皇太极本人也很清楚,这事儿毕竟纸包不住火,究竟能忽悠天下人多长时间,他自己也是心中无数。
此外,还有一件让皇太极略感不顺心的事情,就是之前被俘的那位闻香教主王可,居然趁着皇太极带兵去搜刮孔府的时候,不知怎么地趁乱逃跑了,甚至还带走了那条作为闻香教圣物的狐狸尾巴!
但是,当暴跳如雷的皇太极赶紧派人追查这位王可教主的逃亡踪迹,最终发现他并不是回到南方的两淮,准备重新起事,而是一路逃往北方老家之后,也就懒得多管闲事了。反正如今大清帝国的版图,最北不过兖州府。只要你不在两淮地方跟大清继续作对,那么在北方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吧!如果闻香教妖人能在北方给吴襄和祖大寿那两个阴了自己一把的混蛋多添点儿堵,皇太极说不定还会拍手称快呢!
另外,最近还发生了一件让皇太极怦然心动的大喜之事,而这也是他如今亲自南巡扬州的目的。
——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大清帝国的时来运转!当然,这同样也意味着他皇太极的否极泰来!
正当皇太极一路前呼后拥地招摇过市,缓缓来到扬州码头附近的时候,大清的扬州守将阿巴泰终于气喘吁吁地跑来过来,带来了皇太极期待已久的好消息,“……皇上!皇上!江南那边真的派船过来了!”
喘了几口气之后,阿巴泰又吧唧着嘴儿嘀咕道,“……可恨那帮南朝官儿也真是小气,明明求着咱们给南京解围,船上却不见一两银子的犒赏。只是随便送来了些酒肉了事,简直跟打发叫花子似的……”
“……些许小事,何必计较太多?只要这些自作聪明的傻瓜,愿意派船来江北,装运我满洲铁骑过江就够了!”皇太极冷笑道,“……南朝的士人若是不给粮饷,朕的八旗儿郎们,难道不会自己去取么?”
——崇祯六年十月十七日,在芜湖大战惨败,东军主力尽丧之后,面临着兵临城下的危局,南京永和朝廷首辅周延儒终于下定决心,向江北的大清八旗“借师助剿”。二十日,在南京朝廷长江水师的运载之下,大清皇帝皇太极亲率八千铁骑,自扬州渡江南下,于镇江登陆,宣称将要援救南京。
而与此同时,在得知西军于芜湖告捷之后,崇祯皇帝也匆忙赶往前线,准备亲自督师攻入南京。
又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在南京城下拉开帷幕……
sp;再接下来,皇太极又下令曲阜全城百姓剃发易服,在刀子的威胁下,衍圣公一府老小不得不带头积极响应,并当众举行了极为隆重的剃发仪式。作为回报,皇太极不仅继续将孔胤植封为大清的衍圣公,还给了他一个礼部尚书的空头官衔。只是剃了头受了封还没完,既然孔家也成了正黄旗人,那么他们全家自然就是皇太极的奴才,而奴才的东西就是主子的东西,主子的东西还是主子的东西……
咳咳,跑题了。总之,按照上述逻辑,孔府的田地产业就全部成了八旗大爷的皇庄,孔府的佃农则统统成了八旗的包衣奴才,孔家的金银财宝从此也都属于皇太极这个正黄旗主。至于那座辉煌壮丽的衍圣公府,也被皇太极下令征辟为大清行宫,用于安置一部分从北京辗转来归的八旗家眷。
但问题是,这样一来的话,既然孔家的产业都换了主人,那么孔家人自个儿又该搬到哪里去呢?
对于这个问题,皇太极很豪爽地大手一挥:孔府的年轻女眷,都可以跟八旗主子睡一个被窝嘛!
于是,自皇太极以下,好些八旗贵胄都在曲阜身体力行了一回“满汉一家”的民族大融合之道。那几位金尊玉贵的孔家小姐,全都被如狼似虎的八旗权贵们瓜分一空,运气好的还能当上嫔妃或侧福晋,运气差的只得了个侍妾的名分。更糟糕的是,就连衍圣公孔胤植和他儿子最喜爱的几个漂亮小妾,甚至还有两个明媒正娶的孙媳妇,都被几个贝勒爷蛮不讲理地抢了去,从此只能在这些八旗贵胄的胯下娇吟承欢……
至于孔府的男人也不必担心没事做,身为正黄旗丁,天生就是皇帝的奴才。当孔家女眷在给满洲大爷侍寝的时候,那些劈柴打水喂马打扫屋子之类事情,自然要让男人来承担。就算不会干活也没关系,大清八旗从来不养懒人,一律打死喂狗便是——于是,在死亡的威胁面前,这些原本需要被人伺候的老少爷们儿,很快就学会了各种伺候人的活计:没学会怎么伺候人的,据说都被埋进乱葬岗了。
当然,作为山东孔府的当门人,衍圣公孔胤植和他的儿子们,倒是不必操持此等贱役,而是享受着伴随御驾的殊荣,可以天天得到大清皇帝陛下的耳提面命,教导他们各种做正黄旗奴才的好处……
相比于衍圣公一家的欲哭无泪,大清皇帝皇太极如今却称得上是春风得意了。查抄孔府的收获远比想象之中更加丰富,光是粮食就抄出了五十万石,至于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香料布匹之类,折合现银更是价值高达三百多万两。让八旗将士们很是发了一笔横财,个个乐得合不拢嘴。虽然按照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此等劫掠孔府的举动堪称是丧心病狂,简直可以说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自绝于中原士林。但皇太极也是非常无奈:在丧失了故土,又屡遭惨败之后,他对满洲八旗的约束能力,已经急速下跌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如果不能尽快找一只肥羊宰了,满足八旗将士的胃口,大清帝国只怕是真的要土崩瓦解了!
而如今的北地屡遭战乱,已是残破至极,除了地位超然的孔府之外,又哪里还有别的肥羊可宰呢?
幸好,在范文程等一干文臣的巧妙宣传之下,皇太极此次对山东孔府名为“结亲”,实为抄家的强盗之举,居然被包装成了心慕教化、礼遇儒家的表现——要不然大清皇帝怎么会迎娶孔家小姐为皇妃呢?但哪怕是皇太极本人也很清楚,这事儿毕竟纸包不住火,究竟能忽悠天下人多长时间,他自己也是心中无数。
此外,还有一件让皇太极略感不顺心的事情,就是之前被俘的那位闻香教主王可,居然趁着皇太极带兵去搜刮孔府的时候,不知怎么地趁乱逃跑了,甚至还带走了那条作为闻香教圣物的狐狸尾巴!
但是,当暴跳如雷的皇太极赶紧派人追查这位王可教主的逃亡踪迹,最终发现他并不是回到南方的两淮,准备重新起事,而是一路逃往北方老家之后,也就懒得多管闲事了。反正如今大清帝国的版图,最北不过兖州府。只要你不在两淮地方跟大清继续作对,那么在北方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吧!如果闻香教妖人能在北方给吴襄和祖大寿那两个阴了自己一把的混蛋多添点儿堵,皇太极说不定还会拍手称快呢!
另外,最近还发生了一件让皇太极怦然心动的大喜之事,而这也是他如今亲自南巡扬州的目的。
——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大清帝国的时来运转!当然,这同样也意味着他皇太极的否极泰来!
正当皇太极一路前呼后拥地招摇过市,缓缓来到扬州码头附近的时候,大清的扬州守将阿巴泰终于气喘吁吁地跑来过来,带来了皇太极期待已久的好消息,“……皇上!皇上!江南那边真的派船过来了!”
喘了几口气之后,阿巴泰又吧唧着嘴儿嘀咕道,“……可恨那帮南朝官儿也真是小气,明明求着咱们给南京解围,船上却不见一两银子的犒赏。只是随便送来了些酒肉了事,简直跟打发叫花子似的……”
“……些许小事,何必计较太多?只要这些自作聪明的傻瓜,愿意派船来江北,装运我满洲铁骑过江就够了!”皇太极冷笑道,“……南朝的士人若是不给粮饷,朕的八旗儿郎们,难道不会自己去取么?”
——崇祯六年十月十七日,在芜湖大战惨败,东军主力尽丧之后,面临着兵临城下的危局,南京永和朝廷首辅周延儒终于下定决心,向江北的大清八旗“借师助剿”。二十日,在南京朝廷长江水师的运载之下,大清皇帝皇太极亲率八千铁骑,自扬州渡江南下,于镇江登陆,宣称将要援救南京。
而与此同时,在得知西军于芜湖告捷之后,崇祯皇帝也匆忙赶往前线,准备亲自督师攻入南京。
又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在南京城下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