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高科技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共和”号战列舰的主炮停止了射击,沈鸿烈下达了救援命令,中国驱逐舰“猎17”号奉命驶向行将沉没的“国王”号战列舰,对德国人实施救援。
此时的贝蒂正想下令继续展开搜索,了望哨突然大声的喊了起来:“左舷发现潜望镜!”
舰桥上的人们听到喊声后全都吃了一惊,徐振鹏和沈鸿烈举起望远镜,顺着了望哨所指的方向望去,他们只隐约的看到了一丝泛白的浪花。
所有的人都紧盯着海面,但过了好久,另人望而生畏的鱼雷航迹却并没有出现,舰桥上的人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用担心潜艇。”贝蒂看到两位中国海军将领神情紧张的样子,笑了笑,象是安慰他们似的说道,“潜艇在浅海区尤其是类似赫里果兰这样的多岛屿和暗礁的海域,事实上可供机动的范围是很有限的,对我们构成不了威胁。”
“是的,在这一带海域,鱼雷艇和驱逐舰的作用会更大。”徐振鹏放下了望远镜,说道,“潜艇在海岛和礁石众多的地区,活动范围甚至不如巡洋舰。”
“没错,德国人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才是我们真正的威胁。”一位英国参谋军官接着建议道,“我们的舰体过大,在这一带无法实施有效的编队机动作战,而且我们还要考虑燃料的问题。现在让这些宝贵的战列舰继续留在这里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应该返航了。”
听了这位部下的话,贝蒂沉吟了一下,脸上现出犹豫不决的神色。
“我们这一次虽然没有找到那四艘德国战列舰,但以后还会有机会,除非德国人又回到从前的老样子,继续当缩头乌龟。”另一位参谋也说道,“这次战斗的结果是我们又重新掌握了制海权,这个事实已经不会改变了。除非我们这六艘优秀的战舰也遭到了损失。”
贝蒂沉思了一会儿,缓缓点了点头。
此时好斗的他已经冷静了下来,果断的决定撤出战斗,不再为了消灭那四艘“拜恩”级战列舰而让这宝贵的六艘新式战列舰处于危险之中。看到贝蒂终于同意撤退,徐振鹏和沈鸿烈等中国海军将领的脸上都不自觉的现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
贝蒂抛开了已经难逃一死的“国王”号踏上了回程,并向赫尔戈兰湾内的全体协约国舰艇发出了撤退信号。很快,率先得到消息的日本舰队如临大赦般的先行集队而去。
看着北海仍然硝烟弥漫的海面,贝蒂转过头对身边的中国同行微笑着说道:“从今天起,中国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确立了。”
“尽管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海军的小伙子们今天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的祖国增添了荣誉,”海军助理埃文斯少校也热情洋溢地说道,“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日子里,我们的鲜血流到了一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愿上帝保佑这段鲜血凝结而成的友谊!”
听到英国人的溢美之辞,徐振鹏和沈鸿烈凝望着桅杆上高高飘扬的“人”字战旗,一时间不由得热泪盈眶。
“第二次赫尔戈兰之战”的捷报传遍了不列颠小小的国土,1919年7月30日傍晚,当中国战列舰队驶入斯卡帕湾,经过停泊的英国舰队和美国舰队时,英美海军同僚们的热烈欢呼声经久不息。“共和”号战列舰第一次抛锚失败,只得单舰调头再次经过舰列,重新响起的欢呼声丝毫不逊色于刚才的那一次。来自“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的敬意显得更实在一些,美国水兵们主动帮助凯旋归来的“自由精神”号战列舰装煤(这可是海军里数一数二的苦差事)。受伤恢复部分动力的中国“海州”号轻巡洋舰沿着诺尔河而上,返回英国查塔姆海军造船厂进行大修,沿途的河岸上观者如云,一片震天的欢呼声。英国海军大臣和一些海军部官员亲自登上“海州”号慰问中国海军官兵,在一些英国记者看来,英国海军大臣的热情近乎于谄媚。中国海军官兵们不知道的是,一首颂扬他们在“第二次赫尔戈兰之战”中的英勇表现的诗歌已经开始流传,描绘中国海军官兵英勇作战的画像也很快会在伦敦销售。
对于不了解过程只在乎结果的大多数英国公众来说,这是他们期盼已久的自日德兰海战以后最为辉煌的一次胜利,在这次海战当中,协约国海军共计击沉德国海军战列舰4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扫雷艇1艘,重创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对英国海军来说,他们在日德兰海战的惨败又得到了补偿,但这样的胜利也并不是全无代价,在这次海战中,协约国海军损失了2艘战列舰(英国的),4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日本的)。
这次海战的胜利毫无疑问的给英国公众打了一针兴奋剂,使英国人重新从对战争的绝望当中挣脱出来。这次胜利的结果意味着对战争至关重要的制海权又重新回到了协约国手中(不是英国),《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都用大字标题醒目地报导了这次胜利,一些报纸甚至用“第二次特拉法尔加”来形容这次海战。
但对于一些军事观察家们来说,这次辉煌的胜利也暴露出了协约国海军在作战、通讯和协同等方面的很多问题:由英美海军军官率领的中国海军官兵虽然战斗意志高昂,表现出色,但因为缺少足够的编队作战经验,以及通讯方面的失误,使这场海战由预想的主力决战变成了一场各自为战的混战,而混战发生的地点又是礁石和水雷密布的赫尔戈兰湾更进一步的增加了战斗的危险。而日本舰队的吝啬和自私自利使得计划中的支援兵力形同虚设,无形中增加了协约国舰队的损失。
这次海战的结果也证明,美国为中国战列舰制造的406毫米舰炮在战列舰之间的决战中具有一锤定音的威力,中国大型快速战列舰的压倒优势在此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证明了高速主力舰在前卫战中的重大作用。中国轻巡洋舰配备的150毫米炮在轻巡洋舰之间的交战中也占有上风,由此英国海军后来更多的增加了轻巡洋舰上的6寸炮的比例。
对于“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的意义,后世的史家鲜有评述,因为这场海战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都和日德兰大海战相差甚远,但仍然有不少学者对这次海战对欧亚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出了很多启示。
很多研究者们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海军主力尽出,前往欧洲参战,为中国后来成为巴黎和会“六大国”之一和同日本并列为亚洲两大强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在远东只剩下寥寥几艘老式战舰,面对神出鬼没的德国袭击舰,防御方必须拥有足够的巡逻舰只才能抵御,而此时大英帝国海军主力全都集中于本土,能够用于拦截德国袭击舰的舰艇很少,结果使海上航线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为了安抚暴跳如雷的英国商会和议会党派,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向英国公众保证,英国在远东的盟友日本会弥补这个战略缺口。然而面对企图独霸亚洲的日本盟友,英国内阁就是否邀请日本海军协助护航产生分歧。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就曾直言不讳的说:“不能让日本海军参加进来,因为日本的野心很大,它不仅要吃掉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
“共和”号战列舰的主炮停止了射击,沈鸿烈下达了救援命令,中国驱逐舰“猎17”号奉命驶向行将沉没的“国王”号战列舰,对德国人实施救援。
此时的贝蒂正想下令继续展开搜索,了望哨突然大声的喊了起来:“左舷发现潜望镜!”
舰桥上的人们听到喊声后全都吃了一惊,徐振鹏和沈鸿烈举起望远镜,顺着了望哨所指的方向望去,他们只隐约的看到了一丝泛白的浪花。
所有的人都紧盯着海面,但过了好久,另人望而生畏的鱼雷航迹却并没有出现,舰桥上的人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用担心潜艇。”贝蒂看到两位中国海军将领神情紧张的样子,笑了笑,象是安慰他们似的说道,“潜艇在浅海区尤其是类似赫里果兰这样的多岛屿和暗礁的海域,事实上可供机动的范围是很有限的,对我们构成不了威胁。”
“是的,在这一带海域,鱼雷艇和驱逐舰的作用会更大。”徐振鹏放下了望远镜,说道,“潜艇在海岛和礁石众多的地区,活动范围甚至不如巡洋舰。”
“没错,德国人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才是我们真正的威胁。”一位英国参谋军官接着建议道,“我们的舰体过大,在这一带无法实施有效的编队机动作战,而且我们还要考虑燃料的问题。现在让这些宝贵的战列舰继续留在这里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应该返航了。”
听了这位部下的话,贝蒂沉吟了一下,脸上现出犹豫不决的神色。
“我们这一次虽然没有找到那四艘德国战列舰,但以后还会有机会,除非德国人又回到从前的老样子,继续当缩头乌龟。”另一位参谋也说道,“这次战斗的结果是我们又重新掌握了制海权,这个事实已经不会改变了。除非我们这六艘优秀的战舰也遭到了损失。”
贝蒂沉思了一会儿,缓缓点了点头。
此时好斗的他已经冷静了下来,果断的决定撤出战斗,不再为了消灭那四艘“拜恩”级战列舰而让这宝贵的六艘新式战列舰处于危险之中。看到贝蒂终于同意撤退,徐振鹏和沈鸿烈等中国海军将领的脸上都不自觉的现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
贝蒂抛开了已经难逃一死的“国王”号踏上了回程,并向赫尔戈兰湾内的全体协约国舰艇发出了撤退信号。很快,率先得到消息的日本舰队如临大赦般的先行集队而去。
看着北海仍然硝烟弥漫的海面,贝蒂转过头对身边的中国同行微笑着说道:“从今天起,中国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确立了。”
“尽管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海军的小伙子们今天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的祖国增添了荣誉,”海军助理埃文斯少校也热情洋溢地说道,“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日子里,我们的鲜血流到了一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愿上帝保佑这段鲜血凝结而成的友谊!”
听到英国人的溢美之辞,徐振鹏和沈鸿烈凝望着桅杆上高高飘扬的“人”字战旗,一时间不由得热泪盈眶。
“第二次赫尔戈兰之战”的捷报传遍了不列颠小小的国土,1919年7月30日傍晚,当中国战列舰队驶入斯卡帕湾,经过停泊的英国舰队和美国舰队时,英美海军同僚们的热烈欢呼声经久不息。“共和”号战列舰第一次抛锚失败,只得单舰调头再次经过舰列,重新响起的欢呼声丝毫不逊色于刚才的那一次。来自“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的敬意显得更实在一些,美国水兵们主动帮助凯旋归来的“自由精神”号战列舰装煤(这可是海军里数一数二的苦差事)。受伤恢复部分动力的中国“海州”号轻巡洋舰沿着诺尔河而上,返回英国查塔姆海军造船厂进行大修,沿途的河岸上观者如云,一片震天的欢呼声。英国海军大臣和一些海军部官员亲自登上“海州”号慰问中国海军官兵,在一些英国记者看来,英国海军大臣的热情近乎于谄媚。中国海军官兵们不知道的是,一首颂扬他们在“第二次赫尔戈兰之战”中的英勇表现的诗歌已经开始流传,描绘中国海军官兵英勇作战的画像也很快会在伦敦销售。
对于不了解过程只在乎结果的大多数英国公众来说,这是他们期盼已久的自日德兰海战以后最为辉煌的一次胜利,在这次海战当中,协约国海军共计击沉德国海军战列舰4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扫雷艇1艘,重创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对英国海军来说,他们在日德兰海战的惨败又得到了补偿,但这样的胜利也并不是全无代价,在这次海战中,协约国海军损失了2艘战列舰(英国的),4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日本的)。
这次海战的胜利毫无疑问的给英国公众打了一针兴奋剂,使英国人重新从对战争的绝望当中挣脱出来。这次胜利的结果意味着对战争至关重要的制海权又重新回到了协约国手中(不是英国),《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都用大字标题醒目地报导了这次胜利,一些报纸甚至用“第二次特拉法尔加”来形容这次海战。
但对于一些军事观察家们来说,这次辉煌的胜利也暴露出了协约国海军在作战、通讯和协同等方面的很多问题:由英美海军军官率领的中国海军官兵虽然战斗意志高昂,表现出色,但因为缺少足够的编队作战经验,以及通讯方面的失误,使这场海战由预想的主力决战变成了一场各自为战的混战,而混战发生的地点又是礁石和水雷密布的赫尔戈兰湾更进一步的增加了战斗的危险。而日本舰队的吝啬和自私自利使得计划中的支援兵力形同虚设,无形中增加了协约国舰队的损失。
这次海战的结果也证明,美国为中国战列舰制造的406毫米舰炮在战列舰之间的决战中具有一锤定音的威力,中国大型快速战列舰的压倒优势在此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证明了高速主力舰在前卫战中的重大作用。中国轻巡洋舰配备的150毫米炮在轻巡洋舰之间的交战中也占有上风,由此英国海军后来更多的增加了轻巡洋舰上的6寸炮的比例。
对于“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的意义,后世的史家鲜有评述,因为这场海战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都和日德兰大海战相差甚远,但仍然有不少学者对这次海战对欧亚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出了很多启示。
很多研究者们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海军主力尽出,前往欧洲参战,为中国后来成为巴黎和会“六大国”之一和同日本并列为亚洲两大强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在远东只剩下寥寥几艘老式战舰,面对神出鬼没的德国袭击舰,防御方必须拥有足够的巡逻舰只才能抵御,而此时大英帝国海军主力全都集中于本土,能够用于拦截德国袭击舰的舰艇很少,结果使海上航线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为了安抚暴跳如雷的英国商会和议会党派,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向英国公众保证,英国在远东的盟友日本会弥补这个战略缺口。然而面对企图独霸亚洲的日本盟友,英国内阁就是否邀请日本海军协助护航产生分歧。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就曾直言不讳的说:“不能让日本海军参加进来,因为日本的野心很大,它不仅要吃掉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