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明争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城中蒙古兵来过的痕迹几近是全都消除,房子也是修复完全,要说在哪儿还可以找寻到印记的话,就只有街头百姓时不时浮现的兴奋之色彰显着对昨天蒙古军队的胜利。
宁致远很高兴,也很自豪。
第二批的粮食运来,确实只有十万石粮食,但宁致远知道,这够意思了,而且沈千他们不可能自己没有储存粮食,都说狡兔三窟,商人则更聪明。
因为他们弱,但是又不弱。
宁夏府原本下辖七大卫,有宁夏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前卫、宁夏中屯卫、宁夏后卫、宁夏中卫,现在改为一个固原镇比较特殊,同为九边之一,让宁致远无可奈何。
固原镇守将周池被宁夏府称为副总兵,其实宁致远却管不了他,这是孙毅说给他的,宁大官人起先并不知道。
“大人,属下听闻你是徐大人的关门弟子,这事应该好解决。”孙毅说道,“周池之所以不听使唤,除了固原是延绥、甘肃、宁夏和固原三个边防重镇总指挥部,还有就是宁夏府这个称呼,已经是不存在了,早在开国初期就废除了,改为宁夏卫和固原卫,两者并列,名不正则言不顺。”
宁致远感觉自己糊涂了,他对历史上这些地方名称不怎么了解,但这次也太蛋疼了吧。
“一个并不存在的官朝廷怎么还委任了十几名官员?”宁致远皱着眉头问道。
“...是....天启年间,魏忠贤重新弄出来的官..”孙毅也有些好笑,而其实如果不是这次‘知府’来头比较大,他会劝宁致远不用管固原镇了,反正历来都是这样,但这个年轻的知府似乎劲头挺足的,做的事也是为了百姓好。
“魏忠贤...”宁致远心里闪过一串感叹号,竟然是他搞的鬼?想必崇祯上台后也是忙的自顾不暇吧,没调整过来,还好自己现在多了一个巡抚的位置,要不就连这宁夏几卫他都不是名正言顺的管理。
当初在金陵的时候,李应父子两也没有说出这个问题,想来也是没有意识到宁夏知府这个官职已经不存在了,还真是谎言重复了太多次就变成了真理。
宁夏卫之前的工书以上的官员在崇祯的示意下全部不留,宁致远自然不会无故救他们性命,所以现在整个宁夏都是他自己招来提拔的官员,用起来得心应手。
只要撑过了这个冬天,明年春天一到,大量种植红薯,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说到红薯....
“严方,我让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宁致远问着旁边一个消瘦的男子,他只是个秀才。
“大人,属下只找到了三千余石,”严方说道,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没干好。他今年快四十了,举人考了快二十年,家财散尽已经是在温饱线上挣扎,幸好被大人看重,还当上了同知,一个本分的同知。
“已经很不错了。”宁致远说道。
红薯这东西亩产多,后来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就是红薯盛世,他以前好奇过为什么明末时候没有普及,后来知道,这时候的红薯种植技术并未成熟,一种作物,从开始到普及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但是他来了,时间也就不用了。
一个个烈日暴晒的中午,一个小孩童和一个农村妇女在地里耕作,这是他的童年,另一道身影是她的母亲...母亲,在他还未长大的时候就去了。
“大人,”严方看见宁致远脸色不太对劲,似乎是有些...悲伤,喊了一声。
宁致远反应过来摆摆手,接着说道,“这东西你是花了什么代价弄过来的。”红薯这时可是奢侈品。
“三斤粮食换一斤红薯。”严方答道,他取粮食之前有请示过宁致远,但那时价格自己还未谈下来。
陕西一带已是反民遍地,杀知县算不得什么大事,甚至连知府的事都不稀罕,但少数的几个大城和重镇还是在朝... -->>
城中蒙古兵来过的痕迹几近是全都消除,房子也是修复完全,要说在哪儿还可以找寻到印记的话,就只有街头百姓时不时浮现的兴奋之色彰显着对昨天蒙古军队的胜利。
宁致远很高兴,也很自豪。
第二批的粮食运来,确实只有十万石粮食,但宁致远知道,这够意思了,而且沈千他们不可能自己没有储存粮食,都说狡兔三窟,商人则更聪明。
因为他们弱,但是又不弱。
宁夏府原本下辖七大卫,有宁夏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前卫、宁夏中屯卫、宁夏后卫、宁夏中卫,现在改为一个固原镇比较特殊,同为九边之一,让宁致远无可奈何。
固原镇守将周池被宁夏府称为副总兵,其实宁致远却管不了他,这是孙毅说给他的,宁大官人起先并不知道。
“大人,属下听闻你是徐大人的关门弟子,这事应该好解决。”孙毅说道,“周池之所以不听使唤,除了固原是延绥、甘肃、宁夏和固原三个边防重镇总指挥部,还有就是宁夏府这个称呼,已经是不存在了,早在开国初期就废除了,改为宁夏卫和固原卫,两者并列,名不正则言不顺。”
宁致远感觉自己糊涂了,他对历史上这些地方名称不怎么了解,但这次也太蛋疼了吧。
“一个并不存在的官朝廷怎么还委任了十几名官员?”宁致远皱着眉头问道。
“...是....天启年间,魏忠贤重新弄出来的官..”孙毅也有些好笑,而其实如果不是这次‘知府’来头比较大,他会劝宁致远不用管固原镇了,反正历来都是这样,但这个年轻的知府似乎劲头挺足的,做的事也是为了百姓好。
“魏忠贤...”宁致远心里闪过一串感叹号,竟然是他搞的鬼?想必崇祯上台后也是忙的自顾不暇吧,没调整过来,还好自己现在多了一个巡抚的位置,要不就连这宁夏几卫他都不是名正言顺的管理。
当初在金陵的时候,李应父子两也没有说出这个问题,想来也是没有意识到宁夏知府这个官职已经不存在了,还真是谎言重复了太多次就变成了真理。
宁夏卫之前的工书以上的官员在崇祯的示意下全部不留,宁致远自然不会无故救他们性命,所以现在整个宁夏都是他自己招来提拔的官员,用起来得心应手。
只要撑过了这个冬天,明年春天一到,大量种植红薯,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说到红薯....
“严方,我让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宁致远问着旁边一个消瘦的男子,他只是个秀才。
“大人,属下只找到了三千余石,”严方说道,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没干好。他今年快四十了,举人考了快二十年,家财散尽已经是在温饱线上挣扎,幸好被大人看重,还当上了同知,一个本分的同知。
“已经很不错了。”宁致远说道。
红薯这东西亩产多,后来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就是红薯盛世,他以前好奇过为什么明末时候没有普及,后来知道,这时候的红薯种植技术并未成熟,一种作物,从开始到普及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但是他来了,时间也就不用了。
一个个烈日暴晒的中午,一个小孩童和一个农村妇女在地里耕作,这是他的童年,另一道身影是她的母亲...母亲,在他还未长大的时候就去了。
“大人,”严方看见宁致远脸色不太对劲,似乎是有些...悲伤,喊了一声。
宁致远反应过来摆摆手,接着说道,“这东西你是花了什么代价弄过来的。”红薯这时可是奢侈品。
“三斤粮食换一斤红薯。”严方答道,他取粮食之前有请示过宁致远,但那时价格自己还未谈下来。
陕西一带已是反民遍地,杀知县算不得什么大事,甚至连知府的事都不稀罕,但少数的几个大城和重镇还是在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