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民国风云人物演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卅一日奉大总统策令,杨度给予匾额一方,此令等因。奉此。旋因政事堂颁到匾额,赐题‘旷代逸才’四字,当即敬谨领受。
“伏念度猥以微材,谬参众议,方惭溺职,忽荷品题,维祓饰之逾恒,实悚惶之无地。幸值大总统.独膺艰巨,奋扫危疑,度得以忧患之余生,际开明之嘉会,声华谬窃,返躬之疚弥多,皮骨仅存,报国之心未已。所有度感谢下忱,理合恭呈大总统钧鉴!”
对日问题告一段落后,就有投机政客徐佛苏、丁世峄等看出袁的隐衷,秘密呈请袁世凯改行帝制,袁世凯于是命夏寿田把这些意见就商于杨度。
袁最初是想叫杨做一个居间人,与徐佛苏、丁世峄等联络,幕后指挥徐佛苏等组织一个研究国体问题的学术团体,并网罗一些名流参加。使这个团体能影响和领导民意,借为帝制打下基础。
袁世凯自己既不能发号施令,也不能亲自指挥,因此由杨度担任最为适当。不要杨出面,是因为杨和其关系太深,色彩太浓,杨出面就让人看出这是自拉自唱的戏。
可是杨度却不想错过这千载良机,坚持亲自出马,不愿做无名英雄。
夏寿田转达袁的意见,叫杨联络当时知名之士研究帝制问题,他于是邀请了五位有名人物,是:孙毓筠、胡瑛、刘师培、严复、李燮和,加上杨度自己,总共六人,后来这六人被称为“洪宪六君子”。
一般说来,能获得几君子之称,应当是几个人干了什么好事。例如戊戌六君子。拉历史的倒车而被称作君子,很让人费解。或许是因为这些人个个是大家,都有辉煌人生。
孙毓筠(1869年—1924年),原名多琪,字竹如,号少侯,又号夬庵, 安徽寿州人。
孙毓筠的祖先是山东济宁人,因逃荒移住安徽寿州城外二十里的大柳树镇。这个逃荒者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以贩布发家,就是孙毓筠一房。
小儿子读书,其后人孙家鼐中了状元,官做到大学士。说起来,按辈份孙毓筠是孙家鼐的侄孙。
孙毓筠受了桐城人吴樾行刺五大臣的感召,前往东京参加同盟会。同盟会派他到南京运动新军响应萍醴起义,不幸被捕。杨度曾竭力营救他,两江总督端方因为他是孙家鼐的侄孙,所以维护他,仅判五年徒刑。
辛亥革命时,孙毓筠获得自由,任江浙联军总部副秘书长,不久被举为安徽都督。后来到北京去,便与国民党断绝了关系。
二次革命后,孙一面倒向袁世凯,先后做过约法会议议长,参政,又组织过宪政研究会。
胡瑛(1884年—1933年),湖南桃源人。原名宗琬,别号经武,早年肄业于长沙经正学堂,曾与吴樾同谋行刺五大臣。是黄兴的弟子,兴中会,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组织者之一,因身份暴露而被捕。
辛亥起义后,他跨出了牢门,任武昌临时政.府外交部长,南京临时政.府山东都督。与宋教仁、覃振并称桃源三杰。毕业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
他和杨度是好朋友,于民国四年五月下旬到了北京。
刘师培(1884年—1919年11月20日),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著有《攘论》、《中华民族志》等。曾和章炳麟创立光复会,是一位国学家。在国学方面著有:《国学发微》、《清末学术史》、《左庵文集五卷》、《谈左札记》、《论文杂记》、《中古文学史》等书。曾投在两江总督端方的门下,后到四川任国学院主讲。民国后章炳麟介绍他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教授。
杨度发表《君宪救国论》,他也发表《国情论》和《劝告旧同盟会诸同志》的公开信。被袁政.府聘为咨议。
他也上了一篇谢恩折:
“窃师培业耽七略,才谢三长,孝标洊历艰屯,子骏冀兴古学,自维梼昧,幸值休明,综邹鲁之七经,昔惭呫呫哗。诵唐虞之二典,今睹都俞,恭维大总统乾德诞敷,谦光下济,风宣衢室。化溢灵台,访辛尹之遗箴,聘申公以束帛,偕偕士子,伸风议而遂栖迟,驶驶征夫,咏谘诹而怀靡及。
“顾复不遗葑采,忝备荛询,班国士之外传,进汉臣于前席,俾闻国政,责以春秋致用之方,遂候禁官,置之朝夕论思之地,宠光曲被,陨越滋虞,惟有仰竭涓埃,冀图报称。中远猷于辰告,励亮节于寅恭。尔有嘉谋,庶备南官之专对,朝无阙事,愿窥东观之遗书。”
卅一日奉大总统策令,杨度给予匾额一方,此令等因。奉此。旋因政事堂颁到匾额,赐题‘旷代逸才’四字,当即敬谨领受。
“伏念度猥以微材,谬参众议,方惭溺职,忽荷品题,维祓饰之逾恒,实悚惶之无地。幸值大总统.独膺艰巨,奋扫危疑,度得以忧患之余生,际开明之嘉会,声华谬窃,返躬之疚弥多,皮骨仅存,报国之心未已。所有度感谢下忱,理合恭呈大总统钧鉴!”
对日问题告一段落后,就有投机政客徐佛苏、丁世峄等看出袁的隐衷,秘密呈请袁世凯改行帝制,袁世凯于是命夏寿田把这些意见就商于杨度。
袁最初是想叫杨做一个居间人,与徐佛苏、丁世峄等联络,幕后指挥徐佛苏等组织一个研究国体问题的学术团体,并网罗一些名流参加。使这个团体能影响和领导民意,借为帝制打下基础。
袁世凯自己既不能发号施令,也不能亲自指挥,因此由杨度担任最为适当。不要杨出面,是因为杨和其关系太深,色彩太浓,杨出面就让人看出这是自拉自唱的戏。
可是杨度却不想错过这千载良机,坚持亲自出马,不愿做无名英雄。
夏寿田转达袁的意见,叫杨联络当时知名之士研究帝制问题,他于是邀请了五位有名人物,是:孙毓筠、胡瑛、刘师培、严复、李燮和,加上杨度自己,总共六人,后来这六人被称为“洪宪六君子”。
一般说来,能获得几君子之称,应当是几个人干了什么好事。例如戊戌六君子。拉历史的倒车而被称作君子,很让人费解。或许是因为这些人个个是大家,都有辉煌人生。
孙毓筠(1869年—1924年),原名多琪,字竹如,号少侯,又号夬庵, 安徽寿州人。
孙毓筠的祖先是山东济宁人,因逃荒移住安徽寿州城外二十里的大柳树镇。这个逃荒者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以贩布发家,就是孙毓筠一房。
小儿子读书,其后人孙家鼐中了状元,官做到大学士。说起来,按辈份孙毓筠是孙家鼐的侄孙。
孙毓筠受了桐城人吴樾行刺五大臣的感召,前往东京参加同盟会。同盟会派他到南京运动新军响应萍醴起义,不幸被捕。杨度曾竭力营救他,两江总督端方因为他是孙家鼐的侄孙,所以维护他,仅判五年徒刑。
辛亥革命时,孙毓筠获得自由,任江浙联军总部副秘书长,不久被举为安徽都督。后来到北京去,便与国民党断绝了关系。
二次革命后,孙一面倒向袁世凯,先后做过约法会议议长,参政,又组织过宪政研究会。
胡瑛(1884年—1933年),湖南桃源人。原名宗琬,别号经武,早年肄业于长沙经正学堂,曾与吴樾同谋行刺五大臣。是黄兴的弟子,兴中会,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组织者之一,因身份暴露而被捕。
辛亥起义后,他跨出了牢门,任武昌临时政.府外交部长,南京临时政.府山东都督。与宋教仁、覃振并称桃源三杰。毕业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
他和杨度是好朋友,于民国四年五月下旬到了北京。
刘师培(1884年—1919年11月20日),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著有《攘论》、《中华民族志》等。曾和章炳麟创立光复会,是一位国学家。在国学方面著有:《国学发微》、《清末学术史》、《左庵文集五卷》、《谈左札记》、《论文杂记》、《中古文学史》等书。曾投在两江总督端方的门下,后到四川任国学院主讲。民国后章炳麟介绍他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教授。
杨度发表《君宪救国论》,他也发表《国情论》和《劝告旧同盟会诸同志》的公开信。被袁政.府聘为咨议。
他也上了一篇谢恩折:
“窃师培业耽七略,才谢三长,孝标洊历艰屯,子骏冀兴古学,自维梼昧,幸值休明,综邹鲁之七经,昔惭呫呫哗。诵唐虞之二典,今睹都俞,恭维大总统乾德诞敷,谦光下济,风宣衢室。化溢灵台,访辛尹之遗箴,聘申公以束帛,偕偕士子,伸风议而遂栖迟,驶驶征夫,咏谘诹而怀靡及。
“顾复不遗葑采,忝备荛询,班国士之外传,进汉臣于前席,俾闻国政,责以春秋致用之方,遂候禁官,置之朝夕论思之地,宠光曲被,陨越滋虞,惟有仰竭涓埃,冀图报称。中远猷于辰告,励亮节于寅恭。尔有嘉谋,庶备南官之专对,朝无阙事,愿窥东观之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