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红土黑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王伟没有说话,躲开汪芳的目光,望着沉寂下来的校园说:天不早了,回去吧。
汪芳走了,王伟望着汪芳消失在黑暗中的背影,他在思索一个严肃的问题。
从那以后,王伟和汪芳的关系似乎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汪芳成了王伟忠实的支持者和信赖者。汪芳更加频繁地开始出入王伟的宿舍。
爱情的花朵也悄然在两人心里绽放了。
王伟并不比汪芳大多少。王伟的老家在南昌的郊区。王伟家在当地一带算得上是一个富户,王伟在乡下读了几年私塾便被父亲送进了南昌城里,刚开始读的是师范。北伐开始的时候,这些热血学生不甘寂寞弃笔从戎,参加了北伐军。可是从军没有几个月,北伐便宣告失败了。虽说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给他们这些青年学生无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明白靠读书不能救国。北伐失败之后,他们这些学生开始浪迹南昌。后来,这所通讯学校成立了,听说学校毕业之后,仍可以从军。他们抱着重整山河的幻想考取了这所国民党办的通讯学校。直到毕业,军阀割据的局面仍没有消失,王伟一时间很茫然,他不知何去何从。他要等待时机,他不想那么草率地从军了,于是他便留在这所学校当上了一名无线电教员。
这正是南昌起义的前夕,忽一日,一个同学找到了他。这个同学参加了南昌起义前期的准备工作。他从这位同学那里得知不远的将来,南昌将会有一场大的兵变。起义的队伍正需要人,同学便约他参加,他便参加了,向学校告了长假。他一加入到这个组织才了解到这个同学已经加入了共产党,他对共产党并不陌生,他上学时就听说有一支共产党的队伍,由朱、毛领导着在井冈山正闹得红火。也就从那时起,同学中间开始偷偷传阅一本本有关共产主义的小册子,他从那些书里,了解了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共产党。他对共产党的认识远没有后来那么具体,觉得共产党离他还很遥远,遥远得像太空仙境。直到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前期的准备工作,他才恍然明白,原来共产党就在自己身边。后来他又知道引荐他的那位同学已经是一名共产党了,他便有了加入共产党的愿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在同学的介绍下也加入了共产党。
南昌起义前夕,他被调到起义指挥部,负责电台的通讯联络,在那里他认识了周恩来等人,他对共产党便有了具体的认识和觉悟。那些日子,周恩来一有时间就来到他们中间,和他们聊天,谈论一些他们还陌生不解的话题。就是这些深入浅出的谈话,使王伟的思想走进了一个新天地。
周恩来给他的印象是那么平易近人,又亲切可爱,知识又那么广博。他们远远地一听见周恩来的说话声,那股清新之风便扑面而来。他们很愿意听周恩来和他们聊天,那不是聊天,而是一堂生动的课。
起义开始了,王伟虽没有领略到刀对刀枪对枪的正面搏斗,但他仍然感受到那种血雨腥风,一种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部队要撤离南昌那天晚上,王伟做好了随部队撤离的准备。没想到,这时周恩来找到了他,让他留下来,当一名地下党,组织更多的人参加革命。他心里不情愿,可是他仍然愉快地服从了。起义部队开走的那些日子,他心里很空落,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但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份孤独,他觉得有许多工作要做。后来他得知,周恩来与朱、毛的队伍会合后,已经走下井冈山,在瑞金、于都一带建立了一大片苏区。他被这样的消息鼓舞着,同时也为苏区担着心。蒋介石一次又一次地调集队伍“围剿”红军,尽管一次又一次以失败而告终,但决不会死心。
王伟对革命一直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汪芳频繁出入王伟的宿舍,共同的追求使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这样的消息很快便在学校传开了。王伟对这样消息的传播感到一丝欣慰,他不想去辩解什么,这样一来对他的工作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况且他也是真心实意地爱上了汪芳。
他也知道汪芳在深深地爱着自己。
没多久,这消息又传到了汪芳的家里。汪芳的母亲和姑姑坐着议员的汽车亲自来到学校看了一次王伟。王伟面对着汪芳的母亲和姑姑不知说什么好,好在两位老人也并没多说什么,坐在王伟的宿舍闲聊几句便走了。
后来汪芳的母亲又单独找王伟谈了一次,她拉着王伟的手说:等汪芳毕业你们就结婚吧,结婚了,这丫头就收心了。
王伟听了汪芳母亲的话,心里笑了一下,他想,汪芳的母亲并不了解汪芳。
王伟并没有把自己的事对组织隐瞒,他在和老吴接头时,把汪芳的事汇报给了老吴。老吴听了之后,并没急于表态,而是在屋里踱了几步之后说:很好,适当的时候,可以把她发展成我们自己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她打入到敌人内部去。有了老吴这句话,王伟和汪芳的来往更加大胆了。
那天晚饭后,汪芳又来到王伟宿舍时,王伟一本正经地说:你不是想知道我是什么人么,告诉你我就是共产党员。
汪芳对王伟的话一点也不感到吃惊,她笑着说: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王伟暗暗佩服汪芳的直觉。
从那以后,两人之间的谈话更无所顾忌了。突然有一天,汪芳很严肃地冲王伟说:我也要加入共产党,等我毕业了,一起到苏区王伟没有说话,她一直盯着他。其实他早就相信她了,要不然也不会对她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王伟把汪芳的请求又汇报给了老吴。老吴说:你等我的消息吧。
没几天,老吴就通知王伟让他带着汪芳去他那里一趟。
那是一个雨天,两人冒雨来到了老吴的住处。老吴一见面就兴奋地说:组织同意吸收汪芳加入共产党了。
汪芳听了这个消息,顿时兴奋得拥抱了王伟。
老吴也很兴奋,在老吴的主持下,汪芳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入党仪式。然后老吴拿出了酒菜,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到很晚。
两人告辞老吴之后走出来,雨仍下个不停,两人一直冒雨走回王伟宿舍,结果两人都淋成了落汤鸡。两人谁也没有感到冷,反而感到无比的兴奋。他们一进门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汪芳喃喃地说:我是党的人了。
两人相拥着倒向床的时候,王伟看到了汪芳眼角闪动的泪滴。
事情的变故发生在汪芳毕业前夕。王伟突然被老吴找去了,在老吴那里,他看到了周恩来亲笔给他写的信。周恩来在信中说;苏区正在不断地扩大,很需要王伟这样的人,希望他能够回到苏区参加工作。
去苏区工作这是王伟天天盼夜夜想的事,他做梦都希望到苏区去。但周恩来同时又指示,让汪芳留下,利用汪芳姑父的关系,打入到敌人内部中去。
王伟理解周恩来的用意,可让他和汪芳分开,他心里又有些舍不得。他看完信又喜又忧,心里多了种说不清的滋味。
老吴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说:周副主席知道你和汪芳的关系,他说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王伟很快就想通了,当初自己留下也有些想不通,可不管走还是留下,都是在为党工作。王伟回到学校,把去苏区这一决定转告给汪芳时,汪芳好久没有说话,她盯着王伟眼睛潮湿了,半晌,她一头扑进王伟的怀里,大颗大颗的泪滴涌了出来。
早在汪芳毕业前,她的母亲和姑父就为汪芳找好了工作,蒋介石南昌行营里需要一批特别的工作人员。她的姑父觉得,能让汪芳在蒋介石身边工作,对他及他们一家都有好处。汪芳当时并没有答应姑父,她在等待时机,要一起随王伟到苏区去。没想到组织却让她留下了。汪芳心里不愿意,但还是答应了。
没几天,老吴又找到了他们说:周副主席希望你们分手前能举行婚礼。
王伟没想到,周副主席这么关心他们。他在征求汪芳意见之后,决定在分手前举行婚礼。
婚礼是老吴帮助举行的,因为是秘密的,没有惊动更多的人,老吴通知了一些“自己的人”没有乐队,甚至没有仪式。只是在一家饭店里订了一桌酒席。事前老吴给王伟一只戒指,席间王伟当着众人的面套在汪芳的无名指上。两人知道坐在一起的都是自己人,因为工作性质以前并没有见过面,甚至不知道他们叫什么,但气氛却很融洽,大家有说有笑的。
举行了这种简单仪式的第三天,王伟便被老吴偷偷送出了南昌,到了南昌郊外约定的地点,王伟才发现这里已经来了很多人,这些人大都是青年人,大部分都是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积极分子。没多久,苏区便来人把他们接到了瑞金。
在瑞金,王伟又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依旧和在南昌时见到的一样,仍然那么和蔼可亲,谈笑风生。
周恩来抓住王伟的手笑着说:我们是老朋友了,今天终于又见面了。
王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不停地点头。
周恩来又说:为了工作,让你们夫妻分离,你能想通么?
王伟听周恩来这么一说,眼泪差点流了出来。他又想起和汪芳分别时的情景,两人是那么难舍难分,是党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也是为了党他们不得不分开。
周恩来又说:组织对不起你们了,为了我们能够早日胜利,我们暂时做出点牺牲是值得的。
王伟不住地点头。
周恩来又问了汪芳一些事。
王伟走的前一天,汪芳就毕业了。她的姑父亲自到学校把她的东西接回了家,汪芳仍装出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王伟这次走,他是向学校辞职的,因为怕引起校方的警觉,汪芳家里也早就默认了这桩婚事。王伟和汪芳却对汪芳母亲说:
王伟要到外面跑一阵生意,然后再回来结婚。
汪芳一家人没有怀疑王伟这一理由。汪芳的姑父还说:年轻人就是应该到外面闯一闯。
王伟知道,汪芳一家人的心思并不在自己身上,而完全是为了汪芳,他们想设法拴住汪芳的心。
王伟很快便被安排到红军指挥所电台工作。他和汪芳分手时就约定了相互联络的暗号和时间。
他们同时打开发报机的时候,相互用电波搜寻着对方发出的信息,很快他们便接上了头,那一刻,王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惊喜。两人在电波里相互问询了对方的情况后,便互道了平安,又约定了下次联络时间。
汪芳被姑父送到蒋介石南昌行营之后,很快便被指令上了电台。那是第五次反“围剿”前夕,蒋介石正调兵遣将准备向苏区大举进攻。蒋介石的每道指令都是通过电台发出的。
每发完一次蒋介石的指令后,汪芳便换一个频道,她知道王伟正在等着她的消息。便又一次把蒋介石的指令重述一遍,这一遍准确无误地被王伟接收到了,然后很快译好,送到周恩来手中。周恩来每次收到这样的电报都会说:这是我们的百灵鸟在歌唱呢。
敌人调兵布阵的机密很快被苏区掌握了。蒋介石却对红军内部情况了解甚少,直到长征初期时,蒋介石还称红军是朱、毛这股“赤匪”红军开始长征时,蒋介石仍被蒙在鼓里,直到红军连续突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蒋介石才如梦初醒,忙调集部队前来围攻。
王伟接到电台即将随部队转移的时候,他才意识到,部队这次要真的离开苏区了,但部队最后要走到哪里,他和所有的人一样并不知道。他不知道这一走,还能不能见到汪芳。
部队要走了,因为保密的需要,他并没把这一消息告诉汪芳。
他只用密语告诉汪芳:他将要有一次行动。
汪芳也没有深问,王伟也无法更具体地回答。
几天以后,王伟随中央纵队踏上了征途。
bsp; 王伟没有说话,躲开汪芳的目光,望着沉寂下来的校园说:天不早了,回去吧。
汪芳走了,王伟望着汪芳消失在黑暗中的背影,他在思索一个严肃的问题。
从那以后,王伟和汪芳的关系似乎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汪芳成了王伟忠实的支持者和信赖者。汪芳更加频繁地开始出入王伟的宿舍。
爱情的花朵也悄然在两人心里绽放了。
王伟并不比汪芳大多少。王伟的老家在南昌的郊区。王伟家在当地一带算得上是一个富户,王伟在乡下读了几年私塾便被父亲送进了南昌城里,刚开始读的是师范。北伐开始的时候,这些热血学生不甘寂寞弃笔从戎,参加了北伐军。可是从军没有几个月,北伐便宣告失败了。虽说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给他们这些青年学生无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明白靠读书不能救国。北伐失败之后,他们这些学生开始浪迹南昌。后来,这所通讯学校成立了,听说学校毕业之后,仍可以从军。他们抱着重整山河的幻想考取了这所国民党办的通讯学校。直到毕业,军阀割据的局面仍没有消失,王伟一时间很茫然,他不知何去何从。他要等待时机,他不想那么草率地从军了,于是他便留在这所学校当上了一名无线电教员。
这正是南昌起义的前夕,忽一日,一个同学找到了他。这个同学参加了南昌起义前期的准备工作。他从这位同学那里得知不远的将来,南昌将会有一场大的兵变。起义的队伍正需要人,同学便约他参加,他便参加了,向学校告了长假。他一加入到这个组织才了解到这个同学已经加入了共产党,他对共产党并不陌生,他上学时就听说有一支共产党的队伍,由朱、毛领导着在井冈山正闹得红火。也就从那时起,同学中间开始偷偷传阅一本本有关共产主义的小册子,他从那些书里,了解了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共产党。他对共产党的认识远没有后来那么具体,觉得共产党离他还很遥远,遥远得像太空仙境。直到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前期的准备工作,他才恍然明白,原来共产党就在自己身边。后来他又知道引荐他的那位同学已经是一名共产党了,他便有了加入共产党的愿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在同学的介绍下也加入了共产党。
南昌起义前夕,他被调到起义指挥部,负责电台的通讯联络,在那里他认识了周恩来等人,他对共产党便有了具体的认识和觉悟。那些日子,周恩来一有时间就来到他们中间,和他们聊天,谈论一些他们还陌生不解的话题。就是这些深入浅出的谈话,使王伟的思想走进了一个新天地。
周恩来给他的印象是那么平易近人,又亲切可爱,知识又那么广博。他们远远地一听见周恩来的说话声,那股清新之风便扑面而来。他们很愿意听周恩来和他们聊天,那不是聊天,而是一堂生动的课。
起义开始了,王伟虽没有领略到刀对刀枪对枪的正面搏斗,但他仍然感受到那种血雨腥风,一种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部队要撤离南昌那天晚上,王伟做好了随部队撤离的准备。没想到,这时周恩来找到了他,让他留下来,当一名地下党,组织更多的人参加革命。他心里不情愿,可是他仍然愉快地服从了。起义部队开走的那些日子,他心里很空落,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但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份孤独,他觉得有许多工作要做。后来他得知,周恩来与朱、毛的队伍会合后,已经走下井冈山,在瑞金、于都一带建立了一大片苏区。他被这样的消息鼓舞着,同时也为苏区担着心。蒋介石一次又一次地调集队伍“围剿”红军,尽管一次又一次以失败而告终,但决不会死心。
王伟对革命一直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汪芳频繁出入王伟的宿舍,共同的追求使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这样的消息很快便在学校传开了。王伟对这样消息的传播感到一丝欣慰,他不想去辩解什么,这样一来对他的工作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况且他也是真心实意地爱上了汪芳。
他也知道汪芳在深深地爱着自己。
没多久,这消息又传到了汪芳的家里。汪芳的母亲和姑姑坐着议员的汽车亲自来到学校看了一次王伟。王伟面对着汪芳的母亲和姑姑不知说什么好,好在两位老人也并没多说什么,坐在王伟的宿舍闲聊几句便走了。
后来汪芳的母亲又单独找王伟谈了一次,她拉着王伟的手说:等汪芳毕业你们就结婚吧,结婚了,这丫头就收心了。
王伟听了汪芳母亲的话,心里笑了一下,他想,汪芳的母亲并不了解汪芳。
王伟并没有把自己的事对组织隐瞒,他在和老吴接头时,把汪芳的事汇报给了老吴。老吴听了之后,并没急于表态,而是在屋里踱了几步之后说:很好,适当的时候,可以把她发展成我们自己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她打入到敌人内部去。有了老吴这句话,王伟和汪芳的来往更加大胆了。
那天晚饭后,汪芳又来到王伟宿舍时,王伟一本正经地说:你不是想知道我是什么人么,告诉你我就是共产党员。
汪芳对王伟的话一点也不感到吃惊,她笑着说: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王伟暗暗佩服汪芳的直觉。
从那以后,两人之间的谈话更无所顾忌了。突然有一天,汪芳很严肃地冲王伟说:我也要加入共产党,等我毕业了,一起到苏区王伟没有说话,她一直盯着他。其实他早就相信她了,要不然也不会对她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王伟把汪芳的请求又汇报给了老吴。老吴说:你等我的消息吧。
没几天,老吴就通知王伟让他带着汪芳去他那里一趟。
那是一个雨天,两人冒雨来到了老吴的住处。老吴一见面就兴奋地说:组织同意吸收汪芳加入共产党了。
汪芳听了这个消息,顿时兴奋得拥抱了王伟。
老吴也很兴奋,在老吴的主持下,汪芳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入党仪式。然后老吴拿出了酒菜,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到很晚。
两人告辞老吴之后走出来,雨仍下个不停,两人一直冒雨走回王伟宿舍,结果两人都淋成了落汤鸡。两人谁也没有感到冷,反而感到无比的兴奋。他们一进门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汪芳喃喃地说:我是党的人了。
两人相拥着倒向床的时候,王伟看到了汪芳眼角闪动的泪滴。
事情的变故发生在汪芳毕业前夕。王伟突然被老吴找去了,在老吴那里,他看到了周恩来亲笔给他写的信。周恩来在信中说;苏区正在不断地扩大,很需要王伟这样的人,希望他能够回到苏区参加工作。
去苏区工作这是王伟天天盼夜夜想的事,他做梦都希望到苏区去。但周恩来同时又指示,让汪芳留下,利用汪芳姑父的关系,打入到敌人内部中去。
王伟理解周恩来的用意,可让他和汪芳分开,他心里又有些舍不得。他看完信又喜又忧,心里多了种说不清的滋味。
老吴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说:周副主席知道你和汪芳的关系,他说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王伟很快就想通了,当初自己留下也有些想不通,可不管走还是留下,都是在为党工作。王伟回到学校,把去苏区这一决定转告给汪芳时,汪芳好久没有说话,她盯着王伟眼睛潮湿了,半晌,她一头扑进王伟的怀里,大颗大颗的泪滴涌了出来。
早在汪芳毕业前,她的母亲和姑父就为汪芳找好了工作,蒋介石南昌行营里需要一批特别的工作人员。她的姑父觉得,能让汪芳在蒋介石身边工作,对他及他们一家都有好处。汪芳当时并没有答应姑父,她在等待时机,要一起随王伟到苏区去。没想到组织却让她留下了。汪芳心里不愿意,但还是答应了。
没几天,老吴又找到了他们说:周副主席希望你们分手前能举行婚礼。
王伟没想到,周副主席这么关心他们。他在征求汪芳意见之后,决定在分手前举行婚礼。
婚礼是老吴帮助举行的,因为是秘密的,没有惊动更多的人,老吴通知了一些“自己的人”没有乐队,甚至没有仪式。只是在一家饭店里订了一桌酒席。事前老吴给王伟一只戒指,席间王伟当着众人的面套在汪芳的无名指上。两人知道坐在一起的都是自己人,因为工作性质以前并没有见过面,甚至不知道他们叫什么,但气氛却很融洽,大家有说有笑的。
举行了这种简单仪式的第三天,王伟便被老吴偷偷送出了南昌,到了南昌郊外约定的地点,王伟才发现这里已经来了很多人,这些人大都是青年人,大部分都是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积极分子。没多久,苏区便来人把他们接到了瑞金。
在瑞金,王伟又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依旧和在南昌时见到的一样,仍然那么和蔼可亲,谈笑风生。
周恩来抓住王伟的手笑着说:我们是老朋友了,今天终于又见面了。
王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不停地点头。
周恩来又说:为了工作,让你们夫妻分离,你能想通么?
王伟听周恩来这么一说,眼泪差点流了出来。他又想起和汪芳分别时的情景,两人是那么难舍难分,是党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也是为了党他们不得不分开。
周恩来又说:组织对不起你们了,为了我们能够早日胜利,我们暂时做出点牺牲是值得的。
王伟不住地点头。
周恩来又问了汪芳一些事。
王伟走的前一天,汪芳就毕业了。她的姑父亲自到学校把她的东西接回了家,汪芳仍装出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王伟这次走,他是向学校辞职的,因为怕引起校方的警觉,汪芳家里也早就默认了这桩婚事。王伟和汪芳却对汪芳母亲说:
王伟要到外面跑一阵生意,然后再回来结婚。
汪芳一家人没有怀疑王伟这一理由。汪芳的姑父还说:年轻人就是应该到外面闯一闯。
王伟知道,汪芳一家人的心思并不在自己身上,而完全是为了汪芳,他们想设法拴住汪芳的心。
王伟很快便被安排到红军指挥所电台工作。他和汪芳分手时就约定了相互联络的暗号和时间。
他们同时打开发报机的时候,相互用电波搜寻着对方发出的信息,很快他们便接上了头,那一刻,王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惊喜。两人在电波里相互问询了对方的情况后,便互道了平安,又约定了下次联络时间。
汪芳被姑父送到蒋介石南昌行营之后,很快便被指令上了电台。那是第五次反“围剿”前夕,蒋介石正调兵遣将准备向苏区大举进攻。蒋介石的每道指令都是通过电台发出的。
每发完一次蒋介石的指令后,汪芳便换一个频道,她知道王伟正在等着她的消息。便又一次把蒋介石的指令重述一遍,这一遍准确无误地被王伟接收到了,然后很快译好,送到周恩来手中。周恩来每次收到这样的电报都会说:这是我们的百灵鸟在歌唱呢。
敌人调兵布阵的机密很快被苏区掌握了。蒋介石却对红军内部情况了解甚少,直到长征初期时,蒋介石还称红军是朱、毛这股“赤匪”红军开始长征时,蒋介石仍被蒙在鼓里,直到红军连续突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蒋介石才如梦初醒,忙调集部队前来围攻。
王伟接到电台即将随部队转移的时候,他才意识到,部队这次要真的离开苏区了,但部队最后要走到哪里,他和所有的人一样并不知道。他不知道这一走,还能不能见到汪芳。
部队要走了,因为保密的需要,他并没把这一消息告诉汪芳。
他只用密语告诉汪芳:他将要有一次行动。
汪芳也没有深问,王伟也无法更具体地回答。
几天以后,王伟随中央纵队踏上了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