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隆庆中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京师,裕王府内,朱载坖正在和汪道昆、李春芳、李开先等人共同欣赏李开先写的宝剑记,自从汪道昆将自己的家班放在朱载坖家中后,就常常呼朋唤友,到朱载坖的王府欣赏杂剧,当然所叫的大多是他的同科好友。
不过朱载坖现在比较感兴趣的就是李春芳,毕竟他就很会苟,而现在朱载坖需要的就是好好苟下去。故而朱载坖觉得李春芳是适合自己现在状态的谋臣。虽然朱载坖自己也很反感党争,但是他现在迫切需要自己的班底。
同时朱载坖不得不佩服黄锦的老道,给李开先安排的这个左通政的位置,虽然看似这个位置远远不如六部的侍郎或者大理少卿等职务有实权,但是胜在消息灵通,通过李开先,朱载坖可以快速的知道朝廷里的大事小情,还有各种明发的上谕,对于朱载坖了解朝廷的动向十分有帮助。
几人看过宝剑记后,闲聊了一会,自然扯到现在的朝局上了,现在的朝局,最受关注的当然是南京的事情,嘉靖突然更换南京内外守备和南京锦衣卫,这当然是大事了。现在不少人都认为嘉靖是对南京诸臣不放心,首当其冲的就是现任总督张经。
汪道昆说道:“自张经上任以来,多次上疏,不是请调狼土兵,就是弹劾巡抚、总兵,而无一胜迹,倭寇袭扰,愈发猖獗,不光是群臣,恐怕陛下也对张经多有怀疑故而才有今日的事情。”
李开先毕竟在通政司,消息灵通,说道:“也不光是因为倭寇,河南师尚诏作乱,流毒甚广,陛下恐怕也是预为防备。”
这师尚诏本是塾师,后来不知为何做了私盐贩子,在山东河南等处贩卖私盐,后来估计是觉得贩卖私盐毕竟还是要本钱的,干脆做起了无本的生意。大约从嘉靖三十二年初,师尚诏就同乡好友王邦用一道,广为联络,聚众造反,开始了杀富济贫的事业。
其实这时候师尚诏不过三百人,官军要是此时进剿,将其剿灭,不费吹灰之力,宁陵知县石陆侦知情形后,曾极力主张镇压,时任归德府检校的董伦,也向知府尹一仁建议 :“贼势未炽,宜急捕之!”
然而尹一仁认为师尚诏等人不足为虑,不过一帮草寇而已,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宁陵知县石陆于是就请托在科道任职同科上奏朝廷,嘉靖三十二年四月,南京科道御史祁清、徐机曾向朝廷急奏 :“其归德、滕沂诸处,则盗贼公行,道路梗塞。”
嘉靖要求河南州县剿灭师尚诏,但是归德知府尹一仁恼怒石陆越过自己通过科道将此事捅到嘉靖面前,力主对师尚诏加以招抚。上自河南巡抚都御史谢存儒,下至归德知府尹一仁,为了粉饰太平,炫耀政绩,皆对消息拖压不报,并委任师尚诏为总保长,以麻痹其斗志。面对官府的收买,师尚诏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利用官职之便,使反抗活动趋向公开。
宁陵知县石陆经过观察发现师尚诏其志不小,冒死上疏嘉靖,言明师尚诏桀骜不驯,擅听民讼,肆为威虐,民甚苦之,而无敢怜者。
在嘉靖的再次严旨之下,河南的官吏终于准备剿除师尚诏,便暗中策划。然而师尚诏早有警觉,很快探知了情报,并赶在官军之前,率众举行了起义。
嘉靖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师尚诏便指挥队伍星夜北进,直逼归德城下,早已安插在城中的内应也乘势打响,里应外合,启门纳入之,重镇归德府失陷。除宁陵知县石陆早有准备,守住了宁陵外,师尚诏一路势如破竹,趁官军不备,攻克归德府城,杀巡检董沦,破狱出囚,开仓济众,百姓大悦,并乘胜攻破柘城县城。八月攻克太康、扶沟、鄢陵、临颖,直逼许州,声势大振。
这下事情终于搞大了,嘉靖震怒,命左都御史屠侨从京师驰达河南,坐镇指挥,巡按御史霍冀、河南左布政使邹守愚、提刑按察使赵正学、都指挥使尚允绍等,皆披挂上阵。抽调河南全省官军精锐,克期督战。
在提刑按察副使曹邦辅的亲自指挥下,官军大胜,击毙匪首王邦用,没想到师尚诏只得且战且走,逐步向东转战。九月三日,队伍到达永城,随后进入安徽,一举攻克皖北重镇宿州。起义军在宿州取高墙罪宗奉之,师尚诏竟然释放了圈禁在高墙中的大明宗室,准备以朱制朱。
同时师尚诏还打算继续南下,攻占大明的龙兴之地一一中都凤阳。
这下不光是嘉靖,内阁、兵部、都察院也都急了,严嵩亲自上疏弹劾河南抚臣,嘉靖下令将河南提刑按察使赵正学等人下狱治罪,加曹邦辅为兵备副使,指挥河南官军追击师尚诏,同时令南直隶总兵俞大猷率兵北上,截击师尚诏。
嘉靖甚至亲自下严旨:若贼惊扰中都,尔等各官皆罪在不赦也!
严嵩、徐阶、聂豹更是通过兵部急递紧急在江南江北布防,故而嘉靖此时更换南京守备和南京锦衣卫,恐怕更多的考虑是加强南京的城防,防止袭扰,毕竟对于徐鹏举的水平,嘉靖实在是放心不大。
朱载坖不由得感叹道:“师尚诏一无名之贼,竟流窜数省,官军数万竟不得剿除,不亦可笑乎?”
李春芳说道:“国家承平日久,内地兵备,一应废弛,临事毫无所用,州县官吏又一向以粉饰太平为务,遂至此祸也!”
不过现在官军已经将师尚诏包围,有俞大猷这样的名将指挥,师尚诏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现在赵文华去了东南,朱载坖估计张经恐怕要完蛋,就想问问李春芳的意见。
没想到李春芳倒并不认为张经立马会被替换,反而是认为张经和赵文华恐怕会共事一段时间,除非倭寇又再次大举进犯。
这让朱载坖很好奇,于是询问李春芳为何如此认为。
京师,裕王府内,朱载坖正在和汪道昆、李春芳、李开先等人共同欣赏李开先写的宝剑记,自从汪道昆将自己的家班放在朱载坖家中后,就常常呼朋唤友,到朱载坖的王府欣赏杂剧,当然所叫的大多是他的同科好友。
不过朱载坖现在比较感兴趣的就是李春芳,毕竟他就很会苟,而现在朱载坖需要的就是好好苟下去。故而朱载坖觉得李春芳是适合自己现在状态的谋臣。虽然朱载坖自己也很反感党争,但是他现在迫切需要自己的班底。
同时朱载坖不得不佩服黄锦的老道,给李开先安排的这个左通政的位置,虽然看似这个位置远远不如六部的侍郎或者大理少卿等职务有实权,但是胜在消息灵通,通过李开先,朱载坖可以快速的知道朝廷里的大事小情,还有各种明发的上谕,对于朱载坖了解朝廷的动向十分有帮助。
几人看过宝剑记后,闲聊了一会,自然扯到现在的朝局上了,现在的朝局,最受关注的当然是南京的事情,嘉靖突然更换南京内外守备和南京锦衣卫,这当然是大事了。现在不少人都认为嘉靖是对南京诸臣不放心,首当其冲的就是现任总督张经。
汪道昆说道:“自张经上任以来,多次上疏,不是请调狼土兵,就是弹劾巡抚、总兵,而无一胜迹,倭寇袭扰,愈发猖獗,不光是群臣,恐怕陛下也对张经多有怀疑故而才有今日的事情。”
李开先毕竟在通政司,消息灵通,说道:“也不光是因为倭寇,河南师尚诏作乱,流毒甚广,陛下恐怕也是预为防备。”
这师尚诏本是塾师,后来不知为何做了私盐贩子,在山东河南等处贩卖私盐,后来估计是觉得贩卖私盐毕竟还是要本钱的,干脆做起了无本的生意。大约从嘉靖三十二年初,师尚诏就同乡好友王邦用一道,广为联络,聚众造反,开始了杀富济贫的事业。
其实这时候师尚诏不过三百人,官军要是此时进剿,将其剿灭,不费吹灰之力,宁陵知县石陆侦知情形后,曾极力主张镇压,时任归德府检校的董伦,也向知府尹一仁建议 :“贼势未炽,宜急捕之!”
然而尹一仁认为师尚诏等人不足为虑,不过一帮草寇而已,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宁陵知县石陆于是就请托在科道任职同科上奏朝廷,嘉靖三十二年四月,南京科道御史祁清、徐机曾向朝廷急奏 :“其归德、滕沂诸处,则盗贼公行,道路梗塞。”
嘉靖要求河南州县剿灭师尚诏,但是归德知府尹一仁恼怒石陆越过自己通过科道将此事捅到嘉靖面前,力主对师尚诏加以招抚。上自河南巡抚都御史谢存儒,下至归德知府尹一仁,为了粉饰太平,炫耀政绩,皆对消息拖压不报,并委任师尚诏为总保长,以麻痹其斗志。面对官府的收买,师尚诏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利用官职之便,使反抗活动趋向公开。
宁陵知县石陆经过观察发现师尚诏其志不小,冒死上疏嘉靖,言明师尚诏桀骜不驯,擅听民讼,肆为威虐,民甚苦之,而无敢怜者。
在嘉靖的再次严旨之下,河南的官吏终于准备剿除师尚诏,便暗中策划。然而师尚诏早有警觉,很快探知了情报,并赶在官军之前,率众举行了起义。
嘉靖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师尚诏便指挥队伍星夜北进,直逼归德城下,早已安插在城中的内应也乘势打响,里应外合,启门纳入之,重镇归德府失陷。除宁陵知县石陆早有准备,守住了宁陵外,师尚诏一路势如破竹,趁官军不备,攻克归德府城,杀巡检董沦,破狱出囚,开仓济众,百姓大悦,并乘胜攻破柘城县城。八月攻克太康、扶沟、鄢陵、临颖,直逼许州,声势大振。
这下事情终于搞大了,嘉靖震怒,命左都御史屠侨从京师驰达河南,坐镇指挥,巡按御史霍冀、河南左布政使邹守愚、提刑按察使赵正学、都指挥使尚允绍等,皆披挂上阵。抽调河南全省官军精锐,克期督战。
在提刑按察副使曹邦辅的亲自指挥下,官军大胜,击毙匪首王邦用,没想到师尚诏只得且战且走,逐步向东转战。九月三日,队伍到达永城,随后进入安徽,一举攻克皖北重镇宿州。起义军在宿州取高墙罪宗奉之,师尚诏竟然释放了圈禁在高墙中的大明宗室,准备以朱制朱。
同时师尚诏还打算继续南下,攻占大明的龙兴之地一一中都凤阳。
这下不光是嘉靖,内阁、兵部、都察院也都急了,严嵩亲自上疏弹劾河南抚臣,嘉靖下令将河南提刑按察使赵正学等人下狱治罪,加曹邦辅为兵备副使,指挥河南官军追击师尚诏,同时令南直隶总兵俞大猷率兵北上,截击师尚诏。
嘉靖甚至亲自下严旨:若贼惊扰中都,尔等各官皆罪在不赦也!
严嵩、徐阶、聂豹更是通过兵部急递紧急在江南江北布防,故而嘉靖此时更换南京守备和南京锦衣卫,恐怕更多的考虑是加强南京的城防,防止袭扰,毕竟对于徐鹏举的水平,嘉靖实在是放心不大。
朱载坖不由得感叹道:“师尚诏一无名之贼,竟流窜数省,官军数万竟不得剿除,不亦可笑乎?”
李春芳说道:“国家承平日久,内地兵备,一应废弛,临事毫无所用,州县官吏又一向以粉饰太平为务,遂至此祸也!”
不过现在官军已经将师尚诏包围,有俞大猷这样的名将指挥,师尚诏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现在赵文华去了东南,朱载坖估计张经恐怕要完蛋,就想问问李春芳的意见。
没想到李春芳倒并不认为张经立马会被替换,反而是认为张经和赵文华恐怕会共事一段时间,除非倭寇又再次大举进犯。
这让朱载坖很好奇,于是询问李春芳为何如此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