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神不在的都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看完这份被自己藏垫在床下的“日记”,此刻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的问晓陷入了沉默……
早上一起床就感觉到自己硌得慌,可是没想到,居然硌自己的居然会是这样一份能“硌到自己内心”的“关键”的日记……
“‘死者’居然是溪花……”
得知这个在这个“夏天”,问晓一直想知道的信息,问晓不由得难过了起来:这个在数个月前认识地有点冒失的女孩真的是个非常好的人……
虽然很多时候,她做的完全就是在“帮倒忙”……
但是,她真的非常喜欢帮助他人:只要能帮上忙,不管什么她都会主动去做……
比如说,在数个月前“羡梨的事”中她就帮了自己非常多:最后那天送自己和苏铭到达“现场”的是她,在后来一直帮忙照顾住院的羡梨与溪花的也是她……
可是这样的女孩……
有什么人会想要杀死“这样好的她”,甚至不惜做到“肢解”这种地步呢?
“因为‘凶手’要按照‘日记’中写的做?”
虽然这个想法很合理:可能“凶手”原本只是要“杀死他”而已,但是在看到问晓的“日记”后,他做了“肢解”这一多余的举动……
这点在“日记”中,“未来”的问晓也用了“还原过头”的说法……
但是……
“不对……不仅仅是这样……”
这个想法被问晓自己给否定了……
直觉告诉问晓,这个被“问晓”写在日记中的想法无法成为“凶手”做到“肢解”这个地步的理由:这实在是太“多余”了,虽然问晓不知道“肢解”人要花费多少时间,要做多少准备,但是……
不管怎么想,这些“准备”都不是这么容易完成的,而“时间”的需求也不是就这么一点点……
“这里如果‘凶手’不是什么‘熟人’的话,倒是有可能单纯为了‘愉快’而按‘日记’做出‘多余’的事……”
可是……
如果“凶手”是“熟人”……
“这就反而不可能了……”
因为实在是太可疑了:不说溪花死的那天,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这点在“日记”中已经写了)要单独离开那么长时间“肢解”她实在是“可疑”到过分;不仅如此,就是之前准备“足以用来肢解的凶器”,也会使他变得非常“可疑”……
“到这个份上,‘我’绝无可能连‘怀疑的对象’都没有才对……”
这些就是“此刻的问晓”都能很容易想到,“凶手”绝无可能想不到才对,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这么干了……
“也就是说,他有足够大的‘仇怨’或者‘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不然的话,“风险”和“收益”会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最起码的,“凶手”也不该选在“大家都在一起”的“14日”行动才对……
等大家分散的时候找机会单独“杀死并肢解”溪花不是更好么?
“要这么说的话,‘凶手’应该是有‘不得不在14日这么做’的理由吧……”
这个“理由”应该和他的“动机”直接相关吧,但是这“动机”是什么?……
“完全想不到……”
除此之外,他还得有可以避免“怀疑”的方法和手段……
不然的话,他早就该被“自己”怀疑了……
可这种“方法和手段”……
“也完全想不到……”
可能是问晓完全没有成为“犯罪者”的天赋吧?
他完全想不到如果他是“凶手”的“动机”和“手法”……
“总不能是因为正是在‘14日’他才能在不被怀疑的情况下完成‘肢解’工作吧……”
这种事怎么可能,因为是大家都在的时候,所以反而能完成这一切……
“……”
等下……
思考到这里,问晓突然楞了一下……
这原本是问晓在“想不出答案”的情况下,“自暴自弃”地产生的想法而已,但是……
“等下,等下……不在场证明……”
因为大家都在一起,所以他才能得到“不在场证明”?
如果不在“14日”那天“肢解溪花”,“凶手”反而会被“怀疑”?
这个想法似乎对了……
这样的话,“动机”是什么就不再是困惑了:不是说问晓已经明白“凶手”的“动机”,而是继续像这样漫无边际的思考“动机”已经没意义了……
想想吧……
一开始会思考“凶手”动机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动机”,“凶手”是不可能在“大家都在一起”的... -->>
“……”
看完这份被自己藏垫在床下的“日记”,此刻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的问晓陷入了沉默……
早上一起床就感觉到自己硌得慌,可是没想到,居然硌自己的居然会是这样一份能“硌到自己内心”的“关键”的日记……
“‘死者’居然是溪花……”
得知这个在这个“夏天”,问晓一直想知道的信息,问晓不由得难过了起来:这个在数个月前认识地有点冒失的女孩真的是个非常好的人……
虽然很多时候,她做的完全就是在“帮倒忙”……
但是,她真的非常喜欢帮助他人:只要能帮上忙,不管什么她都会主动去做……
比如说,在数个月前“羡梨的事”中她就帮了自己非常多:最后那天送自己和苏铭到达“现场”的是她,在后来一直帮忙照顾住院的羡梨与溪花的也是她……
可是这样的女孩……
有什么人会想要杀死“这样好的她”,甚至不惜做到“肢解”这种地步呢?
“因为‘凶手’要按照‘日记’中写的做?”
虽然这个想法很合理:可能“凶手”原本只是要“杀死他”而已,但是在看到问晓的“日记”后,他做了“肢解”这一多余的举动……
这点在“日记”中,“未来”的问晓也用了“还原过头”的说法……
但是……
“不对……不仅仅是这样……”
这个想法被问晓自己给否定了……
直觉告诉问晓,这个被“问晓”写在日记中的想法无法成为“凶手”做到“肢解”这个地步的理由:这实在是太“多余”了,虽然问晓不知道“肢解”人要花费多少时间,要做多少准备,但是……
不管怎么想,这些“准备”都不是这么容易完成的,而“时间”的需求也不是就这么一点点……
“这里如果‘凶手’不是什么‘熟人’的话,倒是有可能单纯为了‘愉快’而按‘日记’做出‘多余’的事……”
可是……
如果“凶手”是“熟人”……
“这就反而不可能了……”
因为实在是太可疑了:不说溪花死的那天,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这点在“日记”中已经写了)要单独离开那么长时间“肢解”她实在是“可疑”到过分;不仅如此,就是之前准备“足以用来肢解的凶器”,也会使他变得非常“可疑”……
“到这个份上,‘我’绝无可能连‘怀疑的对象’都没有才对……”
这些就是“此刻的问晓”都能很容易想到,“凶手”绝无可能想不到才对,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这么干了……
“也就是说,他有足够大的‘仇怨’或者‘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不然的话,“风险”和“收益”会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最起码的,“凶手”也不该选在“大家都在一起”的“14日”行动才对……
等大家分散的时候找机会单独“杀死并肢解”溪花不是更好么?
“要这么说的话,‘凶手’应该是有‘不得不在14日这么做’的理由吧……”
这个“理由”应该和他的“动机”直接相关吧,但是这“动机”是什么?……
“完全想不到……”
除此之外,他还得有可以避免“怀疑”的方法和手段……
不然的话,他早就该被“自己”怀疑了……
可这种“方法和手段”……
“也完全想不到……”
可能是问晓完全没有成为“犯罪者”的天赋吧?
他完全想不到如果他是“凶手”的“动机”和“手法”……
“总不能是因为正是在‘14日’他才能在不被怀疑的情况下完成‘肢解’工作吧……”
这种事怎么可能,因为是大家都在的时候,所以反而能完成这一切……
“……”
等下……
思考到这里,问晓突然楞了一下……
这原本是问晓在“想不出答案”的情况下,“自暴自弃”地产生的想法而已,但是……
“等下,等下……不在场证明……”
因为大家都在一起,所以他才能得到“不在场证明”?
如果不在“14日”那天“肢解溪花”,“凶手”反而会被“怀疑”?
这个想法似乎对了……
这样的话,“动机”是什么就不再是困惑了:不是说问晓已经明白“凶手”的“动机”,而是继续像这样漫无边际的思考“动机”已经没意义了……
想想吧……
一开始会思考“凶手”动机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动机”,“凶手”是不可能在“大家都在一起”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