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穿越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十一章、山东激变(上)
山东半岛,登州府城
曾经熙熙攘攘、店铺林立的市井街巷,此时却四处冒起了滚滚黑烟,宽敞的大街上遍地狼藉,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骸,折断破碎的刀剑、火铳与长矛,以及燃烧成灰烬的旗帜。
登州总兵陈新身披重甲,在心腹亲卫的簇拥之下,一脸阴沉地踏过余烟袅袅的残破街道,眼前的登莱巡抚衙门,已经在一番激战之后,化为一片废墟瓦砾,但在他的前后左右,断断续续的喊杀声、枪声、呻吟声和各种其余的嘈杂声,依旧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不断飘散着。
而跟陈新同为穿越者的铁杆老搭档,负责民政的刘民有,此时还裹着绷带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
总之,从现在开始,陈新的登州镇已经不再是朝廷官军,而是作乱叛贼了!真是流年不利啊!
说起来,事情究竟是怎么搞成这副模样的?
揉着青筋直跳的太阳穴,陈新忍不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开始回忆起之前几个月里的一幕幕经历。
总的来说,自从进入崇祯五年以来,登州镇的运道就一直不是很顺。
——由于辽兵哗变引起的登州之乱,被海参崴远东公司的穿越者搅了一道,没有跟历史上一样如期爆发,陈新和刘民有这两个穿越者对此事的一番筹划全都成了泡影(一部分辽兵在乘船出海的时候,被海参崴穿越者集团的登陆舰绑走充当劳工,剩下的辽兵在去前线的路上碰上女真兵入关劫掠,于是哗变的登州辽兵直接投了鞑子,去劫掠北直隶的府县了,没有再杀回登州)。面对朝廷兵部的调令和登莱巡抚孙元化的催促,陈新只得点起二千五百兵马,开赴北京,预备前往大凌河战场增援。而原本历史上登州之乱的祸首,李九成率领的巡抚中军标营两千多辽兵,则比陈新还要早开拔大半个月,顶风冒雪地往北直隶行军。
离开登州之后,陈新的这支勤王军在一路上都没什么好待遇,沿途各府县莫说提供粮饷,当兵马过境之时,各城甚至城门紧闭,不允许他们进城采购,堪称是人憎狗嫌,尽管在大明境内行军,却与出征外国无异——但山东各府县也是无奈,朝廷官军的纪律一向败坏,所谓“贼来如梳,官来如蓖”,可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这年头灾荒不断,各地的日子都难过,山东省内到处都有人饿死。饥民流寇更是漫山遍野地出没,各县各府都没有什么余粮,如果再被过境的兵马洗劫几遍,哪怕地主小富之家也熬不住。
亏得陈新有自家开设的四海商社代为采购粮秣,加上他们带的军饷还算充足,勉强还撑得下去。而走在陈新前面的李九成所部辽兵,已经是饥一顿饱一顿,一路怨声载道,至于后面上千里的征程,更让他们望而生畏——之前在登州,他们这些从辽东撤下来的部队,不仅没有关宁军那种每年拨发四五百万两银子的优渥待遇,必须忍受着明末官府鄙视武夫、克扣军饷的通病,还要额外承受山东本地人对外地移民的敌意,处处低人一等,被山东的文官和缙绅欺负得难受至极。如今要上阵打仗了,待遇居然比在登州的时候更加凄惨,甚至有可能要饿死在半路上,自然让他们胸膛中的怒火愈发炽热,都快要达到忍耐的临界点了。
总之,两路兵马都盼着大凌河城里的祖大寿早点挂掉,好让他们免了此次的苦差事。遗憾的是,尽管两路援军都不约而同地以最迟缓的步伐龟速前进,但他们还是没有等到祖大寿挂掉的消息,反而登州方面和朝廷兵部催促他们加快速度的命令一道接着一道,而后面经过的城池还是一如既往的对他们充满戒心。
接下来,陈新带着一肚子的憋气,好不容易走到德州,却收到一封号令天下官军进京勤王的诏书——原来皇太极在围攻大凌河城,与辽西关宁军和其余各路明军连番激战之余,又派遣阿巴泰贝勒率领一支偏师,绕道蓟镇,破边墙杀入北直隶,以此来牵制明朝援军。另一边,得知鞑虏再次破关南下,北京城内顿时一片惶恐,乱了手脚的朝廷一边封城戒严,一边四处调兵增援京师,至于大凌河的战事,就顾不上了。
与此同时,走在前面的李九成,已经带着两千多辽兵哗变倒戈,投了突破长城南下扫荡京畿各县的阿巴泰所部女真兵。另一边,在得知阿巴泰入寇北直隶和李九成叛乱投鞑的消息之后,陈新总兵大人闻讯之后不怒反喜——这下总算是有了正经由头,不必再去填大凌河那个死地了!
——倒不是女真鞑虏真的有那么难打,而是头顶的坑爹上司和身边的猪队友实在令人绝望。
于是,陈新立即下令全军备战,挺进北直隶战区,跟“打草谷”的小股鞑虏和为虎作伥的投鞑明军几次交手,小有斩获。但军中的粮秣也消耗得厉害,偏偏各地县城全部拒绝提供补给,好像他们跟官军不是一个系统似的。同时毕竟双方兵力众寡悬殊,仅仅凭借陈新手里的这点人马,实在是无力与阿巴泰决战。于是便转而前往天津,计划通过当地港口筹办给养,同时一边向朝廷报功,一边准备继续往北京前进。
谁知粮秣尚未筹办齐全,兵部的行文就来了:居然是命令他们别来勤王了!速速离开京畿滚回登州!
原来,自从勤王诏令下达之后,各路兵马纷纷向京师开拔,可是朝廷似乎根本没有想过要为这些部队提供后勤保障。先是有一路山西勤王军进抵京师,熟料朝廷上下忙于党争——国事乱,劾阁老,此乃是大明传统,首辅周延儒正因为辽东惨败而饱受言官弹劾,正为了保住权位而跟温体仁激烈斗法,满朝文武都划分了阵营彼此撕咬,根本无心政务……结果兵部竟然对外省援军不理不睬,命令他们露宿在安定门外。愤怒的勤王军将领前去责问户部,当时还被东林党控制的户部居然回答说:“民居可宿”;另一支从河南赶来的勤王军缺粮乏饷,向户部索粮,户部更是开出公文回答说:“民间有粮,何得全仰户部?”
这些外省援军自备粮秣千里迢迢赶赴京师勤王,自我感觉对朱明王朝已经是赤胆忠心了,岂料朝廷竟如此冷遇勤王军,让他们越想越怒越失望:既然这抠门的朝廷不管饭也不管住宿,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军纪自然无法维持——既然朝廷户部都已经说了,要咱们自己去抢房子住,抢东西吃,咱们还安分什么?
结果,各路官军在京郊肆意横行,夺民房充当军营,劫民粮充饥填肚,胆子小的偷鸡摸狗,胆子大的杀人越货,最初还只敢劫掠小民,后来逐渐开始打劫缙绅大户,最后甚至连皇亲国戚的田庄别墅也一样抢了,当那些豪仆家丁来阻止的时候,军将们就将眼睛一瞪:... -->>
第八十一章、山东激变(上)
山东半岛,登州府城
曾经熙熙攘攘、店铺林立的市井街巷,此时却四处冒起了滚滚黑烟,宽敞的大街上遍地狼藉,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骸,折断破碎的刀剑、火铳与长矛,以及燃烧成灰烬的旗帜。
登州总兵陈新身披重甲,在心腹亲卫的簇拥之下,一脸阴沉地踏过余烟袅袅的残破街道,眼前的登莱巡抚衙门,已经在一番激战之后,化为一片废墟瓦砾,但在他的前后左右,断断续续的喊杀声、枪声、呻吟声和各种其余的嘈杂声,依旧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不断飘散着。
而跟陈新同为穿越者的铁杆老搭档,负责民政的刘民有,此时还裹着绷带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
总之,从现在开始,陈新的登州镇已经不再是朝廷官军,而是作乱叛贼了!真是流年不利啊!
说起来,事情究竟是怎么搞成这副模样的?
揉着青筋直跳的太阳穴,陈新忍不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开始回忆起之前几个月里的一幕幕经历。
总的来说,自从进入崇祯五年以来,登州镇的运道就一直不是很顺。
——由于辽兵哗变引起的登州之乱,被海参崴远东公司的穿越者搅了一道,没有跟历史上一样如期爆发,陈新和刘民有这两个穿越者对此事的一番筹划全都成了泡影(一部分辽兵在乘船出海的时候,被海参崴穿越者集团的登陆舰绑走充当劳工,剩下的辽兵在去前线的路上碰上女真兵入关劫掠,于是哗变的登州辽兵直接投了鞑子,去劫掠北直隶的府县了,没有再杀回登州)。面对朝廷兵部的调令和登莱巡抚孙元化的催促,陈新只得点起二千五百兵马,开赴北京,预备前往大凌河战场增援。而原本历史上登州之乱的祸首,李九成率领的巡抚中军标营两千多辽兵,则比陈新还要早开拔大半个月,顶风冒雪地往北直隶行军。
离开登州之后,陈新的这支勤王军在一路上都没什么好待遇,沿途各府县莫说提供粮饷,当兵马过境之时,各城甚至城门紧闭,不允许他们进城采购,堪称是人憎狗嫌,尽管在大明境内行军,却与出征外国无异——但山东各府县也是无奈,朝廷官军的纪律一向败坏,所谓“贼来如梳,官来如蓖”,可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这年头灾荒不断,各地的日子都难过,山东省内到处都有人饿死。饥民流寇更是漫山遍野地出没,各县各府都没有什么余粮,如果再被过境的兵马洗劫几遍,哪怕地主小富之家也熬不住。
亏得陈新有自家开设的四海商社代为采购粮秣,加上他们带的军饷还算充足,勉强还撑得下去。而走在陈新前面的李九成所部辽兵,已经是饥一顿饱一顿,一路怨声载道,至于后面上千里的征程,更让他们望而生畏——之前在登州,他们这些从辽东撤下来的部队,不仅没有关宁军那种每年拨发四五百万两银子的优渥待遇,必须忍受着明末官府鄙视武夫、克扣军饷的通病,还要额外承受山东本地人对外地移民的敌意,处处低人一等,被山东的文官和缙绅欺负得难受至极。如今要上阵打仗了,待遇居然比在登州的时候更加凄惨,甚至有可能要饿死在半路上,自然让他们胸膛中的怒火愈发炽热,都快要达到忍耐的临界点了。
总之,两路兵马都盼着大凌河城里的祖大寿早点挂掉,好让他们免了此次的苦差事。遗憾的是,尽管两路援军都不约而同地以最迟缓的步伐龟速前进,但他们还是没有等到祖大寿挂掉的消息,反而登州方面和朝廷兵部催促他们加快速度的命令一道接着一道,而后面经过的城池还是一如既往的对他们充满戒心。
接下来,陈新带着一肚子的憋气,好不容易走到德州,却收到一封号令天下官军进京勤王的诏书——原来皇太极在围攻大凌河城,与辽西关宁军和其余各路明军连番激战之余,又派遣阿巴泰贝勒率领一支偏师,绕道蓟镇,破边墙杀入北直隶,以此来牵制明朝援军。另一边,得知鞑虏再次破关南下,北京城内顿时一片惶恐,乱了手脚的朝廷一边封城戒严,一边四处调兵增援京师,至于大凌河的战事,就顾不上了。
与此同时,走在前面的李九成,已经带着两千多辽兵哗变倒戈,投了突破长城南下扫荡京畿各县的阿巴泰所部女真兵。另一边,在得知阿巴泰入寇北直隶和李九成叛乱投鞑的消息之后,陈新总兵大人闻讯之后不怒反喜——这下总算是有了正经由头,不必再去填大凌河那个死地了!
——倒不是女真鞑虏真的有那么难打,而是头顶的坑爹上司和身边的猪队友实在令人绝望。
于是,陈新立即下令全军备战,挺进北直隶战区,跟“打草谷”的小股鞑虏和为虎作伥的投鞑明军几次交手,小有斩获。但军中的粮秣也消耗得厉害,偏偏各地县城全部拒绝提供补给,好像他们跟官军不是一个系统似的。同时毕竟双方兵力众寡悬殊,仅仅凭借陈新手里的这点人马,实在是无力与阿巴泰决战。于是便转而前往天津,计划通过当地港口筹办给养,同时一边向朝廷报功,一边准备继续往北京前进。
谁知粮秣尚未筹办齐全,兵部的行文就来了:居然是命令他们别来勤王了!速速离开京畿滚回登州!
原来,自从勤王诏令下达之后,各路兵马纷纷向京师开拔,可是朝廷似乎根本没有想过要为这些部队提供后勤保障。先是有一路山西勤王军进抵京师,熟料朝廷上下忙于党争——国事乱,劾阁老,此乃是大明传统,首辅周延儒正因为辽东惨败而饱受言官弹劾,正为了保住权位而跟温体仁激烈斗法,满朝文武都划分了阵营彼此撕咬,根本无心政务……结果兵部竟然对外省援军不理不睬,命令他们露宿在安定门外。愤怒的勤王军将领前去责问户部,当时还被东林党控制的户部居然回答说:“民居可宿”;另一支从河南赶来的勤王军缺粮乏饷,向户部索粮,户部更是开出公文回答说:“民间有粮,何得全仰户部?”
这些外省援军自备粮秣千里迢迢赶赴京师勤王,自我感觉对朱明王朝已经是赤胆忠心了,岂料朝廷竟如此冷遇勤王军,让他们越想越怒越失望:既然这抠门的朝廷不管饭也不管住宿,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军纪自然无法维持——既然朝廷户部都已经说了,要咱们自己去抢房子住,抢东西吃,咱们还安分什么?
结果,各路官军在京郊肆意横行,夺民房充当军营,劫民粮充饥填肚,胆子小的偷鸡摸狗,胆子大的杀人越货,最初还只敢劫掠小民,后来逐渐开始打劫缙绅大户,最后甚至连皇亲国戚的田庄别墅也一样抢了,当那些豪仆家丁来阻止的时候,军将们就将眼睛一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