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血沐残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畅。
“哦。”刘鼎心中赞叹了一下,说道,“这样好些。但我觉得百姓也难以救出的。江阴城中最贵的一个人,你知道是谁吗?”
“谁?”不渝想了一想,应该是领袖阎应元吧。
“阎应元。他本来只是江阴的前任典史,寄居于城外,是江阴士民请他入城指挥的。诸城皆陷,江阴能够坚守到现在,阎应元功居第一。他多奇谋妙计,善处人事关系,是一位优秀的首领。——我虽然没见过他,但诸多说法已经使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不渝点头,“还有现任典史陈明遇也很了不起,辅助阎公,尽心尽力。”
“如果能够将他们救出来,胜过解救数万兵马。然后将防守重任委于他们,太湖与皖南应可以多坚守一年。”
不渝听了后面一句话,有些不高兴了,“多坚守一年,然后呢?还是要失陷吗?我们自己守,还会丢得更早吗?”
刘鼎也觉得言语有失,略觉尴尬道:“抱歉,兄弟。我说的急了。其实,皖南与太湖直接暴露在清军眼底下,实在是很难经营。长久来说,如果没有南方明军的支持,会是非常被动的。而对南方明军,这又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屏障。如果有志恢复,利用这相隔的时间,好好整顿内政,训练士卒,统一调度,然后北伐,情形将焕然一新。到时太湖与皖南也就解了危急,而且成为首功之所。”
不渝听了,觉得确然,说道:“刘大哥说的是。只是义军之内,尚且多不相服,南方那边又音讯太少。我常觉得四面没有多少支持的力量。”
刘鼎知道不渝的困苦。义军初起时,本来不相统属,各支义军多能有名义上的联合,却少见实质上的统一,“还需要时间。”刘鼎说,“从分散到统一,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深受外面局势的影响。”
外部局势?不渝苦笑道:“徽州的金声已经遣使去见了唐王,不,是隆武皇帝。承他的情,还为我申了一个副都督的名号。可是,我见金声与他徒弟江天一都有些见小。而福建那边,并无一兵一饷有来,所以……”
刘鼎听着听着,不自觉道:“不渝,你比先前成熟多了。兵与粮,是战争的决定性两因素。而兵与粮的来源是老百姓。老百姓直接上了战场是无用处的,但若给他们生产劳作的时间,就是最大的战争财富。南方大明还有广阔的地域,可是清军已经夺取了大明的北方。清军号令出于北京,大明号令出于哪里呢?唐王虽登极于福州,但手上能掌握的兵马不知有几个?鲁王朱以海又监国于台州,浙江西部已经沦陷,浙东一个鲁王政权能有多大作为?湖广一带,何腾蛟并无什么能耐,大顺的余部下来,估计他都挡不住,四川还是张献忠的,两广云贵从来没有以其为基地能够北伐光复的。所以不止你们义军不相统属,整个残明就是一盘沙。”
“这些话你先怎么不说?”不渝问。“说了怕你没了信心。”不渝却笑了,“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也好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吧。”当然,笑中带着忧虑。
两人相对漠然了许久。刘鼎说道:“我要走了。此间难以回旋,兄弟要多多保重。”不渝诧异道:“大哥怎么说这话?这边正需要你啊。”
“我还是去福建。唐王是如今大明唯一的旗帜。我去辅佐他。有一天,我会回来的,彼时还有南方的数路大军,和千军万马。”刘鼎微笑了。不渝第一次见刘鼎说这些很遥远且不太切合实际的幻想类言语。
人,还是要有美好的憧憬。可是,不渝还是要挽留他,“我理解。但能不能等些天呢。帮我们救下江阴。”救江阴,是当前的核心任务。
刘鼎暗思,救不救得下江阴,我要走都难了。于是婉拒道:“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不能。吴易为人宽厚,你又为人真诚,我留下,你们肯定都听我的,但你们的部下不会这么想。我还是走。记住,对人不能全部敞开。至于江阴,能救则救,不能救则舍。以守为主,稳扎稳打。不要把自己给耗尽了。”
刘鼎走的时候,不渝、吴易都来至岸边送行。刘鼎只带了一个人相随,是他的妻弟苏朝圣。还有两封信,一封不渝的,一封吴易的,是呈给隆武帝的。描述了此间情状,也叙述刘鼎的生平和才具。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刘鼎吟道:“日色偏不振,旌旗从水来。丹青与弟兄,王事莫徘徊。”
“你们很不容易,但都有所成了。我却要从头开始。大家如今是一条心,还会有相会的时候。”这是刘鼎的临别赠言。“小心一些。躲开清军,还有别有所图的军头。哎。”吴易说。
“保重。”不渝只说出这两个字来。刘鼎点个头,抱个拳走了。
“吴大哥,回来咱们议事。”不渝向吴易说。吴易答应。(未完待续)
畅。
“哦。”刘鼎心中赞叹了一下,说道,“这样好些。但我觉得百姓也难以救出的。江阴城中最贵的一个人,你知道是谁吗?”
“谁?”不渝想了一想,应该是领袖阎应元吧。
“阎应元。他本来只是江阴的前任典史,寄居于城外,是江阴士民请他入城指挥的。诸城皆陷,江阴能够坚守到现在,阎应元功居第一。他多奇谋妙计,善处人事关系,是一位优秀的首领。——我虽然没见过他,但诸多说法已经使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不渝点头,“还有现任典史陈明遇也很了不起,辅助阎公,尽心尽力。”
“如果能够将他们救出来,胜过解救数万兵马。然后将防守重任委于他们,太湖与皖南应可以多坚守一年。”
不渝听了后面一句话,有些不高兴了,“多坚守一年,然后呢?还是要失陷吗?我们自己守,还会丢得更早吗?”
刘鼎也觉得言语有失,略觉尴尬道:“抱歉,兄弟。我说的急了。其实,皖南与太湖直接暴露在清军眼底下,实在是很难经营。长久来说,如果没有南方明军的支持,会是非常被动的。而对南方明军,这又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屏障。如果有志恢复,利用这相隔的时间,好好整顿内政,训练士卒,统一调度,然后北伐,情形将焕然一新。到时太湖与皖南也就解了危急,而且成为首功之所。”
不渝听了,觉得确然,说道:“刘大哥说的是。只是义军之内,尚且多不相服,南方那边又音讯太少。我常觉得四面没有多少支持的力量。”
刘鼎知道不渝的困苦。义军初起时,本来不相统属,各支义军多能有名义上的联合,却少见实质上的统一,“还需要时间。”刘鼎说,“从分散到统一,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深受外面局势的影响。”
外部局势?不渝苦笑道:“徽州的金声已经遣使去见了唐王,不,是隆武皇帝。承他的情,还为我申了一个副都督的名号。可是,我见金声与他徒弟江天一都有些见小。而福建那边,并无一兵一饷有来,所以……”
刘鼎听着听着,不自觉道:“不渝,你比先前成熟多了。兵与粮,是战争的决定性两因素。而兵与粮的来源是老百姓。老百姓直接上了战场是无用处的,但若给他们生产劳作的时间,就是最大的战争财富。南方大明还有广阔的地域,可是清军已经夺取了大明的北方。清军号令出于北京,大明号令出于哪里呢?唐王虽登极于福州,但手上能掌握的兵马不知有几个?鲁王朱以海又监国于台州,浙江西部已经沦陷,浙东一个鲁王政权能有多大作为?湖广一带,何腾蛟并无什么能耐,大顺的余部下来,估计他都挡不住,四川还是张献忠的,两广云贵从来没有以其为基地能够北伐光复的。所以不止你们义军不相统属,整个残明就是一盘沙。”
“这些话你先怎么不说?”不渝问。“说了怕你没了信心。”不渝却笑了,“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也好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吧。”当然,笑中带着忧虑。
两人相对漠然了许久。刘鼎说道:“我要走了。此间难以回旋,兄弟要多多保重。”不渝诧异道:“大哥怎么说这话?这边正需要你啊。”
“我还是去福建。唐王是如今大明唯一的旗帜。我去辅佐他。有一天,我会回来的,彼时还有南方的数路大军,和千军万马。”刘鼎微笑了。不渝第一次见刘鼎说这些很遥远且不太切合实际的幻想类言语。
人,还是要有美好的憧憬。可是,不渝还是要挽留他,“我理解。但能不能等些天呢。帮我们救下江阴。”救江阴,是当前的核心任务。
刘鼎暗思,救不救得下江阴,我要走都难了。于是婉拒道:“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不能。吴易为人宽厚,你又为人真诚,我留下,你们肯定都听我的,但你们的部下不会这么想。我还是走。记住,对人不能全部敞开。至于江阴,能救则救,不能救则舍。以守为主,稳扎稳打。不要把自己给耗尽了。”
刘鼎走的时候,不渝、吴易都来至岸边送行。刘鼎只带了一个人相随,是他的妻弟苏朝圣。还有两封信,一封不渝的,一封吴易的,是呈给隆武帝的。描述了此间情状,也叙述刘鼎的生平和才具。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刘鼎吟道:“日色偏不振,旌旗从水来。丹青与弟兄,王事莫徘徊。”
“你们很不容易,但都有所成了。我却要从头开始。大家如今是一条心,还会有相会的时候。”这是刘鼎的临别赠言。“小心一些。躲开清军,还有别有所图的军头。哎。”吴易说。
“保重。”不渝只说出这两个字来。刘鼎点个头,抱个拳走了。
“吴大哥,回来咱们议事。”不渝向吴易说。吴易答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