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二战之救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六章 绝岭偷袭战
苏军第9集团军被刘七用了将近一万枚喀秋莎火箭弹打光是士气,虽然还有苏军第九集团军还有将近四万的士兵,但是这些士兵基本上都已经不再听从军官的指挥,都一窝蜂的向后方的安全地带溃散了下去。因为所有的苏军都有一个十分可怕的想法,那就是如果不撤退的话德军会用火箭弹一批接一批的活活把所有人都干掉。
其实苏军那里知道,经过这三轮发射之后,刘七从斯大林格勒带领的所有喀秋莎火箭弹已经全部用完,那里还会有什么齐射。可是事情往往就会是这样,当刘七再也不可能用火箭弹去攻击苏军第9集团军时,第9集团军竟然溃散而逃了。
天色虽然很黑,但是苏军第9集团军的举动却逃不过刘七意识雷达的监视。刘七一面下最前部的攻击部队开始进入地面攻击,一面紧张的在意识雷达中关注着正在带领着小分队在断崖上攀爬的两个团级指挥官。
天气虽然冷的让人已经麻木,但是这些小分队却因为要爬悬崖的原因都只能穿很单薄的衣服。为了保温的需要,刘七让人剪开一些自热罐头,然后用里面的化学物质制造了一批类似于救生员的供热带,供热带都是用汽车内胎改制的,这些供热带都系在了每个小分队队员的背部。刘七知道这零下二十多度的温度,人的身体很快就会被冻僵,所以刘七才临时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两组小分队分别由摩步团的穆勒中校和罗马尼亚骑兵团的安东尼上校带领。两个人带领的队员也分别从各自的团中挑选的人员。由于穆勒中校是山地师军官出身,所以在训练手下的时候多少也偏爱多加上一些攀岩的技巧,所以从摩步师中挑出的士兵基本上都是一些攀岩的高手。而且穆勒中校带领的小分队都有一些平日里自己制作的十分专业的小玩意来作为攀岩只用,此时正好都爬上了用场。不但绳索非常的轻巧,各自安装在岩缝中用于固定绳子的大小金属绳卡也是一应俱全,所以领攀的穆勒中校看上去活脱脱就是一个职业登山家的样子。而且德军小分队每个人都还有一副十分柔软但是却相当耐磨的手套,让人看上去是要多专业就有多专业。
跟十分专业的穆勒中校比起来,罗马尼亚骑兵团的安东尼上校小分队就显得有些寒酸了,每个人除了一根绳子之外是一无所有。当然刘七制造的那个取暖袋安东尼上校和他的小分队还是背到了身上。当穆勒中校十分好意的想送个安东尼上校一些手套时,安东尼上校却十分有礼貌的拒绝了,并且说道“山里人那里有那么娇贵,上个山那里还用得着带手套。”
两个人挑选小分队成员也差别很大,穆勒中校挑选队员更加注重队员上肢的爆发力量和腰部肌肉的持久力,所以挑选的队员明显都是一些看上去很有力量的人员,当然这些人平时都是穆勒中校攀岩训练中的佼佼者。而罗马尼亚骑兵团的安东尼中校挑选队员时却只跳那些身材瘦小的队员。
两组人都十分秘密的潜行到了断崖的前面,从第一轮炮兵的第一轮火箭弹发射时,两组人都开始了自己对断崖的征服行动。
刘七用意识雷达密切的关注着行动中的两只小分队。因为两只小分队的成败关系到自己手下的部队能否从苏军防线上突击出去。刘七的意识雷达虽然能操控火炮精确的打击目标,但是对与两座山上地形错综复杂,火炮射击很难达到效果。刘七这是无奈之下才派出的突击小分队。
穆勒中校和安东尼上校都当仁不让的担当起了领攀的角色。山地兵种出身的穆勒中校的动作十分有节奏,给人一种十分规律的感觉,让人看着十分舒服,很有一种攀岩大师的味道。而他率领的小分队的队员也都是两两相互配合,相互之间十分注意安全和隐蔽性,而且这样做也能很好的节省体力。
而安东尼上校带领的小分队则是要逊色很多了,一个一个都像是一窝蜂似地在岩壁上攀爬着,事前连一个行动路线都没有去策划一下。所以罗马尼亚小分队看起来就十分凌乱的感觉,就连安东尼上校也是属于动作丑陋,姿势难看那种,让人一看就是一群攀岩界的菜鸟级人物。
可是,偏偏这群看似跟攀岩界菜鸟级的人物,却反而比穆勒中校这个攀岩大师带领的精英小队爬的速度要快一些。那些身材瘦小的罗马尼亚士兵动作虽然难看,但是却显得十分的轻灵,攀岩悬崖的时候都是双手交替攀抓。每一次这些罗马尼亚士兵的手都正好能抓住一些岩缝或者岩石的凸起部,从而借力向上攀爬,好似那些岩缝都是为这些士兵手专门存在的一样。搞的刘七在意识雷达中都认为怀疑罗马尼亚士兵是不是都有返祖特征,要不然刘七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些士兵有些像猴子。而安东尼上校更是跟一个长臂猿似地,一个人背着武器和绳子爬的飞快,一路上连一点迟疑都没有。而当遇到负角度的岩壁时,安东尼上校也是以很奇怪的s型的路线爬了上去,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吸在岩壁上的壁虎,扭屁股吊腰的就爬了过去。
刘七总是感觉安东尼上校并不是在爬掉下来会送命的悬崖峭壁,反而感觉安东尼上校有一种正在庙会上闲狂的意思,要不然那里会是这样的轻松。刘七此时才知道当时安东尼上校说的那句“为了剩下脚上的鞋子才去登山的具体含义”感情对于安东尼这家伙还真是够有一套的。
罗马尼亚骑兵团士兵组成的突击小分队很快就爬到了断崖的顶部,由于山顶防守的苏军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另一个方向动静所吸引,所以后方断崖上爬上来的罗马尼亚小分队并未被苏军发现。
崔可夫作为一个善守智将,当日在选择最后一道防线的位置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由于奥伦堡州通向西北的道路上基本都是地势平坦,所以这座不是很高的山脉就成了防守最佳之地。当然这是崔可夫事先不知道德军只有区区的两万人的前提下,要是崔可夫从一开始就了解全面情况,崔可夫就是再傻也不会采取禁锢防守这种战术。
由于两座山头上的制高点是防守的紧要所在,所以崔可夫在两座山头上足足派了一个营的部队。不过这个营都是以重武器为主,南北两个山头各配备了两个连的zis-3型加农炮。zis-3型加农炮已经是苏军部队能运到山上最大的武器了。虽然zis-3型加农炮只有区区七十六毫米,但是在四三年的东线战场,德军还没有一种坦克的装甲能够抵御zis-3型加农炮的攻击。而从山头上视野良好的地方发生炮弹,命中率要远远的高于在地面曲线射击的效果。不过就是这仅仅有一吨多点的zis-3型加农炮也差点没有把苏军的士兵给累吐了血,费劲千辛万苦也只弄上了十几门来。当然,山顶地形狭窄,无法放置太多的火炮也是一个方面。
在两个山头上的苏军部队也基本上以炮兵为主,另外就是三个集团军的炮兵观察哨也都设在了这里。因为这里足足能够看到十公里以外的动静。要不是刘七带着部队是在天黑以后才赶到这里的,估计苏军三个集团军的火炮早就已经接到打击目标的指令了。
而两座高地上人员虽然不少,但是担任警戒的部队却没有多少,每个高低仅仅只有一个排的人手。因为能上山的几处地方基本上都在各个集团军部队控制的手中,谁... -->>
第二十六章 绝岭偷袭战
苏军第9集团军被刘七用了将近一万枚喀秋莎火箭弹打光是士气,虽然还有苏军第九集团军还有将近四万的士兵,但是这些士兵基本上都已经不再听从军官的指挥,都一窝蜂的向后方的安全地带溃散了下去。因为所有的苏军都有一个十分可怕的想法,那就是如果不撤退的话德军会用火箭弹一批接一批的活活把所有人都干掉。
其实苏军那里知道,经过这三轮发射之后,刘七从斯大林格勒带领的所有喀秋莎火箭弹已经全部用完,那里还会有什么齐射。可是事情往往就会是这样,当刘七再也不可能用火箭弹去攻击苏军第9集团军时,第9集团军竟然溃散而逃了。
天色虽然很黑,但是苏军第9集团军的举动却逃不过刘七意识雷达的监视。刘七一面下最前部的攻击部队开始进入地面攻击,一面紧张的在意识雷达中关注着正在带领着小分队在断崖上攀爬的两个团级指挥官。
天气虽然冷的让人已经麻木,但是这些小分队却因为要爬悬崖的原因都只能穿很单薄的衣服。为了保温的需要,刘七让人剪开一些自热罐头,然后用里面的化学物质制造了一批类似于救生员的供热带,供热带都是用汽车内胎改制的,这些供热带都系在了每个小分队队员的背部。刘七知道这零下二十多度的温度,人的身体很快就会被冻僵,所以刘七才临时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两组小分队分别由摩步团的穆勒中校和罗马尼亚骑兵团的安东尼上校带领。两个人带领的队员也分别从各自的团中挑选的人员。由于穆勒中校是山地师军官出身,所以在训练手下的时候多少也偏爱多加上一些攀岩的技巧,所以从摩步师中挑出的士兵基本上都是一些攀岩的高手。而且穆勒中校带领的小分队都有一些平日里自己制作的十分专业的小玩意来作为攀岩只用,此时正好都爬上了用场。不但绳索非常的轻巧,各自安装在岩缝中用于固定绳子的大小金属绳卡也是一应俱全,所以领攀的穆勒中校看上去活脱脱就是一个职业登山家的样子。而且德军小分队每个人都还有一副十分柔软但是却相当耐磨的手套,让人看上去是要多专业就有多专业。
跟十分专业的穆勒中校比起来,罗马尼亚骑兵团的安东尼上校小分队就显得有些寒酸了,每个人除了一根绳子之外是一无所有。当然刘七制造的那个取暖袋安东尼上校和他的小分队还是背到了身上。当穆勒中校十分好意的想送个安东尼上校一些手套时,安东尼上校却十分有礼貌的拒绝了,并且说道“山里人那里有那么娇贵,上个山那里还用得着带手套。”
两个人挑选小分队成员也差别很大,穆勒中校挑选队员更加注重队员上肢的爆发力量和腰部肌肉的持久力,所以挑选的队员明显都是一些看上去很有力量的人员,当然这些人平时都是穆勒中校攀岩训练中的佼佼者。而罗马尼亚骑兵团的安东尼中校挑选队员时却只跳那些身材瘦小的队员。
两组人都十分秘密的潜行到了断崖的前面,从第一轮炮兵的第一轮火箭弹发射时,两组人都开始了自己对断崖的征服行动。
刘七用意识雷达密切的关注着行动中的两只小分队。因为两只小分队的成败关系到自己手下的部队能否从苏军防线上突击出去。刘七的意识雷达虽然能操控火炮精确的打击目标,但是对与两座山上地形错综复杂,火炮射击很难达到效果。刘七这是无奈之下才派出的突击小分队。
穆勒中校和安东尼上校都当仁不让的担当起了领攀的角色。山地兵种出身的穆勒中校的动作十分有节奏,给人一种十分规律的感觉,让人看着十分舒服,很有一种攀岩大师的味道。而他率领的小分队的队员也都是两两相互配合,相互之间十分注意安全和隐蔽性,而且这样做也能很好的节省体力。
而安东尼上校带领的小分队则是要逊色很多了,一个一个都像是一窝蜂似地在岩壁上攀爬着,事前连一个行动路线都没有去策划一下。所以罗马尼亚小分队看起来就十分凌乱的感觉,就连安东尼上校也是属于动作丑陋,姿势难看那种,让人一看就是一群攀岩界的菜鸟级人物。
可是,偏偏这群看似跟攀岩界菜鸟级的人物,却反而比穆勒中校这个攀岩大师带领的精英小队爬的速度要快一些。那些身材瘦小的罗马尼亚士兵动作虽然难看,但是却显得十分的轻灵,攀岩悬崖的时候都是双手交替攀抓。每一次这些罗马尼亚士兵的手都正好能抓住一些岩缝或者岩石的凸起部,从而借力向上攀爬,好似那些岩缝都是为这些士兵手专门存在的一样。搞的刘七在意识雷达中都认为怀疑罗马尼亚士兵是不是都有返祖特征,要不然刘七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些士兵有些像猴子。而安东尼上校更是跟一个长臂猿似地,一个人背着武器和绳子爬的飞快,一路上连一点迟疑都没有。而当遇到负角度的岩壁时,安东尼上校也是以很奇怪的s型的路线爬了上去,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吸在岩壁上的壁虎,扭屁股吊腰的就爬了过去。
刘七总是感觉安东尼上校并不是在爬掉下来会送命的悬崖峭壁,反而感觉安东尼上校有一种正在庙会上闲狂的意思,要不然那里会是这样的轻松。刘七此时才知道当时安东尼上校说的那句“为了剩下脚上的鞋子才去登山的具体含义”感情对于安东尼这家伙还真是够有一套的。
罗马尼亚骑兵团士兵组成的突击小分队很快就爬到了断崖的顶部,由于山顶防守的苏军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另一个方向动静所吸引,所以后方断崖上爬上来的罗马尼亚小分队并未被苏军发现。
崔可夫作为一个善守智将,当日在选择最后一道防线的位置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由于奥伦堡州通向西北的道路上基本都是地势平坦,所以这座不是很高的山脉就成了防守最佳之地。当然这是崔可夫事先不知道德军只有区区的两万人的前提下,要是崔可夫从一开始就了解全面情况,崔可夫就是再傻也不会采取禁锢防守这种战术。
由于两座山头上的制高点是防守的紧要所在,所以崔可夫在两座山头上足足派了一个营的部队。不过这个营都是以重武器为主,南北两个山头各配备了两个连的zis-3型加农炮。zis-3型加农炮已经是苏军部队能运到山上最大的武器了。虽然zis-3型加农炮只有区区七十六毫米,但是在四三年的东线战场,德军还没有一种坦克的装甲能够抵御zis-3型加农炮的攻击。而从山头上视野良好的地方发生炮弹,命中率要远远的高于在地面曲线射击的效果。不过就是这仅仅有一吨多点的zis-3型加农炮也差点没有把苏军的士兵给累吐了血,费劲千辛万苦也只弄上了十几门来。当然,山顶地形狭窄,无法放置太多的火炮也是一个方面。
在两个山头上的苏军部队也基本上以炮兵为主,另外就是三个集团军的炮兵观察哨也都设在了这里。因为这里足足能够看到十公里以外的动静。要不是刘七带着部队是在天黑以后才赶到这里的,估计苏军三个集团军的火炮早就已经接到打击目标的指令了。
而两座高地上人员虽然不少,但是担任警戒的部队却没有多少,每个高低仅仅只有一个排的人手。因为能上山的几处地方基本上都在各个集团军部队控制的手中,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