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92zw.net,香江1985之再创世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做空机制是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一种基本交易制度,也是证券市场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
做空机制可以提高市场弹性和流动性,平衡供求需求,促进市场价格的稳定,还能够对冲金融风险。
可惜,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做空机制在设计之初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供需、对冲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但在现实中,却往往成为一些黑手操纵股价的工具,不仅没有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相反,还会加剧市场的波动。
庄家利用信息和交易上天然优势,在短期内集中甩卖股票,甚至手上没有股票,却在市场上卖出根本不存在的股票,开出与市场交易严重不符合的交易单,编造散播虚假信息,人为制造恐慌情绪,从而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恶意做空”。
“恶意做空”这种行为严重破坏证券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自然是不被监管部门允许得。不过,八十年代初期的香江证券市场,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以至于像叶容天这种“裸卖”股票的行为泛滥成灾,已成为一种行业的潜规则。
70年代中期以前,香江证券市场基本不受监管。73至74年股灾爆发后,香江政府介入干预,这才制定了规管证券及期货行业的核心法例《证券条例》。当时执行有关法例的,是两个非全职的监察委员会(分别负责证券及商品交易事宜)及其行政要员(证券及商品交易监理专员)。这两个监察委员会,由于缺乏明确的工作方针,并不能对香江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
此后十几年中,香江证券市场一直沿用这一套监管机制。与此同时,香江证券市场急速发展,使得原来的监管架构与时代严重脱节。
1987年10月,全球爆发股灾,香江股市受到波及也是一片混乱,联交所甚至临时停市4日,充分暴露出当时监管架构的弊端。
有鉴于此,香江政府痛定思痛,决定成立一个法定机构以取代原有的监管制度。
1989年5月,《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条例》颁布,香江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简称香江证监会)正式宣告成立,从此结束了香江证券市场混乱无序的时代。
1月21日,星期一。早市开盘后,在大盘的带动下,爱美高似乎又恢复了生机,早盘延续上周的反弹走势,股价继续回升。
众股民欢欣鼓舞,纷纷买入。
然而好景不长,爱美高的反弹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在勉强拉回到两块七毛的时候,大笔卖单突然疯狂涌出,股价像分离的轨道舱,毫无抵抗地直线下落。
“两块五毛”
“两块四毛”
“两块三毛”
…
飞流直下,一泻千里。
两块整数关口也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一下,很快便在更多卖单的冲击下宣告失守。
与此同时,利空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在市场上迅速传播开来。
“爱美高公司因为扩张过快业绩下滑,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
“爱美高董事长梁英韦涉嫌操纵股价,证监专员收到举报介入调查,梁英韦或已卷款潜逃。”
“.…..”
面对突如其来的跳水,股民们措不及防,一下子被打懵了。
怎么回事?眼花了吧?刚刚不还是两块七吗?怎么闭了下眼睛就一块九了?
洗盘而已,意思一下就得了,要不要这么卖力啊!?
会回到两块吧?回到两块我就走,哥不玩了。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求您发发慈悲,让股价回到两块吧…
就在股民们心存侥幸求神拜佛之际,又一颗重磅炸弹呼啸袭来,将他们彻底砸落无底深渊。
“李嘉臣以八五折低价成功收购香江电灯公司。”
香江电灯是“殖民地之父”保罗.遮打创办的香江第一家电力公司,也是香江两家电力公司之一,另一家是中华电力。在中华电力创立之前,香江电灯一家独大,一直垄断香江电力照明市场,其供电可靠度维持“全球最佳纪录之一”。
二十世纪中叶,香江人口暴涨,工商业走向繁荣,香江电灯抓住机遇,向地产、工程行业转型,一度跻身香江十大上市公司之列。
1982年,怡和集团主席纽璧坚在香江展开大肆收购,通过旗下子公司香江置地一举并购34.9%的香江电灯股票,成为香江电灯实际控制方。但这与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撤离香江”的战略规划背道相驰。
纽璧坚在收购行动中动用大量现金,又恰逢八十年代初期香江楼市崩盘,结果使得香江置地的财务状况迅速恶化。
一年后,凯瑟克家族接管怡和,决定剥离刚刚收购的香江电灯公司。李嘉臣敏锐地嗅到其中的商机,立刻决定出手。
李嘉臣抓住凯瑟克家族急欲撤资的心理,大幅压低收购价格。收购谈判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年,凯瑟克家族终于沉不住气。
85年新年刚过,亨利.凯瑟克亲自前往长江实业总部,与李嘉臣闭门长谈两个小时。
第二天上午,李嘉臣回访,双方在怡和主席办公室签署最终协议。李嘉臣以29亿港元全面收购香江置地所持有的34.9%的港灯股份,每股约合6.4港元,成交价仅相当于港灯当时市价的85%。
对于李嘉臣而言,收购香江电灯无疑是一次无比成功的商业操作。但对于当时正在1400点关口之前裹足不前的香江股市来说,这无疑是一盆兜头淋下的冰水。
消息... -->>
做空机制是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一种基本交易制度,也是证券市场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
做空机制可以提高市场弹性和流动性,平衡供求需求,促进市场价格的稳定,还能够对冲金融风险。
可惜,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做空机制在设计之初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供需、对冲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但在现实中,却往往成为一些黑手操纵股价的工具,不仅没有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相反,还会加剧市场的波动。
庄家利用信息和交易上天然优势,在短期内集中甩卖股票,甚至手上没有股票,却在市场上卖出根本不存在的股票,开出与市场交易严重不符合的交易单,编造散播虚假信息,人为制造恐慌情绪,从而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恶意做空”。
“恶意做空”这种行为严重破坏证券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自然是不被监管部门允许得。不过,八十年代初期的香江证券市场,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以至于像叶容天这种“裸卖”股票的行为泛滥成灾,已成为一种行业的潜规则。
70年代中期以前,香江证券市场基本不受监管。73至74年股灾爆发后,香江政府介入干预,这才制定了规管证券及期货行业的核心法例《证券条例》。当时执行有关法例的,是两个非全职的监察委员会(分别负责证券及商品交易事宜)及其行政要员(证券及商品交易监理专员)。这两个监察委员会,由于缺乏明确的工作方针,并不能对香江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
此后十几年中,香江证券市场一直沿用这一套监管机制。与此同时,香江证券市场急速发展,使得原来的监管架构与时代严重脱节。
1987年10月,全球爆发股灾,香江股市受到波及也是一片混乱,联交所甚至临时停市4日,充分暴露出当时监管架构的弊端。
有鉴于此,香江政府痛定思痛,决定成立一个法定机构以取代原有的监管制度。
1989年5月,《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条例》颁布,香江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简称香江证监会)正式宣告成立,从此结束了香江证券市场混乱无序的时代。
1月21日,星期一。早市开盘后,在大盘的带动下,爱美高似乎又恢复了生机,早盘延续上周的反弹走势,股价继续回升。
众股民欢欣鼓舞,纷纷买入。
然而好景不长,爱美高的反弹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在勉强拉回到两块七毛的时候,大笔卖单突然疯狂涌出,股价像分离的轨道舱,毫无抵抗地直线下落。
“两块五毛”
“两块四毛”
“两块三毛”
…
飞流直下,一泻千里。
两块整数关口也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一下,很快便在更多卖单的冲击下宣告失守。
与此同时,利空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在市场上迅速传播开来。
“爱美高公司因为扩张过快业绩下滑,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
“爱美高董事长梁英韦涉嫌操纵股价,证监专员收到举报介入调查,梁英韦或已卷款潜逃。”
“.…..”
面对突如其来的跳水,股民们措不及防,一下子被打懵了。
怎么回事?眼花了吧?刚刚不还是两块七吗?怎么闭了下眼睛就一块九了?
洗盘而已,意思一下就得了,要不要这么卖力啊!?
会回到两块吧?回到两块我就走,哥不玩了。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求您发发慈悲,让股价回到两块吧…
就在股民们心存侥幸求神拜佛之际,又一颗重磅炸弹呼啸袭来,将他们彻底砸落无底深渊。
“李嘉臣以八五折低价成功收购香江电灯公司。”
香江电灯是“殖民地之父”保罗.遮打创办的香江第一家电力公司,也是香江两家电力公司之一,另一家是中华电力。在中华电力创立之前,香江电灯一家独大,一直垄断香江电力照明市场,其供电可靠度维持“全球最佳纪录之一”。
二十世纪中叶,香江人口暴涨,工商业走向繁荣,香江电灯抓住机遇,向地产、工程行业转型,一度跻身香江十大上市公司之列。
1982年,怡和集团主席纽璧坚在香江展开大肆收购,通过旗下子公司香江置地一举并购34.9%的香江电灯股票,成为香江电灯实际控制方。但这与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撤离香江”的战略规划背道相驰。
纽璧坚在收购行动中动用大量现金,又恰逢八十年代初期香江楼市崩盘,结果使得香江置地的财务状况迅速恶化。
一年后,凯瑟克家族接管怡和,决定剥离刚刚收购的香江电灯公司。李嘉臣敏锐地嗅到其中的商机,立刻决定出手。
李嘉臣抓住凯瑟克家族急欲撤资的心理,大幅压低收购价格。收购谈判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年,凯瑟克家族终于沉不住气。
85年新年刚过,亨利.凯瑟克亲自前往长江实业总部,与李嘉臣闭门长谈两个小时。
第二天上午,李嘉臣回访,双方在怡和主席办公室签署最终协议。李嘉臣以29亿港元全面收购香江置地所持有的34.9%的港灯股份,每股约合6.4港元,成交价仅相当于港灯当时市价的85%。
对于李嘉臣而言,收购香江电灯无疑是一次无比成功的商业操作。但对于当时正在1400点关口之前裹足不前的香江股市来说,这无疑是一盆兜头淋下的冰水。
消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