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笛之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武冈生活的日子,很多很多方面我都感觉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的郁香,但对此最好的注脚,莫过于武冈的书法了。
武冈书法的历史和它建城的历史一样悠久。武冈之由来,有史料证实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此挥毫书写了“止戈”二字。那两字的气势可以想象其磅礴。宋代诗人王安石在武冈也留有墨刻,其“石冰崖”石刻历经岁月的风雨至今仍显苍劲老到。法相岩的摩崖石刻大都是明代书法家们的作品。他们或名士风流,或山中隐逸,或忠臣英烈,或文人骚客他们的作品,或得意放浪,或抒情悲歌,或痛苦无奈。每一次和他们的书作接触,我感觉到他们并没有远去,甚至好像就在眼前。还有浪石古民居里那一百多副对联石刻,与其说是对武冈书法的经典浓缩,就说它是武冈文化底蕴的核心部分,我想也不足为过。
我于书法是正宗的门外汉,但我知道艺术中最能张扬个性的,莫过于书法了。所谓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应该是最为洒脱的一种艺术境界。这样的境界,此生我是无门进入了,但有缘跟了武冈一帮朋友一起去感受他们借酒挥毫的自在、真真实实的洒脱,委实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武冈人在舞文弄墨这个行当,给人的感觉是他们的主业一样。说这话的是当地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吕伯平。他的语气里藏着一份轻易发觉不了的炫耀。他从外地调来这里为官,许是终日沉浸在古城浓郁的艺术气氛里,原本就灵动的他,不知不觉中,其书法的造诣有了让他自己都觉得的惊讶。作为一名地方文化官员,他是率真的,睿智的,尤其有文人骚客登门做客时,不仅可见他妙语如珠,古文典故、诗词曲赋,他亦可信手拈来。
有一次,著名的散文大家李元洛老先生等人来武冈游云山,伯平君亲自作陪。途中老先生来了诗兴“老夫聊发少年狂”背了老夫人偷偷接了伯平君递过的一支烟后,口占上联:伯平君递我一支烟,不敢与山神同时吞云吐雾,但求做神仙半日。伯平君一听,略作思忖,信手拈来了下联:李教头送我两本书,有幸得大师胜地传道解惑,能否随师长一生。在场朋友听了,无不为李老先生和伯平君这风趣幽默的一唱一和叫好。
伯平君闲暇最喜练字读书,也好结交文艺圈的朋友,尤其舞文弄墨者,在他眼里皆为良师益友。我去拜访伯平君的那天是星期天,仿佛前世的预约,竟意外在他办公室又邂逅了听说在古城书法圈里几个很有些艺术个性的光武、小明、国林等君。这种沙龙形式的聚会其实我非常喜欢,邀三五好友,或泡一壶好茶,或吞几口烟,吐几口雾,再或开几瓶酒,无拘无束,尽兴尽致,忘却功名利禄,高兴怎么玩就怎么玩,把全身心放松,这样一种心态,不能真正超凡脱俗者,很难达到。
光武君是在座里年龄最长、习字最久的,艺术个性亦是最为奇特。初读他的作品,对于我来说如读天书,难以入境,惟有真正走进他的作品以后,才可在他近似夸张的线条里见出奔放、舒展之豪气,当然,他内心的抒情,娴静妙曼,毕竟还是遮掩不住的。
除了书法,光武还好垂钓,但垂钓的技艺远不及他练了几十年的书法,所以至今还落下个“冤案”没有洗清:说是有一次他天亮出门天黑而归,居然没有钓得一尾鱼。为了不让妻子笑话,他竟跑到菜市场买了一条鱼滥竽充数。买了也就买了吧,但偏偏不会撒谎的他却又自己把谎话戳穿了——当看出破绽的妻子问他为什么鱼没有他说的那么重时,他居然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鱼贩子放了我的飞称了。
故事的真实性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怎样让生活更妙趣横生,怎样让生活更有滋有味——这是我向来对生活的主张,没想到,这一主张让小明和国林两位如同再次找到知己。这两人,既擅书,也擅酒,加上骨血里先天的洒脱不羁,每至酒酣,就会有狂呼大叫的举措,然后一笔狂草,纵横宣纸之上,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性情在此刻得到了真正的宣泄,借酒袒露了自己的自由个性。
我管这两人叫天仙配。写字,配到一起,你舞动如风,我则疾驰似马;喝酒,配到一起,你能半斤,我不低于八两,你能把生命力灌注到作品,我则要把创造力灌注到字里行间。据说几年前,两个人停薪留职去读中国美院,也是配对而去的,当时小明正被所在电影公司职工选为经理,但经不住西湖和书法的诱惑,最终还是两个人一道跑到杭州进修去了。这两个人也够不本分的,许是丈着自幼练过点拳脚功夫,一次在公园见到几个当地人仗势欺负一个外地人,他们上前劝阻,对方把他们当外地人,他们也不把对方看在眼里,愤怒之下差点断了人家的胳膊。
小明和国林的字灵性过人。小明的字总是飘着酒气,和他的人一样,就算东倒西歪,也歪得不做作,恰倒好处。做到这点不容易,除非不把书法当作写字,看来小明是这样做的。国林的字拙里藏机,看上去和他的人一样,笨拙、憨实,行家里手一看就知道,此乃做人和书法的大智若愚也。
在武冈生活的日子,很多很多方面我都感觉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的郁香,但对此最好的注脚,莫过于武冈的书法了。
武冈书法的历史和它建城的历史一样悠久。武冈之由来,有史料证实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此挥毫书写了“止戈”二字。那两字的气势可以想象其磅礴。宋代诗人王安石在武冈也留有墨刻,其“石冰崖”石刻历经岁月的风雨至今仍显苍劲老到。法相岩的摩崖石刻大都是明代书法家们的作品。他们或名士风流,或山中隐逸,或忠臣英烈,或文人骚客他们的作品,或得意放浪,或抒情悲歌,或痛苦无奈。每一次和他们的书作接触,我感觉到他们并没有远去,甚至好像就在眼前。还有浪石古民居里那一百多副对联石刻,与其说是对武冈书法的经典浓缩,就说它是武冈文化底蕴的核心部分,我想也不足为过。
我于书法是正宗的门外汉,但我知道艺术中最能张扬个性的,莫过于书法了。所谓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应该是最为洒脱的一种艺术境界。这样的境界,此生我是无门进入了,但有缘跟了武冈一帮朋友一起去感受他们借酒挥毫的自在、真真实实的洒脱,委实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武冈人在舞文弄墨这个行当,给人的感觉是他们的主业一样。说这话的是当地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吕伯平。他的语气里藏着一份轻易发觉不了的炫耀。他从外地调来这里为官,许是终日沉浸在古城浓郁的艺术气氛里,原本就灵动的他,不知不觉中,其书法的造诣有了让他自己都觉得的惊讶。作为一名地方文化官员,他是率真的,睿智的,尤其有文人骚客登门做客时,不仅可见他妙语如珠,古文典故、诗词曲赋,他亦可信手拈来。
有一次,著名的散文大家李元洛老先生等人来武冈游云山,伯平君亲自作陪。途中老先生来了诗兴“老夫聊发少年狂”背了老夫人偷偷接了伯平君递过的一支烟后,口占上联:伯平君递我一支烟,不敢与山神同时吞云吐雾,但求做神仙半日。伯平君一听,略作思忖,信手拈来了下联:李教头送我两本书,有幸得大师胜地传道解惑,能否随师长一生。在场朋友听了,无不为李老先生和伯平君这风趣幽默的一唱一和叫好。
伯平君闲暇最喜练字读书,也好结交文艺圈的朋友,尤其舞文弄墨者,在他眼里皆为良师益友。我去拜访伯平君的那天是星期天,仿佛前世的预约,竟意外在他办公室又邂逅了听说在古城书法圈里几个很有些艺术个性的光武、小明、国林等君。这种沙龙形式的聚会其实我非常喜欢,邀三五好友,或泡一壶好茶,或吞几口烟,吐几口雾,再或开几瓶酒,无拘无束,尽兴尽致,忘却功名利禄,高兴怎么玩就怎么玩,把全身心放松,这样一种心态,不能真正超凡脱俗者,很难达到。
光武君是在座里年龄最长、习字最久的,艺术个性亦是最为奇特。初读他的作品,对于我来说如读天书,难以入境,惟有真正走进他的作品以后,才可在他近似夸张的线条里见出奔放、舒展之豪气,当然,他内心的抒情,娴静妙曼,毕竟还是遮掩不住的。
除了书法,光武还好垂钓,但垂钓的技艺远不及他练了几十年的书法,所以至今还落下个“冤案”没有洗清:说是有一次他天亮出门天黑而归,居然没有钓得一尾鱼。为了不让妻子笑话,他竟跑到菜市场买了一条鱼滥竽充数。买了也就买了吧,但偏偏不会撒谎的他却又自己把谎话戳穿了——当看出破绽的妻子问他为什么鱼没有他说的那么重时,他居然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鱼贩子放了我的飞称了。
故事的真实性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怎样让生活更妙趣横生,怎样让生活更有滋有味——这是我向来对生活的主张,没想到,这一主张让小明和国林两位如同再次找到知己。这两人,既擅书,也擅酒,加上骨血里先天的洒脱不羁,每至酒酣,就会有狂呼大叫的举措,然后一笔狂草,纵横宣纸之上,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性情在此刻得到了真正的宣泄,借酒袒露了自己的自由个性。
我管这两人叫天仙配。写字,配到一起,你舞动如风,我则疾驰似马;喝酒,配到一起,你能半斤,我不低于八两,你能把生命力灌注到作品,我则要把创造力灌注到字里行间。据说几年前,两个人停薪留职去读中国美院,也是配对而去的,当时小明正被所在电影公司职工选为经理,但经不住西湖和书法的诱惑,最终还是两个人一道跑到杭州进修去了。这两个人也够不本分的,许是丈着自幼练过点拳脚功夫,一次在公园见到几个当地人仗势欺负一个外地人,他们上前劝阻,对方把他们当外地人,他们也不把对方看在眼里,愤怒之下差点断了人家的胳膊。
小明和国林的字灵性过人。小明的字总是飘着酒气,和他的人一样,就算东倒西歪,也歪得不做作,恰倒好处。做到这点不容易,除非不把书法当作写字,看来小明是这样做的。国林的字拙里藏机,看上去和他的人一样,笨拙、憨实,行家里手一看就知道,此乃做人和书法的大智若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