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九州双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叔孙烈一如既往的早起,打开窗,外面的月亮还没有落下。早上的空气还很凉,叔孙烈深吸了一口气,想让自己清楚些。他还在想这昨晚得到的消息,苏连城死了。几乎在同一时间,自己手下的势力就将苏家遍及荆南的大部分产业接收过来,这让叔孙烈很是高兴。
近年来,荆南帝国连逢大旱,虽说朝廷下拨银款已经度过了危机,但国库已经是入不敷出了。这让叔孙烈很是头疼,苏家的倒台,无疑帮助其解决了燃眉之急。
叔孙烈的早餐很简单,小碗清粥加上几样爽口的小菜就解决问题了,比朝中重的一些大臣吃的还普通。但就是这普普通通的饭菜,叔孙烈每次都吃的一干二净,绝无剩余。
用完早膳,叔孙烈让旁边的宦官帮他穿上朝服,就准备上朝了。走过重重殿宇,回想起自己登基以来的种种,叔孙烈都会忍不住生出一丝倦意。
武烈帝,叔孙烈,十七岁继位,年号元初。当时太祖皇帝叔孙康刚刚驾崩,又逢帝国草创,刚刚得到统一的荆州大陆隐隐又起纷乱之象。叔孙康在世时,为了统一的需求,恩威并施之下,将不少军阀都注册封了爵位,纳为己用。天虞一战,虽然叔孙氏得胜,但四十万大军毁于一旦,可以说已经元气大伤了。叔孙康一死,国内竟又呈现出诸侯林立之象可以说,交给叔孙烈的,不够是一个烂摊子。朝中大臣多又欺主年少,有些甚至直接无视叔孙烈的命令,朝会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可以说,当时叔孙烈的旨意别说号令全国了,出关元城都费劲,甚至有的时候,连皇宫都出不了。
当时朝廷上下可谓内忧外患,外有军阀佣兵自重,内有朝臣犯上作乱。叔孙烈面对这种局面,一点办法也没有,可以说他不是不是不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只是自己没有这个实力罢了。
就在叔孙烈一筹莫展之际,有两个人来到了叔孙烈的面前。一个是右军都尉宗正宣义,说起宗正宣义,这个人可以说为荆南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天虞平原一战后,叔孙家全部精锐毁于一旦,优秀将领也都命丧于此。宗正宣义虽然也是跟叔孙康起兵的将领之一,但才能表现一直平平,所以叔孙康并不怎么待见他,天虞一战只是让他在后方担任守备工作,立国后也就给了他一个右军都尉的职务而已。
可叔孙烈继位后才发现,老子给自己留下来的将领不是残就是病里,手上能用的,官位最高的,居然就是这个宗正宣义了。叔孙烈才十七岁,也没怎么上过战场,而且临时选拔人才也来不及应对如此乱局了。于是叔孙烈只好将手里的兵权交给了宗正宣义,让其应对各地诸侯。
可令人吃惊的是,宗正宣义用手中仅有的老弱残兵,居然打退了几次诸侯的进攻,最危险的一次,有一路诸侯已经打到关元城下了,城池被围困数月,居然硬生生给他守住了。也许是叔孙康身边能人太多,宗正宣义没有发挥的空间,也许是此人故意藏拙,但反正他帮助叔孙烈度过了帝国最艰难的时刻。
而且在他的整顿下,帝国的武备渐趋好转。终于荆元初六年,叔孙烈下发征讨诏书,命令各地诸侯来朝,不来朝着,一律以叛逆论处,必将讨伐。很显然没有几个诸侯愿意去,而且叔孙烈也没怎么指望他们来。
元初八年,叔孙烈授宗正宣义抚远将军、太尉职,号令三军,带兵平平定各路诸侯。而宗正宣义也不负叔孙烈之托,于元初十一年,彻底击溃了所有诸侯。当他得胜还朝时,叔孙烈率群臣亲自于关元城外十里初迎接。
“国之幸哉,朕之幸哉,有宗政将军!”叔孙烈说完这句话,亲自将一件蟒袍披在了总政宣义身上,并册封其为大将军,镇国公。
胜极而衰,万物皆如此,宗正宣义坐拥帝国兵权,官职上已到人臣可有至极致,在上一步,那就要称帝登机了。叔孙烈表面上不说,心里还是很不高兴的,总而言之如芒在背。但明着下手除掉宗正宣义,是不可能的,搞不好真把他*反了,那自己的皇位必然不保。
其实,叔孙烈也知道,宗正宣义没有造反的意思。但这样一个人物的存在,无论反不反,都对他构成了威胁。所以在元初十六年的某个晚上,叔孙烈派人暗地里找到了宗正宣义。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你是陛下的人吧,为何深夜前来。”宗正宣义似乎预料到了什么。
>
叔孙烈一如既往的早起,打开窗,外面的月亮还没有落下。早上的空气还很凉,叔孙烈深吸了一口气,想让自己清楚些。他还在想这昨晚得到的消息,苏连城死了。几乎在同一时间,自己手下的势力就将苏家遍及荆南的大部分产业接收过来,这让叔孙烈很是高兴。
近年来,荆南帝国连逢大旱,虽说朝廷下拨银款已经度过了危机,但国库已经是入不敷出了。这让叔孙烈很是头疼,苏家的倒台,无疑帮助其解决了燃眉之急。
叔孙烈的早餐很简单,小碗清粥加上几样爽口的小菜就解决问题了,比朝中重的一些大臣吃的还普通。但就是这普普通通的饭菜,叔孙烈每次都吃的一干二净,绝无剩余。
用完早膳,叔孙烈让旁边的宦官帮他穿上朝服,就准备上朝了。走过重重殿宇,回想起自己登基以来的种种,叔孙烈都会忍不住生出一丝倦意。
武烈帝,叔孙烈,十七岁继位,年号元初。当时太祖皇帝叔孙康刚刚驾崩,又逢帝国草创,刚刚得到统一的荆州大陆隐隐又起纷乱之象。叔孙康在世时,为了统一的需求,恩威并施之下,将不少军阀都注册封了爵位,纳为己用。天虞一战,虽然叔孙氏得胜,但四十万大军毁于一旦,可以说已经元气大伤了。叔孙康一死,国内竟又呈现出诸侯林立之象可以说,交给叔孙烈的,不够是一个烂摊子。朝中大臣多又欺主年少,有些甚至直接无视叔孙烈的命令,朝会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可以说,当时叔孙烈的旨意别说号令全国了,出关元城都费劲,甚至有的时候,连皇宫都出不了。
当时朝廷上下可谓内忧外患,外有军阀佣兵自重,内有朝臣犯上作乱。叔孙烈面对这种局面,一点办法也没有,可以说他不是不是不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只是自己没有这个实力罢了。
就在叔孙烈一筹莫展之际,有两个人来到了叔孙烈的面前。一个是右军都尉宗正宣义,说起宗正宣义,这个人可以说为荆南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天虞平原一战后,叔孙家全部精锐毁于一旦,优秀将领也都命丧于此。宗正宣义虽然也是跟叔孙康起兵的将领之一,但才能表现一直平平,所以叔孙康并不怎么待见他,天虞一战只是让他在后方担任守备工作,立国后也就给了他一个右军都尉的职务而已。
可叔孙烈继位后才发现,老子给自己留下来的将领不是残就是病里,手上能用的,官位最高的,居然就是这个宗正宣义了。叔孙烈才十七岁,也没怎么上过战场,而且临时选拔人才也来不及应对如此乱局了。于是叔孙烈只好将手里的兵权交给了宗正宣义,让其应对各地诸侯。
可令人吃惊的是,宗正宣义用手中仅有的老弱残兵,居然打退了几次诸侯的进攻,最危险的一次,有一路诸侯已经打到关元城下了,城池被围困数月,居然硬生生给他守住了。也许是叔孙康身边能人太多,宗正宣义没有发挥的空间,也许是此人故意藏拙,但反正他帮助叔孙烈度过了帝国最艰难的时刻。
而且在他的整顿下,帝国的武备渐趋好转。终于荆元初六年,叔孙烈下发征讨诏书,命令各地诸侯来朝,不来朝着,一律以叛逆论处,必将讨伐。很显然没有几个诸侯愿意去,而且叔孙烈也没怎么指望他们来。
元初八年,叔孙烈授宗正宣义抚远将军、太尉职,号令三军,带兵平平定各路诸侯。而宗正宣义也不负叔孙烈之托,于元初十一年,彻底击溃了所有诸侯。当他得胜还朝时,叔孙烈率群臣亲自于关元城外十里初迎接。
“国之幸哉,朕之幸哉,有宗政将军!”叔孙烈说完这句话,亲自将一件蟒袍披在了总政宣义身上,并册封其为大将军,镇国公。
胜极而衰,万物皆如此,宗正宣义坐拥帝国兵权,官职上已到人臣可有至极致,在上一步,那就要称帝登机了。叔孙烈表面上不说,心里还是很不高兴的,总而言之如芒在背。但明着下手除掉宗正宣义,是不可能的,搞不好真把他*反了,那自己的皇位必然不保。
其实,叔孙烈也知道,宗正宣义没有造反的意思。但这样一个人物的存在,无论反不反,都对他构成了威胁。所以在元初十六年的某个晚上,叔孙烈派人暗地里找到了宗正宣义。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你是陛下的人吧,为何深夜前来。”宗正宣义似乎预料到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