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巨流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知道。姓齐的人不多,能拿到这军机票的更不多。”

    飞机到北平机场降落的时候,他坚持用他的吉普车送我到东城大羊宜宾胡同。我母亲看我从天而降似地突然回家,身旁站了一位全副戎装的漂亮军官对她立正敬礼,大概差点昏倒(以前她常常昏倒)。她花了好几天时间也没有想明白,像我那样勉强长大,瘦干巴巴的女儿,怎么会有人从四川带到上海,从上海坐飞机下来还有人坚持送我找到家?

    北平的“家”从来没有给我家的感觉,不仅因为我只住了两个暑假,而是那种沉郁的气氛。我母亲由重庆直接乘民航机回到北平,有两个重要的目的,第一个是和爸爸尽早安葬浮厝在庙里的祖母,第二个是去安排今后如何照顾两位姑姑。

    大姑父石志洪,原是铁岭县世家子,是富有、英俊的知识分子,夫妻一同到日本留学回国,因我父亲而参加了地下抗日工作,捐了很多钱。二姑父张酿涛原来已是工作同志。芦沟桥事变后不得不离开北平,留下大姑姑带五个小孩,二姑带两个小孩,八年中极为艰困,还侍奉我祖母至逝世。两位姑父到四川不久竟然相继病死,我父亲对两位妹妹有极深的亏欠感。先到北平租了一个足够三家人住的大院子,雇了一位做家务的刘妈,看门的李老头,和爸爸的司机李鑫。我回到北平第二天就换回了四川的布旗袍,适应北平城的沉郁格调和我自己的心情。

    在那个时代,北平和上海真是天南地北,一封信往返需十天。南北分离之初,俞君差不多每天都有信来,说不尽的想念。他的姐姐收到我的谢函,也立刻有信来。说她弟弟在我走后那几天,连上楼梯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给我那十岁的小妹寄了几本英文的精美童话。正好爸爸由上海、哥哥由沈阳同时回到北平,我们去照了唯一的全家合照。我和小妹合照主张小的,心想是专门寄给他的。不久,他说在上海发电厂找到工作了。每天到郊区的真如上班。渐渐地,他每天晚上写些长长短短的工作环境的信息,写他丢参加的parties和朋友,开始生活在一个我完全不知道的上海了。而我生活在一个他完全无法想象的大家庭里。很少有独处的天地。我们在北平那大宅院,随着东北战况的恶化,渐渐变成了亲戚、朋友、地下工作同志们出山海关的一个投靠站,一批又一批狼狈的逃难者,无数凄抢的故事。我们的信渐渐缺少共同的话题,不同的生长背景,不同的关怀,对未来有不同的期待。我们终于明白,也许倾三江之水也无法将我融入他在上海的生活。我不能割掉我父母的大关怀。

    九月中旬我去汉口,回学校注册上学,渐渐信也写得少,甚至不再写了。我去汉口前已把他所有的信包好,放在读交通大学的南开好友程克咏处。十一月间,我托她帮我送还给俞君,写一短简说今后路途将不同。就此别过,寄上祝福。

    四年级的那一年,我的心也涣散了。三个月的暑假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多到我年轻的心几乎无法承受的程度。三个月内,我从长江头到长江尾,又回溯了一半长江航程,在中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之中经验了我生命中最早的真正悲欢离合。常常似到了一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真幻之界。自幼崇拜的英雄已天人永隔。留下永久却单纯的怀念。这乘着歌声的翅膀来临的人,在现实中我们找不到美好的共驻之处。我常在歌声中想念他,当年歌声渐渐随着岁月远去,接下来的现实生活中已无歌声。中年后我认真听古典音乐,只有在心灵遥远的一隅,有时会想起那林中空地的鸟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