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穿越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五十一章、大清帝国的昙花一现(中)
崇祯六年九月十八日傍晚,刚插上大清旗帜不足一年的北京城,再一次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打着“援救辽东”的旗号,声称要赶往山海关布防的三万关宁军,在路过京畿之时突然发动兵变,对北京城发起突袭。而京中预先安排的内应也打开了城门,让关宁军一路杀进了北京城的各条胡同里。随即城内驻扎的汉军,也相继溃散或倒戈,跟随关宁军对盘踞内城的满洲八旗发动猛攻!
一时间,北京城内仿佛乱成了一锅沸水,街巷间燃起了成千上万的火把,将整个城市照得一片通明,各种口音的士兵发出杀气腾腾的呐喊,城内数十万百姓的哭喊声震天,而北京城头原本对外瞄准的大炮,此刻居然全部掉转了方向,一发一发地朝着内城猛烈轰击,将那些精美奢华的宅邸,全都砸得砖石迸飞。
在这一片硝烟弥漫、刀光剑影之中,大清帝国对北京城不足一年的短暂统治,终于宣告结束。
虽然自从入主北京以来,清廷一直都在提防汉人势力坐大。无奈女真八旗的人口有限,政治头脑和文化水平则更是悲剧,如果不依赖明朝留下来的官僚系统,就根本无法统治这片广袤的江山。尤其是在皇太极御驾南征之后,就连北京城的一部分日常防务、治安巡逻,也不得不交给投诚的汉军来负责。
如果是在大清帝国节节胜利、凯歌高奏的情况下,这些汉奸部队的忠心,应该还是很有保证的。但是,当辽东全境瞬间失陷,血淋淋地撕掉了女真八旗那层光鲜的外衣之后,除了少数铁杆汉奸之外,恐怕任谁也都会觉得这些成了丧家之犬的辽东蛮族,在中原的下场多半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于是,随着关宁军的再一次倒戈叛乱,整个北京城内的文武汉官全都不肯为大清王朝陪葬,不是躲在家里袖手旁观,就是一块儿加入进去反攻倒算,准备趁着大清帝国的覆灭再捞上一笔好处。
大约三千名奉命留守北京的八旗兵,倒是进行了殊死的抵抗,但由于事发仓促,只能各自为战,而且各处城门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守,满洲八旗一向引以为傲的骑射之术,在极度混乱的夜间巷战之中也发挥不出任何优势。所以,无论他们再怎么舍生忘死帝拼命搏斗,也还是被蜂拥而来的关宁军杀得步步后退。
于是,在一番绝望的抵抗之后,北京的内城也宣告失陷,城内的六万多名八旗眷属,只得仓皇退入紫禁城皇宫。尽管这些人多为老弱妇孺,但在如今等绝境之下,依然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勇气,哪怕是小孩和老人,也拿起了棍棒刀枪,哲哲皇后和大玉儿皇妃更是亲自披上了铠甲,号召众人厮杀到最后一刻!
不过,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变色龙和墙头草,吴襄和祖大寿纵然已经把大刀朝鞑子砍去,却没有把事情做绝的意思,反而很懂得“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因此,正当困守在紫禁城内的“女真余孽”,满心悲凉地准备集体赴死之时,却没有迎来关宁军的大举猛攻,而是等到了祖大寿派来的劝降使者。
按照这位劝降使者的说法,虽然眼下双方已是兵戎相见,但上天有好生之德,凭着过去的交情,关宁军并不打算将八旗眷属斩尽杀绝,而是准备让开一条路,将北京城内的满蒙旗人一律“礼送出境”,其随身财物也可以保留。在出城之后,无论他们是打算返回老家,还是去山东找他们的皇帝,都悉听尊便。
只有皇太极的嫔妃和子女,还有满洲八旗各位旗主的妻妾,得要被暂时扣留下来。因为吴襄和祖大寿需要用她们作为筹码,跟清廷交换目前正随驾在皇太极身边的关宁将门子弟。为了让她们能够安心,吴襄和祖大寿愿意当众指天发誓,一定对她们以礼相待。当然,如果紫禁城里的八旗家眷硬是不肯接受关宁军的“好意”,那他们也没办法,只好让八旗就此灭族了。
此番通告一出,退守到紫禁城内的六万八旗家眷,立刻就开始人心动摇。
之前大家以为这回是死路一条了,这才满心悲壮地准备垂死挣扎,即使去见阎王也要拖几个垫背的。可是既然眼看着似乎还有活路,又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跟举族全灭相比,就是再坏又还能坏到哪里去?
再说,眼下几万人都困守在紫禁城里,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连兵器都做不到人手一件,而外面的关宁军已经把红夷大炮都架了起来,就算大家拼死抵抗,又能支撑上几时?还不是白白送死?
最终,在求生的渴望之下,紫禁城内的八旗家眷还是同意了关宁军的招抚,心惊胆战地打开了宫门,期盼着对方的守信履约。而关宁军居然也真的履行了诺言,在软禁了皇太极的后宫嫔妃和一部分八旗显贵的妻儿之后,便下令打开城门、让出通道,甚至还搜集了一些船只,让这些旗人可以从运河上撤离。
至此,这场短促的“北京之变”,彻底尘埃落定。次日清晨,随着满街张贴的《讨虏檄文》,在喊杀声和爆炸声中躲进床板下颤抖了一夜的北京市民,终于得知这座城市又一次更换了主人。
“……昔年明廷无道,苛待良臣,盘剥万民,天下民不聊生。吾辈奋而起兵,不得已与鞑虏歃血订盟,暂借夷兵数万,欲挥师入京,肃清奸贼,匡正朝纲。孰料狡虏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据燕都,窃我华夏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吾辈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只得姑且饮泣忍隐,未敢轻举。
而今,伪清鞑虏宠奸臣,贪敛赋,重刑罚。不能救民于水火,反倒日... -->>
第一百五十一章、大清帝国的昙花一现(中)
崇祯六年九月十八日傍晚,刚插上大清旗帜不足一年的北京城,再一次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打着“援救辽东”的旗号,声称要赶往山海关布防的三万关宁军,在路过京畿之时突然发动兵变,对北京城发起突袭。而京中预先安排的内应也打开了城门,让关宁军一路杀进了北京城的各条胡同里。随即城内驻扎的汉军,也相继溃散或倒戈,跟随关宁军对盘踞内城的满洲八旗发动猛攻!
一时间,北京城内仿佛乱成了一锅沸水,街巷间燃起了成千上万的火把,将整个城市照得一片通明,各种口音的士兵发出杀气腾腾的呐喊,城内数十万百姓的哭喊声震天,而北京城头原本对外瞄准的大炮,此刻居然全部掉转了方向,一发一发地朝着内城猛烈轰击,将那些精美奢华的宅邸,全都砸得砖石迸飞。
在这一片硝烟弥漫、刀光剑影之中,大清帝国对北京城不足一年的短暂统治,终于宣告结束。
虽然自从入主北京以来,清廷一直都在提防汉人势力坐大。无奈女真八旗的人口有限,政治头脑和文化水平则更是悲剧,如果不依赖明朝留下来的官僚系统,就根本无法统治这片广袤的江山。尤其是在皇太极御驾南征之后,就连北京城的一部分日常防务、治安巡逻,也不得不交给投诚的汉军来负责。
如果是在大清帝国节节胜利、凯歌高奏的情况下,这些汉奸部队的忠心,应该还是很有保证的。但是,当辽东全境瞬间失陷,血淋淋地撕掉了女真八旗那层光鲜的外衣之后,除了少数铁杆汉奸之外,恐怕任谁也都会觉得这些成了丧家之犬的辽东蛮族,在中原的下场多半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于是,随着关宁军的再一次倒戈叛乱,整个北京城内的文武汉官全都不肯为大清王朝陪葬,不是躲在家里袖手旁观,就是一块儿加入进去反攻倒算,准备趁着大清帝国的覆灭再捞上一笔好处。
大约三千名奉命留守北京的八旗兵,倒是进行了殊死的抵抗,但由于事发仓促,只能各自为战,而且各处城门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守,满洲八旗一向引以为傲的骑射之术,在极度混乱的夜间巷战之中也发挥不出任何优势。所以,无论他们再怎么舍生忘死帝拼命搏斗,也还是被蜂拥而来的关宁军杀得步步后退。
于是,在一番绝望的抵抗之后,北京的内城也宣告失陷,城内的六万多名八旗眷属,只得仓皇退入紫禁城皇宫。尽管这些人多为老弱妇孺,但在如今等绝境之下,依然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勇气,哪怕是小孩和老人,也拿起了棍棒刀枪,哲哲皇后和大玉儿皇妃更是亲自披上了铠甲,号召众人厮杀到最后一刻!
不过,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变色龙和墙头草,吴襄和祖大寿纵然已经把大刀朝鞑子砍去,却没有把事情做绝的意思,反而很懂得“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因此,正当困守在紫禁城内的“女真余孽”,满心悲凉地准备集体赴死之时,却没有迎来关宁军的大举猛攻,而是等到了祖大寿派来的劝降使者。
按照这位劝降使者的说法,虽然眼下双方已是兵戎相见,但上天有好生之德,凭着过去的交情,关宁军并不打算将八旗眷属斩尽杀绝,而是准备让开一条路,将北京城内的满蒙旗人一律“礼送出境”,其随身财物也可以保留。在出城之后,无论他们是打算返回老家,还是去山东找他们的皇帝,都悉听尊便。
只有皇太极的嫔妃和子女,还有满洲八旗各位旗主的妻妾,得要被暂时扣留下来。因为吴襄和祖大寿需要用她们作为筹码,跟清廷交换目前正随驾在皇太极身边的关宁将门子弟。为了让她们能够安心,吴襄和祖大寿愿意当众指天发誓,一定对她们以礼相待。当然,如果紫禁城里的八旗家眷硬是不肯接受关宁军的“好意”,那他们也没办法,只好让八旗就此灭族了。
此番通告一出,退守到紫禁城内的六万八旗家眷,立刻就开始人心动摇。
之前大家以为这回是死路一条了,这才满心悲壮地准备垂死挣扎,即使去见阎王也要拖几个垫背的。可是既然眼看着似乎还有活路,又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跟举族全灭相比,就是再坏又还能坏到哪里去?
再说,眼下几万人都困守在紫禁城里,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连兵器都做不到人手一件,而外面的关宁军已经把红夷大炮都架了起来,就算大家拼死抵抗,又能支撑上几时?还不是白白送死?
最终,在求生的渴望之下,紫禁城内的八旗家眷还是同意了关宁军的招抚,心惊胆战地打开了宫门,期盼着对方的守信履约。而关宁军居然也真的履行了诺言,在软禁了皇太极的后宫嫔妃和一部分八旗显贵的妻儿之后,便下令打开城门、让出通道,甚至还搜集了一些船只,让这些旗人可以从运河上撤离。
至此,这场短促的“北京之变”,彻底尘埃落定。次日清晨,随着满街张贴的《讨虏檄文》,在喊杀声和爆炸声中躲进床板下颤抖了一夜的北京市民,终于得知这座城市又一次更换了主人。
“……昔年明廷无道,苛待良臣,盘剥万民,天下民不聊生。吾辈奋而起兵,不得已与鞑虏歃血订盟,暂借夷兵数万,欲挥师入京,肃清奸贼,匡正朝纲。孰料狡虏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据燕都,窃我华夏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吾辈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只得姑且饮泣忍隐,未敢轻举。
而今,伪清鞑虏宠奸臣,贪敛赋,重刑罚。不能救民于水火,反倒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