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明争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心,但是他来的时间实在凑巧,弄得满朝官员看他的眼光都有些奇怪,你这老小子是不是故意这么晚的,等一切尘埃落定才来?
不过他们也就是想想而已,阿济格这趟京城之行来的出其不意去的火急火燎,前前后后只有二十天的功夫,抢到一半的时候那调令的圣旨才刚刚到卢象升的手中,现在能到京城已经是紧赶慢赶了。
至少崇祯知道卢象升到了京城起先是惊讶的,然后有些欣慰地让他参加早朝。
崇祯久违的阴起了脸,确实在这些日子以来朝廷风头正顺崇祯已经很少摆着这么难看的脸色了,但是这次的事情让崇祯旧病重犯。
几个戴着军甲的禁军抬着一块牌子走了进来放下然后便退下了,崇祯嘴角抽动了几下环顾众人说着,“诸位饱读诗书可看得明白这上面是什么字?”
牌匾有着几人高,上面用汉文扭扭曲曲地写着几个大字,各官免送。
朝上众人尽皆沉默,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因为这个牌匾正是阿济格在撤走之后留下来的,丑陋万分的字体中猖狂之极。
“谁能告诉朕这到底是为什么变成这样!”崇祯脸色突然变得狰狞了,一个国家的都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且还不是第一次,这让他怎么忍得了?!
“满贼此次抢劫金银无数,劫掠人口数十万,为什么就无人能挡!”崇祯瞪大了眼睛,血丝遍布着仿佛能滴出血来说出了这么一个事实。
“后金频发内乱也能将我大明的都城搅的天翻地覆,莫非我大明真的落到了这种地步?!”崇祯加大了音量站起身子,他感觉自己快要气炸了。
真是不出事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水准!不知道这些官员到底有多没用!
满朝官员还是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崇祯,李定方在下方只是急急叹息,到了这个程度,到底怪谁,别说朝廷上这些人都只是吃干饭的,就算是那会卢象升洪承畴都在京城也没什么用吧!毕竟军队实力悬殊。
卢象升面色平静,他不知道那些后金人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咋一听崇祯说完之后心里暗自咋舌,十二座城,数十万人口...真当这儿是他们的后花园?
“陛下,微臣手下一万一千兵马誓死保卫京城安危!”卢象升上前一步中气十足地说道,在满朝官员解释低头不语气势低落的这时候显得尤其的显眼,也给崇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朝堂上的气氛突然一松,崇祯脸上出现了一丝清明,随后是无尽的落寞与无奈。
“传朕的旨意,告罪天下......”
“陛下...”朝臣这时候也终于不能装傻,皆是抬起头来满是诧异,看到的只是崇祯的一个背影说着退朝。
声音低沉而又无力,这是他们从来都未见过的,这让他们心里出现了动容。
很多时候,崇祯都是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样他们都不怕,但现在这当口,什么东西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没有谁能体谅崇祯此时的心情,他今年不过二十出头的岁数已经老态尽显,连日以来的大好形势让他看到了希望,但只是短短的半个月,只是区区五六万的后金士兵便无情地将这种期望给打碎,大明,当真就如此不堪一击?
崇祯很失落,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失落。
.........
换成大明任何一个地方被后金这么一顿好抢虽然让人郁闷但怎么也不会引起多大的波动和后续影响,但是这偏偏是在北直隶,便不得不让人心惊肉颤。
作为大明最有威严让人向往的北直隶政治中心,竟然连自己的安全都保护不了谁能相信他能保护好天下百姓的安危?
不同于崇祯二年的那个时候,皇太极只是趁着袁崇焕一时不备偷跑了过来,而且沿途都有着袁崇焕的人马牵制着没有造成多少百姓的伤亡,但是现在这次简直就是后金人在北直隶吃喝拉撒来去自如打着大明的脸面啊!
为期半个月,如果不是阿济格自己撤走了这个时间还要更长。
这是所有听说过这件事的百姓对于此事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是有着广泛的认同,没有谁会在乎朝廷最后能不能真的搞定这伙后金人,并不重要。
举国百姓士兵皆是气势不振,所受这件事情的影响之大到了极点,这个时候事情有了新的转变。
这是崇祯的第二道罪己诏,所有人心里都很复杂。
第一次祖坟被高迎祥三人端了,罪己诏里面大致意思是时也命也,诸臣误我,全篇都带着一种愤怒与自责,而这次除了一个诸臣误朕的永恒主题之外,一字一句都带着一种无奈和暮气,让人更加的惊慌。
秦淮河边书生过客历来都喜欢谈论着国事,只是以往旧院总是一个例外,来这儿的人大多讲究清净,心境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很多时候都只是默默听着丝竹声与饮酒。
崇祯的罪己诏这次也影响到了这儿,滴滴点点的议论声中总是能听到关于崇祯的言语,这与往常的安静极不相符。
阿济格在北直隶乱窜的时候这儿一直清净,窜完之后也是一直清净,罪己诏下来,所有的读书人都不能平静,读书人才能听懂里面的意思,崇祯再次成功的用罪己诏将天下的读书人的心拉到了自己这边,民心即读书人的心,民意即读书人的意。
如果说第一次罪己诏之后大家都心向崇祯是因为这个皇上心诚肯认错而原谅的话,那么这次所有读书人更多的都是因为理解与同情,一个皇上做到如此程度,确实让人心塞。
只是他们愿意原谅这件事是一码,而崇祯自己能不能振作又是一码。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以及七年,不期倚用匪人,反复无常,边乃三入,三边皆失,寇则七年,七年不灭,逆贼直逼京城,半月而走,......罪在朕躬,勿敢自宽,敢以天心,共救民命......”
崇祯六年四月十三。(未完待续。)
心,但是他来的时间实在凑巧,弄得满朝官员看他的眼光都有些奇怪,你这老小子是不是故意这么晚的,等一切尘埃落定才来?
不过他们也就是想想而已,阿济格这趟京城之行来的出其不意去的火急火燎,前前后后只有二十天的功夫,抢到一半的时候那调令的圣旨才刚刚到卢象升的手中,现在能到京城已经是紧赶慢赶了。
至少崇祯知道卢象升到了京城起先是惊讶的,然后有些欣慰地让他参加早朝。
崇祯久违的阴起了脸,确实在这些日子以来朝廷风头正顺崇祯已经很少摆着这么难看的脸色了,但是这次的事情让崇祯旧病重犯。
几个戴着军甲的禁军抬着一块牌子走了进来放下然后便退下了,崇祯嘴角抽动了几下环顾众人说着,“诸位饱读诗书可看得明白这上面是什么字?”
牌匾有着几人高,上面用汉文扭扭曲曲地写着几个大字,各官免送。
朝上众人尽皆沉默,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因为这个牌匾正是阿济格在撤走之后留下来的,丑陋万分的字体中猖狂之极。
“谁能告诉朕这到底是为什么变成这样!”崇祯脸色突然变得狰狞了,一个国家的都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且还不是第一次,这让他怎么忍得了?!
“满贼此次抢劫金银无数,劫掠人口数十万,为什么就无人能挡!”崇祯瞪大了眼睛,血丝遍布着仿佛能滴出血来说出了这么一个事实。
“后金频发内乱也能将我大明的都城搅的天翻地覆,莫非我大明真的落到了这种地步?!”崇祯加大了音量站起身子,他感觉自己快要气炸了。
真是不出事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水准!不知道这些官员到底有多没用!
满朝官员还是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崇祯,李定方在下方只是急急叹息,到了这个程度,到底怪谁,别说朝廷上这些人都只是吃干饭的,就算是那会卢象升洪承畴都在京城也没什么用吧!毕竟军队实力悬殊。
卢象升面色平静,他不知道那些后金人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咋一听崇祯说完之后心里暗自咋舌,十二座城,数十万人口...真当这儿是他们的后花园?
“陛下,微臣手下一万一千兵马誓死保卫京城安危!”卢象升上前一步中气十足地说道,在满朝官员解释低头不语气势低落的这时候显得尤其的显眼,也给崇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朝堂上的气氛突然一松,崇祯脸上出现了一丝清明,随后是无尽的落寞与无奈。
“传朕的旨意,告罪天下......”
“陛下...”朝臣这时候也终于不能装傻,皆是抬起头来满是诧异,看到的只是崇祯的一个背影说着退朝。
声音低沉而又无力,这是他们从来都未见过的,这让他们心里出现了动容。
很多时候,崇祯都是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样他们都不怕,但现在这当口,什么东西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没有谁能体谅崇祯此时的心情,他今年不过二十出头的岁数已经老态尽显,连日以来的大好形势让他看到了希望,但只是短短的半个月,只是区区五六万的后金士兵便无情地将这种期望给打碎,大明,当真就如此不堪一击?
崇祯很失落,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失落。
.........
换成大明任何一个地方被后金这么一顿好抢虽然让人郁闷但怎么也不会引起多大的波动和后续影响,但是这偏偏是在北直隶,便不得不让人心惊肉颤。
作为大明最有威严让人向往的北直隶政治中心,竟然连自己的安全都保护不了谁能相信他能保护好天下百姓的安危?
不同于崇祯二年的那个时候,皇太极只是趁着袁崇焕一时不备偷跑了过来,而且沿途都有着袁崇焕的人马牵制着没有造成多少百姓的伤亡,但是现在这次简直就是后金人在北直隶吃喝拉撒来去自如打着大明的脸面啊!
为期半个月,如果不是阿济格自己撤走了这个时间还要更长。
这是所有听说过这件事的百姓对于此事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是有着广泛的认同,没有谁会在乎朝廷最后能不能真的搞定这伙后金人,并不重要。
举国百姓士兵皆是气势不振,所受这件事情的影响之大到了极点,这个时候事情有了新的转变。
这是崇祯的第二道罪己诏,所有人心里都很复杂。
第一次祖坟被高迎祥三人端了,罪己诏里面大致意思是时也命也,诸臣误我,全篇都带着一种愤怒与自责,而这次除了一个诸臣误朕的永恒主题之外,一字一句都带着一种无奈和暮气,让人更加的惊慌。
秦淮河边书生过客历来都喜欢谈论着国事,只是以往旧院总是一个例外,来这儿的人大多讲究清净,心境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很多时候都只是默默听着丝竹声与饮酒。
崇祯的罪己诏这次也影响到了这儿,滴滴点点的议论声中总是能听到关于崇祯的言语,这与往常的安静极不相符。
阿济格在北直隶乱窜的时候这儿一直清净,窜完之后也是一直清净,罪己诏下来,所有的读书人都不能平静,读书人才能听懂里面的意思,崇祯再次成功的用罪己诏将天下的读书人的心拉到了自己这边,民心即读书人的心,民意即读书人的意。
如果说第一次罪己诏之后大家都心向崇祯是因为这个皇上心诚肯认错而原谅的话,那么这次所有读书人更多的都是因为理解与同情,一个皇上做到如此程度,确实让人心塞。
只是他们愿意原谅这件事是一码,而崇祯自己能不能振作又是一码。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以及七年,不期倚用匪人,反复无常,边乃三入,三边皆失,寇则七年,七年不灭,逆贼直逼京城,半月而走,......罪在朕躬,勿敢自宽,敢以天心,共救民命......”
崇祯六年四月十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