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梁群英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二章小六子入学启蒙同窗们作践神灵梁老家向南约有半里之遥,是一座观音寺,正殿三间。除正殿和配殿外,还有十几间闲房子。寺院的院墙已经倒塌,寺院后邻着水次。寺院里只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寺院院内种着两棵桃树,两颗李树。这些年来寺院里的香火一直不太旺盛。几个庄上的庄主曾在一起商量过,把学馆定在大殿右厢的三间闲房子里,学馆上首两间是先生和他浑家的寝房和厨房。五六个庄上的庄主和二三十家孩子的父亲,商量着请了一房先生,一年的薪酬是四石粮食,两石精粮,两石细粮。分两期支付,开馆时粗粮、细粮先各付一半,到年底再各付一半。初启蒙,拜先生的见面礼不在其中。凭各家的心意,谁愿意拿多少谁就拿多少。过了年,正月二十日正式开馆,梁文福用手拉着小六子来到观音寺院中的学馆中,手里托着个红纸包,里面包着足有三钱银子,作为见面礼,又叫拜师礼,来拜见先生。先生叫石玉斋,五十岁上下的年纪,高高个子,长方脸,长长的花白胡须。鹤发童颜,穿一件粗布面袍,虽然破旧,但是却浆洗的十分干净,有很合体。戴着一副蚂蚱腿眼镜,一说话面带微笑,显得非常慈祥。梁文福让小六子给先生行拜师礼,等小六子给先生行完了拜师礼,先生也急忙站起来给小六子还礼。先生给小六子选了个座位,让小六子坐下。梁文福求先生给小六子起个名字,采个大号。先生是个很有学问的老学究,有着渊博的知识,满腹的学问,也教出几个有名的学生,中秀才的就不少,也有中举的,也有中进士和翰林的。先生问小六子的辈是何字,梁文福告诉他道:小六子是“群”字辈。高先生按照字笔画数目给小六子取名,什么一登科、二富贵……又结合出生的年月日时,配五行中的八字,先生用手指甲掐着算了一下,说道:小六子五行缺水,所以要在他的名字中添一个带水的字“海”,自小六子入学后就不再叫小六子了,叫群英,因姓梁,就叫梁群英,字海鹏,号鸿鹄。后来到梁群英得中,被道光皇帝封为靖海王,就是占了先生取名字的光。他叫梁群英,“梁”是“两”的谐音,“英”又是“鹰”的谐音。有两群鹰,捉一群兔子绰绰有余。看起来名字的好坏,对于一个人一生命运有很大的作用。小六子就这样启蒙了,正式到学管中读书。每天都早早地到学馆中读书写字,放学后回到家中,就这样一天两场,日复一日的读书。男孩子进入了学馆,看起来如同给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戴上了笼头,弄不好会使这些浪荡小子如鱼得水,更加桀骜不驯,变本加利的顽皮。常言道;男孩入了学,闺女入了婆。这是说:女孩子家,一旦嫁到婆家去,一改为闺女时的腼腆淑娴。不顾羞耻地粗言秽语,低级肮脏的话直往外道。男孩子进入学馆后,同年龄的小孩们混在一起,说话胡唚,调皮捣蛋,一个比一的玩赖。读书时也常常屈解圣人之意,胡诌八扯,狗尾续貂。如读“三甲者,一量折”时,这群英就给胡诌成“三家者,一辆车,拉了秫秸,拉豆秸,拉了秫秸编笼子,编了笼子喂蚰子。”他一编出来,他的同窗们就有跟着学的。谁知道他们这些学生背诵正经八百的文章学不会,可是背诵起这些胡诌八大扯的话却背诵的非常快,又记得那样牢。先生叫一个学生背三甲者这一段时,也不知道这学生心里在想什么,竟把群英胡编的这段很流畅的背了出来。学馆里的学生们还没有听完,都哄堂大笑起来。只有梁群英没有笑。先生听了好不气恼,差一点没把鼻子给气歪了,抓起了他的书给扔到学馆外,让他跪在了外面。这时不知他回过神来没有,他背的不是圣人的书,而是梁群英的大作。无独有偶,那个学生被罚了跪,你怎么还跟着胡说八道,这不是有意惹先生生气吗?《三字经》里有一段“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这位学生竟背成“老水牛,吃棉饼;怕天热,跳进井;摸鲶鱼,堵窟窿……”还没有背完,学馆里的学生又都笑得起来。先生愤怒地骂道:放屁!这一次不是把书扔到外面去,而是从书桌上抽出了戒尺,让这个学生伸出了手来,用戒尺狠狠地打他的手,气恼地问他道:这是你编的还是其他人编的?这梁狗子一口咬定是梁群英编的。先生恼怒地把戒尺掼到桌子上,虎着脸问群英道:你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已经包本了。前日我给你讲《孟子》一节,孟子对王霸义利的论述,设道化育天下之人,你是怎么破解的?群英胆怯地站起来道:天下不但有君子,亦有小人。我辈君子,圣人以义教导之。“義”字的说文解字可诠解为“羊我”,羊,古人的意思,通为“祥”即使有我本性仁,去追求吉祥,义在何处?原即存在于我的心中,古诗有云: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戕,所以君子之利符合义则行之,违背于义则舍之,我的外祖父则又解释说道:那仁人之心原本是自天来,忠臣孝子只是保守天地良心,不受流俗世风的污染。如果一心一意的去追求一个“义”字,反而本性带有恶的成份。这是完全不符合圣人之道的,所以孔子云: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不论是做官的,还是当百姓的,替他人办事,或者是为自己办事,都能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自然就符合圣人之道了。先生听了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又说道: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群英道:当时我自觉得破解的不好,请教于外祖父,他讲道:那是你将“幼”字抹掉,明用十五,按原本“幼”字便难以扣住题目。幼字是从小开始到十六岁以前统称幼。这书的意思是说,圣人自言学功夫与年俱进的话。所以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具要明白的点出来,才见得到了几时有这个光景,到了几时又有那个光景。先生您把“幼”字改了十五,便明白了许多。他替我破了“夫人熟不学,而志于学者卒鲜,此圣人所以自信于十五时欤。先生道:你外祖父给你破的你可懂?群英答道:懂。先生没有债罚群英,可能是先生高兴,两个被罚的学生也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学生们又放开喉咙大声地念起书来,学馆中传出来朗朗的读书声。有念《三字经》的,有念《百家姓》的,有念《千字文》的,也有念《四书》《五经》《孟子》《论语》。。。。。。先生也坐在那里看书。就在同窗们念的起劲的时候,突然先生的一个远路朋友来访,先生急忙放下手中的书,走出学馆给朋友见礼。见过礼将朋友让进客房。分宾主落座,吃茶叙话。两个人谈了些各自眼下的境况,衣食住行,儿女婚嫁,一些家常话。说了一阵后,先生的朋友就要走,先生的为人很挚诚。笑着说道:既然远道而来看望我,那有不吃顿饭就走的道理。连忙让浑家到集上打酒买菜,先生的朋友急忙用手抓住先生浑家的篮子道:说什么也不让去,说道:如今我经营油漆生意,近日里经常阴雨连绵,无法用车拉运,只能用骡子驮运,我们这一帮人很多,他们已经从大路先走了,我听说你在这里教书,让他们先替我看管一时,顺便来看看你,和你说说话就走,不然他们走远了我追赶不上。朋友之间对脾胃,见一面就满足了,为何非要吃顿饭不可?再者,先生的朋友也非常担心他的货,又说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话,才急急忙忙地去追他的同伙们。先生把朋友送了很远很远才返回来。在返回来的时候,先生离学馆很远很远就已经听到了,学馆中相开了锅似的,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猫走了,老鼠成精,学生在学馆中在先生的管教之下,都能老老实实地读书,一旦先生不在,整个学馆中相反了天,炸了营,大喊大叫起来,有取笑说话的,有打人骂架的,有又蹦又跳的。当听到先生的咳嗽声,他们都知道先生会朋友已经结束,快要走进学馆中来了,学生们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又若无其事地读起书来,学馆中又传出嘹亮的读书声。先生不正面与恶作剧的学生遭遇,是几十年教书的心得。远远地咳嗽一声,就能制止学生的胡为,那是最好不过的事,如果一头撞进学馆中,几个学生正在胡闹,是惩罚还是不惩罚。能以声音镇住,说明这些学生还是怕先生的,也是先生掌握了管教这些学生的最好方法,把管教学生的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虽然如此,家有二斗粮,不做孩子王,教书虽然是个很高雅的职业,其实非常的操心。如放学之后,大年龄的学生打了小年龄的学生,打轻了道也无所谓,打重了一来找闹事学生的父母亲,另一个就会来找先生。先生也只好给他们赔不是,碰到顽劣的学生也能把先生气个半死,教不好,学生不上进,他们的父母亲也不依,说什么一年到头,我们出那么多的钱和粮,孩子却没有学到学问,说的话非常难听,管教的太严了,遇到父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的,说先生虐待他们的孩子,横竖都落不是。先生从外面回来,学生们认为快放学了,都急着整理笔墨纸砚,书本之类的东西装进书包里,专等着先生说一声放学了。他们一个个像出笼的小鸟,在路上乱呀、打呀、闹呀,无拘无束的玩个痛快。梁群英也随着他们起横,其中有个叫邢山林的学生闹得最起劲,还小声说道,先生甭说了,快放学吧!有啥话放到下午,我们吃过午饭,来到学管中再说不迟。本来先生对这个邢山林就没有好感,他小声说的话被先生听到了,再加上他刚才离开学馆会朋友时... -->>
第十二章小六子入学启蒙同窗们作践神灵梁老家向南约有半里之遥,是一座观音寺,正殿三间。除正殿和配殿外,还有十几间闲房子。寺院的院墙已经倒塌,寺院后邻着水次。寺院里只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寺院院内种着两棵桃树,两颗李树。这些年来寺院里的香火一直不太旺盛。几个庄上的庄主曾在一起商量过,把学馆定在大殿右厢的三间闲房子里,学馆上首两间是先生和他浑家的寝房和厨房。五六个庄上的庄主和二三十家孩子的父亲,商量着请了一房先生,一年的薪酬是四石粮食,两石精粮,两石细粮。分两期支付,开馆时粗粮、细粮先各付一半,到年底再各付一半。初启蒙,拜先生的见面礼不在其中。凭各家的心意,谁愿意拿多少谁就拿多少。过了年,正月二十日正式开馆,梁文福用手拉着小六子来到观音寺院中的学馆中,手里托着个红纸包,里面包着足有三钱银子,作为见面礼,又叫拜师礼,来拜见先生。先生叫石玉斋,五十岁上下的年纪,高高个子,长方脸,长长的花白胡须。鹤发童颜,穿一件粗布面袍,虽然破旧,但是却浆洗的十分干净,有很合体。戴着一副蚂蚱腿眼镜,一说话面带微笑,显得非常慈祥。梁文福让小六子给先生行拜师礼,等小六子给先生行完了拜师礼,先生也急忙站起来给小六子还礼。先生给小六子选了个座位,让小六子坐下。梁文福求先生给小六子起个名字,采个大号。先生是个很有学问的老学究,有着渊博的知识,满腹的学问,也教出几个有名的学生,中秀才的就不少,也有中举的,也有中进士和翰林的。先生问小六子的辈是何字,梁文福告诉他道:小六子是“群”字辈。高先生按照字笔画数目给小六子取名,什么一登科、二富贵……又结合出生的年月日时,配五行中的八字,先生用手指甲掐着算了一下,说道:小六子五行缺水,所以要在他的名字中添一个带水的字“海”,自小六子入学后就不再叫小六子了,叫群英,因姓梁,就叫梁群英,字海鹏,号鸿鹄。后来到梁群英得中,被道光皇帝封为靖海王,就是占了先生取名字的光。他叫梁群英,“梁”是“两”的谐音,“英”又是“鹰”的谐音。有两群鹰,捉一群兔子绰绰有余。看起来名字的好坏,对于一个人一生命运有很大的作用。小六子就这样启蒙了,正式到学管中读书。每天都早早地到学馆中读书写字,放学后回到家中,就这样一天两场,日复一日的读书。男孩子进入了学馆,看起来如同给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戴上了笼头,弄不好会使这些浪荡小子如鱼得水,更加桀骜不驯,变本加利的顽皮。常言道;男孩入了学,闺女入了婆。这是说:女孩子家,一旦嫁到婆家去,一改为闺女时的腼腆淑娴。不顾羞耻地粗言秽语,低级肮脏的话直往外道。男孩子进入学馆后,同年龄的小孩们混在一起,说话胡唚,调皮捣蛋,一个比一的玩赖。读书时也常常屈解圣人之意,胡诌八扯,狗尾续貂。如读“三甲者,一量折”时,这群英就给胡诌成“三家者,一辆车,拉了秫秸,拉豆秸,拉了秫秸编笼子,编了笼子喂蚰子。”他一编出来,他的同窗们就有跟着学的。谁知道他们这些学生背诵正经八百的文章学不会,可是背诵起这些胡诌八大扯的话却背诵的非常快,又记得那样牢。先生叫一个学生背三甲者这一段时,也不知道这学生心里在想什么,竟把群英胡编的这段很流畅的背了出来。学馆里的学生们还没有听完,都哄堂大笑起来。只有梁群英没有笑。先生听了好不气恼,差一点没把鼻子给气歪了,抓起了他的书给扔到学馆外,让他跪在了外面。这时不知他回过神来没有,他背的不是圣人的书,而是梁群英的大作。无独有偶,那个学生被罚了跪,你怎么还跟着胡说八道,这不是有意惹先生生气吗?《三字经》里有一段“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这位学生竟背成“老水牛,吃棉饼;怕天热,跳进井;摸鲶鱼,堵窟窿……”还没有背完,学馆里的学生又都笑得起来。先生愤怒地骂道:放屁!这一次不是把书扔到外面去,而是从书桌上抽出了戒尺,让这个学生伸出了手来,用戒尺狠狠地打他的手,气恼地问他道:这是你编的还是其他人编的?这梁狗子一口咬定是梁群英编的。先生恼怒地把戒尺掼到桌子上,虎着脸问群英道:你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已经包本了。前日我给你讲《孟子》一节,孟子对王霸义利的论述,设道化育天下之人,你是怎么破解的?群英胆怯地站起来道:天下不但有君子,亦有小人。我辈君子,圣人以义教导之。“義”字的说文解字可诠解为“羊我”,羊,古人的意思,通为“祥”即使有我本性仁,去追求吉祥,义在何处?原即存在于我的心中,古诗有云: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戕,所以君子之利符合义则行之,违背于义则舍之,我的外祖父则又解释说道:那仁人之心原本是自天来,忠臣孝子只是保守天地良心,不受流俗世风的污染。如果一心一意的去追求一个“义”字,反而本性带有恶的成份。这是完全不符合圣人之道的,所以孔子云: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不论是做官的,还是当百姓的,替他人办事,或者是为自己办事,都能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自然就符合圣人之道了。先生听了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又说道: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群英道:当时我自觉得破解的不好,请教于外祖父,他讲道:那是你将“幼”字抹掉,明用十五,按原本“幼”字便难以扣住题目。幼字是从小开始到十六岁以前统称幼。这书的意思是说,圣人自言学功夫与年俱进的话。所以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具要明白的点出来,才见得到了几时有这个光景,到了几时又有那个光景。先生您把“幼”字改了十五,便明白了许多。他替我破了“夫人熟不学,而志于学者卒鲜,此圣人所以自信于十五时欤。先生道:你外祖父给你破的你可懂?群英答道:懂。先生没有债罚群英,可能是先生高兴,两个被罚的学生也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学生们又放开喉咙大声地念起书来,学馆中传出来朗朗的读书声。有念《三字经》的,有念《百家姓》的,有念《千字文》的,也有念《四书》《五经》《孟子》《论语》。。。。。。先生也坐在那里看书。就在同窗们念的起劲的时候,突然先生的一个远路朋友来访,先生急忙放下手中的书,走出学馆给朋友见礼。见过礼将朋友让进客房。分宾主落座,吃茶叙话。两个人谈了些各自眼下的境况,衣食住行,儿女婚嫁,一些家常话。说了一阵后,先生的朋友就要走,先生的为人很挚诚。笑着说道:既然远道而来看望我,那有不吃顿饭就走的道理。连忙让浑家到集上打酒买菜,先生的朋友急忙用手抓住先生浑家的篮子道:说什么也不让去,说道:如今我经营油漆生意,近日里经常阴雨连绵,无法用车拉运,只能用骡子驮运,我们这一帮人很多,他们已经从大路先走了,我听说你在这里教书,让他们先替我看管一时,顺便来看看你,和你说说话就走,不然他们走远了我追赶不上。朋友之间对脾胃,见一面就满足了,为何非要吃顿饭不可?再者,先生的朋友也非常担心他的货,又说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话,才急急忙忙地去追他的同伙们。先生把朋友送了很远很远才返回来。在返回来的时候,先生离学馆很远很远就已经听到了,学馆中相开了锅似的,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猫走了,老鼠成精,学生在学馆中在先生的管教之下,都能老老实实地读书,一旦先生不在,整个学馆中相反了天,炸了营,大喊大叫起来,有取笑说话的,有打人骂架的,有又蹦又跳的。当听到先生的咳嗽声,他们都知道先生会朋友已经结束,快要走进学馆中来了,学生们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又若无其事地读起书来,学馆中又传出嘹亮的读书声。先生不正面与恶作剧的学生遭遇,是几十年教书的心得。远远地咳嗽一声,就能制止学生的胡为,那是最好不过的事,如果一头撞进学馆中,几个学生正在胡闹,是惩罚还是不惩罚。能以声音镇住,说明这些学生还是怕先生的,也是先生掌握了管教这些学生的最好方法,把管教学生的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虽然如此,家有二斗粮,不做孩子王,教书虽然是个很高雅的职业,其实非常的操心。如放学之后,大年龄的学生打了小年龄的学生,打轻了道也无所谓,打重了一来找闹事学生的父母亲,另一个就会来找先生。先生也只好给他们赔不是,碰到顽劣的学生也能把先生气个半死,教不好,学生不上进,他们的父母亲也不依,说什么一年到头,我们出那么多的钱和粮,孩子却没有学到学问,说的话非常难听,管教的太严了,遇到父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的,说先生虐待他们的孩子,横竖都落不是。先生从外面回来,学生们认为快放学了,都急着整理笔墨纸砚,书本之类的东西装进书包里,专等着先生说一声放学了。他们一个个像出笼的小鸟,在路上乱呀、打呀、闹呀,无拘无束的玩个痛快。梁群英也随着他们起横,其中有个叫邢山林的学生闹得最起劲,还小声说道,先生甭说了,快放学吧!有啥话放到下午,我们吃过午饭,来到学管中再说不迟。本来先生对这个邢山林就没有好感,他小声说的话被先生听到了,再加上他刚才离开学馆会朋友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