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皇后是门技术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秋冬之交,张圭终于来找黄宜安偿还报酬了——各地申报军饷,祁钰坚持一视同仁、按需按人等分配。
这本也是张圭军中新政的主张之一,但是主张归主张,人总是有私心的,张圭希望在公平的账面下给他的亲附军营多拨些款项——别的不说,一直忠心追附他的辽东军就不能一下子比往年削减太多军费。
可不论张圭如何暗示、提示,祁钰都一脸“我坚决执行元辅制定的一切新政措施”的坚定,崇拜和信赖的神色让一直标榜廉洁奉公、一心为大齐的中兴盛世而努力的张圭都不好意思明着自打嘴巴了。
自然,张圭也示意手下官员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办这件事情,但是纷纷被祁钰“朕坚决执行元辅的既定方策”给堵了回去。
几次三番之后,张圭想到自己前不久刚在内宫安插的闲棋——深得盛宠的皇后娘娘,一来为了省事,二来为了试探,他便将这件悬而未决的事情交给了黄宜安去办。
如果办成了,那说明黄宜安值得合作,他往后就能进一步掌控前朝和后宫了;若是不成,那也能及早止损,免得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太多精力,而且也从此有了拿捏黄宜安的把柄,一旦有紧急之事,也算是多了一张底牌。
黄宜安接到张圭派人送来的密信——自然手迹等都不可能是张圭的,他一向都很谨慎,立刻便拿给祁钰看,笑问道:“陛下说说,您打算怎么办?”
祁钰哈哈笑道:“自然不能让爱妻你失了信誉!”
话是这么说,事情却不能一下子就应下来——如此军国大事,要真是一句枕头风就吹好了,别说是手把手教导祁钰长大、深知其帝王抱负的张圭了,就是换成一个寻常的官员,只怕也难以置信。
祁钰和黄宜安要的是取信张圭、麻痹对方好有所作为,自然不会如此行事。
因此此事拖了近一个月,眼见着再不定夺下来各处将士就要闹兵乱了,黄宜安才给张圭答复,言辞恳切地说明自己日夜软磨硬泡,才劝得祁钰退了一小步,愿意为苦寒战乱之地的将士们酌情增补军费——当然,这还得廷议之后才能最后决定——不过,廷议对于如今大权在握、掌控朝堂的张圭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果然,张圭接到此信非但没有觉得黄宜安敷衍塞责,反而对此深信不疑。
不几日,廷议通过此决议,户部、兵部等衙门开始有条不紊地发放各处军饷。
其间出了一个小插曲,那便是有一个辽东军的中层将领临阵退缩,被战后问罪。
这本没有什么好质疑的,照例砍了以正军法便是了。
然而不巧的是这个人是辽东总兵李梁的亲信,一路出生入死闯过来的兄弟? 还曾多次救李梁于濒死之地,因此李梁给张圭去了一封私信? 想要保住此人。
这对于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圭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内阁票拟的时候将死罪改为活罪就是了。至于活罪最后到底如何执行? 那就端看李梁想如何操作了。
想到李梁的重要性? 事后张圭还特地安排了伺候祁钰笔墨的小太监,务必要将此事办妥。
可是谁知祁钰却御笔朱批? 改判了此人斩立决。
此事自然引起了张圭的不满? 然而在军费这样的军国大事面前,一个中层小将领的死实在是不值得一提——事后多补偿李梁一些军费就是了。
可张圭不知道情义有时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失去了出生入死的兄弟的李梁? 又哪里是区区几个军费就能够安抚得了的呢?
更重要的是,此事意味着自从冯永亭被处置之后,田义接掌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内阁与太监联手对抗皇帝的局面便被悄然打破了。从此以后? 皇帝又在三者之间拿回了主动权? 制衡双方? 前世渐渐萌芽的文臣集团利用宦官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不复存在。
……
时间缓缓流逝? 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天佑十年,黄宜安诞下皇次子祁澈,后位更加稳固,朝堂再议选妃,然祁钰态度更加坚决,初露的帝王锋芒让张圭都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天佑十二年,黄宜安诞下长公主祁轩瑛,看着和前世一模一样的女儿,黄宜安比生下皇太子祁澹时还要激动,哭得不能自持,而祁钰亦给了新出生的女儿前所未有的宠爱——在那场痛失黄宜安的梦里,女儿是他们夫妻之间仅有的温情。
天佑十四年,张圭因年迈而日渐衰颓,一场风寒,让往日锋芒逼人、华彩无双的内阁首辅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
预见到自己时日无多,张圭开始积极地安排身后事,想要将他的辉煌在子孙后代的身上延续下去。
祁钰就是在这个时候敲响了张府的大门。
这还是祁钰大婚之后,第一次踏进张府的大门,相比起幼时所见的简朴整洁,这座宅院已经奢华张扬得让人目眩神迷,哪怕它的主人即将逝去,一切也都没改变。
原来,一直以来,这就是那个教导自己厉行节约、勤勉政务的元辅老师的真面目。刘季当初的禀报张府如何奢华时他还不尽信,现在看来,实情远比刘季... -->>
秋冬之交,张圭终于来找黄宜安偿还报酬了——各地申报军饷,祁钰坚持一视同仁、按需按人等分配。
这本也是张圭军中新政的主张之一,但是主张归主张,人总是有私心的,张圭希望在公平的账面下给他的亲附军营多拨些款项——别的不说,一直忠心追附他的辽东军就不能一下子比往年削减太多军费。
可不论张圭如何暗示、提示,祁钰都一脸“我坚决执行元辅制定的一切新政措施”的坚定,崇拜和信赖的神色让一直标榜廉洁奉公、一心为大齐的中兴盛世而努力的张圭都不好意思明着自打嘴巴了。
自然,张圭也示意手下官员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办这件事情,但是纷纷被祁钰“朕坚决执行元辅的既定方策”给堵了回去。
几次三番之后,张圭想到自己前不久刚在内宫安插的闲棋——深得盛宠的皇后娘娘,一来为了省事,二来为了试探,他便将这件悬而未决的事情交给了黄宜安去办。
如果办成了,那说明黄宜安值得合作,他往后就能进一步掌控前朝和后宫了;若是不成,那也能及早止损,免得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太多精力,而且也从此有了拿捏黄宜安的把柄,一旦有紧急之事,也算是多了一张底牌。
黄宜安接到张圭派人送来的密信——自然手迹等都不可能是张圭的,他一向都很谨慎,立刻便拿给祁钰看,笑问道:“陛下说说,您打算怎么办?”
祁钰哈哈笑道:“自然不能让爱妻你失了信誉!”
话是这么说,事情却不能一下子就应下来——如此军国大事,要真是一句枕头风就吹好了,别说是手把手教导祁钰长大、深知其帝王抱负的张圭了,就是换成一个寻常的官员,只怕也难以置信。
祁钰和黄宜安要的是取信张圭、麻痹对方好有所作为,自然不会如此行事。
因此此事拖了近一个月,眼见着再不定夺下来各处将士就要闹兵乱了,黄宜安才给张圭答复,言辞恳切地说明自己日夜软磨硬泡,才劝得祁钰退了一小步,愿意为苦寒战乱之地的将士们酌情增补军费——当然,这还得廷议之后才能最后决定——不过,廷议对于如今大权在握、掌控朝堂的张圭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果然,张圭接到此信非但没有觉得黄宜安敷衍塞责,反而对此深信不疑。
不几日,廷议通过此决议,户部、兵部等衙门开始有条不紊地发放各处军饷。
其间出了一个小插曲,那便是有一个辽东军的中层将领临阵退缩,被战后问罪。
这本没有什么好质疑的,照例砍了以正军法便是了。
然而不巧的是这个人是辽东总兵李梁的亲信,一路出生入死闯过来的兄弟? 还曾多次救李梁于濒死之地,因此李梁给张圭去了一封私信? 想要保住此人。
这对于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圭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内阁票拟的时候将死罪改为活罪就是了。至于活罪最后到底如何执行? 那就端看李梁想如何操作了。
想到李梁的重要性? 事后张圭还特地安排了伺候祁钰笔墨的小太监,务必要将此事办妥。
可是谁知祁钰却御笔朱批? 改判了此人斩立决。
此事自然引起了张圭的不满? 然而在军费这样的军国大事面前,一个中层小将领的死实在是不值得一提——事后多补偿李梁一些军费就是了。
可张圭不知道情义有时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失去了出生入死的兄弟的李梁? 又哪里是区区几个军费就能够安抚得了的呢?
更重要的是,此事意味着自从冯永亭被处置之后,田义接掌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内阁与太监联手对抗皇帝的局面便被悄然打破了。从此以后? 皇帝又在三者之间拿回了主动权? 制衡双方? 前世渐渐萌芽的文臣集团利用宦官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不复存在。
……
时间缓缓流逝? 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天佑十年,黄宜安诞下皇次子祁澈,后位更加稳固,朝堂再议选妃,然祁钰态度更加坚决,初露的帝王锋芒让张圭都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天佑十二年,黄宜安诞下长公主祁轩瑛,看着和前世一模一样的女儿,黄宜安比生下皇太子祁澹时还要激动,哭得不能自持,而祁钰亦给了新出生的女儿前所未有的宠爱——在那场痛失黄宜安的梦里,女儿是他们夫妻之间仅有的温情。
天佑十四年,张圭因年迈而日渐衰颓,一场风寒,让往日锋芒逼人、华彩无双的内阁首辅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
预见到自己时日无多,张圭开始积极地安排身后事,想要将他的辉煌在子孙后代的身上延续下去。
祁钰就是在这个时候敲响了张府的大门。
这还是祁钰大婚之后,第一次踏进张府的大门,相比起幼时所见的简朴整洁,这座宅院已经奢华张扬得让人目眩神迷,哪怕它的主人即将逝去,一切也都没改变。
原来,一直以来,这就是那个教导自己厉行节约、勤勉政务的元辅老师的真面目。刘季当初的禀报张府如何奢华时他还不尽信,现在看来,实情远比刘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